第八十六章 初夏

初夏,襄陽,這座城此時的繁榮程度已經遠遠高於幾個月之前了,這裡面當然有本身的地理原因,更多的卻是因爲張順現在已經親自回來坐鎮,朝廷也被他掌握在手中,而這些事情也給了普通百姓很大的激勵,大家都認爲只要張順在這裡,那麼一切都沒有問題。

在軍事上最近一段時間張順取得的成績很少,南征軍團和他本地留守的部隊基本上沒有打仗,有的也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雞毛蒜皮小仗,不過張順知道這是徐寧在進行調整,只要讓他把事情理順,那麼後面的戰鬥根本就不會有什麼阻礙可言。更何況他沒有勝利但也沒有損失,一連串的小勝甚至還把已經低迷不堪的士氣給提升了起來,南下軍團很快就會露出自己該有的尖牙利齒,到時候張弘範就會知道徐寧是個什麼人了。

而在其他方面,這三個月的進步卻是讓張順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首先讓他吃驚的就是人才,就像馬蕭之前說過的那樣,當張順終於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之後,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不少人前來投奔來,這其中有才能有名氣的還真有那麼幾個,張順自然對他們禮遇有加全都送上了高位,而他們也都馬上投入到了張順的大計之中,爲張順出謀劃策不遺餘力。

這些人的目的張順自然也是瞭然於胸,但是張順並不在意,只要自己給得起,那麼就不是什麼問題,大家誰還不是想着可以出人頭地做一番大事業,現在機會來了,不做纔是傻子。

而在和朝廷的關係上張順也是很出乎意料,本來他還以爲自己之前的一番作爲一定會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影響,甚至與可能正式和朝廷翻臉,畢竟江萬里那邊他已經得罪慘了,再也沒有轉圜的餘地,而他的所作所爲也應該絕對不會迎合太后的意見。

可沒想到的是,太后竟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和張順合作,她好像也被張順的那一系列動作嚇住了,迫不及待地答應了江萬里辭職的要求,然後把所有的政務都推給了張順,自己則只是保留了一個在聖旨上蓋章的權利。

這讓張順想到了另外一個時空中的日本和英國,這兩個國家都是君主立憲制,而且幹得還不錯也許自己也可以試一下這種辦法是不是可行呢?但是很快他就放下了這種想法,因爲他知道這種辦法根本就行不通。

英國的情況和中國相差太遠,他們的政體也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妥協和鬥爭才最終保留下來的,因爲曾經坐在皇帝寶座上的人實在奇形怪狀無奇不有,而英國人也保持了他們一貫奉行的契約精神,所以纔會造成很多古里古怪的問題出現,而如果不是爲了可以掌控更多的國土,或者說爲了面子,他們才最終願意保留一個什麼也沒有的國王。但問題是中國的傳統中,並沒有契約精神這一條,很少有人很真的遵守這種事情,這也就會讓這種情況根本不會堅持多久。

而日本就更不行了,那個狗屁地方不能多說,畢竟所謂的天皇就是一個笑話,特別是在現在,天皇甚至連飯也吃不飽,經常去找那些互相看不順眼的藩屬去借糧食,這也造成了根本就沒有人對於那個位置有什麼覬覦之心,他們寧願去當大家族的族長,也不會對那個位置有什麼好感。

可是中國行麼?很明顯是不可能的。這個國家的百姓對於朝廷是有敬畏之心的,但也沒有敬畏之心,他們可以說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可以說出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的大逆不道之言語,這裡的人更加相信天命,當他們認爲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就會想到天命已經轉移,而站起來反抗的時候也會毫不猶豫。

而就算是沒有任何的事情,也會有無數的野心家雨後春筍一般站出來,這些人是無法看出來也無法想明白的,所以如果張順真的改變了政治結構,在他活着或者在這個國家強盛的時候也許不會有任何人站出來敢於反駁,但是幾百年之後呢?鬼知道會不會有人站出來將一切改變,就像他今天做的事情一樣。

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如此費心費力呢?只是一個皇帝的位子而已,不管是有一天自己要坐上去,還是繼續給這個小皇帝都是一樣的,鮮花哪有百日紅,總會有一天出現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然後一切就化爲一片冷霧,只憑後人去感嘆而已,而此時他要做的也只是憑着本心去一步步走去,不管前途如何只要真心面對也就好了。

做了這個決定之後張順的心情大好,對於有些繁瑣的事情也都沒有那麼厭惡了,反而做的很是開心。而張順身邊最近也已經聚起了一批能人,這些人當中有剛剛來投奔的,還有張順從自己內部找出來的,反正他們都已經成了張順的左右手,在處理朝廷政務上面還是非常不錯的,張順同時也有信心,隨着時間越來越長,這些人的能力也會不停的增長,以後自己就可以安心的把一切的權利都交給這些人組成的內閣了。

至於小皇帝張順以前可是從來也沒有接觸過的,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接觸反而多了起來,張順也這才知道這個不到五歲的小孩子現在過得其實很不開心。

作爲皇帝的他,沒有時間去玩,每天都是要練習各種禮節,學習各種知識,好像是想要一夜之間就可以學成一個睿智的皇帝,這是很多人的希望,可是不是這個小孩子的希望就不一定了。

於是張順就來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他只要有機會,就會領着小皇帝到處去遊玩,或者乾脆直接領着他玩各種稀奇古怪的遊戲,至於學習什麼的他問也不問。

這種行爲就出現了兩種極端的反應,朝廷那邊的人如喪考妣,覺得張順這是在故意在培養一個傻瓜皇帝,而張順這邊的人則是彈冠相慶,畢竟一個傻瓜皇帝是大家最願意看到的。

第105章 死光第八十四章 臥底第113章 臨安的意義第174章 迷惑第七十一章 大年夜(三)第五十二章 血海(五)第三章 宣傳戰第六十二章 呼喚(上)第158章 恐怖的援兵(中)第135章 安排第141章 恐懼與憤怒(三)第155章 射鵰手第七十九章 進城(四)第八十六章 鬥(中)第124章 臨安(下)第九十三章 騎戰(上)第七十一章 敵襲(下)第九十六章 建議第四十九章 血海(二)第八十七章 朝廷第二十六章 戰房縣(六)第六十五章 偷襲與強攻(四)第二十四章 戰房縣(四)第130章 混亂的局面(中)第164章 高人第二十七章 倭國有變(下)第150章 雛鷹展翅(二)第七十九章 忘記了第七十八章 關鍵一擊(三)第140章 皇城第164章 夜深沉(上)第五十三章 宋人不打宋人第178章 攻城(三)第137章 遭遇第九章 出兵(下)第162章 合約第五十二章 一頭惡獸(三)第八十一章 關鍵一擊(六)第三十六章 攻破水寨(四)第114章 今天就是今天了(四)第186章 震盪(上)第十章 意想不到的指揮第195章 縫合(上)第142章 臣不需要大宋(上)第158章 狠狠地打第三十三章 張順的計劃(上)第七十二章 奴隸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108章 賈似道的絕招第四十一章 前路(上)第三十四章 山東攻略(三)第八十章 關鍵一擊(五)第132章 一夜驚魂第131章 老爹第197章 突擊(三)第六十四章 偷襲與強攻(三)第七章 門戶第九十章 一戰成名(三)第106章 一首輓歌(下)第116章 海戰(五)第五十八章 鐵鷂子第七十章 敵襲(上)第十一章 抓住郭破虜第三十五章 山東攻略(四)第101章 輕而易舉第九十六章 建議第八十三章 震撼第六十三章 救星來了第六十章 過癮第三十七章 輕微戰鬥第109章 決定第174章 報仇第七十六章 關鍵一擊(一)第十二章 全新的戰鬥(二)第一百章 幹大事(求收藏)第十九章 一個教訓第一百章 幹大事(求收藏)第179章 攻城(四)第四十章 判斷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二)第七章 出兵(上)第七章 門戶第158章 恐怖的援兵(中)第五十五章 鄉野村夫(上)第五十五章 鄉野村夫(上)第七十五章 漕幫(二)第四十七章 成了第149章 天才(上)第八十七章 鬥(下)第143章 恐懼與憤怒(五)第十七章 水戰稱雄(下)第130章 混亂的局面(中)第169章 無人之地(下)第五十四章 夜襲(中)第五十八章 鐵鷂子第134章 死戰(六)第五十章 一頭惡獸(一)第182章 婚禮(下)第117章 海戰(六)第185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