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

種浩知道皇上交給自己的是一個大難題,堂堂的蔡王府,因爲一家奴撞人之事要給一般的平民百姓賠償,要是傳出去那還不讓全京師的人笑話。

這絕不可能。

而種浩別提也多悶氣,它是堂堂的蔡王府,而自己呢,震懾京師的五城兵馬指揮竟然鬥不過一個蔡王府的家奴,那自己的顏面何在?軍營的虎威何在?

“五城兵馬指揮四門衛所一等都尉種浩求見蔡王。”

一名管家模樣的壯漢匆匆忙忙進去後一會兒又匆匆忙忙地走了出來,向種浩一揖說:“種將軍,我家王爺現在沒空,你回去吧。”

“請給再通稟王爺,說下官有要事求見。”

那壯漢大笑,驕橫的說:“我家王爺說了,不就是撞了一名平頭百姓嗎,那又怎麼了,還請五城兵馬指揮不要小題大做,在此多管閒事,有空還是管管自己的事吧。”

說完,壯漢徑自回去了,“呯”的一聲把大門關了。

這可把種浩氣得夠嗆。

但是氣歸氣,作爲種家年輕一代的小將軍種浩還沒有給氣昏了頭,雖然年輕人是年輕氣盛,但種浩生長在一個世代爲武的將軍世家,耳濡目染之下,爲將沉穩這四個字他還是知道的。

“種將軍,怎麼辦?”

這時,一旁的沈揭已經給那大夫包紮處理好了,此刻知道事情已經鬧成了這樣,想要再抽身事外卻不再可能了。如若連五城兵馬指揮也辦不成,那自己這一肚子冤屈該往何處發。

而種浩現在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畢竟這是皇上交給自己的任務,要是辦砸了,那臉可丟大了。

想到這裡,種浩心中一動。看一看站在身旁的幾個軍衛,忙招一招手,讓他們過來。

在幾個軍衛耳旁說了幾句,五名軍衛迅速地離開了現場。

“沈公子與劉兄請稍待片刻。”

不一會,那五名軍衛已卸下軍服,領着一羣氣勢洶洶的羣衆趕了過來。

由於五城兵馬指揮的軍衛在京中久了,自然有一大批相熟的平民,這五名軍衛出去一鼓動,衆人聽說是五城指揮與蔡王府正在相持不下,而且平時一些人也看不慣蔡王府的人驕橫不法,那些平時給蔡王府欺負過多次的平民聽說五城兵馬指揮在後面給他們撐腰,那還不羣情洶洶。

過了一會,一羣地痞流氓打扮的人也從後面涌了出來。

京城之中的地痞流氓平時見了五城兵馬指揮的軍衛猶如老鼠見了貓一樣,是有多遠就躲多遠,自己橫行不法的事要是給軍衛們查證了一點,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這一次是五城兵馬指揮的人來求自己,正好與這些軍衛們套套近乎,聯絡聯絡感情,以後要是有什麼事,還可以攀個交情,萬事好商量。這些地痞流氓可不會管他什麼王府,在京城中,除了五城兵馬指揮的軍衛們,他們可是誰都不怕,蔡王府又怎麼了。

這一來,蔡王府門口可熱鬧了。

四門衛所的軍衛們現在可以名正言順的在蔡王府門前吆喝,藉口維持秩序卻讓地痞流氓恣意鬧事。

過了一會兒,蔡王府門前聚集的羣衆和地痞流氓越來越多,種浩命令一衆軍衛退回到旁邊去。

羣情洶洶。

羣衆們大聲叫喊着要蔡王府交出兇手並給予賠償,而一羣地痞流氓更甚,直接把髒亂的東西擲到蔡王府大門或拋進內院去。這一來,蔡王府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了。

蔡王府內堂。

“齊總管,你是怎麼搞的,讓人在我王府門前大鬧,這成心是讓別人看我蔡王府的笑話嗎?”蔡王趙似對着一個管家模樣的人在大發雷霆。

這幾天來,趙似是鬧心不已,想不到一個平日只知走馬章臺的昏庸趙佶竟是一個厲害角色。這傢伙糊弄了衆兄弟近十年,哲宗崩後卻借向太后之勢一舉登上九五之位。

幸好向太皇太后命不久,半年前去世後,宮中只有自己生母太皇太后朱氏,機會就在眼前。自己讓人假扮國師混入太后宮中,乘機向趙佶施以迷心攝魂術,在即將大功告成之際,卻給人解了,這讓趙似鬱悶不已。

後來是太皇朱太后傳來消息,說是華山祖師陳摶下凡救了趙佶一命,說什麼神仙下凡,趙似不信。不過趙似不信不代表其它人不信,宮中自己的生母朱氏太后相信趙佶是真龍天子,不然爲什麼有仙人下凡相救。傳話給自己讓他當一個安心王爺,意思是不再支持趙似在胡鬧了。就連一向忠心於朱氏太皇太后的華山四國師,也改以忠心耿耿地支持趙佶。

再有就是六部尚書之事,趙佶僅利用一次民亂和种師道,就成功的壓下四方勢力,一人說了算。而讓自己與陳王稱心如意的五城兵馬指揮,給趙佶的雷霆萬鈞一擊,已煙消雲散。

這哪象是往日風流快活、走馬章臺的端王趙佶,活脫脫的一個亂世梟雄形象。

“稟蔡王,小人以爲不過是徐海撞傷了一個平頭百姓,值什麼小題大做,哪知道會鬧成這樣?”

“平頭百姓?齊總管啊,你個豬腦袋,也不想想,一個平頭百姓會值得五城兵馬指揮出頭,何況還是這一個月來風頭正健的四門衛所將軍種浩親來。你啊你……”

趙似指着齊總管,氣得說不出話。

不過這也怪不得齊總管,這徐海可是蔡王最寵愛的徐妃的親弟弟,在府中可是管家的角色,誰敢得罪?

趙似想想,也怪不了老齊,只是這徐海也太不小心了。

見蔡王神色漸緩,老齊心中吁了一口氣,“剛纔我派王府侍衛出去,卻給五城兵馬指揮轟了回來。”

趙似來回走了幾步,心中有了主意。

“來人啊,持本王名帖,傳五城兵馬指揮使宗澤。”

其實,宗澤現在正在與種浩在王府大門外,剛纔王府侍衛要出來驅趕羣衆,也是宗澤下令把他們轟回去,換作是種浩來,哪有這麼大膽。

宗澤可是出了名的六親不認,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得罪陳王,只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便可前途無量。

``````````````````````````````````````````````````````````````````````````````````````````

上六館推薦了,請大家多多關注。點擊、鮮花、收藏,俺都不會嫌棄的。

第六十八章 逆首脫逃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十七章 樞密風雲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八十二章 德州回軍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六十八章 逆首脫逃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一章 陸判說史第七十四章 進擊蘭州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六十五章 身兼三職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三十八章 賢王后人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五章 微服出遊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七十二章 華山逆徒第四十五章 人才輩出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五十六章 火器缺陷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六十六章 錯有錯招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六十六章 錯有錯招第三十八章 賢王后人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一百零七章 破敵前夕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九章 鬼谷傳人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三十七章 西北大員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八章 計算形勢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二十七章 皇親國戚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六十五章 身兼三職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三十四章 怡心亭中第五十六章 火器缺陷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一百章 改變觀念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五十八章 小蝶心事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七十二章 華山逆徒第六十八章 逆首脫逃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二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十一章 四方勢力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七章 宋之大害第七十四章 進擊蘭州第八十四章 大宋海客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七十七章 戰事初期第五十六章 火器缺陷第三十一章 商戰告捷第四十九章 分兵入陝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九章 鬼谷傳人第六十五章 身兼三職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十三章 種帥言兵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二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章 陸判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