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飛來橫財須思量

一二三、飛來橫財須思量

王鈺在臨安呆的時間極短,很快他便又折回了定海,在懸山乘船趕回了流求。

他甫一下船,便被請入公署議政所,十餘號人將他團團圍住,盤問了足足有半日才得脫身。這些人都是有些嫉妒他,這麼長時間來,能當面與趙與莒對話的,只有他一個人了。

最嫉妒的莫過於楊妙真,心情煩躁不安中,她又去了校場,將一羣護衛隊員打得哇哇亂叫,才覺得好過了些。

“這便是淡水城,諸位先得落帆下錨,待得城中派出引水員來,纔可進港。”

來自廣州的兩艘海船,滿載着棉花,正在接近淡水。時值大宋嘉定十五年十一月,正是東北風緊的時節,這兩艘船能開到淡水來,還是用了角帆的緣故。

這些年來,流求海船遍行南北,風帆上的改進,早已不成秘密,雖說對於流求在帆上塗了什麼東西使得其兜風性能如此之佳還不甚瞭解,但泉州、廣州船場的能工巧匠們都憑藉自己的聰慧,想方設法做了彌補。故此,原本活躍於南海的大宋海船,紛紛加裝角帆,有些大膽的船主,甚至利用角帆的性能,開始探測新的航路——以往要去南洋諸國,須得半年纔來回一趟,可現在既是利用角帆,自然無須非要等待順風時節。

兩艘海船東家看着這座陌生的城市,心中都是一陣激動。如今在廣州、泉州,所有人都知道,獲利最便捷的航線,便是將生絲、棉花、鐵礦運送至淡水,再將淡水的鐵器、絲綢、玻璃、棉布、書籍、機械運回大宋。

淡水輸往大宋之物中,甚至包括上好的鋼刀、鐵矛、鐵甲這類軍械。在宋金西夏包括胡人諸國間,軍械貿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淡水敢將這些上好兵器輸往大宋,顯而易見是對大宋極爲友好的了,在此之前,只有倭國,才曾經大量將倭刀賣與大宋。

“若是不等那引水員,徑直駛往淡水。你見着那港口處兩艘大船麼?”那船上嚮導是個極饒舌地,指着停在港口的兩艘大船,笑着對船東道:“前些時日,泉州諸多海商聯手,便意欲闖上港口碼頭,結果被這兩艘大船以天雷相擊,沉了兩艘,死傷數十人,餘者盡數棄械投降。”

此事船東卻不曾聽說過。他心中一凜:“他們會不會殺人越貨?”

“只需依着淡水規矩行事,此地之人甚是和靄,若是觸犯規矩,他們也有霹靂手段。東家,還請約束船上人手,切莫在此生事,須知大宋官家,可是管不得此處。”

“那些泉州海商後來如何了?”又有人問道。

“淡水設有一個叫什麼法務局的,專管斷案事宜,那些船自然是扣了。說是強行闖港圖謀不軌,念及未給港口造成損傷,便只罰沒船上貨物三分之一爲懲罰。”那嚮導吐了口口水:“若是換了我,便全都罰沒了!只罰了三分之一,剩餘的交易之後。還可以自淡水換得貨物回去,仔細算算,這些泉州海商還有些賺頭!”

“不是蠻不講理之處便好,這一船貨,可是押盡了我家當。”那船東對其餘的事情不感興趣,頓了頓又問道:“這淡水港上商鋪在何處?”

“此事我卻不知,淡水規矩極嚴。一般水手是不允登港下船,便是有了急症,也是郎中上船來診治。不過我聽說意欲與淡水貿易,無須尋找商鋪,碼頭處便有一個叫作海關的所在,會將淡水物產一一陳列出來,東家需要買什麼。便可前去問價。”

“這流求島如此之大。若是自別處登陸……”那船東想着這問題又問道。

“想也別想,世上豈無聰明之人。前些時日便有人如此,乘着小舢板繞道登陸,結果現在一點回聲都未曾有。”那嚮導冷笑道:“此處乃化外之地,便是死了也白死!”

他們正談論之時,一艘小船劃了過來,船上有幾個穿着緊身衣襟的人物。那嚮導道:“引水員來了,你們可與他交涉,切記勿要行賄,淡水行賄乃重罪,況且咱們大宋的銅錢交鈔,在此地也不得通行。”

引水員上了船後,先是詢問船東船上可有患病之人,接着問船上貨物是何,然後要入艙查驗。每艘船上都上來了三個人,一人查問,另一人填單,還有一人則全程默不作聲觀看。船東注意看了他們用地紙筆,那紙是統一印的,印製得極精美,較之大宋印刷術更好。而筆不是毛筆,問過之後得知叫什麼“鵝毛筆”。

問過之後,三人中那一直不作聲的便接過單紙回到小船之上,再又回港。過了會兒,港口處有人揮動旗幟,留在船上的引水員道:“可以進港了,看到水道兩邊的紅繩麼,自紅繩間進港,走別處都有礁石。”

他這話其實是嚇唬之言,這由浮木、紅繩畫出的水道,利於控制船隻進出,而其餘水道則都沉了東西,防止有船突然自港口逃離。

靠岸之前,引水員已經交待了規矩,便是除了船東之外,只允許二人上岸。船上水手雖說有些失望,卻都聽了那嚮導之語,不敢口出怨聲。待得船靠了港,船東正欲下船,那引水員又攔住他,指着碼頭中間樹起的一處木架:“李船東,將船上水員都請上甲板吧,那裡有件事情,大夥可以看看。”

李船東依言將水員都喚了上來,過了片刻,只見自碼頭邊上一間屋子裡,行出幾個服飾一致的人來,他們拖着一個垂頭喪氣的傢伙,將那人拉上那木架吊起。然後有一個服飾與他們不一樣地人又走了來,拿着一本小冊子,站在那被吊起之人身前,大聲宣讀着什麼。因爲隔着遠,海風又大。他們聽得不甚清楚,引水員道:“此人擅自登島,同行共是十七人,其中十五人意圖不軌,擅傷島民,窺探虛實,已經被處死了,只餘下二人。他因爲認罪。又不曾傷人,故此輕判,那念判辭的是法務局的法官,抓着他是島上護衛軍的執法隊。”

“輕……輕判……”

水員原本都是極膽大的人物,可見着那人被褪去上衣,吊起來用藤條抽打,每一鞭抽下,都是一聲慘叫,隔着老遠也看得身上抽出地血痕。他們都不禁失色。

“確實輕判,他非是流求人士,因爲窺探島上機密,故此除了鞭刑之外,還得服上八年苦役。”引水員冷笑了一聲:“流求多礦,缺的便是礦下礦工,象他這般沒有薪水的,自然是越多越好。”

衆水員面面相覷,便是再笨之人,也知道這是給他們的一個下馬威了。

大宋的銅錢交鈔在淡水不能通用。故此他們得先將貨物議價,將之折算成淡水金元券,再以此來購買淡水物產。玻璃因爲不耐顛簸,還必須用淡水產地標準木箱來裝,這兩船船主買得更多的還是淡水的各種器械。象是刻鐘,如今刻鐘價格已經降了下來,有些能工巧匠,已經能夠仿製,但淡水刻鐘不再以重錘爲動力,而是換了鋼發條,這卻是仿不出來地。所以淡水刻鐘,仍是大受歡迎。而且它們價格低廉,遠比大宋巧匠仿製出的更爲精美。

在“海關”,他們還看到了精美地鐵朔,這種用鑌鐵融鑄成的海船模型上,有“一帆風順”四字,正是他們這樣海商喜歡的飾物。兩人各自買了一個。

兩船棉花折價。相當於淡水金元券二千金元,若折算成銀元則是二萬塊銀元。換成銅元便是二十萬銅元。淡水一座刻鐘僅售二百銅元,賣到大宋,則可以賣得五十貫,若以淡水公佈的十銅元等於大宋一貫銅錢的比價,扣除成本,獲利一倍有餘。不過,同樣根據淡水的規定,凡是進出淡水的貨物,都須抽得百分之二十地關稅,故此算到最後,這來回一趟獲利約是一倍。兩個廣州海商有些失望,他們聽聞原有三倍以上的利潤,這才冒險前來。不過想到自廣州來去流求一趟,不過是月餘時間,一年回以來回至少四五趟,每次若能獲利一倍,一年下來也遠勝過南洋一趟了。

而且這一路上都是近海航行,風險遠比遠渡南洋要小得多。若是他們做的是玻璃、鐵器生意,利潤還會更大。

“二位是自廣州來的?”他們選好貨物,正準備離開海關時,外頭進來一人,迎面抱拳唱喏,然後問道。

“正是,不知閣下是……”二人有些驚訝,向那人問道。

來人年紀極輕,看上去僅是十八九歲的模樣,身材修長面色紅潤,五官也極端正,看上去倒有幾分書卷氣息,故此兩海商不敢無禮。

“在下陳子誠,字伯涵,淡水銀行經理,淡水初等學堂學正。”陳子誠微笑道:“二位若是有暇,在下在淡水望月樓略備酒宴,請二位一會如何?”

聽得陳子誠那一串子的頭銜,這二商人已經知曉,他必是淡水要人,得知他邀請,自是受寵若驚。二人對望一眼,抱拳道:“敢不從命!”

淡水望月樓是在城中開辦的一家酒樓,原是爲流求中等收入以上人服務地,這些人收入既豐,買房置產之後,便需得享受,而一些陸上地美食珍餚,在淡水極難弄到,故此這望月樓也算是流求公署一處回收金元券的所在。

兩位海商心中有事,故此只是略略沾酒,然後那李姓海商便問道:“不知陳先生在這淡水所居之職,分管何事?”

“便是與二位有關了。”陳子誠笑道。

兩個海商又是相視一望,陳子誠見他們滿腹狐疑,也不賣關子,自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然後放在桌上:“實不相瞞,我是送一樁大富貴與二位地。”

兩海商心中一動,但想起港口處那兀自吊着的人,心中又有些害怕。陳子誠攤開那本小冊子,卻是一副地圖,陳子誠指着其中一個圓點道:“此是二位來處,廣州。”

兩人既是海商,自然是見過不少海圖的,當下點了點頭。陳子誠又指着另一處道:“這座大島,在大宋稱爲瓊崖。”

“小人曾經去過,此地貧脊,瘴癘極甚,爲犯官流人居所。”李姓海商點頭道。

聽得他去過,陳子誠更是歡喜,此時廣州海商遠不如泉州勢大,泉州海商掌控航路,多有排擠廣州海商之舉。他指着瓊崖道:“我要送二位的一場大富貴,便在這瓊崖之上。”

兩個海商面面相覷,都不知如何應話纔好。好一會兒,那個李姓海商見識多些,壯着膽子道:“陳先生此話怎講?”

“據我所知,大宋鐵礦不多,我流求也需要鐵礦,如今都是自倭國、大宋購得,卻仍舊捉襟見肘。”陳子誠道:“我家有善探礦者,曾尋遍大宋,在這瓊崖,發現一個極好的鐵礦!”

聽得他如此說來,兩個海商盡是大喜過望,但旋即又想起一事,相互看了看後小心翼翼地道:“既是如此,先生爲何……”

“二位既是廣州海商,自有門路可以去那瓊崖開礦,我不過是流求人,想去開礦多有不易。”陳子誠微笑道。

“只是我二人本小錢薄,只怕做不得……做不得這大事。”李姓海商怦然心動道。

“這便是我找二位地原因了。”陳子誠收起那幅圖,微微一笑道:“我流求銀行,願貸鉅款與二位,由二位出面盤下這鐵礦,所有礦石,除去繳納官府之外,流求盡數保價收購。”陳子誠又拿出一本小冊子,將那小冊子遞給二人觀看。

那小冊子寫的極明細,便是借貸雙方責權劃分,兩個海商都識字,只是不熟悉小冊子上的標點符號,但通讀下來,絕無問題。他們一一看過之後,都是又驚又喜。

若是按着這小冊子之上行事,他們除了出動人力之外,幾乎無須任何支出,便可坐享那鐵礦之利。二人雖說對鐵礦只賣礦石卻不冶鐵頗覺不足,但細細算帳,這卻是獲利最大的,若是冶鐵後賣鐵,反倒未必能賺得這般利潤。

“二位只需以信譽擔保,便可自我流求銀行貸得金元券五萬元,以此在流求置辦貨物,販回大宋便是百萬貫的巨財,用這百萬貫巨財,再去瓊崖開辦鐵礦,我想無論如何也都夠了。採礦技藝,流求可派人去傳授,比起如今大宋採礦技藝,必是便利許多。另外,我觀二位海船,不僅船小,而且遠不如我流求海船便捷迅速,二位可以用這百萬貫中的部分,在我流求購得巨型海船,我們願派遣水員替二位操控,自然,二位也可遣人在船上學習……”

陳子誠盯着二人,嘴裡不停地說着,觀察二人的反應,見着二人那又驚又喜地模樣,他微微一笑。

注1:歐陽修詩云: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與銅。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

二四零張馳有度天子政十七冬至上一七四休令豎儒壞天機二七零砍不完之韃虜頭八十六寤寐思服轉反側四十弔唁上三一一大氣魄十四繼昌隆下八十八知音一曲能傾蓋一十八志向上一零七慷慨赴死豈懼難三四六錦帆紛來如飛雪三四六錦帆紛來如飛雪一一四飛鳥盡後弓自藏一四七翻雲覆雨愧狂儒十一北顧上三三八馮雁亭二一一東施效顰計安出三四零集風雷三十七親人上一四九堯舜堂上置木鼓六十一世事洞明亦文章三十九暗眼下一零二深謀遠慮有晉卿一一八自古工讒常掩袖三三九制度十相識下二三一五步一計似臥龍二九三和光同塵聽道途二八六君子之爭起廟堂三五二離間三零八功勳四十弔唁下三四一君子死而冠不免一二八金殿夜語堯思舜三三四兄弟二七零砍不完之韃虜頭八十二釜底抽薪翻巨浪一一三忽有云帆登新港九頑童上三四八名繮利索六十五好風二五九鋌而走險奮一擊四十二餘波下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二八一火槍初現立首功一九一千古英魂守故園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一十五事端上二八零風雷再起會九州八十三心中忐忑費思量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一七零滿城風雨近重陽三五二離間三一五登陸三四六錦帆紛來如飛雪一七五抱劍營中懷抱劍一四八天子宴前論鵝湖三一五登陸第三十六章一七一朕心寬厚任擇官一六三國之利器護吾民二零二佯醉日新疾誇富二四一猶豫不決名臣心二二四困獸被圍嵩之死二零零煌煌大宋何多士二十七媒子上二三零清明上河心思宋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三四三慷慨赴死易二一一東施效顰計安出三十三史彌遠上一四四九州生氣忖雷霆二六三凡路所至皆吾土二三三人心不足大食商一六一此一時也彼一時六立威下二六八三士二桃穩如山一零九三軍一時變顏色十相識上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十相識上二九二國勢飄搖雨打萍一六四後宮佳麗三十六二六八三士二桃穩如山七十七渡罷滄海有故交三三七吳文英一一一亂七八糟亦有得一六四後宮佳麗三十六一七六國子監前攔國子二九七敗由驕奢成由儉綢繆豈爲富貴計二十四一年之計上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三十五迎新上三一二未定一九五龍舟競渡歡欲醉三十六結納下一九零十里寒光映血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