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糧商上

八、糧商(上)

大宋嘉定四年秋七月,新糧上市。

此時大宋地狹人稠,雖然推廣了占城稻,但因爲其口感不佳,在土地肥沃的兩浙路推行不廣,倒是在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福建路等多山之地盛行。因此,包過行在臨安在內的都城、府城,都需要大量的糧食。況且兩江、兩淮之地,多有靖康以來自中原南歸者,他們喜食麪食,故此麪粉的需求極盛。

此時臨安城足有七十餘里,城內有口八九十萬,城外還住着四十餘萬人(注1),僅每日要消耗的糧食就近三萬石。其中主要是米,也有部分是麪粉,兩浙、福建之地,一年兩熟,一般是先收一季麥,再收一季稻,川西之地,甚至還可以在兩熟之後再種一季蔬菜。因此,小麥的來源倒還算充足。

臨安城中有大大小小數百家糧店,因此,新開張的“保興”並不引人注意。開業時雖然也曾大張旗鼓地熱鬧了一番,但掌櫃的胡福郎算是這個圈子裡的老人,他年紀雖輕,還不到三十,卻把上上下下都打點得通透,故此同行們倒沒有猜忌這家新店。

但過得數日,其餘糧店的掌櫃就感覺到壓力了,雖然店裡的老客仍在,可一些原本在各家店之間搖來擺去的零散客人,幾乎全都轉到了保興糧店,好在保興糧店只賣麪粉,不售稻米,給同行們留下了一條生路,否則免不了被同行們合夥打壓。

“保興的麪粉,真那麼好?”

臨安“日盛莊”糧店的東家孟少堂賣了一輩子的稻米麪粉,在他的執掌下,日盛莊也成了臨安有數的大糧店,分店開了足足有六家,因此,當他得知“保興”的崛起之後,懷着一腔疑問,親自前往“保興”打探看虛實。

到了“保興”門前,他便吃了一驚,如此衆多的人潮出現在糧店前,往年都只是在災荒時分纔會有。“保興”的大門被塊門板從中間隔開,兩個小廝在門前照應着,凡有顧客進來,其中一個小廝必然做揖微笑,還要說一聲“歡迎光臨”,而有顧客離開,另一個小廝則同樣會做揖微笑,說上一聲“多謝惠顧”。

“就是憑着這小伎倆招徠客人?”孟少堂撇了一下嘴,他經營多年,認定不會如此簡單。因此他未在門前多停留,而是徑直走了過去。

“客官,請自此門入內。”他還未跨近門,守門的小廝之一彷彿知道了他的用意,便上來做揖,然後虛虛一託,指向門的另一邊。

“爲何不能從這邊進去?”孟少堂有些驚奇地道。

“這還不知,客人太多,右門進左門出,便可防止擁塞。”不待那小廝迴應,旁邊有一人搶着說道:“老先生,排隊排隊,排在我的身後!”

孟少堂這才注意到,進門的那一隊人確實排成了一隊,每出一人,方有一人進門。他有些不解地捻着須,臨安可不是小地方,達官顯貴的家人奴僕和城裡的潑皮遊手都是橫行慣了的,若是他們遇上這等規矩,立刻便會鬧起來吧。

自覺找到了這家店的一個短處,孟少堂捻鬚眯眼,然後來到隊伍的最後,跟着排起隊來。

雖說店外排隊的人有不少,不過推進的速度也很快,孟少堂數了數,自己原本是排在第十一個的,但不足半柱香的功夫,便輪到他進店了。店裡也有一個夥計殷切地招呼,直接將他引到櫃檯處,裡面的掌櫃的一見他便放下手中的活計,上前做揖道:“唉呀,這不是日盛莊的孟老東家麼?”

孟少堂心中一怔,沒料到對方竟然認出了自己,望着這個掌櫃,他也覺得有些眼熟,便也拱了拱手:“老朽眼拙,你是……”

“晚輩自紹興府來,曾隨紹興府宏運莊的孫掌櫃拜會過孟老東家,那時晚輩還只是宏運莊的一個小夥計。”掌櫃的自我介紹道:“晚輩姓胡,小字福郎,現今竊居這保興廠的大掌櫃。”

就象這個年輕的掌櫃所說,他原本是紹興一家名爲宏運莊的糧店夥計,不過爲人聰明伶俐,善於交際,又頗有野心。因爲是全氏孃家表親的緣故,被全保長推薦給趙與莒。趙與莒許了他大掌櫃之職,又給了他充足的支持,讓他到臨安城開糧店。響噹噹的銅錢流水介花了出去,這些前期投入趙與莒極爲捨得,胡福郎又是有幾分本事的,各方各面的關係自然被打通了。

“原來如此。”聽得胡福郎這樣說,孟少堂捋須頷首,覺得自己又找到了這保興的第二個弱點,紹興府雖是靠近臨安,可畢竟只是一府,胡福郎在紹興也不過是一個夥計,卻跑到臨安來當大掌櫃……這保興的東家多少有些用人不當。

他卻不知,趙與莒是如何花了五日時間給胡福郎“洗腦”的。

“孟老東家能蒞臨小店,實在是萬分榮幸。”胡福郎的態度仍然恭謹,雖然明知道這位同行來此是來窺探虛實的,他還是伸手將他往裡引:“請,請。”

在胡福郎的引導下,孟少堂被帶到店面後的一進小院,孟少堂發覺這院子倒有一半都放着木製的谷囤,谷囤裡都是一包包的麪粉,每個布包外邊還繡着保興兩個字。他點了點頭,心中有些奇怪,象這樣的布包,勢必會增加成本,保興如此行事,哪有什麼利潤可言?

恰好有人打開一包麪粉,他過去抓了一把在手中輕輕捻動,胡福郎見他舉動也不阻攔,只是笑吟吟在旁邊看着。

這麪粉不唯細膩,而且色澤潔白,其中幾乎沒有任何雜質,便是石碾磨常沾上的砂石,也無法看到。孟少堂吃了一驚,賣相如此之好的麪粉,他還是頭一次見到,難怪那些顧客紛紛來此了。

他又捻了一小攝麪粉送入口中,覺得這滋味比起自家賣的麪粉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他沉吟好一會兒,然後看着胡福郎道:“胡大掌櫃,做的好買賣!”

注1:可見於《制度變遷與宋朝小農供給行爲研究》來源:中國宋代歷史研究作者:張錦鵬

一四五兵臨黃微唯束手三三七吳文英四十七孽風凌島島欲摧三十巧匠下第四十三章四十三毒蛇上三五七自此絕疆無戰事三十三史彌遠上二十六拜師上一六六淮北有意來金使二八九汴梁暮春春如歌一一四飛鳥盡後弓自藏二九四花開花落兩不同九十千舟競渡欲揚帆三零六興亡九十六卿乃佳人總多情三規劃下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二八五聚其財兮集其力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二零八早藏伏兵待良機二五四爾曹身名俱成灰三十八懸山下三十六結納下綢繆豈爲富貴計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十二愈勇上一九七赤血報國嘉忠勇二四二唯恆產者有恆心四十三毒蛇上一二九南海又聞風波起二三七君子因仁遠庖廚一零六漁陽鼓動徒有聲一二六豈意周公害成王十一北顧上三六五時代一一五恰是潛龍臥大淵第三十六章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二七五勇士之亡正當所三十九暗眼上三一零拖雷之怒三一四嫁衣五十三敢笑田橫不丈夫第四十二章一九零十里寒光映血衣一三零以夷致夷有何妨三一五登陸二五一夜中暗隱雷霆手二一五維新正道多坎坷一三五帝星夜耀天子堂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二六三凡路所至皆吾土九頑童下二三七君子因仁遠庖廚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三二零鄉老勳議二十六拜師上第三十八章二七一豈能鉅細無漏遺二二四困獸被圍嵩之死一六七天子無心尋芳柳五十四抱絲貿皮何所求二十三大年上一六四後宮佳麗三十六二十五孔明燈下二十五孔明燈下四十八冷對槍尖掀血浪二七零砍不完之韃虜頭二三七君子因仁遠庖廚二六零禍起無形聯二國第三十九章二四二唯恆產者有恆心六立威下二一六豈唯小人壞國事三一九大宋龍騎兵在此二五九鋌而走險奮一擊六立威下三四五分化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二四八難捨此情成追憶一四七翻雲覆雨愧狂儒二七一豈能鉅細無漏遺三十八懸山上二一五維新正道多坎坷三十六結納上一三四漢衰曹瞞學霍光一八五窮圖現匕摧頑虜二七九重樓商市售百貨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二六五戰雲漸聚事已預十六盜賊上二十二秀才上三六四西方三王一六七天子無心尋芳柳七十九今日小鬼見閻王二九八勵兵秣馬劍指北二四二唯恆產者有恆心三六四西方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