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頑童上

九、頑童(上)

李鄴叼着草莖,趴在溪流邊上,百無聊賴地看着泉水。

肚子咕咕地叫着,提醒着他已經有一夜沒有進食了,他嘆了口氣,轉過身來仰首向天,眉頭緊緊皺在一起。

當初在中原的時候,餓上兩三日是常有的事情,那時不覺得,可現在,只是一夜沒吃東西,就不願意動彈了。

之所以捱餓,是因爲他從鬱樟山莊中逃了出來。

他是自願賣身的,原本爲的就是圖個衣食,卻沒想到被大老遠地從中原送到江南。送到江南便罷,可江南的這位主人也太難侍候了,自古以來,就未曾聞有強逼着僮僕讀書習字的!

他原本就是個浮浪性子,喜歡的是遊手好閒,厭惡的是一本正經,因此呆了沒多久,便責罰不斷,幾乎日日都被拉出來,作殺雞駭猴的那隻雞。不是因爲學業不成,便是因爲調皮生事,趙勇在他身上,都抽斷了三根竹鞭。捱罵捱打倒還罷了,李鄴自記事起就沒少捱過,最讓他難堪的是,每次責罰都是當着全體孩童面前,而且還每次都被小翠姐看到。爲了給他求情,小翠也被大少爺斥責過數次了。

他最初是想哄得年幼的大少爺開心,自己便可以得個輕鬆的活計,卻不料這位年幼的大少年比誰都難侍候。

肚子再次傳來咕咕的叫聲,李鄴罵了一聲,有些懷念鬱樟山莊的紅燒肉來。

鬱樟山莊不但平時一日三餐,中午晚上都有犖菜,每月更是有一頓管飽的紅燒肉,至今他吃過兩次,那油汪汪的肉塊咬到嘴裡,讓人恨不得連舌頭一起吞下去。李鄴在中原時也見過那些大戶人家,卻從未聽說有哪家如此供給僮僕衣食的。若是不逼着他讀書識數,那這種生活,幾乎與仙境沒有什麼兩樣了。

他雖然從莊子裡逃出來,卻沒有逃遠,一來是因爲人生地不熟,不太敢亂跑,二來心中多少還是有些想念莊子裡的衣食,特別是想念小翠姐的關照。他母親早逝,父親又是個醉鬼,因此此前從未有人如此關懷過他。

“若是小翠姐知道我逃了,不知是會傷心,還是會象其餘人一般罵我。”

想到這裡,他的肚子越發地餓了。

不過,他又不願意厚着臉皮回去,象這般逃出來的逃奴,主家捉住後,十之八九是打了一頓後發賣。與其去受那個罪,倒不如想法子逃了,這江南富庶之地,便是做花子,也總有口飯吃。

他緊了緊腰帶,從石頭上爬了起來,肚子又開始咕咕亂叫,現在要做的是弄點吃的先墊墊。

李鄴看看四周,沒見到什麼人影,只有遠處有個棚子。隔着溪流的那一邊,是一片瓜田,瓜田裡種着消暑的寒瓜(注1),李鄴曾吃過一回,因此見了不覺兩頰生津。

那棚子裡應當是看瓜人,只要避開看瓜人的耳目,便可偷一個來。李鄴在賣身前也做過小偷小摸的勾當,因此輕車熟入,伏在地上,一寸寸地向瓜田裡爬去。

獵物早已挑好,那是一個大瓜,足有成年人的頭顱大小。李鄴舔了舔脣,他似乎已經感覺到寒瓜的香甜了,當他的指頭碰着那個大瓜的藤蔓時,他把鬱樟山莊裡的不快全部忘光了。

就在這時,犬吠聲響起。

“小賊,敢偷我家寒瓜!”

怒吒聲也在這個時候響起,李鄴噌地跳了起來,回頭看了看,卻發現一個少年帶着兩隻大狗,正對他怒目而視。

“這……老爺沒偷,你這小廝哪隻眼見着老爺偷瓜了?”李鄴這不是第一次小偷小摸被人抓住,他早就有了一套應對之策,若抓住他的是個大人,他早就下跪求饒了,但這少年看上去比他還要小些,不過十一二歲左右,與他年紀相當,雖然帶着兩隻大狗,可那有什麼好害怕的!

“小賊!”見他還敢狡辯,那少年立刻急了,他揮動拳頭:“你是討打對不?”

“你來啊,試試小爺可曾怕你!”對於那兩隻大狗,李鄴還有些擔心,可對這個少年,他卻一點都不怕。

少年吼了一聲,眼見就要衝來,突然又停住腳步:“抓住這小賊,狠狠地抽了送官!”

李鄴正奇怪,突然間見兩個歪戴帽子赤着上身的大漢從瓜棚裡衝了出來,他心知不妙,這少爺雖然一個人出頭,卻不是一個人在這!他轉身就跑,逃時還沒忘記踹上那大寒瓜一腳,心道我吃不得也要讓你吃不得。

“班定遠,霍驃驍,上!”

那少年在他身後喝道,然後兩隻大狗便狂吠奔來,它們訓練得其實不是很得法,真正的經受訓練的猛犬在奔襲的時候應該是不出聲的,但它們卻一路狂吠,唯恐聲勢不大。

不過,這樣的大狗嚇唬李鄴已經足夠了,他怪叫着加速,這些日子營養跟上了,加之每日又要晨練,因此他跑的速度極快,那兩隻狗一時半會倒也追不上。兩個赤着膀子的大漢雖然喊得震天響,卻未曾真的追來,畢竟這只是偷瓜的小事,值不得爲此惹上官司。

李鄴不知自己狂奔了有多久,聽得身後犬吠聲漸遠,他纔敢放慢腳步回過頭來。那看瓜的少年和兩隻狗都停下了,沒有繼續追他,他從地上拾起一塊泥巴,用力砸了回去,嘴巴里還不乾不淨地罵了起來。

若不是腹中飢餓,他覺得這樣的日子也不壞,至少比起在鬱樟山莊裡那嚴厲得近於苛刻的紀律要強。

“傲氣面對萬重浪……熱血象那紅日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

覺得無拘無束,偷瓜不成的不快,傾刻間便被李鄴拋到腦後了,他揹着手,唱起了曲子。這曲子是夜間學習算數時趙與莒教的,比起上午的識字,李鄴更喜歡算數一些,他現在已經能順利地數到一百,一百以內的加減也能夠勉強算出,雖然比不上陳子誠和陳任,卻也能與龍十二不相上下,並列男童中倒數第一。

“大少爺除了教算術,偶爾還教唱曲子,這曲子好,我唱得最好,可大少爺從不讓我去唱。”

注1:即西瓜,原產於非洲,傳入我國時間有漢時、五代時等說法,無論哪種說法,宋時中原和江南已經有西瓜,這是無庸置疑的。

一五三富貴豈可忘舊賢第四十一章四十二餘波下二八三丈夫偉岸如神祗一十五事端上二八八三軍協力定中原四孤兒下三二三常選二九四花開花落兩不同三一一大氣魄二零二佯醉日新疾誇富三二七鳳歌笑孔丘一零四專諸藏劍豈知謬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六十七沙中總能淘赤金一八二單于戰火起河朔八十三心中忐忑費思量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三三七吳文英一零五風雲激盪別有天六十八自有妙手破妖氛六十四誰道仙山無處覓十四繼昌隆下一五三富貴豈可忘舊賢一五八迂人尚可欺之方三零四武人三五九官員進修制三十六結納下九頑童上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三十六結納上二十八無賴上一十八志向上一七二臣意彷徨聽聖斷二二四困獸被圍嵩之死二零五順水推舟引洞蛇三十一春好上五十四抱絲貿皮何所求三一四嫁衣十一北顧下一七八振臂三呼發聾聵一四八天子宴前論鵝湖二六七大石臨敵三不戰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三十三史彌遠上一九六明朝花落是誰家三零二設局三二七鳳歌笑孔丘二六三凡路所至皆吾土二十六拜師下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三十巧匠上三零六興亡七十四塞上忽聞金鼓響二十六拜師上一五一肘下常備善後方三十三史彌遠上二四八難捨此情成追憶第四十二章一百炮作霹靂狡兔驚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五十九萬丈高臺起壘土三二九薨逝六十二揖別豈是爲私利三十三史彌遠上第四十章一七二臣意彷徨聽聖斷三二六大戰略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三十六結納下六十二揖別豈是爲私利六十一世事洞明亦文章十四繼昌隆上三二六大戰略三四零集風雷二七二安知血海壞攀籬二一三羣英會中羣英鬧一九一千古英魂守故園一八一疾風板蕩嗟榮辱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一十五事端下八糧商下一五二晦庵不知知尼庵四孤兒下一九九老虜惶恐臨天誅三十七親人下二三四此困無計可消除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二十一積善下一八七勞餘復見寶船沉一零五風雲激盪別有天二八七天下板蕩忠臣死一四七翻雲覆雨愧狂儒一三零以夷致夷有何妨五十四抱絲貿皮何所求一五二晦庵不知知尼庵六立威下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三六二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