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偶遇

鄭後心裡已然有數,但是卻沒有突然轉變態度。

她又哭着說了幾句不容易,慢慢地態度軟了下來,倒也不顯得突兀。

楊霖一見她同意了幫自己勸說雲瑤,便笑着起身離開,走到殿門口,趙金蘿跑了過來,嘴角粘着一塊黃色糖漬,問道:“小姨丈,你什麼時候再給我們買糖葫蘆?”

楊霖笑道:“明天我就讓你們小姨帶你們出去買!”

趙金蘿歡呼一聲,帶着姐姐到一旁玩耍去了。

殿內的鄭後,看着楊霖遠去的背影,不知怎地眼角一紅。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那堆玉樓上,你還能待幾天。爹,你生的兩個好女兒,要做兩朝的皇后了。

她只知道自古改朝換代,前代帝王少有善終,卻不瞭解自己的這個妹夫。

整個汴梁,整個大宋,也沒有幾個人瞭解她的這個妹夫...

走出艮嶽,楊霖拍了拍小年子的肩膀,道:“我看你們警惕性很高,不錯,這就對了。好好在這看着,你叫什麼名字?我讓楊戩老哥提拔你。”

小年子喜得骨頭都輕了三分,若不是還有身上的衣服拽着,他都感覺自己要昇天了。

“小的叫王年,越王殿下放心,小的一定守好這個園子。”

剛出了艮嶽,楊霖這幾天一直在馬車中,覺得有些憋悶,騎着馬脫去了大氅,換了件挾衣,身上頓時輕鬆許多。

心想着反正沒什麼事,乾脆帶着陸謙等人,去城郊散散心。

心情暢快,到了城郊,胯下的健馬四蹄生風,在曠野間越奔越快。

初春之際,汴梁城外已經車馬絡繹不絕,在家歇了個新年的外地商戶,開始陸續返京。

楊霖不禁想起剛來汴梁的時候,連幾個皇城司的番子,都能給自己氣受。

如今大權在握,滿朝文武悉聽調遣,海晏河清壯志在胸,正要打造一個當世強國,一展心中豪情。

想起未來更美好的前景,楊霖的脣角不禁露出一絲笑容。

這時候,前面有一隊人馬,正在趕路,聽到馬蹄聲全都回頭看來,其中幾個已經拔刀在手。

在汴梁城郊,天子腳下,哪來的這麼大的戒心和膽子。

楊霖勒住奔馬,陸謙道:“少宰,是金國使者。”

對面的金人,見到他們不是來追擊的,這才收刀回鞘。

楊霖騎着馬,從他們的儀仗隊邊走過,彼此都警惕地看着對方。

爲首的那個,應該就是他們的主使,完顏拔離速。

就是這個矮粗的壯漢,當初跟着希尹、婁室破遼兵於古北口,奉命留一個謀克,兩百兵士,據險守古北口,七千遼兵硬是沒有攻下來。

在後世的歷史上,他在銀術可圍太原的時候,大敗宋朝六路援軍,攻克太谷、祁縣等地。後來王稟糧絕,太原失守,這廝升爲管勾太原府路兵馬事,又跟着完顏婁室在文水戰敗張灝五萬援兵。跟着完顏宗翰圍汴,與銀術可略取襄、鄧,追宋康王於揚州。

楊霖和他幾乎是擦着馬而過,這廝眼神銳利,也直勾勾盯着自己。

過去之後,陸謙低聲道:“少宰,要不要...”

“不用,兩國派遣使者,這又不是江湖仇殺,將來有的是機會宰他。我們害了他的使者,將來宋使到會寧府還能活着回來?”

陸謙點了點頭,不再說話,他之所以問這麼一句,是感受到了楊霖的殺氣。

楊霖心中暗歎,這陸謙真是自己肚子裡蛔蟲一般,想什麼他都知道。

不過自己也就是想一想,這麼下作的事,並非一個大國該做的。

楊霖正乘馬疾馳,忽然林間錚的一聲琴絃響起,接着一個悽婉的聲音輕吟道:

“藤牀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楊霖駐馬,心中竟然升起一絲憂愁,好有感染力的詩詞,用這般聲調唱了出來,真個是聞着落淚。

尤其是後三句,用“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典故,心中哀思彷彿是傾瀉而出:縱使春意來到,折梅相寄,卻是天上人間相隔,無從寄去,悵然若失!至此處戛然而止,而哀音不絕。

琴聲嫋嫋散去,楊霖在馬背上望去,只見城郊的江邊,一個女子,白衣勝雪,似乎正對着汴河的春水垂首撥琴。

她挽着雲髻,窈窕的背影婉約如詩,身邊一個青衣小婢,時不時偷偷抹着眼淚。

楊霖騎馬過去,果然是李清照,便出聲安慰道:“居士,人死不能復生,還請節哀順變纔好。”

李清照一回頭,見是楊霖,便要起身行禮。

楊霖躍下馬背,虛浮了一把,道:“剛纔騎馬路過此地,聞得居士悼念亡夫,忍不住過來勸說一句,冒犯之處,還請海涵。”

“殿下有心了。”李清照有些不好意思,按說他丈夫剛剛去世,應該在府上閉門不出纔對,不過她哪是閒的住的人,想起約好了初春汴河解凍,就來泛舟的約定,便抱着琴帶着小婢來此了。

來了之後,又想起趙明誠來,忍不住填詞一首,輕吟低唱悼念亡夫。

楊霖心中暗道,這大才女沒事就喜歡往外跑,上次就屬實危險,帶幾個護院哪裡都敢去,難怪後來會被人騙財騙色。

自凡是這等才情的人,不論男女,都是閒不住的。

他們的思維跳脫活躍,心中騷動難安,很少有耐得住寂寞的人。

最具代表的,男有李太白,女有李清照,大抵如此,喜歡玩,喜歡浪,不然也寫不出那麼多千古流傳的詩詞。

楊霖打眼一看,果然河邊就拴着一葉小舟,便道:“居士,如今是初春,河中上尚有不少堅冰未化,還是不要輕易下水的好。趙兄亡故不久,按禮法也該在府上焚香守靈纔是,這樣吧我府上有一副江流春水圖,乃是上皇所賜,是我看過最富才思的畫作。

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八十二章 業火三千,心中怨起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九十四章 遍地花團錦繡時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陽祖師,駕臨洛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時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聖賢不寂寞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