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李綱和劉的眼裡,岳飛太驕了;在宋江、耿守等人的眼裡,岳飛太跋扈,鋒芒畢露,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在盧俊義、林沖和羅蘭等人的眼裡,岳飛太強勢,但他們喜歡,無條件支持。岳飛和盧俊義、林沖是師兄弟,和羅蘭的關係則更要親近一些,岳飛有了這三人的支持,在河北虎烈軍裡當然是橫着走了。

岳飛和李綱對峙,純粹是無奈之舉。目前滹沱河一線,鎮戍真定府的軍隊已經失去了友軍的策應,孤軍作戰了,隨時會陷入金軍的包圍,如果繼續堅守真定府,就算把軍隊打完了,也無法阻止金軍南下。但是,軍隊一旦損失慘重,不僅僅丟失真定,更把太原的側翼暴露了出來。太原戍軍數量有限,假如金軍從井徑方向越過太行山,殺進太原府,那大同、太原勢必陷入困境,這將影響虎烈府的全局部署,虎烈軍將被拖在河東戰場,無力支援汴京。

李綱的目的很簡單,他只要把金軍拖在河北戰場就算完成任務了。在其政其事,從汴京當前複雜的形勢出發,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

李綱現在的處境非常尷尬。從政治立場來說,他是主戰派,皇帝和朝廷雖然需要主戰派,但主戰只是個華麗的外衣,兩任皇帝還是以議和做爲解決危機的主要手段,所以李綱就是根柺杖,需要的時候拿來用用,不需要的時候就丟到一邊。從政治陣營來說,他是個邊緣人。汴京把他劃位李虎一系,而李虎則把他歸屬爲汴京文官一系,他兩頭不靠,雖然關鍵時刻可以出任宰相,但隨之就被趕離了汴京,以一個顯赫的超然身份遊離於大宋三方勢力當中。所以,李綱現在能發揮的作用實在有限。

岳飛首先要考慮全局,既要顧全汴京,又要確保大同和太原,同時還要完成李虎託付的重任,那就是把金軍拖在河北戰場。李虎最早地辦法也是讓岳飛死守真定和一線,以便同時兼顧河北、河東兩個戰場,但現在西北軍固守於黃河一線,河北戰局的發展和李虎的預測不一樣,岳飛不能再按照李虎的計策來打仗了,他必須改變計策,用其它辦法來達到目的。

木刀溝失守之後,岳飛就在考慮棄守真定了,但劉不同意,他的任務就是守住真定府,真定丟了,他也就完了。就在這時,李綱來了。李綱是河北宣撫使,如果他下令棄守真定府,那劉地罪責就輕了,所以岳飛斷然決定,逼迫李綱棄守真定。

李綱不同意,岳飛乾脆威脅他,你要是不同意,我就撤回太原。他那所謂的撤守太行山,化整爲零,攻敵後方地計策不過是個幌子而已,實際上就是撤回太原。

李綱指揮不了岳飛,而岳飛一旦撤離,真定府丟失,李綱和劉還是要承擔責任,無奈之下,李綱和劉只好做出妥協。

妥協的先決條件就是保存軍隊。你沒有軍隊,這仗就沒辦法打。

=

大宋在河北戰場有個梯級防禦。從白溝開始。往下是真定府、定州(中山)和河間府。再往下就是大名府。然後是黃河。這個梯級防禦以城池爲重心。層層設防。早在澶淵之盟之前。宋遼戰爭頻繁。這個防禦陣勢非常牢固。但澶淵之盟造就了百年和平。河北武備廢馳。這個梯級防禦也就名存實亡了。

李綱領樞密院。頭等大事就是重建河北梯級防禦。但不久汴京兵變。皇統更替。這件事也就耽擱下來了。但不管怎麼說。河北梯級防禦地骨頭架子還在。河北各級官署爲了自身安全。還是在最短時間內組織軍民修繕城池。整頓軍備。最大程度地重建了梯級防禦。

從白溝到黃河。最便捷地一條路就是從中山、真定南下。沿着趙州、邢州、磁州、相州到安利軍。安利軍治府黎陽城就在黃河邊上。從黎陽渡河南下就可以直殺汴京了。這條路沿太行山東麓而建。從古至今就是連貫南北地大通道。

還有一條路就是從雄州到河間府。然後由河間府南下到大名府。這條路因爲黃河改道遭到破壞。

現今地黃河不是從河北、山東交界之地流進大海。而是從濮陽改道。沿東北方向進入大名府、冀州。然後到滄州。在宋遼交界處會同巨馬河(即白溝)和桑乾河流進大海。九年前河北滄州段黃河大決堤。死了上百萬人。而黃河則再一次改道。這次改道在河北腹地留下了大片地黃泛區。至今未能恢復。所以這條路不利於進攻。金軍不會把主力投到滄州黃河段一帶。

這樣一來。

場宋金兩軍地交戰態勢就一目瞭然了,主戰場就在鄲一線。

在真定有虎烈軍,在真定府東側的深州、冀州有種師道和姚古的軍隊,所以西北軍並不急於北上,有它的道理,因爲河北戰場是梯級防禦,而防禦重點是真定、到黎陽,全長大約八百里。在這八百里通道上有二三十座大小不等的城池。即使金軍突破了真定,西北軍也有足夠的時間北上,利用堅固地城池阻擊金軍。

=

李綱拿出的計策是,放棄在真定城下和金軍死戰,依靠梯級防禦步步阻擊金軍。

岳飛達到了目地,當即做出部署。

真定府知府李邈和兵馬轄劉翊率兩千人堅守真定城。

李綱、劉帶着真定路的軍隊和折可存地河東軍堅守趙州、邢州、磁州和州四地的重要城池,步步阻擊金軍。

宋江帶着梁山軍到井徑堅守。宋江地任務非常重,他不但要確保井徑要隘,阻止金軍進入太原,還要策應真定城,幫助真定守軍守住城池。

真定城到邯鄲城大約五百里,金軍越過~沱河之後,戰線隨即拉長。岳飛、盧俊義、林沖、羅蘭帶着各自的軍隊在這五百里長的通道上實施突襲,不惜一切代價攻擊金軍,遲滯金軍的南下速度。

相比起來,這個積極防禦之策不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存軍隊,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打擊敵人,內線守城,外線突襲,內外結合,必定可以有限打擊金軍。

=

十七日凌晨,李綱下令,各軍按照部署,馬上行動。

李綱、劉、岳飛等人連夜撤出真定城。

李綱站在河堤上,就着昏暗的燈光,轉身望向沐浴在夜色裡的城池,心裡異常難受。這一撤,真定就成了一座孤城,城內的軍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堅守城池,而他們的命運已經註定,不是戰死就是被俘,當然了,他們也有可能投降,但李綱相信,即使城內的官員投降了,城內的軍民也一樣會戰鬥,他們纔是大宋真正的脊樑。

李邈和劉~並肩站在李綱面前,目露決絕之色。這一別,就是生死殊途。對於他們而言,沒有活路,只有死戰到底。雖然李綱信誓旦旦,雖然岳飛悍勇無敵,雖然虎烈軍誓死奮戰,但事實很殘酷,他們無力擊退金軍,更無力挽救真定城。

李綱收回目光,衝着李邈和劉~躬身行了一禮,“真定城就交給兩位了。”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李邈淡然而笑,和劉翊躬身回禮,“真定人絕不會投降。”

李綱的心忽然絞痛,痛得他的淚水都要滾出來了。

李綱毅然轉身,大踏步走上了浮橋。

劉仰天長嘆。他在真定府待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爲戍守北疆嘔心瀝血,和真定軍民並肩作戰,但今天他不得不捨棄真定城,不得不丟下真定的軍民。劉以手掩面,踉蹌而去,淚水忍不住傾瀉而出。

岳飛走到劉~面前,和他緊緊擁抱。兩個人在河北戰場上相識,然後一起浴血奮戰,算是生死之交了。

“糧草、武器,能給你的我都給你了。”岳飛低聲說道,“你還要什麼?只要我能給你的,我都滿足你。”

劉~搖搖頭,笑道:“這輩子最高興的事,就是和嶽帥並肩作戰。”

岳飛也笑了,用力捶捶劉~的胸膛,“我發誓,我會替你報仇雪恨。”

李邈向岳飛伸出手,兩手緊緊相握。李邈剛剛到真定出任知府,滿打滿算還不足二十天,但他義無反顧,堅決留了下來。

“我還能再看到嶽帥的戰旗嗎?”

岳飛咬咬牙,鄭重說道:“等我收復了真定城,我一定帶着金狗的頭顱祭奠真定的英雄。”

“我等着。”李邈笑道,“我等着喝金虜的血。”

=

滹沱河南岸,火把如雲,戰馬嘶鳴,各軍將士開始撤離。

真定城樓上,一隊隊的守城軍民默默地望着,他們的心在冷卻,他們的淚水在流淌,他們被拋棄了,但他們決不投降,他們將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保護自己的家園。

李邈從扈從手中拿過火把,遞給了劉~。

劉翊看看遠處撤離的軍隊,又回頭看看城樓上飄揚的大,毅然走到了浮橋上,點燃了火油。火借風勢,轟然而起,整座浮橋瞬間沒入火海。

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69章 馬哥走了第30章 王者之淚第1章 不撤第68章 大結局第51章 國祚危難第83章 借公主一用第49章 一劍封喉第97章 咬住了第57章 走投無路第12章 庸人自擾第60章 荒誕第34章 驚天之變第96章 約定第54章 只要腦袋第47章 黑山鐵騎第64章 生存機會第94章 童貫的本事第9章 急赴平州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20章 聯金攻遼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19章 另闢徯徑第86章 李清照第93章 閹帥之計第63章 有得必有失第100章 南下榆關第27章 一根小草第39章 白乾了第89章 臨戰第71章 最瘋狂的人第24章 只爲你第42章 突圍第十五日第92章 必須打敗第5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90章 最好機會第58章 汴京是個獵物第18章 見鬼了第34章 驚天之變第8章 少帥羅蘭第24章 賭一局第62章 永不放棄第94章 求援第2章 崇拜吧?第41章 你敢造反?第33章 小鬼難纏第32章 驚天秘密第16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92章 誰騙誰?第61章 老子改主意了第3章 土崩瓦解第7章 致命要害第65章 手足相殘第42章 連續出擊第39章 你就是皇帝第44章 鷹崖堡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31章 至死方休第96章 老虎要拼命第22章 刨地三尺第11章 蕃化漢人第58章 機不可失第55章 長了翅膀的狼第11章 夜襲第77章 大石的消息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53章 折家的厚禮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91章 真真假假第14章 女兒長大了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43章 又是陷阱第75章 讓他滾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12章 庸人自擾第5章 豐盛大餐第17章 會師第32章 童貫的悲哀第74章 魚肉和熊掌第93章 點火第22章 聲討範直昌第3章 決心第36章 怕你個鳥啊第26章 總帥第42章 突圍第十五日第82章 中原攻略第3章 瘋狂一把第62章 天知道第5章 豐盛大餐第7章 你要倒黴了第6章 逃走一個第15章 我很掛念第29章 養寇自重第19章 初見秦檜第96章 利器第2章 大宋第一富豪第19章 金兀朮和哈迷蚩第42章 仗勢欺人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43章 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