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

魏王耶律壽被五花大綁地帶了上來,耶律洪基躺在臥榻上,臉色蒼白,身上裹着厚厚的綿紗,雖然耶律平光一箭沒有射中心臟,使他僥倖沒有當場斃命,但他的傷勢依舊很重,光取箭頭就差點使他喪命。

“耶律壽,你可知罪?”

耶律洪基眼中憤怒異常,死死盯着耶律壽,只是傷情太重,讓他發作不出來。

耶律壽被按跪在耶律洪基面前,他自知難免一死,索性也豁出去了,他昂着頭破口大罵道:“耶律洪基,有罪的人是你,我列祖列宗嘔心瀝血打下的江山,卻硬生生地毀在你手上,你揮霍無度,殺戮百姓,搶掠宗室,親信奸佞,殘害忠良,導致國庫空虛,民怨沸騰,你妄動兵事,數十萬契丹勇士喪身在你手中,南京失守、西京失守、中京失守,東京失守,大遼帝國衆叛親離,滅國在即,你有何顏面去見太祖,去見列祖列宗!”

耶律洪基氣得渾身發抖,揮手道:“給朕出去,亂刀砍死喂狗!”

侍衛將耶律壽拖下去,耶律壽大喊:“耶律洪基,你連自己兒子都不放過,你註定會斷子絕孫,耶律洪基,你是大遼的千古罪人........”

耶律壽的聲音漸漸消失了,但他的詛咒字字誅心,如刀一樣對耶律洪基剜心挖肝,耶律洪基忽然一口血噴出,仰天暈厥。

“陛下!陛下!”

周圍太醫嚇得拼命搶救,半晌,耶律洪基才慢慢甦醒過來,他長長嘆息一聲,“朕確實有罪!”

“陛下傷勢嚴重,需保養龍體,一切等傷情好了再說。”

“去把洪泰叫來!”

不多時,耶律洪泰匆匆趕來,跪下行禮道:“臣帝參見陛下!”

耶律洪基聲音低微道:“四萬軍隊損失了多少?”

“啓稟陛下,大概損失了一半,耶律平光逃亡,下落不明。”

“那我們呢?”

“傷亡近萬人。”

耶律洪基痛惜之極,他一共只剩下七萬大軍,還被耶律壽折騰掉三萬,遼國真的要滅亡了。

“東京那邊有消息嗎?”

耶律洪泰點點頭,“剛剛得到消息,宋軍船隊封鎖了遼河,範寧率大軍抵達遼國西岸,隨時將對遼陽城發動進攻。”

“是朕無能啊!”

耶律洪基又嘆息一聲,對耶律洪泰道:“外面的羣臣赦他們無罪,朕只追究魏王父子的罪責,讓他們寬心,去吧!”

“皇兄請保重龍體,臣弟會盡快恢復上京秩序,重振軍隊。”

耶律洪泰又囑咐太醫幾句,便匆匆出去了。

大殿外的廣場上跪着數百名大臣,他們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叛亂,但他們卻參與了立皇太孫耶律延禧爲帝的事情,現在耶律洪基殺回來了,魏王和長子被亂刀砍死,妻妾被罰爲營妓,讓每個大臣都惶恐不已,生怕天子暴怒,累及自己家人。

這時,樑王耶律洪泰快步走出,站在臺階上對衆臣高聲道:“天子只追究耶律壽及其家人的罪責,其他大臣一律赦免,大家回家去吧!”

衆臣一片歡呼,右相耶律蕊奴,左相劉詵,樞密使姚景行上前關切問道:“殿下,天子傷情如何了?”

耶律洪泰搖搖頭,臉色沉重道:“那一箭雖然沒有射中心臟,卻射穿了左肺,天子的傷勢非常嚴重,太醫說至少要養病大半年,身體纔會慢慢康復。”

“那.....那皇太孫怎麼辦?”耶律蕊奴小心翼翼問道。

扶持才一歲的皇太孫耶律延禧登基,耶律蕊奴也是主謀之一,他害怕耶律洪基清算到自己頭上。

耶律洪泰知道這位相國是個老油條,那邊強就往那邊倒,口碑靠不住,但現在大遼身處危亡之際,確實不能再亂了,必須要穩住朝廷。

耶律洪泰便暗示他道:“聽說張孝傑私通宋朝罪行敗露,已畏罪自殺,還有耶律乙辛私通宋朝也證據確鑿,我相信他們還有別的罪行,你們可以收集一下,朝廷需要狠狠懲罰這些奸佞,以正朝綱,大家就多爲天子分憂吧!”

耶律洪泰已經暗示得很直白了,把各種罪行推到張孝傑和耶律乙辛身上,朝廷就有了替罪羊。

衆大臣頓時心領神會,紛紛告辭回去了,他們下一步就要羅織罪名,甚至把耶律壽奪權的同謀也加在耶律乙辛身上。

…………

時間過去不久,東京遼陽府失守的消息便傳到上京,此時因爲耶律洪基傷情嚴重,他便下旨由兄弟耶律洪泰監國,主持日常國事,重大軍國事務還要是稟報耶律洪基,由他來定奪。

至於小皇帝耶律延禧,因爲他是耶律洪基的唯一嫡孫,加上年幼,才一歲,耶律洪基沒有爲難他,而是讓他繼續做皇太孫,長大後再登基繼位。

遼陽府被宋軍徹底攻佔的消息,耶律洪泰不敢告訴兄長,只是說遼陽城在進行激烈的攻城戰,雙方死傷慘重,但因爲兵力對比過於懸殊,估計遼陽城大勢已去,請耶律洪基要有心理準備。

耶律洪基倒沒有太在意遼陽城的情況,他知道遼陽城遲早會被攻下,如果能多殺死一些宋軍,那是最好不過,他希望就斷遼陽城失守,也要給予宋軍重創。

耶律洪基還在宮中養病,但他大部分時間都躲在內書房中研究地圖,沒有人知道他想做什麼?

宋軍攻下遼陽城已經十天,整個東京道的遼軍也已掃蕩乾淨,範寧下令清理佛寺,查抄各大寺院資產,關閉寺院,勒令僧人還俗,這是投降宋朝的漢官給他的建議,遼國寺院貪得無厭,不僅食空國庫,還強佔百姓資產,遼國百姓對他們無比痛恨。

對寺院下手,既然可以獲得大量錢財補充軍費,也能獲得百姓支持,贏取民心,還能讓僧人蔘與勞作,解決勞動力缺乏的局面,可謂一舉三得。

範寧採納了這個建議,在佛寺最多的十幾個州縣動手,獲得大量財富和土地,並使數萬僧人還俗,確實贏得了東京道百姓的熱烈歡迎。

不久,韓絳接手了遼東的地方政務,範寧則率三十萬大軍前往大定府,和天子趙頊的三十大軍匯合。

熙和三年八月,六十萬宋軍在原遼國大定府所在長興縣會師,整個縣城北面的草原上成爲軍隊的海洋,六十萬大軍駐紮的大帳延綿數十里,聲勢極爲浩大。

與此同時,漠北草原的乃蠻部、達旦部和烈山部的十五萬大軍在皮被河城匯合,準備參與對遼國的戰爭。

這些草原部落對弱者沒有同情,他們崇拜強者,弱者只是他們的案上之菜,當遼國現在走向衰落,各大草原都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分食遼國這塊肥肉了。

耶律洪泰憂心忡忡來到內宮,他被一名宦官領進內書房,頓時有些呆住了,只見耶律洪基正全神貫注在一幅地圖上繪製着什麼?

耶律洪基傷情正在慢慢恢復中,箭傷還沒有完全好,但至少能看一些書,能在宮女扶持下,下牀來走幾步。

“陛下,微臣重要軍情稟報!”

雖然不想影響到天子養傷,但事關重大,耶律洪泰無法再隱瞞,他還是決定向天子彙報。

“是宋朝天子御駕親征了嗎?”

耶律洪泰一驚,“陛下知道了?”

耶律洪基搖搖頭,“朕不知道,但朕能猜得到,這種光宗耀祖、展現一代神勇明君的事情,趙頊怎麼能放過,他必然會御駕親征,現在有多少宋軍?”

“啓稟陛下,至少六十萬宋軍集結大定府,很快就會發起向上京的進軍,不光是他們,乃蠻部、達旦部和烈山部也對我們虎視眈眈,聽說他們三家準備在草原會盟,我們遭遇南北夾擊,形勢極其嚴峻。”

耶律洪基微微嘆了口氣,“這一天朕早就料到了,所以朕一直在考慮對策,朕考慮了整整半個月,唯一能保證大遼延續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遷都。”

“遷都?”

耶律洪泰頓時大吃一驚。

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