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

宋朝承諾冊封他爲可汗固然讓他激動,但冊封可汗背後的支持卻更讓他動心。

有了宋朝支持就不一樣,他能得到生鐵、糧食以及各種戰略物資,這能使烈山部迅速發展壯大,從而和乃蠻部以及達旦部抗衡。

都卜羅這一刻下定了決心,他立刻令道:“讓兩個少酋長立刻來見我!”

不多時,他的都山和侄子都於勒匆匆趕來。

都於勒是克烈部大酋長都文烈的小兒子,克烈部被遼軍剿滅後,都於勒逃到烈山部,被叔父都卜羅藏匿,都卜羅待他不薄,烈山部並掉克烈部的五個部落後,都卜羅便將這五個部落交給了都於勒。

兩人進帳跪下,都卜羅對侄子道:“你父親被害,部落被滅,我雖然沒有救援它,但也是迫不得已,在那種情況下,我只能忍辱負重,以保住敵烈部一脈,但並不代表我心中沒有仇恨,我的仇恨藏在心中,我在默默等待機會,希望你能明白這一點。”

都於勒連忙道:“叔父的心情侄兒完全明白,侄兒苦苦練武,也是在等待報仇的那一天。”

都卜羅點點頭,“現在這個機會來了,遼軍主力被拖在遼陽府,上京空虛,你們二人可帶三萬騎兵趕往上京,儘管在上京一帶放手施爲,讓遼國人嚐嚐我們敵烈人的復仇!”

都於勒激動萬分,爲父親報仇的這一天他已經等待多時了。

都山卻問道:“父親,上京並不空虛,有四萬精銳之軍駐紮。”

都卜羅冷冷道:“我並不是讓你去攻打上京城,而是讓你們在上京附近騷擾,如果上京遼軍全軍出來,你們就撤退,如果只出來少量騎兵,那你們就可以包圍剿滅,記住,只要遼軍出來的兵力超過一萬,你們就不要硬敵,直接撤退,等遼軍退回去後,你們再去騷擾。”

兩人一起躬身,“遵令!”

次日上午,烈山部各個部落的騎兵開始向駐地集結,郭奎完成了任務,也向都卜羅告辭回去。

兩天後,三萬烈山部騎兵在都山和都於勒的率領下,如洪流般向南方千里外的上京殺去。

.........

身彌島基地的兩萬宋軍在奪取了鴨綠江口的保州和宣州後,又繼續向西進發,一路勢如破竹,先後奪取了來遠城和開州,在三十萬宋軍主力抵達遼西州後,開州的宋軍再次向西進發,奪取了遼河沿岸的耀州和辰州。

這纔是範寧的作戰風格,以城池爲依託,步步爲營,一座城接一座城的奪取,充分發揮了宋軍城池攻防戰的優勢,避免和遼軍打陣地戰,

在奪取了遼河沿岸的耀州和辰州後,宋軍有了根基,一萬宋軍騎兵沿着遼河兩岸向北進發,三天後,宋軍奪取了距離遼陽府約一百里的建安城。

建安城雖然是遼陽府南大門,但建安城失守對遼陽府的防禦影響並不大,所以耶律洪基在建安城的駐軍並不多,只有兩千人,當宋軍兵臨城下時,兩千守軍當即望風而逃,退回了遼陽府。

但建安城的奪取,對宋軍水軍的重要性卻非同小可,這就保證了宋軍對遼陽沿岸的控制,使得遼軍無法再像上次那樣火攻戰船。

就在宋軍佔領了建安城後,宋軍便徹底控制住了遼陽府以南的遼河沿岸,八百艘三千石的蒸汽機船從遼河入海口北上,向遼陽府方向駛去。

........

遼西州宋軍大營內,範寧負手站在地圖前沉思,良久,他回頭問種諤道:“老種將軍怎麼看待草原部落?”

種諤捋須道:“草原部落最忌諱一家獨大,那樣會給中原王朝帶來嚴重威脅,最好的辦法是草原長期內戰,始終保持勢力均衡,利用他們內耗來不斷削弱草原部落勢力。”

範寧沉默片刻問道:“二桃殺三士如何?”

種諤立刻反應過來了,微微笑道:“殿下是指乃蠻、達旦和烈山?”

範寧點了點頭,種諤又問道:“那二桃是指什麼?”

“兩個可汗頭銜!”

種諤頓時撫掌大笑,“妙!果然是絕妙之極。”

這時,一名士兵走進大帳,躬身施禮道:“啓稟殿下,啓稟種副帥,八百艘戰船已經就位。”

範寧欣然道:“種帥,我們該出發了!”

種諤點點頭,“殿下下令吧!”

範寧隨即下達命令,三十萬大軍拔營出發,向遼陽府進發。

.........

八百艘蒸汽戰船就相當於一道保險,可以有效防止十萬鐵騎渡過遼河與宋軍進行平原決戰。

當初曹詩就是缺了這一步,才導致宋軍進入了遼軍的埋伏圈,被十萬遼軍鐵騎南北夾擊,最終慘敗。

範寧的戰術特點就在這一連串的部署中淋漓盡致地體現吹來,先是步步爲營,控制了遼河兩岸後,戰船才能北上,在遼河上形成阻攔屏障,以保障宋軍主力迅速向東推進,使遼軍無法發揮他們野戰騎兵優勢。

一旦宋軍進入遼陽城三十里內,遼軍就無法再展開騎兵作戰,騎兵派少了沒有效果,反被宋軍殲滅,騎兵主力出動,則會導致城池空虛,被宋軍趁機奪城。

遼陽城就距離遼河約二十里,站在城頭上,依稀可以看見遠處波光粼粼的河水。

耶律洪基表情凝重地注視遠處的遼河,他曾經不止一次考慮過動用十萬騎兵主力和宋軍在平原上決一死戰。

但宋軍戰船封鎖了遼河,使耶律洪基的計劃徹底完蛋。

當然,他也可以運用火油去燒宋軍的戰船,只可惜前一次遼軍燒燬宋軍戰船,動用了七千桶火油,佔據他們東京道火油儲備量的七成,而西京失守後,他們已經得不到火油補充,現在遼陽城的倉庫裡只剩下三千桶火油,連守城都不夠用,更不用說拿去焚燒宋軍的戰船了。

而且宋軍在經歷了前一次的教訓後,也變聰明瞭,不再讓掉頭笨重的萬石戰船進入遼河,全部是靈活機動的三千石戰船,既能有效封鎖遼河,又能避免被遼軍火油所燒。

耶律洪基的心情頗爲沉重,範寧一回來,又重新拾起了讓遼軍難以適應的步步爲營戰法,充分利用水軍優勢,鉗制遼軍的野戰優勢,竟使遼軍束手束腳,龜縮在遼陽府內難以動彈,着實令耶律洪基憋屈萬分,但又無可奈何。

這時,一名侍衛飛奔而來,奔至耶律洪基面前,翻身下馬急聲道:“陛下,上京有緊急消息!”

說完,他跪下呈上一卷鷹信,他們向宋軍學習,紅色信筒表示緊急軍情。

耶律洪基一驚,上京兵力空虛,這幾個月,他一直在擔心上京的情況。

他連忙接過信筒,打開鷹信細看,眼中立刻燃燒起了熊熊怒火,狠狠一拳砸在城垛上,該死的烈山部,竟然敢趁亂打劫。

信中說,烈山部夜襲上京城外的契丹生番營地,三十里的大帳被大火燒燬,近三萬契丹生番人被殺,被搶走的年輕女子達數千人之多。

“回去!”

他吩咐一聲,翻身上馬,催馬向城下行宮方向奔去,數十名侍衛連忙騎馬跟上。

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