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

馬車在寬敞的御街上繼續踏踏前行,馬車內的兩人卻沉默了。

雖然多多少少出於個人情緒,包拯對張昇無情鞭撻,把他描繪成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但範寧卻從包拯的描繪中,發現了張昇不一般的手段。

比如,他對包拯上任時過來砸場子,而對自己上任卻保持了沉默,就說明這個人並不愚蠢,包拯這種老資歷,有足夠的自御能力,他來砸場子天子不會動怒,但自己卻不一樣,他來砸自己的場子,天子就不會饒他。

他對自己採取了冷對措施,說明他心中很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其次便是他對付趙宗實,看似膽大妄爲,投書不經複檢便拿去告狀,這恰恰是張昇精明之處,因爲他告的皇族而不是大臣,這件事就會變成私事而不是公事。

另外,讓範寧關注的是,這個張昇選擇時機非常好,正好是在天子心情糟糕時告狀,這是巧合嗎?

絕不是,這是張堯佐在宮中的關係給他們提供給的情報。

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張昇絕不是省油的燈,能當上右諫議大夫,絕不是因爲他是張堯佐親戚那麼簡單。

不過自己暫時和他不會有什麼交集。

正想着,馬車停了下來,宣德門到了。

今天是中等朝會,朝會在紫微殿舉行,此時天已經麻麻亮,暮色開始變得稀薄,晨曦從暮色中一點點擠入,廣場和宮殿的輪廓也變成清晰起來。

朝會時間是卯時一刻,也就是上午六點半,現在纔剛剛到卯時,還有近半個小時的樣子。

廣場上官員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剛纔包拯被一名官員叫住,範寧便獨自一人來到廣場上。

他也算認識了不少官員,但現在,他居然沒有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

每個官員都在有意無意地打量着他,卻沒有一個人邀請他進入他們談話的小羣體。

很快,範寧便敏感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就像一朵帶刺的玫瑰,經營鯤州的耀眼,執掌諫院的權勢,都讓他不敢小瞧他。

但他身上的刺卻讓人不願接近他,這個刺就是他破壞了文官升遷的規矩,他太年輕,資歷也太淺,沒有多少人願意和破壞規矩的人深交。

範寧正不知該去哪個方向時,身後忽然有人叫他,“範賢弟!”

這個聲音很熟悉,範寧回頭,只見一個身材敦實,面容樸實的官員正快步向自己走來。

“王兄!”

範寧頓時認出了來人,正是多年未見的王安石。

範寧連忙迎上前笑問道:“王兄,你幾時調回朝廷的,我竟然不知!”

“比你早幾天,賢弟今天是第一天上任吧!”

“昨天上任的,對了,我還不知道兄長新職。”

“我在三司,任度支判官,官職還是掛在戶部,出任郎中。”

範寧忽然想起王安石進京任職是要上交《萬言書》的,那是全面闡述自己改革思想的第一步,應該就是今年吧!

“官家召見兄長了?”範寧小心翼翼試探道。

王安石目光一黯,搖了搖頭,“我十天前給官家上了萬言書,希望能當面闡述我的新政思想,但到現在沒有消息,說實話,我心中很沮喪啊!”

範寧也不知該怎麼勸他,他沉默一下笑道:“不如中午一起吃飯吧!”

“好!中午我一般在上東門外斜對面的清風酒樓,你來找我就是了。”

這時,大殿上的鐘聲敲響,卯時一刻到了,殿門開啓,百官們開始三三兩兩向大殿內走去。

…………

朝會比想象中的還要枯燥無聊,關鍵是討論的幾個議題和他沒有任何關係,其中一個議題倒是和鯤州有點關係,那就是流民安置,不過鯤州已經有五千戶百姓,不會再進人了,去琉球府倒是可以。

不過去琉球府對朝廷而言是增負而不是減負,所以事關利益之時,去琉球府的方案便被否決了。

這讓範寧心中有點嘆息,琉球府那樣一塊富饒之地,經營了六七年,居然還不能做到糧食自給,可見朝廷並沒有選對人,也不知狄青去了會不會有所改變。

想到狄青,範寧又聯想到了另一件事,似乎很多人的命運都和歷史上的不一樣了,比如范仲淹多活了五年,比如狄青,應該在去年去世,現在還好好的。

如果說這兩人是受自己的影響,那麼還有一個人,範寧也想不通,那就是張貴妃,張貴妃應該在幾年前就去世了,被追封爲溫成皇后,可現在她還好好地生活在宮中,依舊受天子趙禎的寵愛。

她難道也是受自己的影響。

有些事情範寧並不知道,張貴妃雖然沒有直接受他的影響,卻間接影響到了她。

他爲了捧趙宗實,動用了朱家和曹家的力量,卻由此刺激到了張堯佐,張家也決定介入奪嫡之爭,使張貴妃多了一個養子,她的命運也由此改變了。

其實不光張貴妃,範寧的出現,使大宋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到了的影響,你再不承認,你總用過銀角子吧!

範寧就這麼靜靜地站在朝堂上思考着自己的事情,至少散朝時他才醒悟過來,早朝居然結束了。

散朝後,官員們都各自去了自己的官房,幾名相國還要聚在一起開個小會,範寧則匆匆來到自己的官房。

他桌上放着一盞熱騰騰的茶,坦率地說,這小茶童煎的茶很一般,口感、火候都掌握得不到位,只是勉強能喝,和街上中檔茶館的茶水沒什麼區別。

不過範寧能理解,這就和食堂大鍋裡做出來的菜怎麼也比不上小竈一個道理,茶童要給二十幾名官員煎茶,量上去了,質當然就下來了,若沒有足夠的成本支撐,這世上哪有量大質優的好事。

範寧一方面固然是嫌茶不好而想找一個專門茶童,另一方面他不願意這個茶童堂而皇之地進入自己的官房,要是對面那位張知院給了他一百兩銀子,還不知道這個茶童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範寧看了看自己的汝瓷茶盞,還好,這個茶童本質還不錯,或許不會受到收買,不過,他煎得茶實在難喝。

範寧卻忘了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見過官窯的,有的時候東西沒丟不是因爲沒賊,而是賊不識貨。

他坐下喝了一口茶,副手李唯臻拿着幾袋厚厚的卷宗走了進來,昨天範寧只是熟悉情況,但從今天開始,他就要着手朝務了。

李唯臻將幾袋卷宗放在桌上,“這是五份已經立案的案子,拖的時間比較久了,各種情況都已經調查清楚,一旦知院確認加印,諫院就要行使彈劾權了。”

範寧看了看五份袋子,又問道:“歐陽修的事情立案了嗎?”

李唯臻一怔,問道:“知院是指彈劾歐陽修嗎?”

“應該是先調查再彈劾吧!”

李唯臻搖搖頭道:“這種事情只涉及道德,歐陽修並沒有觸犯律法,無從調查,就算彈劾也只能從道德方面來彈劾他。”

“難道通姦也沒有觸犯律法?”

“剛纔我也說了,這種事情沒有證據,也無從調查。”

範寧這才意識到賈昌朝的手段老辣,用道德敗壞來搞歐陽修,最後只有道德上的彈劾而沒有道德上的調查。

就像後世用piao娼來搞人一樣,事情不大,但人卻臭了。

範寧沉思半晌道:“那我們就反過來,立案調查薛宗孺是不是栽贓陷害!”

李唯臻想了想道:“還真有這麼一份上書,指薛宗孺栽贓誣陷歐陽修,要求諫院調查此事。”

“然後呢?”

“然後鼓院沒有理睬,後來投書人又重新上書,投到了檢院這裡,大概前天的事情,我看到了這份告狀書。”

“是誰投的書?”範寧追問道。

“我記得好像叫做歐陽倩,是歐陽修的女兒。”

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