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

考試結束後,緊張的閱卷評分便開始了,近千份卷子使得縣學的全部教授都動員起來。

另外還從四大學堂借調了十幾名教授參與閱卷。

試卷採用糊名制,只有分數打完後才揭開糊名的紙條,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人情分,保證公平錄取。

入夜,縣學的正樓內燈火通明,數十名教授在緊張地進行打分覈對,教諭張若英在大堂上來回踱步,不斷和閱卷教授進行簡單交流。

“教諭,你看這邊!”

一名教授拿着一份試卷對張若英道:“這份試卷的左上角畫了一個五角形,像是一個標記,這已經是我看到的第六份試卷了。”

“我這邊也有!”

另一名教授抽出幾份試卷,“我這幾份試卷左上角也有五角形。”

張若英接過試卷看了看,又問道:“這幾份試卷答題如何?”

“很一般,首先默經就不全,詩更是拼湊起來的,應該是被淘汰的試卷。”

張若英眉頭皺了起來,他有着豐富的評卷經歷,試卷上做標記的情況以前經常遇到過,千奇百怪的標記都有,一般是考生留給評卷教授的一種暗示。

偶然一張試卷上做標記很正常,但像今天這樣連續八份試卷出現同一種標記,這就有點蹊蹺了。

他便高聲對評卷教授道:“大家先停一停!”

衆教授紛紛停止評卷,回頭望向張若英。

張若英舉起試卷道:“大家看好,凡是第一張試卷左上角標記有五角形的試卷全部交給我,由我來評卷。”

很快有助教去收集卷子,不多時,張若英的桌上便出現了厚厚一疊試卷。

這批試卷的答題質量參差不齊,但共同點都是第一份試卷的左上角標記了一個五角形。

五角形可不是隨手能畫出來,而是要精心繪製才行。

“教諭,一共有五十份!”一名助教清點了一遍卷子。

張若英輕輕冷哼一聲,心中已明白大半。

這次增補考試幾乎都是零散學生報名,而學堂報名一般都是在年初的正式考試中。

出現團體報名的情況只有各個補習班,外面各種補習班大大小小有十幾個,但五十人以上規模的只有一家,那就是劉大儒補習班。

這幾年劉大儒補習班考上縣學人數急劇下滑,這和張誼連續幾年沒有參加出題和閱卷有直接關係。

張誼已被清理,但難保劉通不會在縣學裡另外找門路。

張若英最恨這種找門路,拉關係的人,只要他做教諭一天,這種情況就絕不允許出現。

張若英指了指五十餘份試卷,對兩名助教道:“你們二人來重新評卷,別管之前教授給什麼分數,你們只批默經,只要默經有段落遺漏或者錯誤十個字以上,一律淘汰,剩下的再交給我。”

........

只隔了一天,縣學大門前再次擠滿了學生和家長,今天上午正式發榜。

在縣學大門左邊不遠有一塊巨大的木製牌榜,上方蓋有瓦檐,每次考試的重大榜單都會貼在上面公佈。

此時,牌榜下站滿了等待發榜的學生,劉大儒補習班的學生幾乎把牌榜下的最佳位置全部佔滿,都在竊竊議論着即將公佈的榜單。

這次劉大儒將三道題全部押錯,令他的學生十分失望,但劉大儒卻信誓旦旦告訴衆人,他們這次至少有十五名學生被錄取。

失望的學生們又心懷一線希望,天不亮就跑來等待發榜了。

範寧和他的六名師弟也已來到縣學門口,他們依舊穿着統一的藍緞士子服,後背上寫着‘三元補習班’五個字。

雖然範寧三道題都押中,但如果說他們一點不緊張也是不可能的,就連平時嬉皮笑臉的明仁和明禮都出人意料地沉默了,目光中閃爍着一絲不安。

這時,縣學門口忽然傳來一陣騷擾,只見幾名助教扛着矮梯,手中拿着兩卷黃紙快步走來。

榜單終於出來了,數百名學生和家長紛紛閃開一條路,讓三名助教進入貼榜,大家又隨即涌上來,將牌榜下擠得水泄不通。

一名助教高聲維持秩序,“請大家不要着急,等我們貼上錄取名單,大家就知道了!”

助教刷上漿糊,登上梯子,將兩張黃色的錄取名單高高貼了上去。

名單是按照得分高低來排名,待榜單剛剛貼好,人羣便如潮水般涌了上來。

兩張榜單片刻就能看完,人羣中頓時響起一片遺憾的嘆息聲。

尤其最前面的劉大儒補習班學生們更是沮喪萬分,他們五十三名考生,這一次竟然一個都沒有上榜。

“騙子!”有人終於低聲罵了出來。

李大壽身高體壯,他擠在人羣中細看榜單,不斷激動萬分地回頭高聲大喊:“董坤,第一名;藺弘第二名;陸有爲第七名;師兄,我是第十名,明仁、明禮,你們是第十九名和二十名。”

李大壽激動得揮動胳膊大喊:“師兄,我們全部考中了。”

他這句話引來周圍無數人的羨慕和關注,而不遠處,幾名師兄弟早已激動地擁抱在一起,他們隨即將範寧高高拋起,歡呼着大笑起來。

.......

隨着錄取名單的揭曉,各種小道消息也隨即涌了出來,這幾天傳得最廣的兩個消息都和補習班有關。

一個是劉大儒補習班顆粒無收,五十三名學生一個都沒有考上,導致家長憤怒聲討,紛紛要求退錢退學。

第二個消息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補習大放光彩。

三元補習班的六名考生全部考中,包攬前兩名,並在前十名中佔據了四個名額。

這個消息轟動了吳縣,引來各種猜測,有人猜測這家補習班很可能是由縣學教授開辦。

甚至有人懷疑它是被縣學革除的張誼開辦。

不過,一個勁爆的消息擊碎了所有的謠言,有人認出這家補習班的大師兄正是年初轟動一時的縣士魁首範寧。

很快,考中第十名的李大壽父親在一次酒後說出了真相。

三元補習班並沒有教授,就是縣士魁首範寧給六個孩子補課,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成績迅猛提高,最後全部考上縣學。

這個消息讓無數家長流連於縣學大門附近,都希望能找到範寧,請他給自己孩子補課。

雖然家長們的心願並沒有能達成,不過很多家長卻因此改變了思路。

與其去找外面形形色色的補習班,還不如找那些高分考上縣學的學生來給自己孩子補課,或許學生和學生之間更容易溝通交流。

這天下午,範寧來到了教諭張若英的教授房。

範寧長身行禮,“學生範寧參見教諭!”

張若英站在窗前,望着大門口流連不去的家長們,他半響嘆了口氣道:“範寧,你真讓我難辦啊!”

範寧笑了笑,“學生查過校規,沒有不許學生在外面辦補習班這一條,教諭大可不必爲難。”

“我說的不是這個,而是.....哎!”

張若英很無奈地嘆口氣,長橋學堂年初時一個學生都沒有考上縣學,這次卻一下子考上三個,還是三名成績中下的學生。

讓長橋學堂的吳院主大爲不滿,上門質問自己,憑什麼讓他們三個差生入學?

“範寧,我去了一趟長橋鎮學堂,看了範氏兄弟和李大壽的成績,坦率地說,他們離縣學的標準還差得遠?”

“教諭,請恕我冒昧!”

範寧打斷了張若英的話,“我不明白縣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

張若英笑了起來,“我明白你的意思,規則就是規則,既然他們考上了縣學,我不會取消他們的資格,我只是擔心以後,範寧,你心裡應該清楚,他們以後的壓力會很大。”

範寧淡淡一笑,“他們六人的未來由我來操心,我會繼續幫助他們補習,爭取讓他們考過解試。”

張若英注視範寧片刻,又道:“我一直有點奇怪,縣試的三道題你是怎麼押中的?”

“不是我押中,而是張教諭出題有規律,十年以前按照順序出了《論語》三章,十年以後又按照順序出了《孟子》兩章,我怎麼能押不中這次的題呢?”

說到這裡,範寧笑了起來,“至於默經,要麼《詩經》,要麼《禮記》,二十年來教諭出題幾乎沒有變過,我想誰都可以押中吧!”

張若英一陣汗顏,他是按照習慣出題,二十年下來,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出題已經成爲規律了。

“多虧你提醒我,明年不能這樣出題了。”

張若英笑了笑,又慢慢沉寂下來,他似乎在想着什麼,陽光照在他雪白的髮絲上,他頭髮竟泛起一種晶瑩光澤,雖然年邁,卻依舊生機勃勃。

良久,張若英問道:“你剛纔說,你能幫他們考上解試?”

這纔是讓張若英深感震驚的一句話。

範寧搖了搖頭,“解試這種事情,誰也沒有把握一定能考上,我只是說盡力幫助他們!”

張若英鬆了口氣,笑道:“我還真以爲你能繼續押中解試的題目。”

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