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

宋朝縣學考試和後世一樣,有不少家人前來送考,縣學大門關上,家人都沒有離去,各自找地方休息等候。

不少善於抓住商機的茶館紛紛跑來擺開了露天茶攤,原本開闊的縣學門口廣場上很快便擺下了七八座茶攤。

範寧和朱佩也在一家茶攤上找個位子坐下,兩人要了一壺茶,幾盤點心,

範寧卻有點心不在焉,他欠身注視着地面,雙肘支撐在膝蓋上,手掌在輕輕的摩挲着。

旁邊幾名家長的議論聲傳入他耳中。

“張員外,你消息比較廣,你覺得今天考試和年初相比怎麼樣?”

“難度都差不多,關鍵看是誰出題,我聽縣學附屬學堂的陳院主推斷,這次很可能還是張若英出題,議論題應該出自是《論語》。”

“不會吧!年初張若英才出過題,怎麼又是他出題?”

“這次增補考試就是年初考試的延續,所以纔會是他出題。”

一名家長哭喪着臉道:“完蛋了,我以爲是嘉魚書院韓院主出題,押錯題了!”

“如果真是韓院主出題,你就能保證自己押中?”旁邊幾名家人都笑了起來。

另一邊也有幾名家長在低聲議論。

“哎!我家大郎最弱就是做論題,他在劉大儒補習班讀了一年,進步卻不大,愁死我了!”

“劉大儒補習班不行了,名聲都臭了,我託關係讓三郎去長青學堂跟隨上舍生一起復習,感覺進步很大,還是得去正規學堂讀書。”

“阿呆!”

朱佩見範寧一臉心事重重,便柔聲安慰他道:“不用太擔心,不管他們能不能考上,你都已經盡力了!”

範寧點點頭,苦笑一聲道:“我覺得自己就和這些家長一樣,比自己考試還要緊張,希望他們都能考上吧!要不然.....”

範寧輕輕嘆了口氣,如果幾人不幸落榜,自己真不知該怎麼面對他們,尤其是李大壽,他可是磕頭叫自己師父啊!

朱佩忽然抿嘴笑了起來,“阿呆,認識你這麼久,我還是第一次看見你失魂落魄的樣子,蠻有意思的。”

範寧額頭上出現三條黑線,他立刻挺直了腰,向兩邊看了看,“咦!劍姐呢?她居然不在你身邊。”

“她估計去收拾某個爲老不尊的傢伙吧!”朱佩冷哼一聲。

她又瞥了範寧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調皮的神色。

“你以後說話也要對我客氣一點,否則劍姐誤傷了你,可不關我的事。”

範寧笑嘻嘻道:“我什麼時候敢對你老人家不客氣,真惹惱了你,恐怕不用劍姐出手,你腰間劍光一閃,範小儒幾條小命都沒了。”

朱佩聽他自稱範小儒,不由捂嘴咯咯直笑。

經過朱佩一打岔,範寧的心情也開朗起來,不再擔心幾個師弟考試之事,他笑道:“坐着也無聊,不如我們找點有趣事情玩玩吧!”

“好啊!我們來玩扇牌兒。”

她立刻喜滋滋的從袋子裡取出一副扇牌兒。

範寧玩扇牌兒還是朱佩教他的,只是他手氣着實糟糕,每次都輸得落花流水。

範寧本想去逛逛吳縣的奇石店,沒想到朱佩居然要玩扇牌兒。

他心中一陣發憷,只得無奈道:“怎麼玩?搶花魁、鬥官帽還是葉子戲?”

扇牌兒就是今天撲克牌和麻將的祖先,有四十張牌,分爲十萬貫、萬貫、索子和文錢四種花色,正規的玩法叫做葉子戲,玩法類似於今天的橋牌,一般是四個人玩,是文人喜歡的遊戲。

但平頭老百姓更喜歡玩簡單一點的,比如鬥官帽,很像今天的爭上游,每人摸十張牌,拼手氣、比大小,看誰先把牌出完就算贏,四人、二人都可以玩,贏家通吃,輸了幾張牌,就掏幾文錢。

搶花魁更簡單,就是比花色,一次摸三張,誰的花色足誰贏。

因爲玩法簡單、又有贏錢刺激,所以鬥官帽和搶花魁風靡大宋,老少皆宜。

“我要貼小豬頭,當然是玩鬥官帽!”

朱佩把盒子放在石桌上,將扇牌兒洗了一遍,笑嘻嘻道:“說好了,每輸五張牌貼一張小豬頭,午飯前不準拿下!”

小娘子手氣特好,這兩個月打牌,範寧就沒有贏過她,臉上常常被貼了五六張豬頭。

不過這卻是範寧的建議,他囊中羞澀,沒錢輸給朱佩,便建議貼豬頭來做輸牌懲罰。

範寧挽起袖子坐上前,“玩就玩,誰怕誰,今天非把你的臉上貼滿小豬頭。”

第一把牌纔出了幾張,朱佩便將手中最後兩張牌打出來,九十九萬貫。

她烏黑的大眼睛裡閃露出狡黠的神色,彷彿一顆頑皮的小火星獨腳跳着,從一隻眼睛跳進另一隻眼睛。

朱佩得意洋洋道:“一品親王,阿呆,很抱歉,你又輸了!”

範寧手中還有八張牌沒出,他根本沒有出牌的機會。

看來今天的手氣依然在朱佩那邊,才玩了五盤,範寧已經輸了十幾張牌。

這時,範寧一眼瞥見桌上有張九十萬貫,便趁她不備悄悄偷了過來,正和他手中的牌湊足了四張九,九十九萬貫九索九文,這叫君臨天下,相當於爭上游中的四個a炸彈,是牌中最大。

待朱佩打出了一把進士及第,就是三張花色一樣的連牌,表示狀元、榜眼、探花。

範寧一把押下去,“哈!君臨天下,我贏了!”

朱佩手上還有四張牌沒打出來,她氣得一跺腳,“怎麼搞的,你的手氣怎麼變好了?”

她忽然反應過來了,“不對呀!剛纔九十萬貫好像是我打出來。”

“你肯定記錯了,這把是我贏了,先減掉四張牌!”

“不對!九十萬貫就是我打的,我記得清楚,你肯定偷牌了。”

“沒有!肯定沒偷,是你自己記錯了,你是上一把摸到的”

“你肯定偷了!”

朱佩嬌聲跺腳不依,紅潤潤的小嘴撅得快能掛上油瓶子,“阿呆,你居然耍賴!”

“糖葫蘆誒!賣糖葫蘆,又香又甜的糖葫蘆!”

不遠處走來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糖葫蘆就是北宋中期纔剛剛出現,糖漿裹住林檎、櫻桃或者金橘,深受大宋百姓喜愛。

朱佩眼睛一亮,立刻跳起來道:“我去買糖葫蘆。”

她剛跑兩步,忽然想起什麼,驚叫一聲,回頭急忙遮掩她的椅子。

範寧一下子愣住了,他看得很清楚,朱佩剛纔坐的椅子上竟然還藏有一堆牌。

範寧氣得七竅生煙,這個死丫頭,難怪今天她手氣那麼好,難怪她不讓自己收牌,原來她纔是耍賴!

.......

下午時分,縣學內悠揚的鐘聲敲響,這是提示鐘聲,表示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時辰。

但提示鐘聲敲響,也意味着學生可以交卷離場,縣學的大門緩緩開啓,幾名學生先後走了出來。

家長們紛紛站起身,緊張地望着大門處,兩名最先出來的學生家長焦急地跑上去,低聲埋怨自己孩子幹嘛這麼早交卷。

這時,範寧看見一名身材魁梧高大的學生從縣學裡走出來,他不由嚇了一跳,李大壽居然是第三個交卷。

李大壽在六個人中寫字最快,首先做完試卷也在情理之中,可現在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時辰,範寧還有點擔心。

他急忙跑了上去,“大壽,你怎麼交卷了?”

李大壽滿臉激動,上前單膝跪下,抱拳道:“感謝師兄教誨,大壽沒齒難忘!”

範寧連忙扶起他,“快起來,讓別人看了笑話!”

他心中忽然一動,小聲問道:“難道題目真押中了?”

李大壽激動得連連點頭,“三題都押中了。”

範寧大喜過望,連忙問道:“議論題考的是什麼?”

作詩題是端午,這個範寧最有把握,默經題他覺得會考《禮記》中的儒行一篇,但範寧最拿不準就是議論題。

他推斷考《孟子》中的兩篇,一篇是《何謂浩然之氣》,另一篇是《論孟子以距心之過諫齊王》。

就不知押準了哪一篇?

李大壽忍不住笑得臉上開花,低聲道:“考的是《以距心之過諫齊王》。”

範寧拳掌一擊,他心中有一種中了大獎般的幸運,張若英出題果然有規律,這個規律被自己抓住了。

李大壽繼續道:“詩題考的是《端午》,默經題有兩篇,一篇是《公孫丑章句下第四節》,另一篇是《儒行》第二段,弟子全部都做出來了。”

“那有沒有檢查?”

“弟子檢查了兩遍,弟子一個字都沒寫錯,整篇卷子,弟子一個字都沒有修改。”

“好!好!”

範寧連說兩個好,笑道:“過來坐一會兒,等他們出來,我帶你們去吃飯。”

範寧帶着李大壽來茶攤坐下,不過他卻沒想到,李大壽剛坐下,大羣家長便將他圍得水泄不通,七嘴八舌詢問今天的題目。

家長們議論紛紛,不少家人忿然道:“議論題考得太偏了!”

“其實考不算偏!”

終於有人說了幾句公道話,“畢竟都是小學塾都要求熟背的內容,再說默經也考了這篇文章,特地提醒考生,說明縣學出題還算厚道。”

其實範寧也覺得考得不難,《論語》和《孟子》都是最基礎的東西,若連這個都背不下來,哪還考什麼縣學?

關鍵是做得好不好的問題,事先押準題目,學生們就能反覆修改,甚至得到教授的指點,文章的質量就高了。

範寧覺得只要六人都發揮正常,應該都考得不錯。

這時,朱佩將範寧拉到一邊小聲笑道:“這次如果他們六人都考上縣學,三元補習班的名聲就打響了,阿呆,我覺得你真可以辦個補習班。”

補習班之事範寧不是沒想過,但他想的不是辦縣試補習班,而是辦科舉補習班,把自己的六個學生繼續帶上去,幫助他們考過解試。

說不定自己還能辦一所學校,培養優秀弟子。

不過現在考慮學校之事,似乎還早了一點。

把自己的三元補習班延續下去,纔是眼下該考慮之事。

想到這,範寧笑道:“補習班之事回頭再說吧!咱們先看看發榜的情況。”

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