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維新皇上就是好

老爹不辱門風,老驥伏櫪時,當兒子的賈六在幹什麼。

在幹正經事。

不是忙於營救老父,也不是指揮部隊打仗。

營救老爹這塊,已經全權交給老紀負責。

老紀的爲人賈六是放心的,所以沒什麼好操心的。

老紀真辦不成事,大不了送他去寧古塔種土豆。

至於軍事方面,賈六向來是只定大體戰略,戰術方面完全由部下自由發揮,能不插手的就不插手,好讓麾下諸將有一個較好的成長環境,這樣將來才能獨當一面。

武功方面,他已經赫赫,幾百名大校以上的滿蒙軍官已經證明他獨一無二的軍事能力,更何況還有那至少兩三個師團的八旗兵。

如此武功,真沒必要再給世人展示了。

錦上添花沒多大價值。

還是多給小兒輩們一些機會,要不然人家怎麼封侯蔭妻。

所以京東、京西的軍事部署完全交給了第一軍提督保寧、第二軍提督祖應元、討逆軍司令長官惟一,以及京東集團的王福。

那麼,什麼樣的正經事能讓賈六對京師不聞不顧,反一頭扎入農村進行調研呢。

就是擬頒維新二號令。

在頒佈開放言禁,爲文獄平反這一贏取天下士子人心的大招後,賈六就一直在思考出臺維新二號令。

一號令針對的是讀書人,所謂士子。

二號令針對的就是農民,所謂黔首。

讀書人和農民都支持,玉皇大帝來了也得叫一聲六爸爸。

二號令歸結起來就是早先在永平推行的分田到戶政策。

這一政策一旦由一府向一省全面推行,就能使整個直隸漢人百姓無條件擁護維新政權,將乾隆、嘉慶僞政權在政治層面摧殘的連渣渣都不剩。

也能讓賈六這個維新皇帝徹底在北方站住腳根,成爲萬衆擁戴的大帝。

意義不下於發起兩三個戰略決戰。

甚至於京師這個帝國核心都不能與之相比。

所以,賈六相當重視此事。

但內閣總理副大臣李世傑和直隸總督楊景素建議分田可以,卻不能一刀切,要分幾步走。

原因是要考慮京師上百萬八旗生計,冒然將所有旗田全部分給漢人佃戶,勢必會讓旗人失去旗田這一收入來源,從而導致京師旗人因爲沒了生計而抱團頑抗維新政權,同時維新政權內也有大量旗田受益戶。

比如內閣總理大臣博清額私下購買、兌租的旗田就有十多萬畝。

因此,真要按皇帝陛下所想詔書一頒,直隸全省掀起轟轟烈烈的分田政策,極有可能會讓已經佔盡優勢的維新政權反而變得混亂,使本就處於動搖的滿蒙八旗由於絕望負隅頑抗。

這無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賈六一想也是,他之前在百官宗室大會上講過旗漢軍民都是他的子民,怎麼可以把上百萬旗人排除在政府紅利之外,視爲維新政府的敵人呢。

老楊的意見是先把皇莊和親、郡王的旗田拿出來分,其他普通旗人的旗田到時依舊分給他們,甚至還可以多給一些補償,推進由旗化民的進程。

會長也是這個意思。

就跟坐莊似的,吃大放小。

只搞帶頭的,餘者不究的意思。

兩位大佬老成持成的意見自是被賈六接受,但深知官僚通病的他,擔心下面的和尚會把自己這個皇帝的洋經念歪,還是親自從龐各莊啓程前往薊州一帶考察。

喪葬用品和一馬車的紙線是隨身帶着的,就是怕路上接到好消息還得臨時再買,多花錢。

萬事俱備,就差東風了。

薊州所轄的三河縣境內,有三十餘處歸內務府會計司管轄的皇莊。

此地自然成了賈六考察的重點。

所謂皇莊同前明皇莊差不多,就是土地出產作物及賦稅全歸大內所有,與外朝無涉。

用賈六的話講就是皇帝的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據直隸總督楊景素介紹,現由內務府負責的皇莊分關內、關外兩大片區。

關外盛京糧莊正額土地72萬餘畝,打牲烏拉糧莊爲3.2萬餘畝,錦州糧莊在雍正四年以前即佔地121萬餘畝,三地合計近200萬畝。

關內畿輔皇莊數量較關外更多,大概有350萬畝左右。

直隸全省良田總畝數是3600萬左右,也就是僅內務府管轄的皇莊約佔直隸全省良田十分之一。

而直隸面積實際爲後世四省,其中良田又有一半歸爲旗田。

因此分田這件事不僅於整個直隸,於整個北方,乃至整個帝國都有深層次的影響。

陪同考察的阿思哈認爲還是應該保留皇莊的,畢竟皇室將來肯定會無限壯大繁衍,沒個私房錢哪能行。

這個道理賈六懂,但他認爲土地出產的價值實在是不值一提,與其霸着這麼多土地只供皇室吃吃喝喝,不如分給漢人佃戶使他們有永恆之產同時,也提高他們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

人心,纔是皇室永恆不衰的根本。

有了永恆之產固定收入,才能刺激消費,帶動工商業發展嘛。

當然,賈六沒跟老阿說實話,那就是他早給兒孫規劃了好大一塊蛋糕。

萬億價值的那種。

只要子孫不作死,快活個一兩百年不成問題。

第一個考察的皇莊叫高麗莊。

顧名思議,這個莊子同八旗的高麗營有關係。

大清目前有五萬左右朝鮮籍的旗人、萬餘左右的倭籍旗人,另外還有三千多俄國籍的旗人。

朝鮮籍旗人主要是太祖、太宗時期因歷史原因加入八旗的高麗兵後代;

倭籍旗人是太祖時期徵朝日軍散落在建州,或被俘,或主動加入建州的逃兵後代,太祖皇帝就有一支倭人親兵。

俄籍旗人則是康熙年間被俘的俄國兵後代,這些人又被稱爲阿爾巴津人,被編在鑲黃旗滿洲第四參領。

康熙給了這些俄國俘虜極優厚的待遇,軍官一般賜予七品到四品的官銜,士兵同其他旗人一樣都分有房屋、土地,也有鐵桿莊稼。

由於俄國俘虜都是男性,因此康熙又命將監獄中的漢人女犯放出嫁給這些俄國兵爲妻。

百年下來,俄國兵後人都漢化改姓,如羅曼諾夫改姓爲羅,哈巴羅夫改姓爲何

所以,賈六曾對阿思哈講過一句:“八旗,是多民族的八旗,不是滿洲的八旗。”

這也是化旗爲民的一個根據,因爲八旗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集團。

說是高麗莊,但莊裡務工的還是漢人佃戶,也就是當年土地的實際主人。

管理的是朝籍八旗莊頭。

很快,得到通知的莊頭就將十幾名超過五十歲的漢人佃戶帶到了村口。

老農們剛到村口就被眼前架勢嚇了一跳。

至少上百名身穿黃馬褂的御前侍衛持刀警戒,遠處旌旗羅列,長幡若干,無數白甲軍士正在四處巡視。

村口老井邊,矗立着一頂白色大纛,裡面有一個戴白帽、披白袍、系麻繩、着草鞋的年輕人正在吃西瓜。

看到百姓過來,正在啃西瓜的賈六急忙起身,竟朝百姓們招手笑容滿面道:“老鄉,過來坐,過來坐。”

十幾名漢人老農就這麼膽戰心驚的被帶到了賈六面前。

不知誰帶的頭,嘩嘩就要跪。

“使不得,使不得,”

賈六趕緊扶住第一個要給他下跪的老頭,笑着走到裝着剛打上來井水的木桶邊,從中抱出兩隻浸泡多時的大西瓜,取出他的遏必隆寶刀斬成幾十塊。

“不要跪,也不要拘束,找你們過來就是了解一些情況,來來來,吃西瓜,吃西瓜,咱們吶邊吃邊聊。”

見老人們不敢拿,賈六哈哈一笑,竟是將西瓜一塊塊的親手捧給老者們。

之後又說了些讓老人們放鬆的話,從兜裡摸出華子一人散了一根後,便開始詢問起此地的具體情況。

無非這裡皇莊有多少畝地,有多少漢人佃戶,又有多少役使莊頭,每年要交多少給上面,能留下多少,吃不吃得飽,逢年過節能不能扯塊布什麼的。

問的非常細緻。

帶老人們過來的莊頭想說話都沒讓說。

中途侍從室拿了一份電報過來,賈六隨手接過一看,是王福請示對僞軍潘之善部發起合擊的請示內容。

第一軍已經抵達通州,並向薊州、密雲等地機動,兵力上面雲集於京東地區的維新軍隊已經達到近五萬人,而敵僞潘之善部只有萬餘兵馬,因此京東兵團的阿福司令長官認爲可以着手解決潘之善部,徹底消滅這支盤踞在京東地區的牛皮癬。

之後根據原作戰計劃,第一軍及王福部一部從北線全面進壓敵僞盤距的昌平、順義一帶,完成對京師的總包圍。

同時,直隸新軍抽出一個鎮加強山海關佈防,抽出一個鎮進駐熱河監視科爾沁蒙古方向。

確保對京師合圍作戰時,不受關外、蒙古方向敵僞力量干擾。

賈六看後將栓柱叫到一邊,讓他擬回電給王福,同意作戰計劃,並附告不必再行請示。

另電告第二軍提督祖應元當在宣化方向部署警戒,有內部消息稱陝甘總督勒爾謹、山西巡撫鄂寶似要組織旗漢軍隊向直隸方向活動。

名義上是支持朝廷解決京師敵僞政權,但實際上很有可能是應安親王色痕圖、老富邀請前來“協調”,呼籲和平解決京師問題的。

對山西方面,賈六倒不擔心,倒是勒爾謹手裡有支西安八旗鐵騎,他須得重視。

這個時候勒爾謹要搞出一支西北軍進京,不是想當張勳是想當什麼。

因此,電令祖應元一旦確認“西北軍”存在,並正在向東進軍,必要時候可以越境于山西境內加以阻截,絕不許西北軍進入華北。

又拍報給留守湖廣的第四軍提督保柱,做好隨時入陝作戰準備。

安排這一切後,再次回來同老人們親切攀談起來。

就這麼聊了有半個時辰,賈六突然道:“朝廷出政策了,往後皇莊這一塊不再歸內務府,就地分給莊上人,不管什麼人,也不管老人還是孩子,一人五畝地,分地之後的頭一年免納賦稅.”

老人們聽了都是愣住,個個難以置信:還有這好事?

陪同的總理副大臣阿思哈和內務府總管栓柱老爺見狀,分別上前爲老人們確定朝廷的重大政策轉變後,老人們頓時激動起來,當場就有幾個落淚哽咽。

天可憐見,一百年了,這祖產還能再回到他們手中!

現場氣氛怎麼說呢,就是讓賈六相當滿意的那種。

也越發堅定他分田的決心。

想要皇帝當的好,就得做讓百姓支持滿意的事。

或者說盡量滿足百姓的利益需求。

見火侯差不多了,便準備啓程前往下一處,這時一個頭發花白怕有七十開外的老人突然大着膽子問賈六:“敢問大人是?”

老人這一問,其他老人也反應過來,他們直到這會都不知眼前這位好像在服喪的年輕官人是誰。

看架勢,肯定是大官,但大到什麼程度,他們就不太清楚了。

阿思哈忙自豪道:“這是皇上!”

“啊?皇上!”

老人們嚇了一跳,繼而都是奇怪,乾隆爺不是都六十多了麼,怎麼卻是個年輕人?

顯然,維新大戰乾隆的資訊還沒完全傳到基層農村,知道的不太多。

阿思哈趕緊解釋:“乾隆退位了,現在是維新皇上了!”

“呀!”

懂事的老人們紛紛起身就要給維新皇上跪下磕頭,賈六攔不住,只好由他們去了,但還是隨口說了句:“什麼皇上不皇上的,朕只是給百姓打工的。”

在老人們感恩戴德的目光中,在“維新皇上就是好”的感激聲中,一身白袍的賈六翻身上馬向着下一目的地出發。

途中,又有緊急電報送了過來。

栓柱先接到的電報,看過之後眉梢間頓時洋溢喜色,賈六見了不由笑道:“什麼事把你高興成這樣?”

“呃還是少爺自己看吧。”

栓柱將電報遞到少爺手中。

“賊兮兮的,多半不是什麼好事。”

賈六沒好氣的白了眼栓柱,接過電報快速掃了起來,然後氣的大罵一聲:“廢物,統統都是廢物!”

竟是把電報撕的粉碎。

活他孃的見大頭鬼了!

大全竟然還活着!

不但活着,還他孃的逃出來了!

不但逃出來了,還他孃的憑着一張嘴說降了昌平守將、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完顏吉三,在昌平拉起隊伍來了!

第1008章 皇上怎麼可能是假的呢!第858章 鬼子六的年號第793章 誰給錢,誰是老大第715章 富哥,朕不幹了第360章 西方鬼家必亡清第753章 我也可以愛明朝!第356章 給八旗留點種子吧!第947章 皇上,該燒紙了!第123章 索倫不應該再流血第56章 給賈大人請安了!第924章 太上皇在那邊!第881章 朕姓朱第988章 血戰大淩河第765章 別了,愛新覺羅第285章 忍辱負重挨一槍第396章 反清,必須專業第256章 我是個滿清人第635章 老鄉,過來聊聊啊第268章 下一個辦誰?第924章 太上皇在那邊!第220章 國賊全在滿八旗第551章 愛新覺羅六子第520章 投機分子兩面派第586章 安全第一第751章 我們之間的友誼還純潔嘛第1022章 那位是我們的領導第284章 不予寬恕第394章 殺乾隆,保大清第469章 第一桶金第139章 我有沒有那種氣質?第650章 和聖祖爺交個朋友第810章 希望雙方保持克制第816章 別打了,我招!第679章 篡清大業第925章 恐怖如斯,上皇竟有高祖之姿!第92章 手拉手共同進步第150章 養精蓄銳開盲盒第655章 賈二第403章 鬼子六動手了!第281章 閣下,上路吧!第765章 別了,愛新覺羅第469章 第一桶金第812章 老阿,你辛苦了第163章 前鋒侍衛賈大林第468章 先帝,我來了第42章 賈領班開張大吉第227章 額駙當我是外人?第682章 兄弟沒的做!第495章 額駙得封王!第794章 不認賬?弄死他!第795章 老夫是來開會的!第628章 這官夠大了第741章 打仗靠的是勇氣!第759章 賈六的螃蟹攻勢第112章 告訴皇上,鬼子六是好樣的第936章 色大爺不老實第250章 朕的銀子朕再收回來?第467章 老太爺喬遷之喜第261章 大人就是朝廷第360章 西方鬼家必亡清第758章 要打第595章 大人,卑職可以進步麼?第492章 你這個滿洲叛徒!第935章 有什麼話跟六皇帝說!第290章 提督有令,誓平叛軍第6章 愛新覺羅大老表第941章 寧死不降好老富第114章 請中堂大人別追了第867章 陛下給兄弟封個王吧第471章 六子,別這樣第706章 不要上皇上的當第425章 老富,過份了第599章 少爺,受命於天來了!第914章 鬼子六炮打老太爺第89章 錢,是不可能退的第474章 六子,你不希望英年早逝吧第60章 自古只有一個大清第473章 吃公家的不合適第837章 少爺,一切都是我乾的第702章 請各位把槍交一下第153章 誓爲八旗除禍患第265章 清官要什麼錢?第428章 皇上,社團散了!第975章 誰敢封狼居胥第461章 有事,睡一覺就行第497章 鬼子六,無敵了第621章 這生意,有搞頭第1012章 朕退位了第199章 加急陣亡名單第112章 告訴皇上,鬼子六是好樣的第355章 同清狗拼了第26章 放心,爹給你辦妥了第92章 手拉手共同進步第916章 老富叫破喉嚨也沒用!第319章 北京來人了第591章 弟兄們,來活了第575章 我選皇上第456章 賈部堂第671章 天命在我!第397章 大清是愛新覺羅的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