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

黃巢命令徐唐莒派遣兵馬赴婺州接防,徐唐莒撥給劉鶯一萬人馬,赴婺州接防。黃巢將數千名傷員留在婺州養病,劃歸劉鶯指揮,並留下一些軍需物資,供第五寨將士使用。

數日後,黃巢、柴存、黃思鄴、魯景仁率領大軍離開婺州,前往營盤山一帶,與曹敏的第二寨兵馬會合,着手準備越過仙霞嶺,攻打建州,進入南疆發展。

說起仙霞嶺,其來歷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古時候,南海(即今之東海)普陀山有位仙子駕着一片五彩祥雲去四川峨眉山。

路過保安上空時,只見赤日炎炎,廣闊的保安大畈上,禾苗枯焦,老百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束手無策。用什麼辦法來解除旱情呢,這位仙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不一會兒,臉上就滲出了汗珠。她靈機一動,把彩雲停在保安東邊的石鼓山上,順手在面頰上抹了一把汗,用手一甩,頓時揮汗成雨,流出石鼓溪。同時沙沙的大雨滋潤着禾苗,田裡又流進了石鼓溪水。

仙子又在保安南面的大山上駐足三天,眼看禾苗由黃轉青,恢復了生機,整個保安大畈的旱情解除了,她才駕着彩雲向峨眉山飄去。保安老百姓久旱得雨,欣喜萬分。

人們爲了感謝這位仙子降雨搶救禾苗之恩,便把仙子駐足的山嶺稱爲仙霞嶺。

如今,仙霞嶺依然綿亙在浙、閩茫茫羣山之間。1000多年前黃巢起義軍入閩,沿仙霞嶺開山伐道700裡,成爲當今著名的仙霞古道。並設仙霞關、楓嶺關等九處。仙霞關被譽爲“東南鎖鑰”、“八閩咽喉”。此關地處浙閩贛三省交通要衝,《東輿紀要》載:“仙霞天險,僅容一馬。至關,嶺益陡峻。拾級而升,駕閣凌虛。登臨奇曠,蹊徑回曲,步步皆險。函關劍閣,彷彿可擬,誠天設之雄關也。”故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尚有古代練兵場、四道關門、石砌古道和“沖天苑”等古蹟。撫今思昔,令人感慨萬千。大齊英雄的壯舉,與山河同在,與日月爭輝!

不久,孟楷派信使到營盤山向黃巢彙報仙霞嶺開路情況,稱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已經鑿通了三百多裡的山路,目前尚在開鑿。不少將士因爲連日勞累,傷病號增多,有的倒在山路上,爲進兵南疆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黃巢看着軍書,眼眶溼潤了,心中滴血,他擡起頭來,對諸將說道:“爲了越過仙霞嶺,第一寨將士作出了巨大犧牲。按照現在的鑿山進度,我軍很難在一個月內通過仙霞嶺,必須加快工程速度!”

柴存說道:“我看把第三寨的兵馬拉上去,與第一寨將士輪番作業,拓寬山路,這樣進展會快一些。”

“我決定把中軍也拉上去,我親自帶着大齊將士開鑿山路!”黃巢果斷地說。

康世銘激動地說:“黃王,我帶領部下做開路先鋒,一定要在半個月內鑿通仙霞嶺山路!”

“好,中軍、第三寨現在就準備離開營盤山,前往仙霞嶺,我就不信這個邪,一定要打通仙霞嶺山路!開闢出一條前無古人的大路來!世銘,你帶三千輕騎先行,我帶大軍隨後就到。大家抓緊時間,準備好開鑿山路的工具,我們要汗灑仙霞嶺,飛兵取建州!”

“汗灑仙霞嶺,飛兵取建州!”中軍帳內外,大齊將士們齊聲高呼。

康世銘率領三千輕騎,日夜兼程,很快抵達仙霞嶺,找到孟楷後,康世銘遞上了黃巢的親筆信。孟楷是個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識幾個,就讓朱溫讀了一下。

朱溫讀完黃巢信件後,又作了點解釋,孟楷才明白黃巢來信目的。他哈哈一笑,黑黝黝的臉上,汗珠不停地滴下來,掉進鑿碎的石堆裡,倏忽間不見了蹤跡。

“世銘,你們來得很及時,這開鑿山路,真的非常困難,估計到現在,只完成了一半。黃大哥下了很大決心,把中軍和第三寨將士全部拉到仙霞嶺,和第一寨將士輪番開鑿,工程進度肯定大大加快!”孟楷邊說邊擦汗。

“孟寨主,你現在把第一線筋疲力盡的將士換下來,我帶着這三千將士頂上去!黃王的大軍馬上要到了,你現在要做好移交工作。”康世銘語調激昂、誠懇。

“好,我馬上通知第一寨兄弟姐妹們!”孟楷大聲說道。

康世銘率部迅速到達孟楷安排的地段,用鑿子、錘子、榔頭、鐵鎬、斧子、鐵鍬等工具進行開鑿,休力差一些的,康世銘就安排他們用畚箕、平板車等將挖鑿下來的岩石運到懸崖邊倒掉。

開鑿山洞時,將士們點起火把、蠟燭,用來照明。隨着開鑿的深入,將士們個個汗流浹背,但沒有一個叫苦喊累,用工具頑強地敲擊着堅硬的岩石,一點點地向前推進。

一個叫小莊的普通士兵,年齡二十上下,稚氣未脫的臉上掛滿汗珠。他掄起大鐵錘,拼盡全力向岩石砸去。望着一堆堆被他砸碎的石塊,他咧開嘴笑了。

“小莊,你幹得太累了,歇一下再幹吧!”康世銘關切地說道。

“不!爲了讓大軍早日通過仙霞嶺,我這回要豁出命來幹!”小莊喊道。

“小莊,你是哪裡人氏?”康世銘問道。

“我是濮州人,從小父母雙亡,在地主老財家做苦工,受盡了欺凌。黃王在曹縣起兵時,我和幾個同伴殺了地主老財,參加了義軍!跟着黃王幹,再苦再累我也願意,因爲黃王的軍隊,是爲百姓打江山的,百姓和黃王,那是心連着心!”

康世銘聽了,點頭稱讚:“是啊,跟着黃王幹,帶勁,有奔頭!小莊,等開鑿好了仙霞嶺,你就做我的親兵吧!”

小莊興奮地說道:“謝謝康將軍,我一定跟着你好好幹,像你一樣,早日做一名大齊的將軍!”

“嗯,小夥子有出息!等打下了建州、福州,我就爲你討一個南疆媳婦,呵呵!”康世銘拍了拍小莊的肩膀,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真的,康將軍沒有騙我吧?!”小莊撲閃着大眼,追問道。

“我啥時候騙過兄弟姐妹們?我們行軍打仗,爲的是什麼?就是要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讓窮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大齊將士成家立業,大齊英雄們就會有接班人,這天下打下了,總得有人建設嘛!”康世銘收斂了笑容,嚴肅地說道。

“那敢情好,我長到現在,還真沒有碰過妹子呢!聽說南疆妹子長得美,那裡山清水秀,是出美女的地方,我討到南疆美女,那真是太好了!”小莊說這話時,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突然,一個戰士慌慌張張地走了過來,對康世銘說道:“康將軍,前面一個大山洞頂部,石塊脫落,紛紛打將下來,已經砸傷了幾十個弟兄,請你趕快想辦法營救躺在洞裡的弟兄!”

“快,隨我進洞!搶救受傷弟兄!”康世銘對周圍將士喊道。

將士們點起火把、蠟燭,在康世銘的指揮下進入大山洞,小莊衝在最前面。

小莊和其它義兵拼盡全力,搬開壓在傷兵身上的石塊,將傷兵一個個擡出洞外。忙了好一陣子,終於把看到的傷兵都救出洞外。小莊累得氣喘吁吁,拿起隨身攜帶的茶壺,喝了一大口的泉水,正要離開洞口,耳邊傳來一個微弱的聲音:“兄弟,救……救……我”

小莊連忙拿起火把,循聲奔了過去,走了一會,看到一個傷兵,倚在石洞一角,已經奄奄一息,二條腿被大石塊壓住,動彈不得,頭肩部顯然也被砸傷過,不停地冒着鮮血。

小莊使出吃奶的力氣,纔將石塊搬開,這時進來了幾個義兵,小莊連忙喊他們過來幫忙。義兵們七手八腳地架起這名傷兵,走出洞口。

小莊不放心,拿着火把進入山洞深處,查看有沒有傷兵還留在山洞裡。檢查了好一會,沒有發現傷兵,就在這時,小莊手裡的火把熄滅了,他只好憑着記憶,一步步向洞口摸去,走不多遠,只聽得一聲巨響,石洞頂部突然崩塌,大小石塊“轟”地砸了下來,小莊慘叫一聲,再也沒有聲息,永遠地留在了仙霞嶺上。

“小——莊——”康世銘和洞外將士們撕心裂肺地呼喊着。

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