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揚州十日心懷忿 南京城破復憂傷

史閣部唯一一次到中原來,竟是調停南明兩軍之間的內鬥。

他到達河南東面的睢州和徐州。

此時,連跟他來的手下幕僚看着到處空虛的關城,都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勸他趁機北復中原。

然而,幕僚進言,“勸之渡河復山東,不聽;勸之西征復河南,又不聽;勸之稍留徐州爲河北望,又不聽。”

對於史可法罔顧華北淪陷,時人有詩慨之曰:“兩河義士雄心灰,號泣攀轅公不駐。”

史可法就這樣眼睜睜的失去了最佳的戰略時機,“有效”配合了清軍,讓清軍得以全力對付李自成。

1645年1月初,潼關戰役打響,十三天後,西安的門戶潼關失守。二月,王爍撤回西北,清軍佔領大順首都西安。

那時候,南明政權裡已經有人看出“闖爲虜敗,雖可喜,實可懼。”可惜都是些位卑言輕的人啊,對這些人,史閣部史大人是理都懶得理的。

機會就是這樣,稍縱即逝。你不抓住機會,對手可不見得會放過你。

中原幾場仗打下來,多爾袞已經看明白了南明政權的腐敗和無能,比起崇禎的朝廷,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位史閣部比起袁崇煥督師,那更是連給他提鞋都不配!

既然你這麼好欺負,我爲什麼不滅你?

多爾袞可不是什麼善人,而且是個眼光獨到,十分聰明的軍事家,他可不會心慈手軟的有機會不把握,給南明留下翻本的時間。

1645年4月,清軍騰出精力,開始收拾南明政權。很快,多鐸就率大軍殺入江北四鎮,包圍了揚州。

其實,在大順、大清和南明三國博弈中,南明政權佔據着絕對的人力、物力的優勢,國力最強。

只說南明控制着的淮河以南地區,這裡乃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地區,且沒有經受李自成的戰亂禍害,是最富裕的地方。只這一個地方的出產,就比滿清和大順的出產總和都高!

這麼強大的優勢,按理說擊敗滿清,收復中原,是大有希望的!

我們這位史閣部想過這個問題沒有?

他設立江北四鎮,分別駐紮儀徵、壽縣、淮安、瓜洲,駐紮地不設置在山東、河南,而是直接放到南京附近。

史大人的心思已經可以看的很明白了,他只是要消極龜縮防守,偏安江南一偶而已,根本就沒有要收復中原的任何念頭!

說到這裡,史可法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臣子,已經很明白了。

可還有更糟糕的,史可法也是文人出身,根本不懂怎樣治軍,怎樣才能樹立自己的威嚴,將軍隊和各將領糅合在一起,形成統一的力量。

他以文臣駕馭武將,沒有手段、膽略和魄力。在四總兵出現矛盾時,只是用盡心思在各個方面應付、調停,既無法將他們擰成一股繩,也不會相互制衡,只能維持表面的和諧。

因此,史可法根本指揮不動四大總兵。

這種局面之下,清兵攻來,如何能夠抵抗?

多鐸一路勢如破竹而來,明軍望風而降,根本沒有任何像樣的抵抗,想來實在令人心寒!

面對多鐸重兵壓境,史可法方寸大亂,竟然一天之內三次發令箭,前後矛盾,沒有一個可以具體執行。

更爲嚴重的是,其平日毫無督師威嚴,對軍隊將領妥協、軟弱的做法,更是讓地方守將目無軍紀,膽大包天。

面對清軍,這幫傢伙竟敢毫不抵抗,望風而逃,甚至直接投降清軍,幫助清軍攻打自己的主帥。

揚州一戰,後來清軍統計,投降的南明總兵23名、副將47名,馬步軍近24萬,遠超了清軍原有的人數,荒天下之大極!

揚州城下,史可法拒絕投降,他原先統領的那些明軍便夥同清軍開始攻城。

你既然拒絕投降,敵人攻城了,你倒是抵抗啊!

但如何抵抗,這位史閣部大人竟是經毫無主意,他不會打仗啊。

部下一看這可咋整?您降又不降,戰又不戰,這不找死嗎?我們要跟着您就這麼死了,這也忒冤枉啦!不成,我們得投降!

聽部下要投降,史閣部回答道:“如欲富貴,請各自便。”

都到這節骨眼上了,還是一點威嚴沒有,這是生死關頭,跟富貴有半毛錢關係?誰敢說投降殺誰都比這個強!書生當真誤國也!

史可法所守的揚州城,因部隊調走、投降和開小差,人員已經很少,頂多也就是有四千人,大炮都沒架好,基本沒有組織起有效抵抗,估計是半天都沒抗住,揚州城便被攻陷。

揚州之戰,完全不是《清史》裡講的那樣,做了慘烈的十天有效抵抗,多鐸才被激怒,下令屠城十天。那是滿清爲屠城找理由呢,純粹是胡說八道,您千萬別信。

滿清佔領揚州前後,跟日本鬼子佔領南京前後發生的事情,幾乎完全如出一轍。

屠殺是侵略者暴行和士兵素質的體現,與抵抗與否無關,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掩蓋不了侵略者的暴行和罪惡!

關鍵,還是我們中華民族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國家體制,再不要讓庸人爬到統治國民的崗位上去,不要由揚州而南京的,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這種悲慘歷史!

5月20日,在紅衣大炮的轟擊下,揚州城陷落。史可法被俘後遇難,一同寧死不屈的還有揚州總兵劉肇基、知府任民育等。多鐸攻入揚州後,下令屠城。

從5月20日起乃爲“揚州十日”之難,有人估計,被屠殺人數“計八十萬餘”。

有點誇張,但絕不會少於鬼子製造的南京大屠殺的人數,不計其數的婦女更是慘遭蹂躪。

6月16日,清軍抵達南京,南明弘光帝朱由崧逃竄,餘下人員開城投降。

弘光帝朱由崧又一次充分展示了其在河南展示過一次的,無以匹敵的逃跑功力,果斷放棄南京,潛入黃得功軍中。

天子守國門?去他的吧,有先皇崇禎一個傻逼就夠了,朕當然還是保命要緊。

南京失陷,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大明最後一點的希望也沒了!

靖南侯爺黃得功萬念俱灰,做最後一搏,出兵迎戰清軍,被清軍暗箭射入咽喉而死。

其部下卻不像黃侯爺一般忠君愛國,他們見黃侯爺一死,立刻就挾持弘光帝投降了多鐸。

靖南侯黃侯爺這下可謂死不瞑目,一腔報國熱血灑遍了他深愛的這塊土地,悲哉黃侯爺!壯哉黃得功!

172.震驚之下難突破 熟能生巧另尋法37.表忠心欲救王駕 持異議大臣互毆33.以少勝多78.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252.強詞奪理欲發動 第一勇士再重生236.李巖請罪得嘉獎清軍投明成幻想116.琴瑟和諧154.時機不到須忍耐 設法造炮坑大清397.攻城戰晝夜不熄 滅清戰提前打響139.知識無窮344.廣告造神不亞現代真才實學堪比傻瓜182.悄然離開335.遏必隆盤算暗殺 仨將軍城下吹牛355.鄉村燃起反抗火 王爍防止擴大化40.方桌會議238.二帝並立圖火併 關鍵時刻靠文程47.當街斷案軍師忒損 苦無良策軍令壓人28.疏散全城147.泣不成聲169.褒穀道設阻擊陣地 圖享樂耽誤時間363.哄樑敏吃閉門羹 坐書房自投羅網37.守土將軍62.避免衝突378.滅清資金不能動 遷都北京重改組19.初戰告捷33.說感受覺前景不妙 談條件獅子大開口18.躍躍欲試121.鼓動造反266.美夢破滅氣黑臉 西北士卒接皇帝210.危局再現王爍出手忠心大明定國北征1. 伏羌失陷151.揚州十日心懷忿 南京城破復憂傷1. 伏羌失陷95.怪話風波355.鄉村燃起反抗火 王爍防止擴大化166.出征之前小聚會 四個老婆可咋整86.火槍迎敵107.小鈺發明網絡語 香河失卻太子蹤248.無中生有吹牛力 王爍氣死多爾袞125.官是百姓勤務員 禮是中華民族根36.發動羣衆107.決戰西寧(6)185.天降真主89.意氣風發談軍校 不說禦敵說科學199.陝北再次獲勝 王爍又出奇招315.大度認錯討人喜 一味推脫難重用8.思大明越想越氣 拒滿清苦無良策7.還得逃命55.以毒攻毒101.決戰前夕149.身心融化47.當街斷案軍師忒損 苦無良策軍令壓人40.方桌會議176.碾伯之戰405.破了大清就得寶 王爍四處忙點火190.太白大捷豪格滅 王爍執意學偉人329.王爍高興亂吹牛 嚇跑兩個傳教士214.戰場僵局難打破 王爍難爲吳朗西52.坤寧宮裡君臣定計 承天府中宗敏拷官123.王爍升帳52.趁機發展84.震撼之餘想損招 忠言逆耳難改觀334.遺憾大招沒用上 打算連夜突圍逃349.問半天不得要領 不出招無的放矢270.養成所軍事化 朱以海受不了92.清軍彪悍世無雙 佔據中華非僥倖123.王爍升帳159.可憐隆武空懷志 大西皇帝太荒唐146.九王晉封皇叔父 大西老張不買賬130.豪格攻佔山東 唐通攪亂晉北114.家庭新規121.大軍過處皆廢墟 中原遍地長野草33.以少勝多175.鐵開花彈187.攻潼關受阻 多爾袞變策121.大軍過處皆廢墟 中原遍地長野草132.川茶湖茶19.論官場大失所望 驚晨夢隔壁發聲64.形勢嚴峻23.巧配合共同殲敵 試深淺李巖出題251.阿濟格還京祭老九偏廳內放肆出狂言356.避免擴大限洪水 復社變成過街鼠268.赦免法順利通過 舊官吏體會平等283.偉人方略力無窮 沙洲會談促和平36.發動羣衆207.大西死灰復燃 兄弟心懷各異276.木船頃刻成火海 冷笑一聲夏變冬119.雞同鴨講差萬里 明末才子須風流363.哄樑敏吃閉門羹 坐書房自投羅網165.琢磨賀錦65.守城之爭45.說律法李巖佩服 沒盯住跑了小鈺72.活着回來79.死馬暫當活馬醫 三桂不降不出兵112.大有不同88.不丟棄不放棄 熱血熱同敵愾380.喪心病狂守堅城 一籌莫展論偷襲319.陰魂不散天天纏 不報此仇誓不休291.羊肉燒酒輪法令 江南江北不一樣293.好法令過江變餿 定國改革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