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四鎮只知內鬥急 閣部猶夢借清兵

廬州總兵黃得功,字虎山,遼寧人,出身行伍。

他自少從軍於遼陽,並因戰功而不斷晉升。

崇禎年間長期在南直隸江北、河南一帶同張獻忠、革左五營等部義軍作戰,升至廬州總兵。

明亡前夕隨馬士英平定河南永城叛將劉超,論功封爲靖南伯。

黃得功算是四鎮之中唯一的忠臣吧,但也是驕橫跋扈,老子天下第一,誰的話也不肯聽的主。

最後一位,揚州總兵高傑,就是那位偷了李自成老婆,跑到明軍賀一龍賀瘋子那裡去的,李自成的親兵衛隊長。

高傑,字英吾,陝西米脂人,與李自成同鄉,原先是李自成的得力部將,綽號翻山鷂子。

李自成最早的妻子韓氏本是娼妓出身,韓氏後來與縣役蓋君祿私通,被李自成殺死。

李自成成爲農軍首領後,掠得邢氏爲繼妻。邢氏不僅貌美,且“勇武多智,兼掌軍資”。

邢氏本是良家女子,被李自成搶到軍中,硬逼着給他當老婆的,並不喜歡瞎了一隻眼的李自成。

邢氏替李自成管着倉庫,分發物資,

高傑做爲親兵隊長,經常會去領物資。

也不知怎麼的,一來二去,兩個人就勾搭到一起去了。

很快,兩個人生米煮成熟飯,這要是讓李自成知道,他們就別活了。

一不做二不休,高傑乾脆帶着邢氏及一幫親隨跑了,投降了賀人龍,被授予遊擊之職。

高傑後來多次參加了對農民軍的追剿,累功升任總兵。

李自成進軍北京,明朝武將大批歸附。高傑因爲和李自成有“奪妻之恨”,不敢投降,率部由陝西經山西、河南懷慶一路南逃,後來歸附了鳳陽總督馬仕英。

不難看出,這四位總兵(實際他們已經是統領總兵的重臣了),出身、履歷各不相同,又都是誰也不服的主,湊到一塊抵禦清軍,若有個如李自成或者王爍一般,武藝超羣,能鎮住他們的統帥,這四位還真沒一位是白給的。

可偏偏統帥他們的,是文質彬彬,連重話都不會講一句的史可法史大人。

在這位史閣部的統帥下,讓這四位自以爲是,殘暴蠻橫慣了的傢伙聯合起來抵抗清軍,簡直就是笑話!

1645年4月,多鐸率滿漢大軍十五萬,分別從山東、河南、湖北,南下東進,沿運河、長江,從東、中、西三路,對南明政權發動攻擊。

泗州總兵劉良佐率先投降,淮安總兵劉澤清也不甘落後,不戰而降,使清軍兵員頃刻增加到了聲勢驚人的四十萬。

5月13日,清軍兵臨揚州城下。

坐鎮揚州的那位督師大學士,史可法史閣部,面對清軍和他原來的部下,現在已經投降清軍的原南明軍隊的進攻,竟然一籌莫展,只知道拼命催促各地派援兵,可誰肯聽他的呢?最後只能死在揚州了。

這位史閣部確是南明忠臣,至死不降。但他也僅僅是一個不畏死的忠臣而已。

正所謂時事造人。史可法被幾十萬清軍圍困在揚州,無路可逃,被俘不屈而死,落一個英烈美名。

這個命運,對他來說,應該是死得其所,相當不錯了。但凡這位史閣部死不了,估計其留下的名聲,也不會比馬仕英好到哪裡去。

多爾袞進關的時候,史可法任南京留守內閣兵部尚書。按大明兩京制度,朱由崧在南京即位之後,當任命史可法爲首輔大臣。

但將朱由崧推上皇帝寶座的,是馬仕英和江北四總兵。

弘光帝朱由崧上臺之後,寵信馬仕英也是情理使然。在以後的黨爭中,史可法被排擠到江北督師,也不奇怪。

關鍵是這位史閣部,有沒有督師的才能,哪怕如袁崇煥督師一般,也好啊。

清軍擊敗李自成,佔據北京,史督師那是拍手叫好,擊掌相慶啊,從此認定滿清就是大明的救星。

“借虜平寇”,即借清兵剿滅李自成,可謂“借刀殺人”。

這位史可法史閣部,正是這一政策的發起者、支持者和執行者。屢次催促朱由崧派使節與滿清接觸,甚至讓使者攜帶重金去賄賂滿清,商議聯合消滅流寇的事。

殊不知,脣亡齒寒啊!

當時就有明白人提醒史可法,當年北宋聯合大金滅遼,結果遼倒是滅了,北宋也完了,徽、欽二帝也讓人家擄去坐井觀天去了。

到了南宋,還是不長記性,又聯合蒙古滅金,結果就不用說了,大宋從此消失,半壁江山都沒了。

此番咱們聯合滿清滅大順,會不會重蹈大宋的覆轍啊?

當時也不知道這位飽讀詩書的史大人是怎麼想的,竟然對這個提醒無動於衷。

正是史可法和馬仕英之流鼠目寸光,推行愚蠢的“借虜平寇”政策,才導致了南明弘光政權的迅速覆滅,這個他是推託不了責任的。

清軍進北京的時候,連多爾袞自己都說:“但得寸則寸,得尺則尺耳。”

可見,那時的多爾袞根本就沒有佔據華夏所有土地的想法,但能和金國一般,佔據黃河以北,他也就滿足了。

正是史可法和南明政府的這種愚蠢的綏靖政策,讓多爾袞看到了可以將中原勢力各個擊破,奪取整個天下的可能!

當初清兵追擊李自成,十幾天裡,在河北兩次與大順軍激戰,迫使其退入山西。

李自成的大順軍也不是泥捏的,清兵與其酣戰數場,也是十分勞頓。

大順原來佔據的河北、山東、河南等華北地區,已經處於羣龍無首的力量空白區,好多原來的明朝勢力反撲,立刻就顛覆了大順政權。

這個時候,如果史可法有復國之心,派明軍北上,收服中原如探囊取物。

只可惜,華北在混亂中等來的,不是明軍,而是休整好的清軍。

南京那位史大人竟然從六月到十月,在這麼長的空白期裡,手握重兵而毫無做爲!

到11月,清軍開始南下,迅速佔領了河北、山西、山東以及河南大部分。

即便是這個時候,清軍的主力還是集中在潼關和山西北部,與大順軍作戰,華北依舊空虛,史可法仍有趁虛而入的大好機會。

然而,這位史督師,作爲南明手握重兵的軍事長官,卻一直龜縮在揚州,坐等“借虜平寇”。

悲哀哉!

239.自成搶錢滿清花 王爍氣急要殺人109.華北平原激戰鼾 輸光老本才心甘70.不愛江山愛美人 蘇詞秦腔兩茫然98.微服私訪71.縣城難保165.緊鑼密鼓議出擊 王爍送槍坑滿清393.武功強大稱大清 沒有老城沒滿洲122.意淫未來197.不是不報想損招 時候未到挨胖揍189.意猶未盡111.王爍慫恿圓圓放腳小鈺感悟愧對樑敏217.思報國不顧兄弟情刺墨青以此明心跡看破敵謀急傳警 不以爲意失良機325.只給十天難死人 大儒小儒兩碼事86.火槍迎敵330.騎軍武力不一樣 八旗不是雜拌醬403.撫順不保盛京危急 關鍵時刻就出叛徒186.王爍退守斜谷道 多爾袞兵臨潼關86.循循善誘王爍中計 損招兌現李巖升帳85.青出於藍252.富貴進城找靠山 二虎不走串門子96.計劃出逃110.嚇壞土司369.中華慘禍何時休 圓圓談論君主制257.惦記好事沒本事 灰頭土臉沒酒喝326.不許大炮拆北京 急中生智有辦法55.以毒攻毒252.強詞奪理欲發動 第一勇士再重生44.損大將闖王動怒 懷希望軍師鼓舞336.不分民族分階級 青出於藍勝於藍71.王爍好過嶽爺爺 三桂欲投李自成290.沙洲比武雙槍舉 全羊招待家鄉人172.慘烈對決186.王爍退守斜谷道 多爾袞兵臨潼關122.過宛城突遇敵兵 思脫困軍師有招39.知己難覓137.初戰滿清露鋒芒 渭河兩岸擺戰場246.王爍要建藍海軍 編個冊子臭大清197.宣傳新政15.白夜無眠37.守土將軍293.好法令過江變餿 定國改革再失敗379.機構重組王爍出兵 無人可用鰲拜掌權368.好言難勸癡心人 只爲真愛不踐約3.尼瑪悲催177.廢王公議政興內閣調天下兵馬滅王爍193.不能有清94.洪水嚇倒多爾袞 湯泉急召范文程233.窘迫無路欲投降 犯困打盹送枕頭196.漫天黃塵退蒙古 王爍專想壞主意164.隨機應變改打阻擊一事未完又起一事244.西北要建戰犯法 大炮嚇傻江南兵125.官是百姓勤務員 禮是中華民族根48.製造火藥120.土官流官19.論官場大失所望 驚晨夢隔壁發聲101.王府外鬥關寧兵 宣武門遇湯若望317.刑訊女兵尋小鈺 營盤之內夜鬧鬼56.無解之時求軍師 扁鵲難醫絕症人411.官癮未過參競選 王爍要學華盛頓112.思想解放過了頭 皇上不急太監急213.滿清大軍重整編 發動反擊再相持246.王爍要建藍海軍 編個冊子臭大清176.清軍拼死進攻 李過敗守洛川111.王爍慫恿圓圓放腳小鈺感悟愧對樑敏210.危局再現王爍出手忠心大明定國北征403.撫順不保盛京危急 關鍵時刻就出叛徒243.洪督撫無奈做俘虜大將軍不用大漢奸318.鬼影逢夜必來 清軍人心惶惶319.陰魂不散天天纏 不報此仇誓不休318.鬼影逢夜必來 清軍人心惶惶162.扒皮抽筋26.城門激戰109.華北平原激戰鼾 輸光老本才心甘280.定國自造立憲法 王爍搖頭不贊成看破敵謀急傳警 不以爲意失良機284.想和談自取其辱 欲拒敵無力防守335.遏必隆盤算暗殺 仨將軍城下吹牛109.華北平原激戰鼾 輸光老本才心甘411.官癮未過參競選 王爍要學華盛頓120.土官流官347.人無完人擇才用 東林死敵再出山7.還得逃命68.鼻涕眼淚橫流 觀傷臉紅心跳86.火槍迎敵52.坤寧宮裡君臣定計 承天府中宗敏拷官27.談時局善意提醒 論興衰無力迴天189.意猶未盡83.憂慮成疾23.實戰教學145.嚇破膽棄守襄京 輸紅眼難納忠言17.先進武器發威 小鈺功不可沒163.多爾袞發壞坑豪格宋獻策猜謎猜不着311.炮兵陣地失守 江南騎軍危殆108.百廢待興京師亂 約法三章文程功174.死守得失84.震撼之餘想損招 忠言逆耳難改觀173.激戰競日難得手 鰲拜偷襲佔東山309.滿清永不失血性 誓與京師共存亡197.北方未定南方叛 狼不吃肉純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