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滅三國(九)

“舅舅,快來,我正有事找你。”齊王一見後勝之面,迫不及待地道:“舅舅,你說臨守得住嗎?我們倉促調集起來的軍隊不過六萬多,秦軍是五十萬,差不多是一個對付秦軍十個,兵力太過懸殊,我實在是沒底。”

後勝正要說事,還沒有說齊王倒先擔心起來了,後勝心想大事成矣,接着齊王的話往下說道:“王上所言只不過是問題中的一點點,問題還有很多。秦國年年征戰,秦軍人人都有豐富的戰場經驗,而我國四十多年沒有打過仗,我們的軍隊能和人家比嗎?”

齊王點頭承認道:“是呀,寡人也是這麼想。”

“還有,我們的軍隊雖有六萬之衆,但是多數卻是沒有經過訓練,連戰場是個啥樣都不知道,好多人還沒有武器,我就不信憑這樣的軍隊能夠打垮秦國五十萬之衆。”後勝危言聳聽,道:“要是照這樣算我們就不是一個對付人家十個,怕是二十個都不止。”

這話雖是危言聳聽,分析得也還有道理,齊王原本就沒有多少信心,聽了這話駭得臉色都白了,過了好一陣子才道:“寡人就想不明白,齊國能有四十多年不用打仗,多好啊。可到了寡人手裡,這仗是非打不可,躲也躲不了,避也避不開,這可如何是好啊?”

後勝開始演戲了,卟嗵一下跪在齊王面前,以頭觸地,道:“王上,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王上憂心如此。臣不能爲王上分憂,請王上治臣死罪。”

齊王忙扶起後勝,埋怨道:“哎呀,舅舅,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說這些。舅舅,你的忠心寡人……外甥知道。舅舅,你說說看,我齊國號稱東帝,國富兵強。天下側目,爲何現在是要錢沒錢,這錢都哪去了呢?王義民一天幾次向寡人要餉,要銀子,寡人愁啊,這銀子到哪去弄啊。”

齊國的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再者。地處大海之濱,漁業也很發達,是以齊國在當時非常富有,列國豔慕,號稱東帝。但是,齊國後期法度不存,官僚橫行,這本身就損害國本,再加上貪官太多。即使齊國遍地黃金也會變窮。

王義民雖是能幹,招募了很多人手,但是總得要給人吃飯,要發武器。說到底這就要錢。這錢只能是向齊王要,國庫裡有沒有多少銀子,齊王還有不發愁的道理。

“銀子在哪裡?在我家裡唄!”後勝對自己聚財的本事很是自豪,在心裡暗暗得意,順着齊王地話往下說道:“王上言之有理,我齊國本來很富有,爲何如此沒錢呢?臣想肯定是有人作弊。王上請想,象齊國這樣富有的國家,放眼天下也沒幾個,準確的說只有我齊國一個。就是秦國也沒有我們這麼富饒,臣以爲不是齊國沒有錢,而是我們的錢給人上下其手。中飽私囊了。”

齊王也是疑心這事,咬着牙,一字一頓地道:“寡人要把他千刀萬剮。舅舅,你說是誰?”

中傷人,後勝還是有一套,他並不直接回答,而是含沙射影,道:“王上請想,象我們齊國這樣富有的國家,就是再窮,刮倉底的銀子也夠養活個幾萬人吧,不會窮得連飯都吃不起,武器也沒有吧。”

這話並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齊王若有所悟地道:“舅舅的意思是說王義民貪污?可他這人一向清廉,忠直,這點寡人是信得過的,要不然寡人哪會留他到現在,以他那臭脾氣寡人還不早就把他腦袋砍了。”

“王上,有句話說的有道理,人心隔肚皮呀。”後勝開始中傷了,道:“王上請想,王義民多年來心懷不滿,不把王上放在眼裡,王上是知道的。”

齊王點頭不語,後勝接着道:“他平時不出力,爲何現在很是熱心,在別人不敢接手地時間肩負防守大任?舅舅想來想去都沒有想明白,昨天舅舅得到一個消息,方纔明白過來。”

“哦,舅舅,快說,你發現了什麼?”齊王忙問。

後勝一下跪下哭泣道:“王上,臣不敢說。”

齊王扶起道:“你說呀,寡人給你作主。”

後勝假裝心驚,遲疑了一下才道:“王上,王義民要賣國。”

“什麼?他要投降秦國?”齊王幾乎是咆哮起來的。

後勝裝作義憤填膺,道:“他豈止是賣國,他還要抓住王上去向秦國獻功。”

齊王給駭了一大跳,一個趔趄,要不是後勝扶他一下,肯定是摔在地上了,問道:“真有這事?”

後勝一口咬死,道:“那是當然。王上請想,我們齊國現在是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要人沒人,王義民他拿什麼抵擋秦國的軍隊?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與秦國打一仗,結果是不言自明的,敗了王上不會饒他,他還得罪秦國,可以說兩頭不討好。與其這樣,還不如抓了王上去秦國獻功,對齊國他是罪人,對於秦國他卻是功臣呀,他還可以保得富貴不失。這是很划算的事情,他爲什麼不去做呢?”

這話有道理,但要齊王馬上接受也有困難,齊王踱來踱去,皺着眉頭不說話,後勝再道:“王上,王義民可是處心積慮要壞我大齊呀。王上,從親情上來說,我是你的親舅舅,哪有舅舅害外甥的道理,胳膊肘斷了還連着筋吶,舅舅不幫你還幫誰?我們是一家人,外甥出了問題,舅舅還不是跟着倒黴?”

親情地威力不容小視,齊王點頭道:“自從母后殯天,這麼多年來全仗舅舅張羅着,齊國纔有今天。舅舅,你說該怎麼辦?”

“成了!”後勝在心裡大叫,嘴上問道:“王上,舅舅問你真心話,大齊能打得過嗎?”

齊王黯然道:“舅舅,外甥明白,打不過。”

後勝贊同道:“是呀,舅舅也這樣認爲。與其打一仗得罪秦國,還不如投降秦國,還可以全宗廟,保全性命。”

齊王眼睛瞪得老大,看着後勝,喝道:“舅舅,你怎麼說這種話?”

後勝裝作一副長輩心疼後輩樣子,道:“甥兒呀,你要是不聽舅舅的話,要是讓王義民佔了先,到那時就算你想投降秦國也不會要你了。王義民要投降,甥兒也要投降,就看誰快呀。誰快誰得利,誰遲誰倒黴。”

齊王眼睛好象銅鈴一般,死死地瞪着後勝不說話,一臉的悲憤,過了好半天,才哇的一聲哭出來:“父王,娘:孩兒咋就這麼命苦呀!”哭得是天愁地慘。

第1章 羣英聚會(五)第13章 絕世美人(四)第8章 進軍西域(三)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三)第23章 一網打盡(下)第16章 伐趙(十六)第17章 攻戰邯鄲(十二)第1章 羣英聚會(三)第2章 匈奴使者(二)第26章 打造海軍(二)第36章 冒頓弒父(四)第3章 鬧分封(七)第18章 西線決戰(七)第8章 奇招斂財(下)第5章 新政(下)第1章 羣英聚會(四)第24章 滅三國(七)第7章 又逢奇人第20章 勸降李牧(上)第6章 小有收穫(上)第14章 御駕親征(上)第5章 新政(中)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13章 絕世美人(九)第3章 鬧分封(七)第1章 韓非出使(一)第1章 片言迴天(四)第23章 一網打盡(上)第13章 絕世美人(五)第27章 伐楚之議(三)第12章 如此收穫(上)第10章 帝王之師(四)第4章 一語定乾坤(六)第8章 亂楚奇計(七)第1章 絕代劍客(上)第27章 伐楚之議(八)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3章 驚世之技(上)第6章 財運亨通(中)第16章 伐趙(十四)第32章 滅楚之戰(六)第27章 伐楚之議(三)第10章 帝王之師(十)第10章 破擊匈奴(五)第10章 帝王之師(八)第1章 羣英聚會(二)第6章 治理韓地(一)第35章 張良掛帥(四)第5章 奇書問世(上)第1章 絕代劍客(中)第3章 名儒到訪(中)第5章 諫秦王(四)第8章 亂楚奇計(二)第6章 廢分封(一)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3章 鬧分封(六)第9章 李牧論兵(三)第1章 韓非出使(二)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三)第18章 西線決戰(四)第17章 攻佔邯鄲(八)第7章 出使楚國(下)第12章 胯下將軍(七)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一)第7章 折辯荊軻(四)第8章 疲趙之計(四)第12章 藉口(上)第18章 西線決戰(五)第16章 伐趙(十一)第21章 殺郭開(下)第16章 伐趙(一)第4章 絕世兵法(下)第31章 英雄歸來(五)第7章 不富不行(上)第2章 隱居(上)第2章 絕處逢生(上)第12章 胯下將軍(八)第31章 英雄歸來(一)第6章 財運亨通(中)第7章 不戰而獲(六)第1章 絕代劍客(下)第4章 宮闈之亂(下)第19章 大破李牧(七)第1章 韓非出使(二)第4章 尋訪張良(七)第21章 殺郭開(下)第11章 另類遊學(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三)第12章 如此收穫(下)第10章 破擊匈奴(五)第11章 初識秦王(二)第16章 伐趙(七)第4章 宮闈之亂(中)第8章 疲趙之計(九)第4章 一語定乾坤(四)第13章 絕世美人(八)第2章 歷史罪人(中)第13章 絕世美人(三)第13章 沛裡英豪(三)第11章 燕太子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