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滅三國(十一)

就在周衝滅掉齊國的同時,王翦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大梁,滅了魏國,活捉了魏王假。蒙武北征也很順利,燕國的精銳給李牧打得差不多了,劇辛十萬之衆給消滅,現在的燕國是一個不設防的國家,蒙武的北征沒有遇到過幾次象樣的抵抗,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薊城。

燕王雖然昏庸,並不是一無是處,有一樣本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比,那就是逃跑的功夫算得上一流。一見苗頭不對,就向遼東逃跑。蒙武哪會讓他逃,命令王賁率軍追擊,一路順利,已經進入了遼東之地,徹底掃除燕國殘餘勢力只是時間問題。

戰事至此,長江以北全屬秦國所有,山東六國只餘楚國一國了。可以這樣說,長江以北已以沒有什麼大的戰事了,然而事情並非如此,進駐代地的蒙恬已經和匈奴打了一仗。

“啓稟將軍,前面送來軍報,發現三股匈奴軍隊,正向代地縱深撲來。”小校喘着氣向蒙恬彙報。

蒙恬道:“在圖上指出來,說具體點。”

小校應一聲,指着地圖道:“東邊這一路差不多兩千人,這從這裡經過這裡向代地縱深穿插。西邊這一路勢力最強,不下五千人。中間這一路,人最少,一千多號吧。這些匈奴與以往不一樣,他們並沒有在邊境上停留,更沒有搶掠騷擾,只是一味向代地縱深撲來。”

等小校介紹完,蒙恬冷笑道:“來就來吧。來了也好,省得我去追。傳我令:給匈奴迎頭痛擊!記住,要讓匈奴永遠記住痛!”

副將提醒道:“將軍,與匈奴開戰。可是大事,一個不好,說不定就要兵連禍結,於我們目前情勢來說,還是宜忍,不宜戰。等到大秦掃滅楚國,那時再開戰就什麼也不用怕了。”

蒙恬笑道:“從我們目前的戰略來看,你說的是有道理,我們應該集中兵力對付楚國,而不是與匈奴開戰。可是你有沒有看出匈奴的意圖?匈奴這次並不是爲了擄掠、財物。而是爲了土地。他們以爲華夏內戰,無暇北顧,李牧將軍不在,把華夏當作予取予求的倉庫,第一步佔領代地,進而以此爲基地進窺中原腹地,想得美!所以。這一仗一定要打,還要打痛,讓匈奴人記住,華夏不是好惹地。只有讓匈奴記住疼了,他纔不敢輕易犯邊,我們纔有時間對付楚國。”

副將點頭道:“你這麼一說,我也明白過來了,只是茲事體大,是不是向王上稟報一下。”

蒙恬否決道:“要是來得及。當然最好。可是這一來一去,得花多少時間,戰機早就過了。你放心,王上會同意打的。打吧!”

“沙漠上的雄鷹們,展開你們硬朗的翅膀,往南飛吧。”骨都侯須卜彌騎着高頭大馬,站在路邊,衝行進中的匈奴騎兵嚷道:“南邊有發光的金子,有漂亮的絲綢,有美味的食物,還有你們從來沒有抱過的美麗女人。女人從來都是鄰居家的好,我要告訴你們地是,不要把眼睛老瞧着鄰居家的女人。南邊的女人比鄰居家的女人更好!”

匈奴兵揮着彎刀,齊聲喔喔地大叫,發泄着他們的瘋狂。

須卜彌很是滿意自己的鼓勁。一拉馬繮,飛馳南去。他沒有跑出多遠,就見一個探子飛馬來報,道:“骨都侯,發現南朝的軍隊。”

“南朝正在打內戰,哪有時間理我們。”須卜彌不信。

探子證實道:“骨都侯,他們不遠,就在我們前面五里之地。”

“管他是誰,只要不是李牧,敢攔我路者,只有死。”須卜彌一點也不怕,拔出彎刀,在空中揮動,喝道:“沙漠上地雄鷹們:前面有一羣小雞,用你們的鐵嘴,把小雞的腸子啄出來。”率先衝了出去。

匈奴騎兵發聲喊,跟着衝了過去。

須卜彌終於發現前面有一隊秦軍,旗幟不多,人數也不多,大喜過望,道:“一條小魚,怎麼也不夠貓兒吃的。殺啊!”率領騎兵殺了過去。

秦軍人數雖少,並不慌亂,把匈奴放近了,連弩齊射,箭如飛蝗,匈奴騎兵中箭者不在少數,紛紛落馬。對於騎射之道,匈奴一向以自傲,萬未想到秦軍的箭射得比他們還要好,心裡的驚訝真非筆墨所能形容。

匈奴勇悍善戰這點沒錯,但是他們的文明和科技遠遠不如華夏,第一次遇到連弩,吃了虧,還鬧不明白,還以爲是秦軍的射箭比他們還厲害,要他們不驚訝都不行。

須卜彌打了一輩子的仗,膽子也挺大,吃了點小虧,並不害怕,指揮匈奴騎兵繼續往前衝。眼看着就要接近秦軍了,可以肉搏,就在這時一聲驚天動地地戰號響起:“大秦萬歲!”從後邊冒出無數的秦軍,揮着馬刀,直衝他們背後殺來。

蒙恬決定要把須卜彌這支最強的匈奴給吃掉,調集一萬軍隊參戰。以一千步兵爲餌,在後面埋伏了五千軍隊,左右兩邊各有兩千。須卜彌一進入伏擊圈,伏軍四起,很快就把匈奴包了餃子。

一場大戰下來,匈奴倖存者廖廖,兵士把渾身是傷的須卜彌押了上來,他很是不服氣地道:“你們南朝人卑鄙,偷襲我們,不算英雄好漢。”

蒙恬冷笑着譏嘲他:“你們趁我大秦統一天下地時機,出兵代地,難道你算英雄好漢了?我告訴你,我大秦現在已經統一天下了,不日,我大秦的鐵騎就要出現在你們的草原上,踏平你們的王庭。”

楚國在南邊,秦國還沒有滅掉,匈奴隔得太遠,也不會知道,聽了這話,須卜彌很是吃驚,道:“你們真統一了?”

蒙恬冷冷地道:“廢話!沒有統一,我們到這裡來做什麼?我們的大軍隨後就到,我放你回去,你回去告訴你們的單于:要是再敢騷擾華夏的邊境,我大秦就不客氣了,他最好在北邊找個好地方做王庭吧。華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那也是華夏的,絕不會給你們匈奴!來啊,給他一匹馬,讓他滾!”

第1章 韓非出使(二)第13章 絕世美人(五)第5章 諫秦王(一)第17章 攻戰邯鄲(十二)第11章 燕太子丹(上)第32章 滅楚之戰(六)第7章 不富不行(中)第12章 胯下將軍(一)第6章 官袍加身(六)第10章 帝王之師(三)第19章 大破李牧(三)第9章 李牧論兵(五)第7章 折辯荊軻(一)第13章 絕世美人(六)第24章 滅三國(五)第4章 尋訪張良(六)第1章 羣英聚會(七)第28章 故人歸來(三)第2章 君臣歡聚(下)第13章 沛裡英豪(八)第14章 御駕親征(中)第31章 英雄歸來(六)第1章 羣英聚會(二)第8章 疲趙之計(七)第13章 沛裡英豪(二)第17章 攻佔邯鄲(六)第10章 帝王之師(七)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二)第13章 絕世美人(六)第18章 西線決戰(一)第7章 折辯荊軻(三)第4章 宮闈之亂(中)第12章 裡中趣聞(五)第12章 藉口(下)第7章 折辯荊軻(三)第1章 周衝議政(六)第25章 打造海軍(一)第4章 尋訪張良(三)第3章 鬧分封(三)第18章 西線決戰(五)第13章 絕世美人(九)第13章 沛裡英豪(五)第13章 絕世美人(七)第16章 伐趙(五)第19章 大破李牧(三)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上)第3章 國士無雙(三)第28章 故人歸來(一)第3章 鬧分封(三)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五)第10章 破擊匈奴(四)第2章 歷史罪人(中)第27章 伐楚之議(三)第6章 治理韓地(五)第18章 西線決戰(七)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13章 遇刺(下)第17章 攻佔邯鄲(八)第5章 一語點醒(下)第6章 廢分封(三)第6章 治理韓地(二)第24章 滅三國(四)第10章 帝王之師(一)第5章 新政(下)第10章 絕世神醫(中)第16章 伐趙(二)第16章 伐趙(四)第4章 尋訪張良(二)第12章 如此收穫(上)第1章 羣英聚會(七)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二)第3章 驚世之技(上)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一)第17章 攻佔邯鄲(三)第1章 片言迴天(四)第5章 狼煙四起(四)第6章 廢分封(二)第13章 沛裡英豪(一)第11章 初識秦王(四)第16章 伐趙(七)第8章 歸隱第4章 尋訪張良(四)第7章 不戰而獲(九)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上)第3章 鬧分封(五)第14章 御駕親征(上)第30章 一箭雙鵰(六)第5章 新政(中)第5章 新政(下)第6章 廢分封(三)第6章 治理韓地(四)第2章 滅韓之戰(上)第5章 周衝請客(上)第18章 西線決戰(九)第1章 韓非出使(五)第9章 李牧論兵(二)第29章 張良間楚(三)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七)第5章 狼煙四起(四)第34章 收復河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