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鏖兵中原_一 六十萬大軍壓頂函谷關

一 六十萬大軍壓頂函谷關

夏尾秋頭的七月末,河外的廣袤原野上開始晝夜過兵了。

騎兵、戰車、重甲步兵成方成陣地從剛剛收穫過的田野隆隆推進,滿載輜重糧草的牛車則從所有的官修大道與田間小道吱吱呀呀地碾了過來,不計其數的斥候遊騎流星般地穿梭在原野色塊之間。煙塵瀰漫,旌旗招展,戰馬嘶鳴,號角呼應,方圓四五百里的地面上日夜滾動着隆隆沉雷,日夜飄散着嗆人的土腥煙塵。旬日之間,三川原野上紮起了連綿不斷的各色軍營。這軍營堪稱史無前例的遼闊,從最西面的澠池要塞到最東面的虎牢關,從最北面的大河到最南面的汝水,東西三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舉凡隘口要塞山水形勝等兵家必爭之地,都駐紮了大片軍營。

一出函谷關,遍野旌旗營帳層層疊疊,尋常軍馬插翅也難飛過。

說起來也是難以置信,山東六國這次罕見的齊整利落。從齊國聯絡開始到大軍雲集,也就是一個夏天。更有不同的是,此次出兵,各國非但都是精兵,且數量比第一次多了許多:齊國主力,鐵騎十萬,步卒二十萬,共三十萬大軍,連帶輜重牛車的老兵民伕,少說也在五十萬左右;楚國戰車二百輛兩萬餘人,騎兵兩萬,步兵六萬,連帶輜重牛馬車人,當在十五六萬;魏趙韓三國各八萬精兵,都是步騎各半,連帶輜重運輸,大數四十萬人左右。只有燕國例外,出了兩萬步兵,還是自帶軍糧,沒有輜重牛車。如此一來,六國軍兵的總數已達一百餘萬,僅作戰兵力便是六十六萬。

之所以各國都有輜重車隊,是基於第一次聯兵攻秦的教訓。魏國拒絕了事先支付糧草而在戰後償還這種方略,非但不從敖倉出糧,而且也拒絕了齊國提出的各國出金從敖倉買糧之策。魏襄王直對孟嘗君皺眉頭:“昔年戰敗,敖倉被毀,盟邦誰個還我糧來?先付不行,買糧也不行。一有糧荒,金餅能吃能喝了?有糧草便打仗,沒糧草,趁早別打合縱算盤。”如此一來,各國牛車民伕都是十數萬,聲勢當真驚人。

自帶糧草還如此利落,最根本的原因,是各國都不約而同地覺得這次攻秦的時機絕佳。且不說秦國主少國疑、外臣外戚當道、甘茂出走、老臣凋零這些朝局動盪;便以打仗而言,秦國只有二十萬新軍,戰法神出鬼沒的名將司馬錯被迫出走,那個鬼魅般折騰六國的張儀也被迫隱退,沒有名將名相,秦國二十萬兵力算個甚來?如此時機,當真是千載難逢。縱然不能滅秦而瓜分之,只要將這個虎狼之國驅趕回西陲河谷草原,甚至是隻分了關中沃野、千里河西與商於兩郡,誰不認爲是天下最大的利市?

如此一來

,這次出兵攻秦分外順當,爭相向最靠近函谷關的要塞駐紮,爭相做前敵大軍,倒是教聯軍主將田軫大費了一番心思。按照田軫會同孟嘗君、春申君的謀劃,此次六國大軍仍然以大伾山虎牢關爲大本營四面集結,雖然距函谷關三百餘里,但卻有利於大軍展開推進。但是與各國主將一通氣,沒有一家贊同,都說陣勢過分靠後,不是決戰氣勢。尤其是魏國大將新垣衍與韓國大將申差最爲激烈,堅執主張直接推進到函谷關外紮營,“滅秦志氣,揚我軍威”!趙國大將司馬尚也赳赳高聲:“秦國兵微將寡,此時不進,更待何時?汝等畏縮,我趙軍進駐澠池!”

一片激昂慷慨,孟嘗君與春申君無奈,由着本來無甚主見的田軫與魏趙韓三國大將在吵吵嚷嚷中重新分派了駐紮序列:趙國八萬大軍任前軍,駐紮澠池,距函谷關僅有三十餘里;魏韓兩國十六萬大軍任後軍接應,駐紮洛陽郊野的伊闕山口,距前軍百里之遙;齊軍楚軍燕軍共四十二萬,任中軍主力,駐紮在宜陽城外的洛水北岸原野,距前軍三十餘里,距後軍不到五十里。

這一番分派,從大軍態勢看,無疑對函谷關形成了三面包圍:趙軍正面對敵,齊楚主力展開於東南,恰好嚴嚴實實地兜住了秦軍從崤山東出的通道,魏韓後軍則在正東,實際上是第二波猛攻與包抄秦軍的主力。因爲伊闕通往函谷關幾乎一馬平川,魏韓兩軍熟悉地形,又有主力鐵騎參戰,放馬一個衝鋒便可直抵澠池戰場。而齊楚兩軍的宜陽駐地卻是一片山塬,騎兵馳騁便減了速度,實則似近實遠。這也是魏韓兩軍甘做後軍的實際原因。

作爲滅秦主力,齊楚兩軍本是中軍。所謂中軍,是正面作戰的中堅力量,駐紮位置亦當在中央位置,便於策應。然則這次非同尋常,齊楚燕三軍共四十二萬中軍主力,卻駐紮在了最拖後的宜陽。原來,孟嘗君與春申君是另一種謀劃:與秦軍開戰,不能輕敵冒進,須得穩紮穩打,以強大穩固的防守先行耗掉其銳氣,而後一鼓圍殲。兩軍會合後,孟嘗君說了自己的憂慮:“春申君啊,聯軍打仗,最怕各軍裹足不前。第一次攻秦,若都像燕國子之那般勇邁,何至於一敗塗地?這次,我學學張儀,來個自領前軍。”春申君哈哈大笑道:“噢呀田兄,那田軫縱是聽你話,我也不能教你這坐鎮丞相喊殺衝鋒了。說不得,還是我黃歇自請前軍了。”孟嘗君笑道:“你那幾百輛老戰車,當得秦軍鐵騎一個回合?”春申君一臉肅然:“我要學屈原兄,這次來個壯士斷腕!”慷慨一句卻又喟然一嘆,“左右啊,這上將軍也就一回了,不能教這班將軍笑話了我等。”

誰知一會諸將,人人激昂爭做前軍,大在意

料之外。孟嘗君與春申君大爲放心,自然不再堅持要齊楚兩軍做前軍,可是也只能遷就了各軍大將的猛攻主張,無可奈何地贊同了各軍前出澠池、伊闕,將拖後穩定全局的重擔攬在了齊楚兩軍身上。

次序派定,各軍迅速開進了駐地。各國軍營內殺氣騰騰,但有操練,“誅滅強秦!復仇奪地”的激昂呼聲響徹原野。兵有鬥志,將有戰心,六國聯軍第一次出現了上下同欲紛紛請戰的場面。尤其是趙魏韓二十多員戰將,旬日之內,五次到幕府請戰,要立即猛攻函谷關,滅此朝食。

連綿不斷的大軍營盤,山呼海嘯的激盪氣勢,且不說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陣仗的洛陽國人目瞪口呆,便是對大軍征戰司空見慣的魏國人與韓國人也驚訝咋舌了。正在秋收剛剛結束之際,居住郊野的農人們成羣結隊地聚集在山塬墚峁上,觀看大軍操練,無不嘖嘖驚歎。大梁、新鄭、洛陽三大都城的商賈們,更是振奮不已,立即出動牛車馱隊,將兵士需要的各種物事運到軍營外低價熱賣,一則賺了利市,二則落了個甩賣勞軍的美名。聯軍士氣正高,將軍們對商賈的勞軍義賣大喜過望,軍營管束自然網開一面,特許軍兵出營買賣。將官兵士最是高興,非但低價買回了凱旋班師之日想送給心愛女人的絲巾玉佩與他國特產,也高價賣出了平時難以出手的搶掠來的細軟之物。商賈們笑意盈盈,將士們呼喝連聲,人人不亦樂乎。充斥原野軍營的激昂殺聲,與這買賣大市的歡聲笑語,融會成了一道奇特的軍營景觀。

人人紛紜,都說這是一場曠古大戰,強秦是註定要滅亡了。

三皇五帝以來,誰見過如此用兵聲勢?夏商周三代大軍交戰,尋常老百姓想看熱鬧也難找見地方。因了雙方軍隊加起來,最多也沒有超過二十餘萬者,但凡一個要塞隘口或都城郊野,便是雙方戰場了。周武王滅商的牧野大戰,是三代規模最大的兵爭,周軍兵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步兵四萬五千人,殷紂大軍也只有十七萬人,雙方兵力合起來,也才二十萬出頭。進入春秋爭霸戰,最大的城濮之戰,晉國三軍總共也才一千多輛兵車五六萬人之多,楚軍也不過兩千多輛兵車十萬人左右。進入戰國之世,最大的用兵便是蘇秦初次合縱後的聯兵攻秦。那次是四十餘萬大軍,已經到了人們聞所未聞的地步。而今,一望無際的幾百裡軍營,比上一次合兵攻秦的氣勢大得驚人了。

河外商旅農人惶恐興奮地奔走相告:“六國大軍至少百萬,滅秦板上釘釘!”這種口風隨着人們的嘖嘖驚歎,隨着奔走天下的商旅們的口舌流淌,隨着快馬斥候的流星快報,滲透了宮殿都市與鄉野山村,一時天下震動了。

(本章完)

第七章 興亡縱橫_二 樂毅算齊見分毫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二 雙傑聚酒評天下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五 整我六師 如雷如霆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一 奇兵破宜陽 千夫長嶄露頭角第七章 流火迷離_四 執一不二 正心跬步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一 異數中山狼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四 將相同心 大將軍負荊請罪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七 項梁戰死定陶 復辟惡潮驟然頹勢第一章 鐵腕平亂_三 北阪痛殲牛頭兵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三 秦惠王千古奇症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五 戰國格局大變 咸陽祝捷封商君第六章 子楚還國_一 乾綱獨斷 策不亂法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二 邯鄲遇奇 謹言慎行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一 天險上黨地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二 完璧歸趙 布衣特使初現鋒芒名將_廉頗第十章 胡服風暴_四 茫茫邊草 雲胡不憂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三 趙雍探秦國 感喟重劃策第六章 亂政亡趙_四 王翦李牧大相持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十章 張儀風雲_一 咸陽宮君臣合璧第六章 子楚還國_五 一波三折 先機行險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三 秦惠王千古奇症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卷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三 英雄之心 恩怨難曲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三 蒹葭蒼蒼 白露爲霜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五 禮極致隆 大象其生 始皇帝葬禮冠絕古今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四 崤山峽谷的神秘刺客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一 滅大臣而遠骨肉 亙古未聞的政變方略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七 項梁戰死定陶 復辟惡潮驟然頹勢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九章 孤城血卜_六 兵不血刃 戰在人心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八 淮北大追殺 王翦一戰滅楚國第二章 棟樑摧折_一 三頭合謀 李斯筆下流出了始皇帝詔書第二章 山東雄傑_四 安邑郊野的張家母子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一 功臣不能全身 嬴政何顏立於天下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二 邯鄲遇奇 謹言慎行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二 衛鞅兩面君 招賢館大起波瀾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一 年輕的大將軍豪氣勃發秦國官制_中央官制第九章 分治亡楚_九 固楚亡楚皆分治 不亦悲哉第七章 迂政亡燕_八 迂闊之政 固守王道傳統的悲劇第四章 鏖兵中原_四 河外大開打 初帥刁猛狠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二 衛鞅兩面君 招賢館大起波瀾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三 明暗雙管 張儀巧解第一難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二 邯鄲遇奇 謹言慎行第七章 流火迷離_六 冠禮之夜的兩代儲君第七章 迂政亡燕_六 易西戰場多生奇變 王翦軍大破燕代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四 嬴虔甘龍的詭秘暴亡第一章 初政颶風_四 曠古大旱 老話題突然重現第七章 興亡縱橫_二 樂毅算齊見分毫第五章 術治亡韓_六 瀕臨絕境 韓王安終於要孤城一戰了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二 丞相府來了不速之客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三 趙雍探秦國 感喟重劃策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卷四 認知中國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二 灰色影子與蒙面石刻祭秦論 原生文明的永恆光焰——秦亡兩千二百十五年祭_三 歷史煙霧的久遠彌散第一章 初政颶風_四 曠古大旱 老話題突然重現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六 行與子還兮 我士也驕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五 天方艱難 曰喪厥國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五 陰謀陽治 霹靂手段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七 涇水入田 鄭國渠震動天下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二 雪原大險 瓠口奇觀大秦帝國進階手冊第九章 孤城血卜_六 兵不血刃 戰在人心秦風_秦國兵器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八章 政俠發難_四 荊南突然失蹤 刺客突然出現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三 飽受蹂躪的李斯終於走完了晦暗的末路大秦帝國第五部下卷楔子第二章 大決涇水_六 松林蒼蒼 老秦人的血手染紅了一座座刻石第十章 張儀風雲_一 咸陽宮君臣合璧第八章 政俠發難_六 陳倉河谷的苦行莊園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五 太子嬴駟乍現鋒芒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一 神秘天象逼出了楚宣王的妙策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八 七月流火 大帝隕落第七章 瓦釜雷鳴_八 渭水刑場對大臣貴族開殺了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三 秦國朝野皆動 白起秘密入軍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三 策士與君王的交換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四 兩番大考校 少年王子名動朝野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七 滅趙大戰秋風掃落葉般開始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八章 政俠發難_六 陳倉河谷的苦行莊園第九章 孤城血卜_六 兵不血刃 戰在人心大秦帝國第五部《鐵血文明》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五 三日三夜不頓舍 項燕大勝秦軍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第五章 冬戰河內_三 商旅孫吳密定策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一 古老王朝的最後神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