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

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

春申君犯難了,子之也大皺眉頭。

急如星火的北上,爲的就是要儘快請蘇秦南下,這是屈原與春申君的共同想法。只有蘇秦能夠扭轉楚懷王這種朝三暮四的反覆,也只有蘇秦,能夠化解張儀那智計百出的斡旋手段。沒有蘇秦,楚國的抗秦勢力很難穩定地佔據上風。可來到薊城兩日了,卻連蘇秦的面也沒見上。子之大是着急,他很希望蘇秦出山南下楚國,促使楚國與秦國強硬對抗,只要秦楚對抗一形成,他在燕國纔有大展身手的機會。可自從張儀入燕,蘇秦就離開了薊城,原本說好的旬日便回,可到如今已經是兩旬過了,蘇秦還沒有回來。子之大是困惑,以蘇秦的誠信穩健,斷不會無端食言,定是有甚隱情。百思無計,子之只好陪着春申君來找剛剛成爲自己新婚妹夫的蘇代。兩人對蘇代說了半個時辰,蘇代終於答應帶春申君去找蘇秦了。

燕山無名谷正是鳥語花香的時節,蘇秦與燕姬也實實在在地過得逍遙愜意。日間放馬,追捕一兩頭野羊。傍晚時點起篝火,烤羊飲酒恣意暢談。月上中天,或在草地小帳篷露營,或在半山石洞中安歇,往往是日上東山,兩人依然高臥不起。

“唯願兩人,永遠做這般神仙。”燕姬快活極了。

“心下不清淨,隱士也不好做。”蘇秦卻顯得神情恍惚。

“季子啊,當日拿得起,今日也要放得下。”燕姬知道蘇秦心事,殷殷笑道,“你首倡合縱,爲六國自救找到了一條大道。可六國不自強,上天也救不了。敗根不除,縱有十個蘇秦,又能如何?”

蘇秦一聲嘆息:“我還是想試試,這敗根究竟能否得除?”

“季子又要出新招了?說說。”

“扶持強臣當政,刷新吏治,造就新邦。”

“季子,有這種強臣麼?”

“北有子之,南有屈原。”

燕姬撥弄着篝火久久沉默,眼中慢慢溢出晶瑩的淚花:“季子啊,我熟知燕國,子之是個兇險人物,靠不住。”

“子之過分張揚,但畢竟是個實力幹才,他能掃除燕國陳腐,教燕國新生。”

“季子。”燕姬聲音發顫,“莫非你想與子之聯手宮變?”

“田氏代齊,魏趙韓代晉,都催生了新興戰國。”

“季子莫得糊塗。”燕姬很是着急,“此一時彼一時,齊國田氏取代姜氏,積累了一百多年。魏趙韓分晉,積累了兩百多年。子之沒有根基,只是燕國一個小部族,只有幾萬軍馬,縱然當國執政,也只能將燕國攪亂,使燕國更弱更窮,如何能使燕國新生?你要三思而後行。”

“依你之見,蘇秦只能無所作爲?”

“季子,爲名士者當知進退。合縱之敗,不在君無才,而在六國衰朽。連橫之勝,不在張儀之才,而在秦

國新生啊。”燕姬輕輕嘆息一聲,“合縱大成之日,你身佩六國相印,已經是功成名就了。聯軍攻秦,你更走到了名士功業的頂峰。天不滅秦,秦不當滅,你蘇秦又能如何?難道沒有縱橫天下的顯赫,蘇秦就不會做人了麼?”

“燕姬,我也想隱居遨遊,可總是心有不甘。若大勝一次,我會毫無牽掛地回到你身邊。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立而無功,此生何堪?”

“季子,明智者適可而止。燕姬不如你這般雄才,可燕姬知道,功業罷了還有人生。你如此執拗求成,可是如何罷手?”

“燕姬,教我好好想想……”

穀風習習,山月幽幽,倆人對着篝火,一時默默無言。

朦朦朧朧中太陽已經在山頭了,燕姬跳起來嚷道:“呀,好太陽!走,到山外轉轉去。”蘇秦霍然站起,看明媚日光灑滿山谷,也頓時振奮起來:“好!出山看看。”兩人到山溪邊梳洗一番,收拾好帳篷,從山洞馬廄裡牽出馬來。

突然,谷口隱隱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上山!”燕姬迅速將馬拉進山洞,兩人立即登上了山腰一片小樹林。這片樹林外,有一座象鼻般伸出去的岩石,站在上面,谷口情形一覽無餘。上得岩石一望,燕姬愣怔着只顧端詳。蘇秦目力弱,只看見谷口影影綽綽幾個人馬影子,又見燕姬愣神,連忙問:“來人可疑麼?”燕姬道:“頭前年輕人,身形與你相近,另外那個人,黃衫高冠,很眼生。看來,不是燕王找我。”蘇秦道:“定是蘇代有急事。走!下去。”

谷口兩騎已經走馬入谷,左右張望,黃衫高冠者喊道:“噢呀武安君,你在哪裡了——”

“春申君——我來了——”

春申君聞聲下馬,跑過來抱住了蘇秦:“噢呀呀武安君,你做神仙,想煞黃歇了!”

蘇秦大笑道:“一樣一樣!哎,你黃歇飛到燕山,總不是逃難了?”

“噢呀呀哪裡話?好事。大大的好事了!”

“好事?”蘇秦一副揶揄的笑容,“楚國能有好事?”

“噢呀呀,我可是又飢又渴,你這神仙洞府難找了。”

“來來來,坐到溪邊去。三弟,到那個山洞去拿。”蘇秦興奮地將春申君拉到山溪邊大石上坐下,“先說事,少不了你酒肉!”

“噢呀呀,還是武安君了!屈原還怕你沒得熱氣了。”春申君將光光的大石頭拍得啪啪直響,“給你說:楚王決意抗秦復仇!昭雎父子一干老對頭,都做縮頭龜了!”

“呵呵,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蘇秦反倒淡漠下來,“楚王是要找張儀復仇而已。”

“噢呀,洞若觀火了。”春申君急迫道,“老實說了,楚王覺得合縱兵敗是奇恥大辱,發誓復仇;秦國願歸還房陵三百里,請求修好;楚王拍案大怒,說不要房陵,只

要張儀!並立即恢復了屈原的大司馬兵權,又立即派我聯絡齊國共同起兵。你說,向張儀復仇,向秦國復仇,這有何區別?”

“千里北上,是屈原的主張?”

“也是楚王之命了。”春申君紅着臉辯解道,“屈原上書楚王,主張請武安君出面斡旋齊楚,楚王贊同,黃歇便星夜北上了。”

“明白了。”蘇秦笑道,“你老兄先吃酒肉,容我揣摩揣摩。”

“噢呀,你就揣摩了。蘇代,來,先吃飽喝足再說。”春申君向蘇代一招手,兩人狼吞虎嚥起來。

蘇秦徑自過了山溪,順着山林小道走進了那座隱秘的山洞。他知道燕姬的心思,但也想教她聽聽春申君帶來的新消息,說說自己該如何應對。可山洞裡靜悄悄的,外洞裡洞都沒有那個熟悉的身影。猛然,蘇秦看見銅鏡中有一方物事。一回身,長大的石案上果然有一張羊皮紙,拿起一看,墨跡竟還沒有幹:

君經坎坷,心志不泯。燕姬無意奮爭。君可自去,毋得牽掛。

頹然跌坐在石案上,蘇秦一時心亂如麻。愣怔半日,長嘆一聲,蘇秦將那方羊皮紙摺疊好仔細裝進貼身皮袋裡,環視洞中物事,一陣酸楚難耐,咬牙舉步間猛然醒悟,回頭提筆,在洞壁上大書兩行,“當”地丟下大筆,大步出了山洞。

蘇代迎上來低聲道:“這是二哥的衣物,還有這把劍。”

“你看見她了?”

“沒有,東西放在酒窖邊上。”

春申君臉上露出罕見的莊重,向着山洞方向深深三躬,高聲喊道:“燕姬夫人,深情大義,楚國恩人了——”悠長的聲音在山谷久久迴盪着。

蘇秦長嘆一聲,接過包袱短劍:“不說了,走。”

三騎飛出谷口,卻聞身後一陣長長的駿馬嘶鳴。三人回頭,只見一騎紅馬正立在谷口山頭,馬上一人舉着一方紅巾遙遙晃動着。蘇秦立馬,雙眼頓時一片朦朧,嘶聲高喊:“燕姬——等我——”頭也不回地飛馬去了。

日暮時分,三人到了薊城郊野。蘇秦將蘇代叫到一邊低聲叮囑了一陣,蘇代便回薊城去了。春申君笑道:“噢呀武安君,你還是回薊城見見子之,我在軍營等你一晚了。”蘇秦斷然道:“不用。我等得連夜南下,還得走齊國一路。”春申君驚訝道:“噢呀,你還想在這時候策動齊國?”蘇秦笑道:“策動齊國,那要回頭再說,這是借道齊國。”春申君更是不明所以了:“噢呀呀,這不是捨近求遠麼?多三日路程了。”蘇秦低聲笑道:“似慢實快。你不覺得,有人會截殺阻道麼?”春申君恍然大笑:“噢呀,黃歇蒙了。對!就走齊國了。”

月亮初升,春申君帶來的兩百護衛騎士立即拔營。蘇秦與春申君也棄車乘馬,這支沒有任何旗號的馬隊直插東南,沿着大海邊人煙稀少的地帶向齊國飛去。

(本章完)

第四章 鏖兵中原_五 君臣將士咸陽宮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一 秦國朝野發力 謀定對趙新方略第十章 偏安亡齊_五 鬆耶柏耶 住建共者客耶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第七章 迂政亡燕_六 易西戰場多生奇變 王翦軍大破燕代第五章 衛鞅入秦_一 神秘客棧的布衣少年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五 信人奮士 爍爍其華大秦帝國進階手冊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一 黑色鴿子飛進了神農大山《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大秦帝國》·史源_第二部 《國命縱橫》第八章 政俠發難_六 陳倉河谷的苦行莊園第十章 蒹葭蒼蒼_四 風兮雅兮 我心何堪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七 國殤悲風 嬴政皇帝爲南海軍定下秘密方略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二 蒼山大師與謎一般的二十一事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五 清一色的少壯將士使秦國大軍煥然一新《大秦帝國》·史源_第五部 《鐵血文明》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一 燕雖弱而善附大國 當先爲山東剪除羽翼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二 蘇秦陷進了爛泥塘經典大戰_南定百越、北擊匈奴之戰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六 本色極身唯憂國第一章 鐵腕平亂_一 義渠大牛首接受了羊皮血契第七章 流火迷離_四 執一不二 正心跬步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三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一 古老鐵籠保全了田氏部族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七 申不害變法夭折 馬陵道龐涓被殺六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法治狀況之歷史分析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三 項燕良將老謀 運籌舉步維艱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四 將相同心 大將軍負荊請罪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三 黑林溝奪情明法第三章 乾坤合同_四 架構廟堂 先謀棟樑第七章 迂政亡燕_四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 未嘗聞也《大秦帝國》·史源_第五部 《鐵血文明》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三 典則朝儀煥然出新 始皇帝大典即位第四章 鏖兵中原_三 齊王夜入軍營 聯軍橫生波瀾諸子百家_儒家第七章 流火迷離_六 冠禮之夜的兩代儲君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四 嬴虔甘龍的詭秘暴亡經典大戰_長平之戰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五 韓非在雲陽國獄中靜悄悄走了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第一章 鐵腕平亂_五 犀首挾策入咸陽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六 行與子還兮 我士也驕第三章 西出鎩羽_四 雄心說長策大秦帝國進階手冊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五 秋風山莊兩情長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六 商君府來了名士說客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三 驅年社火中尉繚突然逃秦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二 輕兵襲北楚 機變平韓亂第九章 呂氏新政_四 歲首突拜相 親疏盡釋懷經典大戰_河西之戰第一章 鐵腕平亂_四 咸陽老世族的最後時刻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一 歧路在前 本志各斷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五 東海之濱雷電生第八章 風雨如晦_三 新王朝會波瀾迭起諸子百家_法家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六章 亂政亡趙_九 烈亂族性亡強國 不亦悲乎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一 張儀臨危入楚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一 大澤鄉驚雷撼動天下第四章 談兵致禍_六 錯也數也 不堪談兵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二章 棟樑摧折_四 李趙胡各謀 帝國法政離奇地變異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五 媚上荒政殺無赦第八章 政俠發難_四 荊南突然失蹤 刺客突然出現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戰國七雄_魏國大秦帝國第五部《鐵血文明》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一 趙高給胡亥謀劃的聖君之道諸子百家_墨家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三 輕銳勁健的燕國新軍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六章 子楚還國_一 乾綱獨斷 策不亂法大秦帝國第四部下卷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七 秋風沙場兮何堪國殤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七 國殤悲風 嬴政皇帝爲南海軍定下秘密方略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二 怪誕說辭竟穩住了楚國第十章 合縱回光_四 趙國的最後名將與最後邊兵經典大戰_秦滅六國之戰大秦帝國第二部中卷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五 力行郡縣制 始皇帝詔書震動天下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五 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經典大戰_燕齊之戰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七 衍水蒼蒼兮 白頭悠悠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五 霜霧迷離 宮闈權臣竟託一人第三章 東方龍蛇_四 布衣柴門千里駒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五 東海之濱雷電生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二 長平換將 趙軍驟然沸騰起來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五 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第八章 政俠發難_二 老墨子憤怒了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六 壯心酷烈走偏鋒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