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立場相異,是非怎斷?

知非道人坦然道:“我本來在這附近教導徒弟,忽然感覺有人在開山,以爲有哪位高人在效法愚公移山之故事,便過來瞧瞧,不想竟聽到阿朱姑娘在向喬兄剖白心跡,這般私密的事情,實在不好打擾。抱歉抱歉,阿朱姑娘原諒則個。”

知非道人這一通說辭,喬峰雖知道這是在胡言亂語,卻也一陣慚愧。既是爲自己神思不屬,失了警惕,也爲了知非道人的那句“阿朱姑娘在向喬兄剖白心跡。”經知非道人這一挑明,他才明白阿朱心意。他心裡有些爲阿朱的柔情感動,卻也對知非道人聽牆角很是不滿。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麼。

阿朱聽到方纔鼓起勇氣說的私密話兒被這道人師徒聽去,一時羞得滿面通紅,躲在喬峰身後,不敢說話。

便在這時,忽聽得東北角上隱隱有馬蹄之聲,幾人快步繞過山坡,向馬蹄聲來處望去。卻是二十餘騎大宋官兵,排成一列。幾人知曉被邊關將士看見少不得一番盤問,又是一番麻煩,便躲在一塊巨石之後觀察。

待官兵來得近些,衆人才發現馬上大都還擄掠了一個婦女孩童,這些婦孺都穿着契丹牧人的裝束。好幾個大宋官兵伸手在契丹女子身上猥褻不已。有些女子抗拒,便立遭官兵喝罵毆擊。後面不遠還跟着三十餘名官兵,驅趕着數百頭牛羊和十餘名契丹人。

喬峰看得搖頭不語,面沉似水。

щщщ ●ⓣⓣⓚⓐⓝ ●¢ 〇

徐潼臻問道:“師父,他們幹什麼?我大宋將士,本應是保家衛國忠肝義膽的正義之師,這邊關的守軍怎地如此荒唐?”

阿朱道:“這種官兵就像盜賊一般。”

知非道人搖搖頭,說道:“大宋自開國以來,向來重文輕武,軍士地位低下,許多士兵都是發配的罪囚犯人,這些人本就不是良善之徒,軍紀軍規向來都少有人遵守。這些人沒有搶掠國人,只是劫掠敵國契丹,已經是此地守將治軍有方了。還能再苛責什麼?”

這時,忽見一個契丹婦女懷中抱着的嬰兒大聲哭了起來。那契丹女子伸手推開一名大宋軍官的手,轉頭去哄啼哭的孩子。那軍官大怒,抓起那孩子摔在地下,跟着縱馬而前,馬蹄踏在孩兒身上,登時踩得他肚破腸流。那契丹女子嚇得呆了,哭也哭不出聲來。衆官兵哈哈大笑,蜂擁而過。

知非道人看不下去。他怒喝一聲,跳將出來,抓起那個殺害嬰孩的軍官,正反來來回回狠抽了數十巴掌,這軍官吃受不住,一口黃牙悉數不剩,知非道人罵道:“禽獸!畜生!”隨手一掌,拍碎了他天靈蓋。

事發突然,知非道人出手又快,待他殺了這位軍官,衆官兵方纔反應過來,發一聲吶喊,策馬向知非道人殺來。知非道人動作快,不代表着喬峰就比他慢了。在知非道人動手的時候,喬峰也跟着躍了出來,向着那些官兵撲殺而去。

喬峰心裡早就憋滿了憤怒,他最近已經大約確信自己是契丹人,此時受到刺激,暴虐殺意升起,只想大砍大殺,抓起那些大宋官兵,一個個都往崖下投去。剛殺了三個士兵。喬峰打得興起,卻被斜刺裡過來的知非道人攔下。讓他不能繼續殺戮。

喬峰怒喝:“你爲何攔我?”

知非道人說道:“他們罪不至死,何必殺傷。”一邊招架喬峰,一邊講身邊的這些士兵點了穴道,一一制住。只是他和喬峰武藝相差不大,一個要救人,一個要殺人,知非道人自然大是吃虧,以至於胸口竟被一個兵士開了道口子。鮮血很快便染紅了道袍。見到此處,喬峰才忽的停了手:“道長,何苦?”

知非道人點了幾處穴道,止住鮮血,臉色微微有些發白。微微一笑,正要說話,徐潼臻和阿朱都奔了下來,一個在喬峰身邊打轉:“喬大哥,你沒事吧?”一個圍着知非道人:“師父,傷得重不重?呀,都流了這麼多血,會不會很疼啊……”

知非道人和喬峰相視一眼,正要說話,又見十餘名官兵呼嘯而來。馬後繫着長繩,縛了幾個尋常牧人打扮的契丹男子。兩人心有靈犀,同時迎了上去,三五下便將這些官兵放倒。四人同時動手,一一解開這些被俘虜的契丹人身上的束縛。那五個契丹男子剛一得到自由,便惡狠狠地要殺旁邊被制住動彈不得的大宋將士。知非道人連忙攔下,這幾個人見覆仇不能,扯了上身衣衫,挺立身子,突然高聲叫號起來,聲音悲憤蒼涼。喬峰向他們胸口一看,“啊”的一聲驚呼,倒退了一步,身子搖搖擺擺,幾欲摔倒。一霎時之間,卻是喬峰瞧見了這些契丹漢子身上和自己胸口一模一樣的狼頭刺青,終於千真萬確的知道,自己確是契丹人。

阿朱大驚,叫道:“喬大爺,你……你……你怎麼了?”

喬峰也不理她,呆呆的怔了半響,突然間大叫一聲,向山野間狂奔而去。阿朱叫道:“喬大爺,喬大爺!”隨後跟去。

只留下知非道人徐潼臻在此。知非道人讓這些契丹人自行騎一匹馬回去,有那不捨得財貨的,要將自家部落的牛羊也帶走,知非道人卻堅持不讓,也只好放棄。

待得一衆契丹人離開,徐潼臻扶着知非道人坐下,小心給他包紮傷口。一邊問道:“師父,你今天做的事,弟子不太明白。爲什麼殺了那個軍官,卻要救下這些官兵,後來給了那些契丹人馬匹,不將他們的財貨還給他們,如果不願歸還財貨,那又爲什麼要贈馬匹?”

知非道人說道:“我之所以殺那軍官,乃是因爲爲師以爲,做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便是仇寇,一個嬰兒又有什麼罪孽?更何況那是殺戮嬰兒取樂,這般禽獸,焉能不殺?至於其他人在沒見到他們犯下大罪的時候,我們有什麼資格去剝奪他們性命?若說劫掠,這是兩國寇仇,自然無所不用其極,這並不算是罪孽。他們方纔罪在猥褻婦女,雖然也是可殺,但爲師畢竟下不了手。”

“至於那些契丹牧民,給他們馬匹是爲了讓他們能快速返回關外,畢竟停留在宋境內,又在關塞旁邊,隨時有性命之憂。總不好前腳救了他們,後腳他們便被殺了吧。至於那些牛羊,那是這些宋軍的戰利品,隨時劫掠而來,但這是國家之間,不能按照平素我教你的普世道德來看,明白嗎?”

徐潼臻道:“明白了,師父。”

師徒兩個解開這些宋軍的穴道,說了會兒話,知非道人臉色很是難看,帶着徐潼臻向着喬峰離開的地方走去。

一連追了十多裡地,方纔見到喬峰跟阿朱兩個人並肩坐在一棵大樹下,阿朱側着頭靠在喬峰肩上,兩人相處得甚是和諧。

聽見知非道人的腳步聲,喬峰迴過頭一看,道:“原來是道長來了。”說完又向着徐潼臻點點頭,打了個招呼。阿朱連忙站了起來,頗不好意思地打了聲招呼。

知非道人笑道:“兩位好腳力。喬兄,你把我們師徒丟在那裡收拾局面,自己卻躲在這裡佳人相伴,這可做得不地道啊。”

阿朱羞澀,喬峰一時口訥,隨即又道:“道長傷勢無礙吧?”

知非道人道:“皮肉傷,不妨事的。倒是喬兄,看來是明確自己的身世了?”

喬峰點點頭,神情有些黯然,說道:“我知道了,我就是契丹人。我一向只道契丹人兇惡殘暴,虐害漢人,但今日親眼見到大宋官兵殘殺契丹的老弱婦孺。從今而後,我再也不會以契丹人爲恥,也不以大宋爲榮。”

第二十六章、知非埋怨,算計唐僧第五十四章、西夏秋水第六十四章、各有手段第五十五章、初見老豬第二十五章、唐僧的心態,猴子負氣出走第二章第七十八章、告一段落,老君講道第三章、起航第五十九章、大戰前夕第六十二章、金山寺第二十六章、以音爲幻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三十三章、朱粲死,惡僧亡第二十章、青蓮無用,欲圖帝心第三十二章、突然出現的師妹和濟公第四十三章、會高老太公第八章、街腳逢再見許宣第二十五章、孰勝孰負第十六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下)第二十一章、終至寧強縣,客棧聞曲聲第五十五章、勝第九十章、指點?第八十一章、平凡的日常(二)第九十章、指點?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六十二章、金山寺第四十八章、牧場買馬第四十二章、佛門機鋒第五十四章、青璇戰小鵬王(五)第八十二章、平凡的日常(三)(補更1/6)第十二章、悠然赴川蜀,稚童名潼臻第三章、起航第五十五章、動靜第三十章、自然之道、虛空秘術第二十四章、水上見功夫第十六章、勝猴子第二十九章、是非憑誰說第四十八章、酣戰縱酒第二十二章、初會邪王第五十一章、青璇戰小鵬王(二)第四十一章、追逐惡人,戰慕容博第五十五章、勝第十九章、觀音現身第十四章、先生名蘇軾,塾前初結識。第十九章、觀音現身第七十七章、菩薩演天地,道士摘桃子第八十五章、醒來(補更4/6)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四十五章、風波起,濤漸急第三十七章、至北域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八十一章、妖王第四十七章、圖窮匕見、告一段落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三十五章、各擅勝場第二十八章、各懷心思,猴子與龍王章十一、再逢段公子,單刀會慕容第三十六章、會面無崖子第三十章、自然之道、虛空秘術第八十章、平凡的日子第五十九章、掃地僧人,三五閒言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八章、浮生歡愉少,公子幽怨多第三十五章、盜銀第九章、分歧端倪第七十六章、巧遇?第五十一章、青璇戰小鵬王(二)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六十九章、論道滅神之尾聲餘韻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三十二章、無情殺戮第七十章、天庭動向第一章、夢裡身是客第四十一章、鬥法綰妖女第六十六章、遮天卷終第七十四章、平頂山事了,車遲國開端第六十三章、陣鬥金山寺第三十九章、多情空餘恨第八十九章、驪山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十章、曠野誰邀戰,拳掌見功夫第四十章、陰陽之地第十五章、青璇出手第三十三章、時光荏苒,各自突破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六十三章、陣鬥金山寺第十八章、隋帝楊廣第八十二章、平凡的日常(三)(補更1/6)第六十二章、深入不死山第四十八章、再臨危境第十七章、演劍能悟道,將行託弟子第四十六章、真情流露,各自癡心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二十章、言傳共身教,蜀道出劍門第五十章、初見魯妙子第三章、修爲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