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機會

袁灝道:“党項移民的材料簡單,無論有的還是沒有的,想要什麼材料都能拿到,就是三部土司頭人的材料難一點,需要等三部下山之後才能着手。”

趙然點頭道:“我有個想法,作爲宗聖館道門行走,我想要了解世情民風,故此委託白馬院出一份期刊……”

“期刊?”

“嗯,就是定期的邸報,除了公佈白馬院的政令外,平常也可以登載一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案子、傳說話本、歷史故事、道教經義、異聞奇趣等等。”

袁灝遲疑道:“可是……紅原識字的人不多,也沒有縉紳世家,去年四川鄉試,整個鬆藩,連一箇中舉的都沒有,就怕出來以後沒人看。方丈也知道的,咱們道院每有政令發佈,都是張貼於門口的白牆上,由典造院道士當場解說。”

趙然道:“所以這本期刊要用白話文來寫,不需要多深的學問,只需念過《千字文》、《三字經》的,就能讀懂。再者,這也是培育我紅原讀書人的一個推動。除了面向鬆藩發行,還可以向全省發行嘛,全省不夠,咱們甚至能發到興慶去,據我所知,西夏人還是很愛看閒書的。”

“賣到西夏?”

“對,在傳奇故事中宣揚我大明中原的繁榮和富庶!”

袁灝當即眼睛一亮:“宣揚我道門的經義和思想!”

趙然連忙搖頭:“這個不能着慌,若是太急切了,會被禁的,慢慢來就是。”

袁灝點頭,繼而又琢磨道:“唯恐財力不夠、人力不夠……”

“這個你放心,這本期刊的編纂,就掛在號房,號房現在沒幾個人,編輯部給五個火工居士編制,編制由我來想辦法。回頭我就去天鶴宮要編制,咱們紅原編制太少了,白馬院可是道院和官衙合一,編制卻和小河縣龜壽院一樣,足足少了一個縣衙的人,這像話嗎?今年非得擴充一下不可!”

袁灝大喜:“全仰着方丈了!方丈全力解決這些大事,小事交給我來辦就是了。對了,這本期刊應該叫什麼名頭,還請方丈賜下。”

“就叫《君山筆記—世俗版》。”

將袁灝送出書房,趙然在一堆黑材料中挑挑揀揀,最後敲定了一篇嘉靖十九年五月的夏軍軍議記錄,說的是鎮守葫蘆隘的夏軍商議軍糧晚到的補償措施。

主持軍議的葫蘆隘主將、東南監軍司都巡檢使李光憲非常苦惱,白馬山大營摧糧甚急,可關隘中存糧不夠,本該七天前便送到的軍糧卻遲遲未到,如何應對,是擺在李光憲面前的一個大難題。

軍議的結果,就是派遣一百名軍士,除去軍服鎧甲,冒充盜匪,前往齊窮寨搶糧。

趙然聽說,李光憲在葫蘆隘被攻破的時候,成功轉進脫身,如今依舊在重建的東南監軍司中任職。此君姓李,是拓跋家的人,但很顯然並沒有打入王族的內部核心圈,否則不會只是個都司。

他當年對趙然這位成東家非常客氣,趙然過關回明的時候,也殷勤相待,陪了許多笑臉,趙然對他印象還算不錯。但事到如今,趙然也只能默默向這位老兄道歉了。

趙然從西夏回來的時候,曾經將柔安郡主這一後黨派系向他索要白馬山大戰內部材料的事情報告了東方禮,此刻真開始實施,自然還要再告知一遍,凡事多請示多彙報,這肯定是沒有錯的。

東方禮看完他準備發過去的材料後回覆:“可發。”並詢問趙然,今後是否成爲常態,還有多少材料要發過去。在得了趙然的答覆之後,東方禮要求他,每次發材料之前,都要讓自己過目。趙然對此自是毫無疑義。

將這份記載整理好後,趙然以飛符發給白庚,向白庚叮囑:“將文字賣給金波會所成東家,讓他們拿兩百個漢人奴隸民來換。”

白庚很快回復:“衛使,這麼幹不好吧?販賣消息,這可是大罪。”

趙然回覆:“放心吧,我還能害了你?”

趙然不知道,在西夏一共有多少漢人奴隸,但他預估中,單是白馬山大戰,西夏人所俘獲的漢民、戰俘等等,就不下十萬。明軍取得白馬山大捷之後,曾與西夏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換俘,單是那一次換俘,就換回了近萬明軍,明人在西夏中的數量之多,由此可見一斑。

到了八月底的時候,西線和北線都已經完成了竣工,紅原通往月亮渡和切瓦河谷的通道打通,運送物資的大車可以高效的往來兩地了。

無論在哪裡,秋收都是最重要的事務,隨着秋收的即將來臨,西線和北線工程又已經完工,徵募來的百姓被白馬院遣散,各自趕回田間地頭,照看着幾乎快要熟透的莊稼。

趙然來到紅原,同樣將以前在谷陽縣有聲有色的農村互助合作小組帶了過來,每一甲結成一個互助小組,確保在農忙時能夠集中力量勞作。去年這一措施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保證了秋收的順利完成,所以今年的秋收,農戶們都極有信心。

南線工程因爲較長,趙然又刻意沒有動用過多的妖修,所以至今只完成了五分之一,可卻同樣面臨着勞動力要被抽調去收割莊稼的問題。

以筇河部爲主的三部大小頭人們,紛紛來到海子山下的小街,和保忠商談這些壯勞力的事情,他們一方面想把部民們調回山裡收割莊稼,一方面又想保住秋收之後繼續輸出勞力的員額,和保忠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

白馬院早就在這幾個月的接觸中摸清了三部現存的體制,對於大部分底層的部民來說,他們雖然通過反正逃脫了給党項人爲奴的命運,但實際上生活方式並沒有本質上的改善,依舊在給頭人們爲奴。

因此,在接到保忠的稟告之後,袁灝和雷善都敏銳的感覺到這或許是一個機會,聯袂來見趙然。

他們設想了一個簡單的辦法,打算試一試這幾個月的努力有沒有起到成效。

雷善道:“反正這些部民回去以後,收割的莊稼也不是自己的,或許只要我們提高工錢,能夠吸引到其中的一些人留下來,如此一來,或許裂痕就產生了。”

袁灝冷笑:“不是或許,而是早就產生了。西線和北線的民夫每天能到手十文,他們只能拿到一半,剛開始還沒有不滿,畢竟能夠拿到就好,但連續兩個多月下來,許多人都有了怨言。小街上的酒樓裡,喝多了咒罵自家頭人的部民比比皆是,那裡天天都有人在罵娘,頭人們一點活都不幹,就能從每個人頭上颳走十二文,誰心裡都不舒服。”

雷善嘆道:“他們以前給党項人幹活,後來又給自家頭人幹活,哪裡有報酬可言,那時候沒聽他們抱怨,如今有了報酬,能給自己家裡添置物件了,反而開始抱怨了,人心吶……”

第八十一章 還是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八十九章 關於記憶力的問題第五章 一切就緒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三十一章 初見張雲兆第十一章 碰瓷第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五十六章 赴會報恩寺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二十二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五十三章 刑臺第四十二章 再見故人第十八章 捉妖(下)第十三章 望氣第三十二章 搶人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九十三章 看破一竅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七十七章 趙方丈的慈悲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一百章 梅落雨第二十章 羣體性事件第一百二十章 爭位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一百零八章 想聽故事嗎第五十八章 筆記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一百零五章 燈下黑第四章 受籙黃冠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二十三章 七年之癢第五章 一切就緒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一百零六章 再見白羽第三十一章 龍山廟第一百零三章 賀宴第八十六章 僧推月下門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十五章 九天玄龍大禁術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七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四十三章 老師的故事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一百二十章 爭位第九十七章 新的村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意你的觀點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四十章 趙府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七十七章 月上女第五十二章 成本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六十一章 不能瞎想第六十四章 兩個毒舌鳴翠柳第六章 君山洞天開工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三十二章 方丈和監院第十三章 望氣第一百零四章 收禮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二十六章 又是一道坎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六十一章 財務狀況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趙致然了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爲落葉聽風啊盟主加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七十九章 釣魚第八十章 抓捕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四十章 刺蛇第二十二章 串聯第十二章 敲詐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刀(爲zzzzlf盟主加更)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二十四章 一泉飛瀑掛潭邊第一章 趙師弟和諸師弟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二十九章 苟二立威第四十八章 物歸原主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二十章 恍如四年前第一百零七章 諸蒙的追趕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