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材料

交待完黑材料的事情,趙然又問起徵募三部部民築路的情況。

袁灝更是笑了:“這件事是保忠進山談的,三部頭人們一開始都不答應,等聽保忠說按人頭付錢,便開始猶豫了,最後紛紛要求提高價格。保忠談的價格是每人每天十二文,女子九文,比原先要多一些。”

趙然道:“無妨,都是小錢,徵募了多少?”

“原先定的是五百人,結果各家大小頭人都找到保忠,要求增加員額。保忠說,很多小頭人甚至反過來給他送錢,聲明每增加一個自己部族的員額,就給保忠兩文錢,哈哈!現在已經達到八百多人了,保忠問,還要不要,我就給他定了一千人。”

“只要能下山幫工,來多少咱們吃多少,一千人不夠,兩千人勉強好。”

“話是不錯,但真要放開了,恐怕這些頭人又沒那麼積極了。”

“監院言之有理,那就照監院的方法來。這些員額,三部怎麼分配的?”

“還是以筇河部爲主,佔了大頭,查馬部次之,最少的是龍白部,聽說龍白部的土司丹木御下甚嚴,這次徵募,保忠都沒能進哲波山,是查馬部的幾個小頭人幫忙遞的話,說是龍白部有兩個小族打算偷偷派人下山,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十人。”

白馬三部,龍白部最大,人數在四萬左右,查馬部次之,不到兩萬,最少的筇河部,總共才八千多人。但反而是人口最少的筇河部,對道門、對大明的態度更積極一些。

前年趙然履任白馬院方丈的時候,龍白部、查馬部都沒有人來拜見,更無任何表示,只有筇河部來了兩個頭人,代表他們的土司美思過來敬獻了少許禮物。

無論筇河部出於什麼原因,只要他們有這個態度,趙然肯定是要給他們一點甜頭的,而且在將來的最終解決方案上,也會給筇河部一個更好的條件,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現在先把路修完再說。

因爲徵募人員充足,所以原定等北線竣工後再開工的南線,提前了一個月開始,築路的主力便是這一千部民。

趙然身穿法袍,在開工之前做了一個科儀,不過這回應者寥寥,與西線和北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也不以爲意,科儀之後肯定還有手段,到時候各種神蹟出現,想來這些部民們的反應一定很精彩。

時間進入七月,南線工程也已經開工了一個月,相對於西線和北線,趙然在南線佈置的妖修很少,如五色大師、青田居士、黃角大仙、飛龍子等,隔三差五纔去上一次,活也不多幹——幹多了,工程進度太快,還怎麼讓這條路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妖修們過去,就是爲了人前顯聖,平整幾丈道路就撤,或者搬運幾方碎石和泥土就消失。當然,爲了保持神秘感,依舊是選擇在黑夜之中,但卻不再避諱部民們起夜圍觀。

九天鳳凰、東海龍王、崑崙麒麟、老君青牛之類的傳說在部民中喧囂塵上,以至於從當月開始,陸陸續續有些部民來到了白馬院敬香。趙然十分欣慰,這是白馬院從成立之後的五年來,第一次收到來自三部部民們的信力,雖然不多,但畢竟是開局了。

白馬院的工錢是這麼發的:每一位頭人,按照送來的部民人頭領取每人十二文的工錢,然後他們將回扣交給保忠,保忠給出不削減下個月員額的承諾,然後將回扣交回給白馬院,白馬院再向每一個前來做工的部民發放當天每人五文的工錢。

與此同時,白馬院動員城中的商戶,在筇河部所居的海子山下開設了幾間雜貨鋪,售賣糧食、食鹽、布匹、農具、鍋碗瓢盆、醬菜等,甚至開設了酒廝。過了大半個月,連貨站也設了一個,專門收購山裡的特產。

幾間鋪子的開張,給封閉了數年之久的海子山打開了一個和外界交流的平臺,筇河部的部民們在將掙到的工錢花完之後,又回到家中,將自家積攢的牛皮、羊皮、藥材等等拿出來,到貨站換取銀錢,然後再去商鋪中大肆採購一番,剩餘的則吆三喝五前去酒樓聚飲。

爲了維持市面、保護部民們的權益,讓他們能夠以公平的價格參與市場買賣,白馬院先後在這裡又設置了方堂海子山派出所、典造房直通辦事廳,僅僅一個多月的工夫,一條小小的街道便初步成型。

保忠一家搬到了這條小街上常駐,同時被委任爲海子山派出所的副所長,不過,卻是孤身一人,他上頭沒有所長,下頭也沒有兵,一個人肩負起了小街的治安重擔。同時,他私下裡還有一個掌管部民上工員額的權力。

他雖然只是一個火工居士,但在海子山筇河部的部民眼中,卻是官面人物,代表着白馬院在這條小街上的權威,所以整日介都在忙活着接待前來拜見的筇河部大小頭人。

保忠也是個有心人,乾脆將每日和這些頭人的見面及談話情況都記了下來,發往白馬院。不多久,白馬院便將筇河部的情況摸了個底掉。

趙然看着這份摸底情況的彙總,不由好笑:“攏共才八千多人,裡面竟然分了二十多家,大土司真正說話算數的,只有三分之一,這個筇河部還真是弱啊。”

袁灝捻鬚道:“美思的控制力怕是不行的,方丈,要不要提前動手?”

趙然想了想,道:“不急,再等等,多醞釀醞釀,如今只是筇河部,最好能再把查馬部、甚至龍白部的人多捲進來一些。”

袁灝又問:“這些材料方丈滿意麼?”兩天前,他派往總督署的典造房道士抄錄了厚厚一沓公文資料,全是嘉靖十八年白馬山大戰時期夏軍後勤糧秣調度、軍將士氣等方面的黑材料,許多都附有奪佔白馬山大營後夏軍沒來得及燒燬的文本檔記抄錄本。

另外,還有幾份白馬三部土司派人和明軍商談反正一事的相關記錄,裡面充斥着被夏軍掠奪、民生困頓的哭訴,裡頭明確羅列了一大串夏軍將領的惡劣行跡,有名有姓的就有十七、八位。

趙然在裡面也看到了對野利懷德的控訴,此君在掠奪紅原部民上頭,同樣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而且劣跡斑斑。真要把這份材料交到興慶去,他同樣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趙然提筆將他的名字和事蹟圈了出來,吩咐袁灝:“讓他們重新謄寫一遍,這個野利懷德暫時不要寫進去。如果能夠再加一些本地党項遺民、三部土司頭人的控訴記錄就好了。”

第三十八章 銀子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三十三章 張雲兆的決心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封推感言封推感言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十八章 捉妖(下)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八十三章 再啓青苗錢第四十五章 另一位師兄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五十五章 神符第一章 無極院的十月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一百零六章 三代首徒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七十六章 是敵是友第二十二章 名字第九十章 過堂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七十章 變故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一百零二章 喬遷第一百零八章 向老祖學習第四十七章 分割禮單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二十三章 野利與房當第二十四章 青苗錢第十五章 田園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三十一章 龍山廟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一百二十八章 年終工作總結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六十五章 約戰第六章 臨時事件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第六章 臨時事件第十三章 陣破第二十章 坑你的坑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九十五章 又回來了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十五章 理直氣壯第四十二章 再見故人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題第九十六章 大比前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四十九章 乾乾淨淨的手腳第八十六章 授籙方案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四十二章 再見故人第二十九章 佈道研究室第二十四章 信條不可觸犯第二十三章 暗樁和春耕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師兄出關第四章 修行中的臺階第一百一十九章 鬧劇第四十九章 回川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山之再友第五章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十八章 青衣來了第四十四章 東方師兄第八十六章 結局第三十五章 尊號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三十二章 依據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五十四章 酒樓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九章 機會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三十四章 劍意第八十九章 關於記憶力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驚無險的結果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二十五章 大青山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十八章 一個小意外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