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置換

來的兩位,一個是谷陽縣主簿孟登科,另一個是慈善金李管事。

接到龍安府公文後,孟登科沒有拒絕,在谷陽縣過了年,辭別孔縣令等人,便啓程前來白馬院上任。他今日剛到,來不及休息,便過來拜見自家的新上司趙然。

至於李管事,他是趙然直接以書信招來的。慈善金是趙然當年自掏腰包一手創立的,雖然名義上東家是李管事,但其實等若私產,爲谷陽縣的興盛立下赫赫功勞。

如今谷陽縣已經有了改革成熟的青苗錢制度,慈善金轉化爲了青苗錢的監督者,比起從前輕省了許多,也有了更多餘力,所以趙然便將李管事招來紅原。

都是熟人,趙然也不客氣,開宗明義道:“孟主簿、李管事,將你們請來,是商量商量我白馬院院產的問題。孟主簿,嗯,應當稱孟迎賓了,呵呵,你累不累,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上峰已經開始佈置工作了,此刻怎麼好說累?累也不累!於是孟登科連忙表示,自己精力好得很,渾身充滿了幹勁。

於是趙然續道:“白馬院現在一窮二白,你們兩個想想,怎麼才能讓紅原有所起色,順便讓白馬院的院產豐厚起來。我給你們三天時間,在城中轉一轉,如果要出城的話,讓方堂派幾個巡查跟隨保護。”

三天之後,大概瞭解紅原情況的孟登科和李管事回到了白馬院,趙然當即在書房中開了個小會,與會者除了他們三個外,還有剛剛將河邊耕地丈量完成的監院袁灝。

趙然在牆上掛了一張大圖,用一根小棍,指着圖上的文字和符號開始講解自己心中的計劃。

“設若有一個紅原城中的百姓,他沒有銀子,沒有耕地,沒有任何進項,可他想要得到一塊田地,他應該怎麼辦?很簡單,他做不到的,由我們白馬院出面幫他達成心願。”

趙然的小木棍指向其上勾勒出的一座小屋,道:“這是他在城中居住的房子,不大,也很破漏,這樣的生活條件,是很艱苦的,也是我白馬院同道所不能容忍的。”

小木棍指向下一欄的“慈善金”三個字,趙然接着道:“白馬院出面,向慈善金借十兩銀子,然後到即將分售的田地附近建一所可以容納他全家的房子,要大要寬敞,然後將他城內城外的房子互換。城外的大房子歸他,城中的小房子歸白馬院。”

“若是不願意置換房子呢?”

趙然斬釘截鐵道:“不願意換的,不向他出售政策性土地。”

小木棍挪回來,指向“白馬院”,趙然續道:“這個時候,我們開始以政策性價格出售田地,老袁,你這次丈量河邊耕地是六千多少畝?”

“六千八百四十畝。”

“很好,足夠撬動我們的計劃了。一畝地,假設我賣五錢銀子,一戶人家賣二十畝,那麼,我就收到了十兩銀子,然後白馬院將這十兩銀子還給慈善金,兩清!”

“百姓買田的銀子從哪裡來呢?”趙然重新指向慈善金:“由慈善金借錢給他們。當然,是低息,年利暫定四釐,和朝廷制定的青苗錢相同。”

“現在,百姓們住到了城外的大房子,又有了耕地,他們就可以正常開始耕種了,但他們欠慈善金十兩銀子的小額借款,需要分十年償還,我想,只要肯踏踏實實幹活的農戶,都完全有能力還清。”

“白馬院現在手上有一座小房子,是搬遷出去的百姓騰出來的,現在應該怎麼處理呢?”趙然的小木棍指向號房:“現在,這座房子劃撥給孟迎賓管理,算作白馬院的道產。”

趙然繼續指向慈善金:“號房向慈善金借十兩銀子,按照兩分年利計算。用這筆銀子將這座小房子推平,在此基礎上蓋一間商鋪,然後徵兆四方商賈前來租賃,假設每年租金爲十兩,一年零兩個月不到,就可以把欠款還清。”

“於是,道院的道產開始源源產出,慈善金也從中掙到了兩分利。”

孟登科舉手:“方丈,貌似慈善金略虧。”

趙然道:“看上去的確沒有賺到太多的錢,但不要忘了,慈善金本就不是以收益爲目的,能夠有兩分利彌補成本,就不算虧。當然,如果孟迎賓覺得這樣不好,可以想辦法,爭取讓慈善金也享受同樣的購地政策,比如在城內獲取某段街道的經營權,又或者以相同的政策價格,購買數萬畝草場。”

袁灝忍不住了,疑惑道:“方丈,前面的我都看明白了,以五錢銀子購買一畝地,年息四釐,十年歸還,和直接分地也沒什麼區別了,這個我同意。可是後面的……恕我直言,蓋了商鋪,有人願意來租麼?更遑論一年租金十兩?”

趙然點頭:“能租多少,這就要看咱們白馬院後續怎麼努力了。但無論收益如何,至少我們白馬院開始有了一筆道產,不是麼?”

“党項人怎麼辦?是否一併照此辦理?可是我認爲,他們換房子的意向不大。”

趙然點頭:“一併辦理,任其自願。”

袁灝搖頭:“可是党項人的問題比較複雜,主要在於城外這兩萬多畝耕地。”

趙然笑道:“他們的問題可以容後解決,咱們第一步先讓漢人百姓能拿到土地,只要這些原先佃租他們田地的漢人百姓遷出去,不再租他們的地,他們的生計就會成大問題——其實目前已經是個大問題了。少了這筆租子,他們應該怎麼過呢?還是等待白馬院賑濟麼?那可不夠!這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們兩個選擇,一是以田地換草場,一畝換十畝。”

袁灝對此表示認可:“他們不會種地,但卻都是放牧的好手,只是沒有牛羊……”

“這個好辦,李管事可以購買牛羊來放貸,年息同樣爲四釐。”

“原來如此。其二呢?”

“其二,不願置換的,就去做工!”

“做什麼工?”

“營建全新的紅原城。”

第十章 和東方大師兄談心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一百零二章 求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差距第二十三章 沒佔到什麼便宜第八十六章 結局第十五章 理直氣壯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五十七章 上三宮的菜菜第四十八章 憤青端木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三十七章 搜索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二章 熟人熟菜第二十九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四十六章 飛昇第七十二章 被圍堵第七十七章 天是灰色的第四十七章 圍攻(補更)第一百零一章 煉丹和煉器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四十一章 飧和閣第九章 天賦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三十六章 談談遷居的事情吧第一百一十章 總觀地震第六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四十章 西真武宮定計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三十章 託市第六十八章 方丈的“坐”法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故事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四十八章 物歸原主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第三十七章 新的漩渦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六十一章 趙廟祝的故事第六章 不一樣的修煉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五十二章 大勝第三十七章 新的漩渦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八十六章 結局第二十二章 敵敵友友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五十章 尋訪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二百零三章 比例第三十三章 張雲兆的決心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二十四章 忙碌的五月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三十四章 國家隊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四十八章 圍攻(續)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五十五章 信力排名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四十章 孰輕孰重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九十六章 後山藥園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八章 再次獎勵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意你的觀點第三十一章 後廚那點事第十二章 明王金身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十九章 後續第八十七章 杜騰會升座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易數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三十三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十七章 再拜玄元觀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