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配售

三月中的時候,這隊民夫已經建好了五個村落,便見到各處村落中已經升起了裊裊炊煙,這是已經有人入住了。勞動結成的果實最是香甜,眼望這一幕,大夥兒都很是歡喜。

不過,對於洗忠等党項人來說,欣喜之餘,又不禁有些慌張,因爲保忠的預言成了現實。

新建的村落中住進的都是最早遷徙到紅原的那批漢民,因爲民夫中就有不少人出自他們之中,所以洗忠瞭解得也比較清楚。這些人用城裡的破屋子置換了這裡新修的小院,然後從一個叫做“慈善金”的行鋪中借到了一筆銀子,以極低的價格——每畝五錢,買下了這些上好的耕地。

羨慕之餘,洗忠也很是奇怪,不見有人勞作,這裡的耕地每天都會自行翻犁,每天早上醒來,就能發現一塊新犁好的田,民夫們都在議論,說是道門請來了土地神仙幫的忙。

這個插曲雖然很神奇,卻無法解開洗忠心頭的鬱結,因爲城裡的漢民都開始陸續搬到了白河邊,他家的兩百畝地這下子徹底沒有人佃租了,過去還佃出去二十餘畝,現如今連一畝都佃不出去了!

好在洗忠拿到了這個月的工錢,足足三百文,可以買六鬥米,否則他真不知道這日子該怎麼過了。

因工期結束而匆匆回家的党項人心中都有着巨大的壓力,他們從來沒有如今日這般,盼望着下一次工期的到來。

洗忠拿到工錢回家的時候,白馬院的三都議事正在進行之中,因爲聶都講和範高功被天鶴宮抽調,參加一個爲時半年的基層調研,所以本月的三都議事只有六人蔘加,其中有投票權是四位。

趙然眼望都廚雷善,正在聽他彙報紅原的耕地和草場數目。

如何表示自己正在全力傾聽?許多人說是盯着對方的眼睛,這話本身沒有錯,但對於自控力不強的人來說,盯着對方眼睛容易分心,經常會造成聽見障,也就是聽一段忘一段。所以趙然的做法是,盯着雷善鼻樑的頂端,看上去是盯着眼睛以示尊重,自己也不會就此分心。

雖說當日袁灝打了保票,言之鑿鑿要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耕地和草場的丈量工作,但實際上還是大大超出了預定期限一個多月。

袁灝和雷善承認錯誤的時候,趙然替他們做了緩頰,首先將正月刨了出去,沒有計入期限,畢竟白馬院道士們輪休,也確實耽擱了進度,如此一來,也只是超期半個月而已,問題不算嚴重,兩人自我批評一番,便輕輕放過了。

還是那句話,趙然對他們在丈量土地過程中的辛苦勤勉是洞若觀火的,如果要說兩人有錯,也只是對預期估時的不準確罷了。

“……綜上,紅原有田五萬七千八百六十三畝,目前可以耕作的,主要是城外的兩萬八千畝,還有白河邊的新入冊之地,這一塊地有六千八百多畝,其餘兩萬多畝還在鬆藩衛駐軍手中。白河邊的土地是我們擬定最先分授之地,按照一人購買五畝來算,可以安置一千三百餘人,也就是四百到五百戶,目前已經安置了一半。”

“紅原的草場比較多,我們清算出來的草場有八百六十二萬畝,其中有兩萬畝是党項人的,他們有實實在在的地契。這八百六十萬畝草場同樣計入了院中賬冊,可以用於分授……嗯,政策性配售,按照方丈的提議,價格爲耕地的十分之一,每畝五分銀子。另外,哲波山、羊拱山、海子山中,我們無法丈量,估算當不在百萬畝之下,耕地或許也有一些。”

雷善沒有提及大君山,大君山雖是四大山系中條件最爲惡劣的,但好歹也有零零散散數萬畝季節性草場,以及上千畝耕地。不過整個大君山都是樓觀的地盤,被劃入了宗聖館的公產,不是白馬院可以染指的。

雷善彙報完畢,趙然帶頭鼓掌,給予雷都廚精神上的表揚,很是安慰了他一番,同時提議,對參與土地丈量的四十餘名白馬院道士進行集中慰問,每人慰問金一兩。

銀子不多,但帶隊的雷善卻感到很高興,丈量土地是他實際牽頭做的專項事務,院裡出銀子犒勞,這是對他、對辛辛苦苦了三個月的下屬們的肯定和支持,這表明,跟着他雷都廚幹活,是絕對不會白乾的!

趙然的提議獲得全票通過,袁灝和雷善絕不會反對,剩下一個谷都管,此人可謂隨大流的典型。

袁灝接過話頭:“多謝方丈對大夥兒的關懷,想必院中同道們會更加振奮的。方丈,那咱們接下來就說說耕地的事?”

趙然頷首:“監院請說。”

袁灝道:“到目前爲止,咱們白馬院已經在白河邊興建了十個村落,設置了十甲農戶,從城中遷出百姓近千人,發賣土地四千七百畝。直到今日,終於算是完成了對嘉靖二十年、二十一年遷徙而來流民們的承諾。接下來,力爭在本月前,繼續興建五個村落,將白河邊的六千七百畝耕地全部配售完成。”

“因爲春耕等不了人,所以四月底之前,必須解決城外的耕地問題,至少要解決一半。慶幸的是,此處是紅原,若是放在中原腹心,甚至種植晚稻的本省內地,此刻已經晚了。”

“故此,今天的三都議事,我提議,對党項人的耕地,採取置換之策,一畝耕地,依據上田、中田、下田之分,分別置換五畝、十畝、十五畝草場。地點我已經看好了,就從城南十里外廢棄的格勇寨周邊開始。爲了配合好置換事務,下個月開始修繕格勇寨,比照河邊村落模式,一院一戶,可容納兩甲,城內的党項人同樣可以置換格勇寨的院落。同時針對党項人放開慈善金的借款,年息與漢民借款相同,十年還清。諸位有什麼建議麼?”

第十一章 記名弟子第六十九章 仁多家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八章 材料第三十一章 初見張雲兆第七十四章 要關心下屬的成長進步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七十二章 被圍堵第五章 選址動工第三十六章 談談遷居的事情吧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百零二章 關於人才(爲靈狐二中盟主加更)第八章 長蟲山第十八章 青衣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計劃第六章 兩個神經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四十六章 羣狼第十二章 鬱悶的白騰鳴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一百一十章 望梅第二十五章 炒作和水牌第三十二章 搶人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四十九章 栽培第十五章 九天玄龍大禁術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五十七章 素履子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三章 東方敬的婚事第一百零五章 燈下黑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二十九章 重回翠鳴山莊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十七章 落魄後族封推感言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十六章 陣盤2.0第一百零七章 金丹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六章 臨時事件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七十二章 被圍堵第二十三章 道院二三事第三十七章 東線貫通第四十三章 交易第七章 搜山(爲郭植煒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競價第四十六章 再度逃跑番外(賀六行堂榮升盟主)第三十三章 張雲兆的決心第八十一章 逃跑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八章 痕跡第四十章 投緣不投緣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樓觀着想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四章 正派和反派的角色互串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三十一章 龍山廟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三十一章 迦藍寺別院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六十二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三十七章 僧鬧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十六章 詔令第三十八章 銀子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六十五章 使命和職責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一百五十章 藍圖第八十九章 抓回去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十九章 快要餓死的大師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八十章 還要等?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八章 材料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二十九章 道門行走駱致清第四十七章 分割禮單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二十六章 “朝三暮四”第九十三章 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