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

親自吩咐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大都廚郭雲貞見到了趙然的拜帖,然後給出了明確的接見時間。

類似於郭雲貞這類位高權重的人物,大部分時間的安排都不由自己決定。

比如接見外客,郭雲貞身邊負責日常事務的提科道士(由寮院委派,職級與五主十八頭類似)會將拜帖整理後呈報都廚閱覽,都廚決定見誰不見誰。

如果同意見面,一般則由提科道士安排見面的時間,如果是特殊的,或者重要的客人,都廚會指明具體時間,也就是“親自吩咐”時間。

這句話說明,在郭都廚的眼裡,趙然就算不是重要客人,也是特殊客人。特殊客人不立刻接見,卻把見面的時間放在了三天後,這就值得琢磨玩味了。

郭雲貞既然認爲自己是特殊客人,說明他知道自己這次求見的目的,那麼這是不是暗示,符雲真和潘雲翔聯名上疏一事,將在三天內揭曉?同時,這是不是意味着郭雲貞是贊同疏文的,但卻用這種方式告訴自己,“我雖然贊同疏文,卻不想得罪你,所以同意和你見面”?

爲了更好的進行比較,趙然決定去大都講盛雲天那裡也遞一個拜帖。

同樣的給值守都講院的火工居士塞了錠銀子,將拜帖遞上,同樣的第二天一早前去打聽是否能夠得到接見。

那火工居士愛莫能助的搖了搖頭:“對不起了趙方丈,我家都講最近都沒有時間接見你,你請回吧。”至於銀子,那火工居士也原物退還。

接過銀子,趙然有些出乎意料,沒有辦成事情就退還銀子,說明都講院的操守還是很不錯的,更說明盛雲天御下很嚴。

只不過盛大都講的操守和趙然沒有半文錢關係,他拒絕了接見,就表明了都講院在疏文一事上的立場,以及對趙然的態度。

由此比較,總觀三都的意見已經很明白的展露在了趙然面前:三都對疏文都持贊成意見,但對趙然個人的態度有所不同。趙雲翼願意幫趙然開個後門,郭雲貞對趙然持有中立和善的態度,盛雲天壓根沒有和趙然溝通的想法。

至於方堂符雲真和典造院潘雲翔,這二位是疏文的始作俑者,趙然完全沒有必要再上門拜訪,去了也是被打臉的命。

此時此刻,應該怎麼辦?趙然心裡那叫一個憋屈啊。

沒辦法了,趙然嘆了口氣,只能給東方禮發符,跟他訴苦。

“禮師兄,師弟我的修行大道要被十方叢林斷掉了,你看怎麼辦吧?”

“不是說杜騰會一案已經結束了麼?沒有牽扯到你吧?”

“簡寂觀方堂符雲真和典造院潘雲翔搞了一個疏文出來,叫做《館閣修士不入十方叢林疏》,說是要立規矩,由總觀下發詔令,今後館閣修士再也不能在十方叢林中擔任道職了。”

“此事當真?”

“千真萬確。如今已經在總觀八大執事房取得了一致意見,只等三都議事召開,就要確定了。師弟我也打聽清楚了,三天內就會召開三都議事,據說在京城的張天師和沈真人都會同意。”

“別慌,我想想辦法。”

“怎能不慌?這是要斷我的修行啊!我爲道門立功無數,總觀怎能如此待我?”

“這不是還沒定論麼?師弟何必慌張?”

“總觀意見全都一致,差不多也是定論了吧!”

“誰告訴你總觀意見全部一致?一致的是十方叢林吧?那是下觀!此事涉及館閣修士,十方叢林無權擅自下詔,必報上觀。”

趙然怔了怔,心裡忽然舒暢了許多,拍了拍自家的腦門,暗道自己真是糊塗了。每臨大事有靜氣,這話自己寫過不知多少次,可真輪到大事的時候怎麼就忘了呢?

趙然心慌的時候,都管院中,書房內的大都管趙雲翼正在仔細閱看《館閣修士不入十方叢林疏》。

疏文並沒有長篇大論,統共六頁,不過數百字,圍繞着核心意思——館閣修士今後不得在十方叢林中擔任道職——進行闡述,最後的目的只有一條,報送三都之後,希望形成詔令,下發天下道門。

裡面筆墨最重的部分,就是列舉館閣修士在十方叢林出任道職的危害,這些危害共有八條:

其一是修士大量精力牽扯俗務,無法專心修煉;

其二是修士容易爲凡塵俗世迷惑心性,於悟道不利;

其三是易使十方叢林上下隔離,以至處事準則崩壞;

其四是因修士身份特殊,無人敢於反駁,容易“言出法隨”;

其五是修士常年修行,不擅俗務、不通民生,決策容易偏離;

其六是修士擔任道職,會有截留修行資源爲己用的貪墨風險;

其七是修士一旦行惡爲私,無人能夠制約;

其八是修士加入十方叢林,其遷轉升黜無法度可以考量。

洋洋灑灑八條危害,前兩條是對修士自身修行的危害,後面六條是對十方叢林的危害,列舉詳盡,說服力十足。

趙雲翼知道,這篇疏文是典造院左殿主景緻摩起草的,疏文中的主張,也是他最先提出來的。

據說當年此人與趙致然有嫌隙,一直反對趙致然在川省十方叢林中任職。其後在葉雪關公推之時,被趙然拉下馬來,丟了天鶴宮監院一職,以至於無臉再在川省十方叢林中廝混。

但凡瞭解這段背景的,都知道這是景緻摩“公報私仇”,但不管他處於什麼用心,在十方叢林所有俗道們的眼裡,這篇疏文絕對是好文,其所提主張絕對符合所有十方叢林俗道們的意願!

這就夠了,還需要考慮用心嗎?

就本心來說,趙大都管也是贊同的,十方叢林中最好一個修士都沒有,否則你叫大夥兒怎麼做事?只不過趙致然此人,很得玄元觀監院李師弟的看重,同時又與自家兒子交好,算得上站在自己一邊的人。

趙雲翼不希望十方叢林運行數百年的規矩被打亂,但並不反對有一個站在自己一方的特例存在,如果使用得當的話,這個特例說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難道不是嗎?

這份疏文呈遞到他手上已經五天了,權衡了那麼久,他今日終於提筆進行了稍許改動。

前文一字未增,一字未刪,趙雲翼在末尾添了一句最普普通通的話:此令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熱烈慶祝天明道長榮升盟主,於今日未時六刻成功渡劫,於法得自在,萬劫不逢災,受天庭符詔,飛昇仙界,位列仙班。本章加更,爲道友送行!

第五十八章 君山民事第六十二章 繼續聽趙廟祝講故事第三章 吃“大戶”(爲登峰見我盟主加更)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七十七章 提名人選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制度性障礙第三章 勸解第十九章 慈善堂風波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一章 玉皇閣第十章 黑白顛倒的一天第九章 普真禪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十一章 碰瓷第七十六章 是敵是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完本感言第三十一章 後廚那點事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五十章 飛翔在天空之上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三十章 兩張人名單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樓觀着想第七十章 變故第八十四章 投籌開始第三十一章 後廚那點事第三十一章 雲水堂的法陣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五十章 飛翔在天空之上第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第二十三章 暗樁和春耕第四十七章 三項主張第十七章 落魄後族第二十章 恍如四年前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五十六章 赴會報恩寺第七十六章 點化第十五章 觀雲臺上練法寶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二十章 五行神陣纂要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一章 幾項治策第八章 痕跡第八十六章 僧推月下門第六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十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一百零二章 女修有點多第十七章 大沼澤第二項技能第二十四章 青苗錢第六十一章 威風(爲AD先生盟主加更)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十五章 強硬的白馬院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七十八章 同心掌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二十六章 三個狗腿子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八十六章 授籙方案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封推感言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四十章 西真武宮定計第十四章 授籙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七十章 算計(補欠更)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十章 道廟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四十章 貢布山口的閒言碎語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七章 又是趙致然第三十七章 黎州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