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後廚那點事

雨墨的回信中,將宋雨喬的事情詳述了來龍去脈,並告知趙然,此事已經辦妥,宋師姐可以迴轉山門了。趙然不由感嘆事機巧合,沒想到雨墨和宋雨喬竟然拜在了一個師父門下。

雨墨的書信寫得越來越長,從最初沒有半個文字的一幅素描勾勒,到短短几行字的噓寒問暖,再到如今的長篇累牘,趙然偶爾會幻想着、琢磨着、自嘲着,這丫頭不會是愛上自己了吧?

當然,這個念頭也僅僅讓趙然自鳴得意了一番,便不再做他想,畢竟兩人之間的懸殊鴻溝,不是書信往來便可跨越的。

除了告訴趙然,自己不負所托之外,雨墨的回信重點卻是那個困擾了她多日的謎面。這一次,趙然終於滿足了雨墨的好奇心,將答案寫了出來。這個答案也是整封回信的內容,一共就三個字。

趙然再次前往後院,求見宋致元,宋致元一直在等待趙然的消息,見趙然前來,便急切的詢問起來:“你有大鍊師的消息了?”

趙然搖頭:“這卻不曾。”

宋致元心中失望,“哦”了一聲:“這次過來,是有什麼事麼?”

趙然道:“巡照,貴侄女的事情,已經有消息了,特來稟告巡照。”

宋致元聞言精神一振,他想攀上大鍊師楚陽成的關係,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自家這個寶貝侄女。宋雨喬這些時日其實就躲在宋致元山外的田莊中,整日裡哭哭啼啼、以淚洗面,看得他這個大伯心疼不已。

雖說身居道院八大執事之一的寮房巡照這一重要職位,但宋致元心裡有數,大鍊師地位太高,想要人家幫助自己謀取更廣闊的前程,是很難張口的,若是一個不小心,反而會在大鍊師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適得其反。

倒是自家侄女這點事情,因爲性質不同,卻有達成的可能。其實他也並沒想過爲此事攀扯到大鍊師頭上,還是那句話,大鍊師的層次太高,若是有別的門路,他更願意去想別的辦法,可惜道門的館閣一脈對於他來說同樣太過神秘,因此,也只能抓住趙然這條線,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聽說有了消息,宋致元立刻問道:“卻是如何,且說來聽聽。需求何人?所費多少?這些你且放心,總之我盡力而爲就是!”

趙然道:“沒那麼複雜,已經辦妥了。巡照回去後,便知會貴侄女一聲,重回華雲館就是,雲姑道長已經不怪責她了。”

宋致元呆了呆,看着趙然,怔怔不語。

趙然馬上醒悟,自己把事情說得太簡單了,反而令對方不敢置信,當下便道:“巡照清楚貴侄女因何事不敢回山門麼?

宋致元道:“聽她說,是犯了門規。”

趙然見他語焉不詳,情知對方可能還不大明白裡面的根底,當下便詳詳細細講了一番,末了道:“華雲館林道長心疼的是賠出去的靈藥和靈符,對貴侄女實屬遷怒,當然,貴侄女下手不知輕重,手下傷了人,這是事發的由頭,這一點不可否認,只是遠遠沒有她自己想得那麼嚴重。我已託人在林道長面前陳情,林道長已經答允不再追究了……當然,貴侄女回去後也許還會受些責罰,不過肯定不會重責就是。”

趙然的講述比宋致元知曉的多得多,就連傷人一事,宋致元也是首次與聞。他聽完之後這才感嘆道:“原來如此,這丫頭一直不肯對我明言究竟所爲何事,卻原來是傷了人……此番全賴你出力,我若向你致謝,便顯得生分了……卻不知你那朋友是誰,宋某必得備上厚禮,略表謝意纔是。”

趙然笑道:“這卻不用,我那朋友也就幫忙說了幾句話而已,巡照不必介懷。他們那些人行蹤隱秘,也不願攪擾到塵世中,巡照的謝禮就不用了,這份心意我可代爲轉達。”

趙然這般高深莫測,宋致元也不好再問。不過宋致元也很理解,館閣之人雖說同屬道門一脈,但子孫廟和十方叢林決不能相提並論。人家修的是成仙之道,已非凡間一流,不是自己癡心妄想可以巴結的。

宋致元這回再看趙然的眼神就不一樣了,除了感激之外,還多了些羨慕之情。能夠和館閣之人交上朋友,這小子運氣當真不錯。相比之下,自己那個侄女雖說也在館閣中修道,但不僅幫不上自己,反而要讓自己操心。人生在世,當真是難說得緊。

宋致元問了問趙然在飯房是否還習慣,趙然說一切都好;宋致元說有什麼難處,別忘了來尋我,趙然說那是肯定的,將來還有很多事情會勞煩到巡照。

如趙然所言,來到飯房已有小一個月,自從將苟二從屋子裡趕出去之後,一切似乎都很平靜。

飯房的職司是負責做飯,菜房的職司是負責做菜,同時,兩房還分別負責購入糧食和菜蔬。雖說職司上是分開的,但實際上做事的時候,兩房很難分得開,往往混在一起,於後廚之中不分彼此。

趙然幹了一段時間的生火、洗碗、擦桌子、掃地等幫廚的活計,熟悉了之後,李飯頭又調配他進入後廚,學着淘米、和麪、擇菜等等,趙然都一絲不苟的全部完成,並無差錯。之後,李飯頭開始安排趙然上手,協助主廚蒸飯、煮菜。

趙然和飯菜二房其他六人的關係自然談不上好,他也不以爲意,別人不搭理他,他也不搭理別人。李飯頭囑咐張澤和苟二等人傳幫帶,教會趙然做飯煮菜,那二人表明答應,背後卻置之不理。不過趙然也不稀罕,道院之中吃飯的嘴多,做得都是大鍋飯、大鍋菜,不講究什麼精緻和鮮美,只要弄熟就可以,這點活,趙然完全不需要別人指點。

這天,李飯頭將趙然喚過去,道:“你這些日子,做事也算利索,學得也很快。後廚間的這些職司,你也全都掌握了。如此,從明日開始,你便學着掌廚吧。”

飯菜二房的火工居士們,是要輪流掌廚的,一般是一人一天,依序排列。掌廚者提前一天拉出菜單,依照菜單備齊所需菜蔬和肉類。

無極院有道院所屬的產業,分屬八大執事房中的號房掌管,號房中又細分爲莊頭、茶頭、園頭,位在“五主十八頭”之中,具體負責田莊、茶山、菜園。按理說,道院之中的一應吃食穿用等,都可由號房一力供應,但實際上,號房的產出非常豐厚,院中百多道士和火工們的日常消耗相比而言卻不多。

因此,號房的產出大部分都放到市集上去發賣,是道院的重要收入來源,所以,號房纔是整個道院一衆火工居士們極爲嚮往的地方。號房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做生意上,便由此產生弊端。

在道院的實際生活中,寮房是不向號房直接徵用糧食蔬菜的,很簡單,因爲沒有油水。相同的原因,號房當然也不願意直接向寮房提供產出。故此,兩房達成默契,寮房自去市集上採買所需,號房則一心一意掙銀子,雙方互不相干。而明面上的理由則冠冕堂皇——每天都要讓大夥兒吃上新鮮飯食。

所以,輪值掌廚,也是飯菜二房火工居士們撈好處的最佳時機。

拉出菜單以後,下山採買所需菜蔬,由掌廚者掌勺,負責煮飯和煮菜,而其他人則幫忙生火、淘米、擇菜、洗刷,這便是後廚的規矩,也是趙然明天要做的職司。

感謝6322046書友的打賞_本書的第一個打賞,鄭重道謝!

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五十六章 做賊心虛(盟主加更)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二十三章 同門的關愛第一百三十三章 邏輯關係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十六章 慈善堂第二十六章 老朋友們第四十四章 接官亭一日第九十七章 莫非後遺症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十三章 陣破第二十二章 情書和上升之路第四十六章 再度逃跑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六十一章 甲乙丙丁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九十三章 看破一竅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四十二章 令人暈眩的募資方式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四十一章 逃出貢布山口第二十四章 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第九十七章 十二枚棋子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十一章 碰瓷第十八章 明覺的煩惱第四十二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二十四章 君山獵寨番外三(賀CloudMan榮升盟主)第九十九章 三月事件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二十九章 苟二立威第六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八十三章 橫斷大山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七十三章 跑上級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十四章 臨洮第八章 手訣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聲筒第五十七章 上三宮的菜菜第三十二章 預期與人心第四十一章 關鍵人物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十三章 傳說中的“三英局”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八十六章 授籙方案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二十一章 約期將至第二十八章 向上的門路第五十六章 凡事皆有利弊第六十章 脊樑第三章 做客君山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五十八章 折扣第八十六章 授籙方案第二十五章 大青山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四十九章 回川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三十八章 來自興慶的消息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計劃第二十一章 競價第四十章 孰輕孰重第二十四章 緣何成人之美第一百零二章 關於人才(爲靈狐二中盟主加更)第二章 反間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二十二章 西真武宮震盪第六十一章 趙廟祝的故事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九十一章 龍虎山來的客人第五十章 殺還是不殺第十五章 強硬的白馬院第一百零六章 越境鬥法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八十六章 僧推月下門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號令第二十一章 昌明菩薩咒第三十三章 轉變第十四章 趙然的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