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刺殺案後十日

ps:本章還債,恭賀yangzhigang兄榮升長老。

面對諸致蒙的好意,趙然爲之一怔,旋即忍不住有些感動,向諸致蒙道了聲謝。

諸致蒙又道:“之前最好先嚐試着修煉入門道法,也不至於耽誤下去。我看看能不能給你找幾本道書,你也學學?”

趙然道:“大卓、小卓師叔給過我道書了,一本《上清訣》,還有《正一符法》和《制器譜》。我正在學,只是不知該去何處配授籙職,兩位師叔說會幫我想辦法的。”

“那就好,有空我給你寫信,到時候你可以通過西真武宮三都渠道給我回信,他們可以和華雲館直接聯繫。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在信中問我。我知道你於學習一道很有天分,但我畢竟身處華雲館中,若是連我也不懂,可以幫你向我師父或者其他師叔、師伯詢問。”

諸致蒙隨樑法師離開了,前來松風嶺的各處道門及官府人等也漸次散去,趙然跟着無極院衆人返回了無極山,回去後便倒頭大睡了一覺——這幾天他確實累得夠嗆,不是身體上的疲倦,他修煉功德已經初具成效,好歹身具法力,這點疲勞完全不在話下。他的累主要在於心裡,更在於對自己未來前景的迷茫。

從見到張監院屍身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力主施行的青苗錢改革一事。恐怕推動不下去了。甚至能不能繼續在谷陽縣維持下去,他對此都完全沒有信心。

這兩天他得了空閒便會盤算,自己馬上就要着手進入“煉精”一關,按照道士境的修煉手段修行,需要的功德力不在少數。第一要務當然還是希望能夠維持住谷陽縣的青苗錢新政。這項治策給他帶來的功德力回報是極其豐厚的。

如果維持不住的話,他就退而求其次,將主要精力投注在開荒一事上,他預計這件事可以帶來的功德力也不會太少,或許可以滿足修煉所需也不一定。

張監院被刺之地就在谷陽縣境內,這件事對於整個無極院的道士們絕對算得上無妄之災。雖說此刻已被推斷出是佛門妖僧。非是無極院可以應付的,但無論如何,作爲統管全縣道門事務的無極院推卸不了應該承擔的責任。因此上到監院宋致元,下到普通的唸經道童們,包括金久在內。都很是惴惴不安,不知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爲了盡力將罪責減輕,整個無極院都行動起來,封鎖道路關卡,走村串戶查訪線索,甚至很少有的展現出了強勢的一面,直接將谷陽縣三班衙役和弓手的調度權拿了過來。

身爲方堂方主,如果說無極院真要挨板子。那麼第一板子打的是監院宋致元,第二板子肯定會落到趙然屁股上。一連十多天,趙然都在爲破案一事辛苦奔波。他倒不是害怕挨板子,而是因爲心裡隱隱有一層負疚感。

如果不是他力主青苗錢改革,如果不是爲了參加他建言的“現場辦公會”,張監院就不會此時前來無極院,或許就不會被刺殺在松風嶺。每當想起那個只見過兩回的老道士,每當想起這個老道士對自己的鼓勵和希冀。他都會忍不住感到內疚。

除了內疚之外,趙然還有一絲揮之不去的疑慮。他直覺中認爲,此事和張監院強力推行青苗錢改革一事有關。否則怎麼會如此湊巧,剛好在準備推廣改革的時候被刺於中道?而且張監院就算位高權尊,但說到底只是一個十方叢林的監院,是一個“俗”得不能再“俗”的老頭,他和佛門和尚有什麼恩怨,會引來一個修行界的刺客,甘冒奇險將他刺死?

趙然將目光牢牢鎖定在和尚的“光頭”之上,這是一個極爲明顯的特徵,也是目前爲止唯一可行的搜捕線索。爲此,趙然親自帶隊,從縣城開始,大肆查找,不放過任何一個沒有頭髮的禿頂。縣城查完了就到各處村莊搜查,普通百姓查完就查豪紳大戶。

爲了避免惹禍上身,谷陽縣的豪紳們都不講任何條件的敞開了大門,極其主動地配合趙然查找線索。往往趙然剛開始查這一戶,下一戶便已經派了管家,甚至家主親自到場,恭恭敬敬邀請趙然前去搜查。

全縣大索十日,趙然倒是捕獲了幾十個光頭,但無一例外全是“良民”,之所以禿頂,九成原因是不長頭髮,裡頭一個和尚都沒有,更別說身具佛門法力了。

在外頭昏天黑地連軸轉了十天,趙然一無所獲,不得不返回無極院。一回山門,趙然就被宋致元請了過去。

宋致元這幾天顯然也沒好過,眼見着小半邊髮髻都已經見白了。宋監院已經沒有閒情烹茶品茗,趙然也沒精力安撫這位上司,兩人對坐良久,氣氛很是沉悶。

宋監院通傳給趙然的消息來自西真武宮,因爲張監院意外身亡,所以西真武宮很快補進一位監院。由於特殊情況,這位監院並非三都議事所推舉,而是玄元觀任命的。

“新監院姓徐,今年剛滿五十,名叫徐騰龍。”

趙然掐了掐太陽穴,無力道:“張監院故去了,西真武宮不可一日無主,新監院上任勢所必然。就是不知這位徐監院是個什麼樣的人,會不會繼承張監院遺志,繼續支持青苗錢改革。不過既然是玄元觀任命的監院,恐怕青苗錢一事還是有希望繼續推進下去的,畢竟玄元觀的李監院與張監院關係密切,是支持張監院的……”

宋監院沒接趙然的話頭,繼續介紹這位俆監院的履歷:“徐騰龍生於湖廣黃州,十七歲入黃岡縣恩德院……”

趙然一愣:“湖廣?”

“……二十歲受牒,二十七歲爲槽頭,三十歲轉客堂門頭,三年後升典造,又三年遷巡照。四十歲時,入黃州府武聖宮爲迎賓,四十二歲遷巡照,四十五歲調武昌青元宮巡照、都管,四十八歲入湖廣長春觀爲知客。”

趙然聽着聽着,就聽出門道來了:“此人從未擔任過監院?”

宋監院點了點頭,趙然頓時大奇。

從徐騰龍的履歷來看,此人的遷轉有兩個特點。

其一就是升遷極快,基本上兩到三年就能升一級,就算平級調任,也基本上奔着重要職司而去。這種人關係很硬,上頭總有人不遺餘力的提拔他。但他起步卻很低,和趙然這種混進道院的人幾乎相同,說明家世背景不強。之所以有那麼硬的關係,不出意外的話,應當是很善於打點的人,說難聽點,就是非常善於迎合。

第二個特點是,此人一路由道院而道宮,再由道宮而道觀,從來沒有過主持一方的經驗,這樣的人通常沒有什麼過硬的能力,也就是才具和器量不足,連提拔他的人都對他的能力沒有太大信心,所以不敢託以全權。

趙然好奇的是,這樣的人,怎麼會莫名其妙跑來四川?而且一來就是道宮的監院?

宋致元嘆了口氣,解釋道:“任命是玄元觀下達的,但聽說此人卻由廬山總觀推薦而來。”

又是廬山總觀?咦,怎麼會說‘又’呢?趙然猛地想起,西真武宮那個不着調的方丈,也是從湖廣過來的。當下忍不住問道:“杜方丈……”

宋致元沉重地點頭道:“杜方丈少時便是在黃州武聖宮受的牒,一直做到武聖宮監院,五年前入武昌青元宮任方丈……”

趙然追問道:“聽說去年杜方丈來四川,便是廬山總觀直接下的任命?”

“不錯!”

這下子,趙然終於感受到事態的嚴重性了。

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八章 手訣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七章 趙廟祝“不行”第二十八章 氣海之內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三十九章 犯了哪條王法第五十二章 成本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四十六章 強援第九章 五色大師第六章 兩個神經病第六十五章 第三條道路第二十章 坑你的坑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六十二章 宋監院的策論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三十八章 順風順水莫囂張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三十三章 轉變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四十三章 哲波山盟誓第七十五章 跟蹤是門辛苦活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第一百零一章 接駕(爲Noctis1盟主加更)第二十三章 暗樁和春耕第二十二章 西真武宮震盪第二十八章 向上的門路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九十八章 筆試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四十章 貢布山口的閒言碎語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四十七章 當金身再遇法相第七章 趙廟祝“不行”第十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四章 受籙黃冠第四十二章 再見故人第十八章 明覺的煩惱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一百章 新的道職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一章 回明第十章 陣法之道(上)第五十九章 三個問題第二十九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八十五章 藥材和鄉試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爲落葉聽風啊盟主加更)第三十章 哪裡來的小丫頭第一百零六章 越境鬥法第八十七章 送信(爲星漢浮槎盟主加更)第十一章 記名弟子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十三章 第三次正骨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五十章 好大一個工地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七十七章 月上女第四十九章 天龍院來人第三十七章 僧鬧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十四章 授籙第七十三章 名單第五章 破境第四十二章 再見故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差距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四十九章 上觀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五十二章 成本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二十八章 向上的門路第三十九章 和尚罵禿驢第一章 散骨丹第一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二百零三章 比例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