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裡應外合

?安祿山刺探了契丹絕密軍情,又帶回了契丹分掌兵權的大賀氏酋長李過折,完成了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讓范陽節度使張守珪異常的震驚。[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震驚之餘,張守珪在中軍大帳中和李過折密談了整整一夜。

張守珪明白了,李過折品嚐過和大唐友好的果實,本身不贊成對唐軍作戰,但因爲契丹可汗屈剌受到了可突乾的蠱惑,採取對唐朝強硬態度,作爲族人,他也不得不跟隨。但是,在軍事行動開始之時,他到了屈刺設在燕山深處的營帳接受任務,發現可突乾和突厥的精兵都埋伏在深山之中,而讓他的軍隊在老哈河前沿展開,擔任引誘唐軍的任務。

這就引起了李過折的不滿,甚至憤怒,因爲他的軍隊要先承受唐軍的打擊。在唐軍攻勢疲憊之後,然後可突乾和突厥的聯軍在唐軍後方發動襲擊。

根據這樣的安排,唐軍的覆滅不可避免,但是,李過折自己的軍隊必將遭到重創,而獲得勝利的卻是可突幹。

可突幹藉助屈刺的權威,一石兩鳥,即幹掉了唐軍,又削弱了自己的勢力,必將完全控制整個契丹部族。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生存,實力削弱的結果,就是大賀氏部落消亡,完全融合進遙輦氏部落。

這是李過折無法忍受的,他在抗議不成的情況下,很不高興的離開了屈刺的大營,在返回的路上,碰到了安祿山。

因爲安祿山的出現,李過折靈機一動,突然產生了和唐軍聯手的想法,因此,甘願成了安祿山的俘虜,見到了張守珪。

張守珪是一代名將,很清楚戰爭的原則就是因勢利導,在掌握了戰場形勢以後,馬上進行了安排,在和李過折簽訂了合約之後,派兵護送他秘密返回大營。

張守珪送走了李過折,立刻秘密提拔安祿山爲偏將,安思順等人也有封賞,一律提拔爲騎兵校尉。

張守珪之所以秘密提拔,因爲戰鬥沒有開始,他不想泄露了更多的機密。唐軍中有很多的契丹和突厥軍士,誰也保不準自己的軍隊中有敵人的密探。

三天以後,趁着深秋的冷風捲起,唐軍開始行動了。張守珪命令騎將王悔率領一支8000人的騎兵部隊,大張旗幟的向北進發,吸引契丹軍隊的眼球。然後,他親自率領3萬步兵主力,偃旗息鼓的出發,進入了燕山山脈。

在燕山燕子固的一座寬闊的谷底,契丹可汗屈刺在此設立了可汗大帳,可突乾的3萬大軍和突厥的1萬騎兵,正在等候着唐軍出擊的消息。

在第三天的凌晨,燕山山脈冷氣逼人,散漫的雪花從寧靜的天空飄落,燕趙大地,雪落無聲。

在這個寧靜的時刻,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在沉睡。張守珪的步兵從南方進入,悄悄的接近了燕子固。

唐軍斥候在半夜就開始了行動,摸掉了昏昏欲睡的契丹瞭望哨,清理了外圍。張守珪在將領們的簇擁下爬上了高岡。站在高處,放眼望去,燕子固的情況一目瞭然。

在燕子固的窪地之中,雪落無聲,星羅棋佈的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帳篷,裊裊炊煙在窪地中間飄起。在營地之中,剛剛起牀的軍士們三三兩兩的在營地之中游蕩着。

張守珪回頭看了一眼,看到將士們在身後排列整齊,進攻的隊形已經完畢,於是命令道:“擂鼓,全軍進擊。”

隨着張守珪的一聲令下,一面唐字大旗陡然豎起,迎風飄飛,數十面大鼓震天駭地的擂響,隆隆的戰鼓聲順着山勢激流般滾落,驚起了一地寒鴉。隨即,唐軍步兵吐掉了口中的木棍,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吶喊,潮水般的向山谷中涌去。

數萬人的吼聲在山谷中凝聚碰撞,產生了極爲駭人的聲勢。在這一霎那,突厥和契丹騎兵驚呆了,隨即一陣混亂。

唐軍潮水般卷地而來,兇悍的突進聯軍大營。而突厥和契丹騎兵,倉猝間來不及準備,沒機會上馬,甚至有些將士來不及抄傢伙,只能用隨身的短刀和唐軍肉搏。

唐軍步兵裝備精良,戰力獨步天下,沒有任何對手。契丹騎兵如果在馬上,尚可以和唐軍一搏,在馬下作戰,契丹騎兵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在這一瞬間,唐軍猶如鐵流奔涌,所過之處,血花飛濺,突厥和契丹聯軍橫屍遍地,出現了大批的傷亡。

契丹可汗屈刺和遙輦氏大酋長可突幹喝了一夜的酒,凌晨剛剛睡下。聽到陣營中大亂,知道不好,連滾帶爬的衝出了大帳外,在親兵的拼命護衛下,隨便抓了幾匹馬,也不等着裝上馬鞍,策馬就逃。

契丹是馬上的民族,契丹人個個都是馬上的英雄,就是沒有馬鞍,屈刺和可突乾等人,依然在馬上坐得很穩。

看到屈刺等人逃了,突厥騎兵和契丹人無心抵抗,紛紛拉過戰馬,漫山遍野的四散奔逃。

這一次短促突擊似的戰鬥,不到一個時辰就結束了。唐軍獲得了無可爭議的勝利,契丹和突厥聯軍被殺一萬多人,其中包括很多貴人,剩餘的兩萬多人趁亂逃走。

然而,這次戰鬥的勝利,不能僅僅用殺傷人數計算,因爲突厥和契丹聯軍的建制完全被打亂,已經無力戰鬥了,起碼在幾天之內形不成戰鬥力。而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幾天的時間,足可以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

屈刺和可突乾等人沿途蒐集敗兵,帶着這一羣散兵遊勇向北方撤退,但是,他們的苦難註定不會因此結束。在敗退途中,遭到了唐軍騎將王悔的攔截,在付出了近萬人的死傷之後,突厥和契丹殘軍終於突出了重圍。

到了外圍,茫無際涯的大草原撲面而來。突厥騎兵將領不玩了,帶着兩千多人撤走了,返回了漠南。屈刺和可突幹無奈,帶着幾千人的殘兵敗將,向老哈河方向退卻。在途中,得知唐將王悔已經率軍奪取了黑城,實在沒有地方安身,無奈之下,只得投奔了李過折。

在老哈河的前沿陣地,李過折帶領大賀氏的主要將領,隆重的迎接了契丹可汗屈刺和可突幹。

進入大營之後,李過折安排敗兵休整,然後擺設酒宴,爲屈刺和可突乾等人壓驚。

半夜時分,酒喝得差不多了,李過折命令刀斧手進入大帳,將處於酒醉狀態的屈刺和可突乾等人剁了。“夜斬可突幹、屈刺及其黨羽數十人降於唐。”

范陽節度使張守珪在李過折的支持下,平定了契丹,擊敗了突厥,北方因此安定。爲了鎮服北方各部,他在紫蒙川進行了聲勢浩大的閱兵儀式,並將屈剌、可突乾的腦袋送往東都洛陽,懸掛在天津橋的南門。

爲了防止契丹死灰復燃,張守珪在請示朝廷以後,在此地設置了紫蒙戍,派兵駐守。“戍”是軍事單位,大約與今之軍分區相當,專爲扼守盧龍道而設。

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大唐朝廷下達詔令,拜契丹人李過折爲北平郡王、任命其爲松漠府都督,至此,權位又歸於大賀氏集團手裡。

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李過折因爲借大唐的勢力奪取了政權,被扣上了奸細的帽子,因此失去了民心,得不到各部支持,同年又被可突乾的餘黨涅裡(一作泥禮或雅裡、涅禮,即遼始祖)所殺。涅裡立迪輦俎裡(漢名李懷秀)爲阻午可汗,遙輦氏又奪回權位。

但是,涅裡也得到了教訓,知道跟着突厥混沒前途,大唐朝廷有錢還大方,要比突厥可汗好得多。因此,毫不猶豫的挪動了屁股,一屁股坐到了大唐的陣營。

在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大唐朝廷即拜李懷秀爲松漠都督,封崇順王,以宗室女獨孤爲靜樂公主妻之。

李懷秀爲契丹可汗後,遙輦氏重新獲得了中心權力,爲契丹各部盟主的地位終於穩定下來。

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39節 捕俘(1)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210章 漢家奴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188章 烈女第80章 受命出征第21節 芳心暗許第71章 死亡突擊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28節 力士脫靴第41節 裡應外合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3節 阿犖山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55節 一路向西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1章 故土難離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85章 面聖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4節 追尋寶刀第57節 路遇屍體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62章 小茅屋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76節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5節 賣刀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329節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297節 常山大捷第16節 飛來橫禍第38節 大賀氏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55節 一路向西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48節 烏雞變鳳凰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71章 死亡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