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只感嘆、未竟通盤。(二)

蔡培峰的回答大出武帝意料,未想到蔡培峰竟然如此答他,以武帝的修爲定性,竟然因爲此話而手下一緩,險些被趁勢彈指相襲的唐逸傷到!

要知唐逸手中熒火可是在飛蝗石之外塗抹唐門特製熒粉,雖然用做指路,但威力卻與普通飛蝗無異!赤瞳之下,武帝的漏洞瞞不過唐逸,手中熒火隨即而出,只可惜修爲終究不及,未能趁勢得手!

朝唐逸看了一眼,武帝再回過頭來,竟然哈哈大笑道:“不錯!挑起中原名門相爭,在你們眼中,本尊自然豺狼之心,若無大利,本尊又怎會放過你們?”

武帝向來謙和,從不做怒,面對旁人,不論身份高低,都是自稱一聲老朽,不想今日竟然稱起本尊來,更是坦承挑撥中原武林之事!

武帝這一承認,直聽的唐逸心頭既喜且憂,喜的是武帝這麼說,必是下了決心要戰,這樣有一來,合圍可成!且有他的壓力,點蒼崑崙也再無回心轉意的機會。可同時唐逸也生憂慮,憂的則是武帝自入江湖,第一次這麼狂妄,可以想到,必然是此前進攻唐門的試探,令他感覺德皇再沒有什麼佈置後招,終於放下心來,這本也算好事,只可惜放下心來的武帝,怕便有意在今日大開殺戒了!

沒了忌憚制蘅,以武帝如今的修爲,哪不橫行江湖?唐逸可是知道東文鼎已死的消息,自然更覺可怕。試想武帝這等超人修爲,卻要在各門之長的面前聲聲謙恭非常,甚至甘願,這等隱忍,一旦爆發,那可更爲激烈!

也就在這時,唐逸只覺得自己的餘光處,人影一閃!

“那裡有人?”

唐逸的赤瞳應對武帝一人,倒也有餘,便分出一些,朝遠處望去,隨即一片青色的衣角映進眼簾。

這也是唐逸的眼睛比常人強上許多,又開啓赤瞳,所以不只望的遠,更是辨認的十分清楚,換做旁人,就算樹野已經枯黃,但還未落盡,數十丈外,又怎可能分出一片衣角?

只一片青色的衣角,換做別人,就算看到,卻也不會明白其中意味着什麼,但唐逸的心下卻是一動,隨即狂喜:“難不成是他來了?不錯!絕對是他,他這一來,合圍便在不遠!”

唐逸認出了行雲,自然高興,因爲行雲既然到了,那合圍便就近在眼前!

唐冷感覺到了唐逸的變化,傳過聲來詢問,得知如此,也是稍鬆了口氣,當年聽到唐逸所言,唐門最終決定依照德皇的安排一步步走下來,就算唐逸隨後失蹤,唐門也沒有過份擴張,甚至對點蒼咄咄逼人的氣勢,大多避讓開來,所爲的只是唐門日後愈加強盛。

唐冷希望自己的手中捧起一個前所未有的唐門,而不願唐門毀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如今的唐門中人,唯有唐冷的心裡最是緊張,雖然唐冷的面上平靜依然,可他的擔子責任卻是最重!幸好合圍依舊,行雲也來了,只要唐門再堅持一會,這一切便將結束!

當然,一切都要三派能夠拖延住武帝。

點蒼崑崙與唐門聯手,是否能拖住武帝?自武帝放開手腳之後,衆人都自觀察,遠處的行雲自然也看在眼中,心中思量:“以目前情形,唐門背水一戰,最是堅定,點蒼崑崙雖不如唐門,可想到日後武帝報復,心態也差不到哪去,如此一來,三派死戰,幾成定局。那胡人的武功再高,想要戰勝四千人,卻也是妄想,今日應是多殺些人,再抽身而走,日後回來報復。”

如此看來,武帝和三派還有陣子好殺,合圍時間倒是不用擔心,可這陣好殺,怕是要填進無數性命了!

行雲剛想到這裡,場內再是一變!就見武帝言畢,手中四劍忽然一緊,整個人竟然旋轉起來,四隻臂膀剎那間好似變做了百臂千臂,手中四劍也似變做百劍千劍!

“果然,那胡人不可能發現不了玄天神功的奧妙,陰陽互逐,最好旋轉,我將其用在了胡旋步法之上,而他便仗自己的臂多,自轉起來,便不出招,都可化出無窮只臂膀,無數支神劍!”

唐逸的心下猛然一震,自己擔心的果然成了現實,玄天神功的益助,以武帝的修爲見識,不可能全無體會,如今也唯有寄希望於武帝沒有能力解決玄天神功的奧妙之處。當年裴悲因爲讀過遺篇心得,以爲有了不久之法,實則不知那寫下心得之人一年之後,卻是真氣溢體而亡!若非德皇臨死,再無保留,且在行雲的指導之下幫助自己彌補缺陷,怕是如今自己早不在人世。

武帝的玄天神功全是習自裴悲,自然與自己一樣有這天大缺陷。只不過唐逸現在拿不準武帝是不是已受這缺陷所害,還是浸能憑藉天賦,自行修補。

若說武帝能自行修補,唐逸倒不太相信,畢竟當年行雲在德皇身前親口說道,便說此功若無他所言之方法,只有兩氣難御,暴體而死這一途可走!行雲可不是妄言之人,且以德皇的修爲見識,聞聽之後,亦是感嘆其中玄妙,自稱換做自己,也是無解。

唐逸不相信武帝智慧天資竟能超過中原頂尖人物。

但若說武帝沒有辦法解決掉玄天神功的隱患,那如今一年早過,他又受了一次重傷,怎地還能橫行無忌?

“不對!”

唐逸的心下一動,好似省起什麼,暗道:“以武帝的爲人,既然他已經試探完畢,再不覺得中原武林有什麼令他敬畏忌憚之處,那他爲何還要出言勸說點蒼崑崙放手?要知就算今日他攻之不下,也大可走脫幾日,點蒼崑崙兩派又不可能在唐家莊紮下根來,一等三派分開,還不是任他宰割?”

既然武帝佔了如此優勢,又如蔡培峰所言:“刀劍加身而不糾,以豺狼之心卻行聖人之舉,若無大利,誰人會信?點蒼又有何大利可供你圖之?”

蔡培峰的問話,武帝並沒有正面回答,唐逸此刻想來,大覺蹊蹺:“難道說他還有顧忌?既然已無外力令他戒懼,那難道問題出自他的身上?”

再回想方纔,武帝朝唐家堡衝來來,所仗的不過是威壓迫人,直到自己以熒火指路,這才施展通天之力,而後點蒼崑崙加入,又迫的武帝以玄天神功爲基,大開殺戒!

獅子搏兔,必盡全力,這道理武帝哪會不知?面對堅固的唐家堡,最是需要一鼓作氣,武帝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施展全力,這最是可疑!

第411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十)第153章 離山半日。(一)第234章 壽誕成喪。(一)第036章 赤目奮起衝冠怒。(一)第172章 安坐垂釣鉤。(四)第110章 各自埋頭,以待時日,莫將心分。(一)第425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十)第174章 此痛絕平生,暫做分別,相約年後。(二)第459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五)第162章 女兒痛。第400章 劫難重重,華山危、少室將傾。(一)第459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五)第020章 暴卷蒼茫千千萬,一舞遮天暗。(一)第053章 伊人面前嘆虧欠。(二)第413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二)第344章 挽弓向月滿鋒華。(二)第219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三)第430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一)第299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四)第194章 往事徐道。(三)第277章 筮之古拙。第375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八)第471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第221章 洗耳恭聞道,背水暗得,修心不循章。第185章 閉門靜思嘆計巧。(一)第059章 劍縱橫,心香一瓣飄灑,望東急行。(一)第080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二)第334章 銘記此恨。(七)第226章 萬手舉杯同慶,唐哉德皇。(二)第426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十一)第028章 歸途轉頭空,流沙湖。第412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一)第066章 蝗石輪指卷江過,月半入川一路安平。(三)第450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八)第053章 伊人面前嘆虧欠。(二)第006章 姐姐們是咪國人?第442章 驚變兩載間。(三)第499章 齊力誅惡除患,雲心鶴眼。(二)第501章 秋色橫空太平年,紅羅襖,西子妝慢。(二)第287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二)第366章 臥榻。(二)第386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五)第106章 披星夜戰,如墨暗過無痕。(一)第148章 問恩重幾許,你言我秤。第307章 須臾過、妖孽重來,道秘辛、溯源根本。(一)第152章 淚洶涌,半載始和終,如昨夢。(二)第233章 酒未冷。第284章 罡氣沖霄塵成山,竟然威勢無邊。(一)第166章 相依雪山東。(三)第446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四)第347章 少頃。(一)第431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二)第306章 遙想二十年前,隻身斬千人。(二)第339章 來去縱橫劍揮灑。(一)第088章 忙中玉掌緊握,震骨傳聲。(二)第116章 歷數青城舊事,三載歲蹉跎。(一)第385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四)第331章 銘記此恨。(四)第243章 蝗雨似蓮開。第392章 誰料獨首兩猙獰。(二)第498章 齊力誅惡除患,雲心鶴眼。(一)第050章 尋機分辨,絲毫生路,脫身全依巧言。(一)第481章 前後詳計算,詳計算。(四)第383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二)第082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四)第314章 酒暢飲。(二)第471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第073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二)第387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六)第044章 青衫,滿目枯黃間。第287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二)第207章 舉頭夜明月皓。(一)第235章 壽誕成喪。(二)第006章 姐姐們是咪國人?第072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一)第436章 見親人,喜灌心髓。第263章 心思各懷。(一)第145章 窺人心,銀錢二三兩,挽名聲。(二)第255章 往昔舊事猶記,都還了,恩情債。第164章 相依雪山東。(一)第500章 秋色橫空太平年,紅羅襖,西子妝慢。(一)第181章 指狼食湯,乃敢與虎弈謀。(一)第290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五)第446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四)第447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五)第377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二)第389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八)第057章 夫妻比翼雙飛鳥。(二)第145章 窺人心,銀錢二三兩,挽名聲。(二)第093章 言出必信,一語相陪爲真。(一)第341章 挽弓向月滿鋒華。(一)第461章 巴蜀順天須臾回。第207章 舉頭夜明月皓。(一)第333章 銘記此恨。(六)第269章 遠來佳人如玉。(二)第403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二)第006章 炎涼世裡品炎涼,幾許餘溫善心腸。(一)第319章 只道心誠意懇。(三)第390章 忍辱負重,只願此間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