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渣滓難免。

一時那千多人憤恨之氣,幾欲透天而出,唯有那殷仁的骨子裡冷靜淡漠,至於唐逸雖然被玄天神功自行安撫下憤怒的情緒,但眼中赤色並沒有盡去,面上看來,倒還是一副被氣的眼都紅了的樣子。

望着眼前這些被候酬勤稱爲鄉勇的人,實則他們遠不是真正鄉勇所能比擬,幾乎人人與那倭寇都有深仇,等到戰時,這些人的力量絕不會弱過那些倭寇!

“如此一來,朱玉的計劃更好實行。”唐逸想到這裡,暗中點了點頭。

此處氣氛極爲壓抑,唐逸若也是憤怒,那倒並不會覺察出來,但他此刻被玄天神功的坤字訣壓了下來,心下冷靜的很,但眼前之慘景又偏偏令人忍不住要怒髮衝冠!明明要憤怒卻又怒不起來,這種古怪的感覺令唐逸頗不好受。不過眼看就連朱玉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回過神來,唐逸搖了搖頭,也只有硬着頭皮陪將下去。

終於,再是憤怒悲傷,也總有完結的一刻,衆人最後還是散去,各回各的住處。當然,人們心中的怒氣可不會平息下來,便都在等明日出發,多多手刃倭寇,好出一出胸口的這股惡氣!

朱玉回到院裡則沒有放唐逸離開,而是拉了唐逸坐下。唐逸知道朱玉有話說,便就耐心等待,直過了半晌,朱玉終於開口,不過所言,卻頗有些出人意料。

便聽朱玉緩道:“萬劍宗重出江湖,大概是五年前。”

唐逸一怔,不想朱玉忽然自剿倭說到了五年前的萬劍宗。但唐逸並沒有插口,朱玉的智慧不下於己,自然也不會在這時候,說些無用之言。所以她如今提起萬劍宗,那就必有其原因在裡面。

唐逸在那凝神聽着,朱玉則是自顧自的言道:“萬劍宗重出江湖之前,中原名門鼎盛,那時正值天山劍派出了岔子,這些大派便趁機想要南下。世人皆知名門大派多在中原以北以西,這東南並沒有大派鎮守,而如今東南又是富庶的很,哪個名門不會垂涎?”

說着,似乎有些自嘲,朱玉笑了笑道:“那時我還小些,便總覺得名門大派好生可惡,各佔了好大地盤,還不知足,卻非要將那東南數省之地都吞下去。”

唐逸聞言,暗裡一算,心道:“五年之前,她應該不過十來歲,再是聰慧,有這想法也不足爲奇,再說,這也多是事實,名門大派確實有些貪得無厭,否則也不會有這嵩山決戰之舉了。”

不過唐逸卻也有些個奇怪,這話並沒有什麼錯處,爲什麼朱玉要自嘲?

再見朱玉,這少女似是深陷回憶之中,輕道:“那時我也任性,便想去看看這外面誰最厲害,比我那老祖宗又差上多少。所以我找了機會悄悄的溜將出去,想去劍竹島上見識一番,看看那三個人是不是真如傳說中的一般。”

說到這裡,朱玉的臉上有些頹然道:“那時我剛到了登州,正看到行雲與夜魔大戰,這兩人的武功在那時雖然不過化形,可戰的卻也熱鬧的緊,我一時性起,卻是將身份露了。不多久,便被老祖宗捉了去。”可轉眼,朱玉的臉上卻又滿是崇敬道:“不過老祖宗卻也當真疼我,聞聽我總要上那劍竹島去,終究還是應下了。”

朱玉似乎因爲念起那位老祖宗對自己的疼愛,終於自方纔的出離憤怒中恢復了出來,臉上漸漸平靜,擡頭望了望唐逸,問道:“那劍竹島上只有幾條小船,大船若不是到了日子採買,一般是不會駛出來的,劍竹島上的人又不認識老祖宗,也不會讓他登船,那你猜老祖宗如何帶我上的劍竹島?”

說起她那老祖宗,朱玉的臉上登時微紅,滿是驕傲崇拜。唐逸見了,也不想她太過被那憤恨所擾,當下便順着她的意道:“我卻怎知?”

朱玉似乎就等了這句話,一笑道:“我那時也只想隨便徵只漁船也就是了,不過老祖宗卻不想驚擾百姓,當下只自樹上折了根樹枝,拋到水裡,然後抱着我,便就這麼直去了劍竹島上!”

wWW★ тт kдn★ ¢ ○

唐逸本想隨着朱玉說上兩句,好安下她的心來,可誰知竟然聽到如此不可思議之事,一時竟然呆了住!

朱玉見唐逸少有的驚訝表情,得意道:“少林總道他們那祖師達摩所謂的一葦渡江,可比之我的老祖宗又算得什麼?”

唐逸確實是被驚了住,心下只道:“這朱家老祖宗當年的武功竟然高到如此地步?”不過轉念一想,卻又暗道:“也難怪德皇前輩臨終之際,反覆提及於他,便道那位老前輩是他終生所向了。”

不過朱玉說到這裡,臉色卻又是一變,搖頭嘆道:“不過老祖宗上了島,那劍竹島正經過一場大戰,當時的三大通天高手中最強的天命卻是死了,那太叔盛和東文鼎雖然厲害,可依我看來,卻怎都比不上老祖宗的。”

唐逸聽到這裡,除卻感嘆朱玉的那位老祖宗之強悍,也是得一段武林秘辛,雖然並不詳盡,但當年天下第一的天命果真是死在劍竹島上,這卻再無疑問。

也便在這時,唐逸就見朱玉直視着自己,問道:“你可知我爲什麼忽然與你提起往事?”

唐逸搖了搖頭,如實道:“不知。不過想來,應該與今日倭寇有些關聯吧。”

朱玉點了點頭道:“是有些關聯。那日老祖宗在島上留了一天,讓我玩耍,我那時還小,卻也並不在意,便就當真去玩,可直到迴轉,我才發現,老祖宗的興致可不高,竟還少有的鬱郁。”

朱玉一仰頭道:“你可知這天下間早便沒有幾件事,能讓我的老祖宗嘆氣麼?”見唐逸聞言搖頭,朱玉也不以爲意,只道:“我那時便去問老祖宗,老祖宗並沒有與我多言,不過我現在卻是有些明白。”

朱玉望了望窗外,侯府位於應天城內,自然安靜詳和的緊,可誰想的到,不過百多裡外,便有無數百姓慘遭屠戮?便有滿城的百姓枯等城破?

“也許太叔盛早便想過,也許他所做的只是湊巧。”

朱玉望着窗外幽幽道:“萬劍宗重出江湖之前,嵩山之盟定下九主九輔,這九主乃是當年十大名門去掉天山劍派而成。九輔,想來你也知道,就是前些日裡的十輔,再將那沙海天山去除。”

唐逸點了點頭,雖然朱玉對德皇並沒有多少尊敬之意,而是直呼其名,不過想她那老祖宗的武功身份,以及當年所做所爲,自己也隱約知道一些,卻也有資格如此。更何況朱玉並非武林中人,也不好糾正於她。

朱玉對此則是渾然不覺,只顧道:“當年各派於嵩山之上,定下九主九輔之策,說是爲了讓名門與那些差一些的世家門派共治中原,但明眼人自然看的出來,那卻是名門強盛,二百年後終於按捺不住,想要朝外擴張而已。至於那九輔之地,便正是他們的目標。”

對此,唐逸有過耳聞,只不過他入這江湖時,萬劍宗早立穩腳跟,中原武林已經分做東西兩盟,自然就沒再花費氣力追究,不想今日朱玉卻又提了起來。

唐逸當下暗道:“九輔多在東南一帶,其地富庶廣闊,名門實力正值顛峰,動這心思卻是毫不意外。”

唐逸剛想到這裡,便聽朱玉言道:“原本那二百年前的嵩山之盟,其中便有一個規定,約束名門不可越界而出。不過二百年後,這些名門發展壯大,終於按捺不住,定下九主九輔之餘,更是將這一約束打破,便道若當真九輔有事,大可去得救援。我那時只道名門好不知羞恥,不過如今想想,當年名門若當真將九輔吞併,雖然於中原江湖看起來,以強凌弱,根本便是有失道義。”

說着,朱玉的口裡一頓,指了指窗外,再道:“但真要是五年前,這東南就被名門重新分了,如今東南處處都有名門坐鎮,倭寇可還有膽前來?便算他們有膽,也全不會是名門對手,這東南武林雖然受了些傷害,可遠不及我百姓得利之豐!”

唐逸聞言,心下一動,暗道:“果然,這人與人的立場不同,所聞所見雖然一樣,可得到的結果卻就大不相同。就如那殷仁,我雖然對他起了疑心,可卻以爲他是名門中人,朱玉則是自他那禮儀下手,覺察出了不對,便道這人應是處處模仿我天朝禮儀的倭寇。如今這江湖和百姓在她的眼中也有區別。江湖人自然以江湖爲先,可朱玉卻不是江湖人,她自然便以百姓爲先。九輔、百姓,不同人看來,輕重卻也不一。”

朱玉說到這裡,把那指着窗外的纖纖玉手放下,搖頭道:“太叔盛當年不想中原武林大亂,便有意把九輔之地喂與名門,令名門得了好處,一時不思爭殺,安心再做發展。不說這法子是不是當真想到了東南百姓,可就結果看來,只要名門在東南立住腳跟,那倭寇自不足患。”

唐逸也自點頭道:“倭寇之患並非僅僅起於今日,二十年前他們便侵過劍竹島,更早之前也便殺了百姓,若說德皇前輩當真沒有想過,卻也並不通順。”

朱玉沒有反駁,只是道:“不過太叔盛畢竟只是江湖人,他終究還是重江湖而輕百姓,九主吞併九輔後,有利東南百姓,也不過是順便罷了。”

唐逸聞言,眉頭卻是一皺,似是要說什麼,可卻終究沒有開口。

朱玉根本就沒有注意唐逸的異樣,只管再道:“只可惜萬劍宗再現江湖,這一切的佈置便又亂了。雖然太叔盛又尋了東西兩盟的法子,把這江湖穩定下來,但也終究是冒險,他將安危繫於一身,就太狂妄了。”

朱玉說到這裡,唐逸聽的很有些不舒服,搖頭道:“德皇前輩如此做卻也是出於無奈。當年名門眼看便要戰起,真要無人阻止,那結果不會比今日好上多少。而德皇前輩利用各派矛盾,將中原武林一分爲二,再以自身威懾兩方,這才保得中原武林的安穩。否則也等不到今日,那胡人倭寇早便於五年前大舉侵來,哪還用等這數年時間?”

朱玉聞言一震,對着唐逸看了看,又沉思片刻,終於點頭道:“是我錯了。”

唐逸怔了怔,不想這心高氣傲的朱玉竟然這麼爽快便承認錯誤,再看朱玉,便見她搖頭道:“實是我如今見了那些百姓受難,心痛難忍。畢竟就算江陰之圍能解,也能尋到倭寇的落腳之處,由唐門牽頭滅之。但這東南一地對於唐門來說太遠,更不說那點蒼和崑崙。所以始終難以被名門大派顧及到。一等你們走了。用不多時,倭寇還會再來,那時卻又如何?莫忘了,那胡人武功可不一般,他如今在天山養傷,一等傷愈,便只是他就夠唐門點蒼應付,就算唐門等有心東顧,也是無力了”

朱玉這一番實言,其中對這百姓武林的擔心,可說全無遮掩,唐逸聽的心頭也是佩服,心下登時又再動了動,便暗道:“她可非我江湖中人,我若說些秘密與她,應該也無什麼,再者,以她的智慧,也並非沒有看出端倪。”

可就在唐逸的念頭一閃之間,朱玉的耳朵忽然微動了動,隨即臉上的頹勢一收,又變做往日裡的淡然模樣。

唐逸登時察覺出蹊蹺來,畢竟自己的震骨傳聲雖然在一些場合大有用處,可怎都不及她那天生的耳力,朱玉這一動,顯然門外來了人。

唐逸擡頭看了看天色,二人回到住處後,直談到天黑,想來應是該到了晚飯的時候,此刻來人,應是侯府相請。片刻之後,那來人已經到了門外,出乎意料的是,來人不是侯府家人,而是侯酬勤親至!

“侯公子?”

朱玉皺了皺眉,表示她的驚訝。

侯酬勤進得屋來,先是朝朱玉一禮,這才道:“軍師果然神機妙算!午宴方纔宣佈計劃,便已有三人按捺不住,朝外發了消息,都被我截了下來!”

“原來他親至,爲的是這事。”

不過朱玉聞言,並沒有什麼得色,反是七分厭惡,三分悲哀。

唐逸在旁見了,心下卻是明白的很:“雖然有人中了她的計,正可說明她的智慧。可這中計的三人之中,絕不可能都是真正的倭寇!也便是說,這三人中亦有中原之人。如此,與外人勾結,屠戮同胞,此等樣人,更加可恨!這還不算,有如此樣人做爲自己同胞,也更加令人悲哀!如此,她又怎會開心的起來?”

唐逸正想到這裡,就見朱玉眼中利芒一閃,可見她對這些人恨的極了。

“那侯公子把他們怎麼了?”朱玉的煞氣一閃而逝,隨即問道。

侯酬勤聞言道:“酬勤也正無法,所以特來請教軍師,好知道如何處置這些人。”

朱玉也不多加思索,轉口又是問道:“這些人,侯公子可是動手捉了?”

侯酬勤搖頭道:“沒有,酬勤只是將那些人發出去的書信消息都攔了下來,人卻沒有驚擾,只是安排了人手在暗裡監視。”

唐逸在旁聞言,心下暗讚一聲,心道:“不錯,處事不慌,並不曾打草驚蛇。”

對侯酬勤的應對,朱玉也有些滿意,當下點頭道:“這樣最好,雖然已經有三個人朝外發了消息,可卻並非就能證明我們之中只有三個奸細,若是此刻捉了他們,打草驚蛇,反可能漏過一二。”

侯酬勤點頭道:“酬勤也有此意。”說到這裡,侯酬勤的眉頭一皺,再道:“而且這三人中有一個,與衆不同,酬勤就是想拿,卻也無力爲之。”

說罷,侯酬勤看了看朱玉,卻見她的面色不變,也不來問,只是淡淡的道:“可是那個殷仁?”

侯酬勤聞言,拜服道:“軍師果然目光如炬,竟然早便看出那殷仁的不妥來,可惜酬勤卻是被那奸細瞞的好苦!”

說罷,侯酬勤憤道:“此人空有一身武藝,我本以爲他能成此行一大助力,多殺倭寇,所以時刻以上賓之禮待之,卻不想此人吃裡爬外,竟然裡勾外連,爲禍我中原百姓!實是可殺!”

這侯酬勤說話間忽然咬牙切齒,不過只要身爲中原人,聞聽這等漢奸出現,也必會痛恨的很,更何況侯酬勤還是被他矇騙。

朱玉的面上也沒有什麼意外之色,只看了眼侯酬勤,點頭道:“侯公子且放寬心,有我在,擒下那殷仁,易如反掌,如今且留下他幾日,看看還有沒有其他奸細。”

聞聽朱玉說拿下殷仁,竟然如此容易,侯酬勤不禁一驚,可隨即卻又大喜,當下便重新謝過,之後便再邀請朱玉二人赴宴。

朱玉聞言也不推辭,當下便是起身要行。可就在侯酬勤轉身引路之時,朱玉卻見唐逸遞過一個眼色來,先是看了看自己,隨後卻又瞧了瞧地下。

……

PS:《仗劍訣》和《彈指歌》互相牽連,彼此印證,通過不同的主角,甚至不同的配角來描述一個江湖以及這個江湖的多樣性。

第498章 齊力誅惡除患,雲心鶴眼。(一)第376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一)第397章 養劍二十載,藉此驅前庭。(二)第084章 揚指對天河,豪情滿心胸。(一)第491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七)第317章 只道心誠意懇。(一)第494章 萬里黃沙盡染。(三)第213章 輕舟霧中偶遇,明辨非常。(一)第294章 又登太室,雲煙過眼。(二)第301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六)第270章 青蔥指東南輕點。第098章 靜蟄藏,被欺不憤。(二)第295章 又登太室,雲煙過眼。(三)第269章 遠來佳人如玉。(二)第235章 壽誕成喪。(二)第160章 萬馬揚塵。(二)第153章 離山半日。(一)第139章 不敢忘,被擒之辱,今朝還奉。(四)第063章 逆江而上,帆後現追兵。第289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四)第487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三)第209章 舉頭夜明月皓。(三)第127章 白衣素顏,遠似仙子近妖魔。(二)第228章 劍衝宵。(二)第389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八)第150章 盡數塵影留一線,靜待魚兒入吾甕。(二)第201章 六載漂泊倦歸巢。(二)第047章 察神觀色覺危難。(二)第377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二)第447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五)第242章 踏浪而來。第372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五)第429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十四)第119章 歷數青城舊事,三載歲蹉跎。(四)第125章 謠傳烈,萬聲惡,滿城郭。第052章 伊人面前嘆虧欠。(一)第393章 誰料獨首兩猙獰。(三)第459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五)第188章 鵬翅展萬里,直上扶搖。(二)第426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十一)第147章 發斑白,刻骨憎。第157章 人去樓空。第425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十)第343章 挽弓向月滿鋒華。(一)第135章 橫劍瀝血,五年恥,龍躋飛騰。(二)第111章 各自埋頭,以待時日,莫將心分。(二)第186章 閉門靜思嘆計巧。(二)第080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二)第437章 姑侄細語述香閨。(一)第262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五)第152章 淚洶涌,半載始和終,如昨夢。(二)第264章 心思各懷。(二)第339章 來去縱橫劍揮灑。(一)第059章 劍縱橫,心香一瓣飄灑,望東急行。(一)第218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二)第396章 養劍二十載,藉此驅前庭。(一)第259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二)第406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五)第431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二)第126章 白衣素顏,遠似仙子近妖魔。(一)第360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二)第464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三)第111章 各自埋頭,以待時日,莫將心分。(二)第289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四)第334章 銘記此恨。(七)第123章 臺前偶相遇,狂言不藏拙。(二)第210章 舉頭夜明月皓。(四)第170章 安坐垂釣鉤。(二)第072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一)第325章 外侮伺、善惡分。(二)第335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一)第230章 劍衝宵。(四)第236章 壽誕成喪。(三)第248章 重臨唐門外。第122章 臺前偶相遇,狂言不藏拙。(一)第300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五)第118章 歷數青城舊事,三載歲蹉跎。(三)第311章 又悉賊寇猖獗,尋侯府、門前暗聽聞。(三)第048章 聞世間高手,俏語同君輕談。(一)第117章 歷數青城舊事,三載歲蹉跎。(二)第122章 臺前偶相遇,狂言不藏拙。(一)第081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三)第096章 今朝磨劍爲兩人。(二)第038章 衝冠怒,血濺紅顏哭。(一)第429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十四)第014章 檐矮人高需低首,且忍讓。(二)第380章 叱吒。(一)第075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四)第349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一)第218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二)第022章 暴卷蒼茫千千萬。一舞遮天暗。(三)第199章 一縷芳魂渺。(五)第145章 窺人心,銀錢二三兩,挽名聲。(二)第281章 驚現。(二)第403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二)第182章 指狼食湯,乃敢與虎弈謀。(二)第462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一)第184章 名利催人老。第188章 鵬翅展萬里,直上扶搖。(二)第052章 伊人面前嘆虧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