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篡位

八月的盛京十分忙碌。

這個嶄新帝國的首都匯聚着四方的資源開動了戰爭機器。依靠前陣子好不容易打下的遼西,清國對漢人的缺口終於得到了彌補。

有了漢人耕田打造兵械,八旗的滿漢蒙古人們終於可以放下鐮刀與鐵錘,披上戰甲,騎上戰馬加入戰場。

八旗過半的軍隊都已經派出,在大清攝政王最信任的大臣豫親王多鐸的帶領下進入了明國。無數滿洲人們期待着這一支軍隊回國后豐收的景象。

位於攝政王府,多爾袞兢兢業業地批覆着奏章。

他自負雄才大略,黃臺吉在時武功赫赫,眼下進入順治朝成爲攝政王后亦是雄心壯志,想要有一番作爲。

只可惜,這個世界裡橫空出示多了一個嶄新的朱慈烺。歷史已經悄然改變。多爾袞是不會知道朱慈烺穿越的,但明國的大不一樣卻是他親身感受。原本蒸蒸日上的大清國忽然間就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多爾袞打入關內卻搞得老巢丟失。惹得孝莊皇后不得不帶着順治皇帝出逃盛京,這纔沒有弄得被朱慈烺一鍋端。

如此一個結局對於清國士氣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對於多爾袞而言,這固然是顏面掃盡,可實際上多爾袞卻有幾分竊喜。這一戰損失最大的是清國,一個鍋裡吃飯還有不同桌的,何況大清?頭多爾袞帶着大軍入關有所劫掠,並沒有被朱慈烺的兵鋒所撼動。損失慘重以至於再也起不來的是豪格。

當年,索尼鰲拜圖賴圖爾格譚泰拜音圖何洛會塔瞻等八人在太宗廟前發誓,要全力扶保豪格上臺。索尼和鰲拜還在八角殿上動兵,局勢劍拔弩張。

可伴隨着清軍主力被多爾袞調離,豪格留着正黃旗守盛京,朱慈烺殺來時豪格一戰敗落,這丟失的不僅是軍心,更是多嫡的希望。

曾經在八角殿上對豪格拔劍怒視的索尼和鰲拜紛紛偃旗息鼓,豪格順利被多爾袞圈禁。就此,兩黃旗終於掌握在了多爾袞的手中。

清國的內亂苗頭也就此被掐掉,權柄終於歸於多爾袞的手中。

被朱慈烺攻入的盛京一片荒涼,除了四周的城牆,整個城內宛如核戰爭後的末世,裡面能拆掉帶走的基本上都被帶走了。

這幾乎是一片廢墟。

在這廢墟之上,多爾袞建立起了自己掌控的大清,也順勢推出了嘉與維新。

多爾袞深切明白,想要治國平天下,亦或者維持帝國國力,就必須解決滿漢問題。於是多爾袞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改革。

第一,省刑罰。不論盛京內外,事無大小,已覺未發覺及已結正未結正之刑獄,悉予宥免。同時禁止違諭興訟者。第二,薄賦稅。自順治元年爲始,除正賦外,一切加派盡行蠲免。同時禁止官吏朦朧混徵暗派。第三,懲貪官。如發現貪官污吏加耗受賄等事,朝聞夕奏,予以嚴懲。第四,禁擾民。凡役使歸順人民及佔據市行與民爭利者,都經迅速改正。第五,禁投充。新附軍民中凡力能自贍者,均各安本業,不準令其投充爲奴。

經過多爾袞一番治理,大半年後,清國不僅重新組織了多鐸入關,國內也終於有了一番喘過氣來的感覺。

攝政王府裡,批閱了一會兒奏章的多爾袞起來鬆了鬆筋骨,卻發現下人來報:碩託與阿達禮求見。

這兩人都是多鐸的親信,在多鐸的陣營裡僅次於親兄弟的多鐸與阿濟格。

而且,阿達禮與碩託還是伯侄關係。

碩託成名很早,因爲與皇太極的關係很糟糕,多次被罰銀,降爵於是積極跟隨多爾袞,也是因爲他,代善不敢輕舉妄動的公開表態反對多爾袞。因爲,碩託在兩紅旗的威信僅次於嶽託付和薩哈璘,嶽託和薩哈璘已經過世,所以,碩託的便十分關鍵。

阿達禮則是皇太極生前的頭號親信薩哈璘的兒子。因爲阿達禮曾經在皇太極的寵妃宸妃病故其間喝酒玩樂,被差點削去爵位,阿達禮的生母多次被皇太極責罰,所以,阿達禮懷恨在心,就成了多爾袞的親信。

阿達禮本人在當時的家族中地位是很顯赫的,10歲就襲封郡王,領有薩哈璘生前的牛錄,和多鐸等人相平。

今日這兩人求見,頓時讓多爾袞感覺到了緊要。

很快兩人便進了攝政王府的書房。

兩人都是身材粗壯,典型的滿洲將官氣質,一身勇武,又有上位者的氣度,藏着狡黠。不同的是,碩託是伯,年長一些稍顯沉穩。阿達禮則眼放精光,一見多鐸便眼珠子不斷轉悠,顯得心思極多。

兩人入內,一番見禮落座,氣氛有些奇怪的沉默,彷彿暴風雨前的寧靜。

多爾袞開腔打破了沉默:“你二人來定然是有事情罷。巧了,我也有樁喜事。拜音圖的弟弟鞏阿岱告發濟爾哈朗,剛剛上奏了。我打算罰濟爾哈朗五千兩銀子,將濟爾哈朗踢出去。他一向怪話多,這會兒還不老實,正好正一正人心。”

“攝政王這一招幹得是出氣,可要是真如此,那也太小家子氣了罷!”阿達禮見此,頓時格外激動:“眼下多鐸在明國打得局勢大好。趁着那朱慈烺打李自成去攻近京師。這大好關頭,應是儘早定下大事啊!”

碩託目光灼灼,那大事是什麼顯然不言而喻。

多爾袞表情沉了下來,他感受到了兩人的急切,有些棘手。

要知道,此前多爾袞推福臨上位就惹得兩人大爲不滿,覺得多爾袞這是喪氣了。眼下要是不安撫好,恐怕會讓他們更加不可控,做了什麼超出控制的事情。他看向碩託,這位阿達禮的伯伯應是沉穩一些。

卻不料,碩託笑道:“攝政王的名號難道就滿足了我大清的墨爾根戴青不成?豪格戰敗,索尼與鰲拜都是泄了氣,攝政王還擔憂什麼?我兩紅旗上下,已然決意不惜刀兵了!”

“現在就篡位?”多爾袞凝眉看着兩人,他明白兩人在說什麼。

只是,多爾袞還未決定。

...

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六十六章:北大荒第九章:兵臨武昌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150章:紅衣娘子軍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七章:下西洋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九十七章:伯力第六十九章:緣分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七十三章:預言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五十三章:趟渾水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一百三十七章:不是逃兵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八十四章:開倉賣糧釀反擊第十五章:錦衣衛廉政公署要對你雙規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二十三章:天賜良機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四十二章:小勝傳捷報第十七章:伏擊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十章:微服出宮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六十七章:預備登基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九十四章:目標阿爾巴津城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一百二十五章:大手筆軍資第八章:解決問題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八章:誰給誰下馬威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三十二章:擴軍飛熊營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一百二十九章:美人如玉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行動開始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二十一章:歐洲變了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五十二章:不就是區區糧餉嗎?第九章:皇權下縣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七十八章:決鬥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八十四章:決定帝位的時候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二十九章:爭先恐後送錢第五十七章:拖天狗下水第四十七章:殺你之人第八章:天津衛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六十五章:拼殺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一百一十一章:朕有一個夢想第六十八章:勝負將明第十二章:朝議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二十七章:運河堵住了第一百四十二章:反包抄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