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

臨清州衙。

臨清州知州盛中權是個矮矮胖胖,頗爲和氣的人。當然,這是最近一段時間的狀態。換做兩年前,盛中權還是一個矮矮壯壯,精力充沛,充滿着旺盛**的知州。

而這一切嘛,自然是因爲這已經是盛中權上任的第三年了。

第三年,這意味着盛中權的任期已到,這是他的最後一年了。

他要求穩,不惹事,不出事。讓三年積攢的家業千萬不能雞飛蛋打了。這在大明崇禎十五年的四月前是頗爲順利的。

但現在……這樣的期望看起來是很難滿足了。

一切都是因爲朱慈烺。

榷稅分司大變,竹木抽分局被合併。城中的局勢,就如同一顆隕石落入小湖,再難平靜了。再聯想到朱慈烺的前任褚祿山的際遇,盛中權未免就多了幾分嘆息。

但一想到家底裡這三年來的繼續,盛中權就無論如何都割捨不下。於是,當盛中權見到了楊川后,他終於下定了決定。

一個看起來勝負面格外清晰的決定。

想到楊川見到自己時提及的那些話語,想到被許下的好處與自己這三年來的家業,楊川進入後院的時候,渾身的狀態都提升到了最高。似乎,又回到了三年前,那個充滿精力的時候。

“都打掃仔細着,誤了老爺的大事,仔細着你的皮!”

“妙音樓的宜舞姑娘請得如何了?什麼?來了幾個豪商?告訴那羣沒眼力價的東西,一刻鐘內趕不到,這妙音樓別想開了!”

“好好好!品軒樓的酒水席面準備妥當了就行!”

當盛中權步入後院的時候,耳邊頓時傳來三個管家忙忙碌碌,各處安排的聲音。

只是,被這嘈雜的人聲一吵,盛中權方纔升起的那無邊鼓舞頓時又不知爲何地一下子泄氣了。

一念及此,盛中權滿是煩躁,趕蒼蠅地一樣揮手道:“都出去,擺在這裡礙眼嗎?”

三個管家見此,彼此愕然。

見此,盛中權也明白自己話說重了。

爲首的大管家盛福頓時怒瞪向剛剛那個聲調最高的管家道:“吵什麼,沒聽到老爺說話?要吵出去吵!”

“是!”

盛中權無力地擺擺手,進了內間:“都好好做事去吧。他們到哪兒了?”

盛福腳步輕輕地跟上:“老爺。東山先生說兩刻鐘後到,劉總兵說與東山先生一起到。秦主事應了會來沒說什麼時間,小的剛剛遣人看了了,還沒動身。榷稅分司府裡也沒人。”

盛中權一連點了幾個頭,搖得盛福一會兒眼睛有些話。

良久,這才聽盛中權道:“沒事了,出去候着吧。”

直到盛福走了,盛中權忽然這才嘆氣道:“這臨清,竟是不知不覺,就不再爲我圍繞了。”

盛中權求穩,一心想着安穩將三年攢下來的家業帶走,卻也意味着對諸多變亂置身事外,從而失去了自己的權威。若是不然,誰不會殷勤提前趕來?

兩刻鐘後,劉澤清與楊川雙雙趕到。

盛中權面帶幾分矜持地在內堂門前站着,直到楊川行禮,劉澤清作勢要動,這才溫言笑着過去扶起做樣子的兩人。

“東山先生,劉軍門,三年守望,不必如此客套了。進來吧!”盛中權笑着,迎兩人入內。

楊川一派名士風度:“太守乃是本地父母官,三年耕耘,一地繁華都賴太守所繫,豈能失禮?”

兩人一來一往,氣氛頗爲熱烈。就是一向不太愛摻合文人虛僞客套的劉澤清也是湊趣道:“有老太守相助,有東山先生出謀劃策。這臨清之惡,除之有望了!”

盛中權與楊川對視一眼,紛紛點頭,心中沒怎麼看得起劉澤清這個附庸風雅的軍頭,但面上卻還是紛紛聞言寬慰道:“最爲關鍵之事,還得軍門出力啊!”

“包在俺身上!”劉澤清被兩人一捧,幾乎就要拍胸膛起誓了。

但當門外宣叫之聲高起的時候,場內幾人紛紛都起身,走了出去。

“戶部臨清榷稅分司主事秦大人,到!”

盛中權腳步不慢,並沒有矜持地站在內堂之上,而是親自走到了大門,看着朱慈烺剛好翻身下馬,將繮繩丟給親衛,大步走來,看向幾人。

這剛健的身子,矯捷的舉動,竟是不像一名文官,反而是一個武人!

想到這裡,盛中權不由暗自看了一眼劉澤清那癡肥的身軀。倒是身邊這個劉軍門,一點都不像個武夫,只要不說話,反而有幾分士大夫的氣象。

真是個亂糟糟的世界……

“本官來此,不必客套了。入內,說事吧”朱慈烺微微一拱手,徑直入內,讓盛中權剛剛浮起的笑容頓時凝固了下來。

楊川笑呵呵地,沒有說話。劉澤清看着盛中權,一臉“你看我就說吧”的表情。

盛中權乾笑着,快步跟上朱慈烺的步伐進了內堂。彷彿只要腳步慢了,主位就會被人搶了一樣。

朱慈烺當然不會這麼一點禮節都不懂。

盛中權在主位落座,輕咳一聲,果真也不搞什麼繁文縟節了,直接開口道:“聽聞,秦主事意動聯名山東鎮總兵官劉澤清,上奏陛下,要進兵河南平亂?”

“是有此事。”朱慈烺回答得格外乾脆。

這讓盛中權愣了一下,他還以爲朱慈烺會雲山霧裡說一通呢,沒想到這麼幹脆。

此刻,劉澤清笑呵呵地道:“知州大人,我與秦大人的聯名奏書陛下得知後,聽聞大爲歡喜。此事,已經下發進了兵部,不日就有聖旨,準我們進兵河南了。”

兩人說完,盛中權卻是重重一嘆,道:“去河南平亂這是爲陛下解憂,人臣本分。可是……可是……這山東一地平安,都賴劉軍門所鎮啊。兵事兇險,勝了自然是大喜,但兵書有云:未料勝,先料敗。這山東一地平安,可離不開劉軍門啊!”

“這……這……”劉澤清聽聞,頓時吶吶無言了起來。他看着朱慈烺,一臉便秘地欲言又止。

“太浮誇了……”朱慈烺心中點評,卻只顧着喝茶,壓根不接茬。這麼浮誇的演技,朱慈烺要是還不知道這倆貨是合夥逼自己就是真眼瞎了。

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十三章:前鋒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八章:多爾袞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六十三章:打賭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十章:就是那個平天竺的西藏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十五章:一人對千軍 四千字大章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三章:出兵前奏第九十七章:伯力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五十三章:暴富第四十五章:才驚四座第九十一章:產業與利器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七十六章:頒獎禮上又喜事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八十章:大權漸握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八章:兵圍漢城第33章:第1軍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一百二十章:財狼來了有刀槍第一百五十七章:激戰抉擇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四十一章:德川義直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一百零七章:中華的意識形態第一百零三章:老營選鋒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六十八章:來了很多人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八十章:追殺第五十五章:不拋棄不放棄第一百零七章:中華的意識形態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六十六章:拼命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五十八章:便無回頭之路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一百一十五章:想跑也跑不了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三十二章:血海深仇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十三章:南京廷對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一百四十九章:闖軍頭陣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三十二章:海戰 完第八十五章:拆招第四章:太上皇的紅包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三十二章:劃分亞洲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43章:琉球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