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明_第316章 秦淮河上

南京,自青州衛抵達南京已有7日,整個南京上層人心惶惶。

這裡有1套留守百官體系,6部5寺應有盡有,整個南直隸9歸南京城的百官督管,這裡的政治更爲清明。

因爲這裡沒有皇帝,各黨官員有問題沒必要鬧到朝堂上,都是私下裡解決的。什麼事情鬧到朝堂上,那9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失去了緩和的餘地。

南京沒有皇帝,卻有朝議,是百官集議……先進否?民主否?

集議是百官的事情,卻有南京鎮守太監和南京守備把關,3巨頭另1巨頭南京兵部尚書地位比較尷尬,沒什麼份量。

南京守備世代由徐家的英國公或定國公接替,掌握着南京大營。這1點無人能動搖,徐家的地位9是如此的穩固。

而上監督南京留守文武,下監督南京大營的南京鎮守太監都是司禮監太監外放兼職,1個個都是皇帝親信,是說得上話的人。

而南京兵部尚書呢?名義上是留守百官之首,可他敢統合南京留守的百官?沒有留守百官的支持,他又有什麼地位可言?

他只是1個留守官員的頭頭,負責居中調解的。再說,南京官員都是北京*失利被派發過來的。屬於那種有關係,有才華不能直接削籍的,或者9是來這裡養老,最後保持官身維持基本的榮譽退休的。

9月十6的夜晚,十5的月亮十6圓。

秦淮江邊,十8歲的青州衛指揮使陳策在十餘名親騎護衛下,護送着3多名青年俊彥登舟暢遊。

此時江上,花船成片,各色燈籠如羣星爭輝,照的1片光亮。

往來花船上,各色聲樂、吟詩聲,辯論聲、笑談聲交織,1片熱鬧,比白日裡的南京城還要熱鬧3分。

龐大的戰船在身姿嬌小的花船羣中,是那樣的顯目。

船上1排排的旌旗在夜風中飄揚,猙獰的炮口,手執火把,身披紙質罩甲的青州衛將士護衛4側,站的筆直,與這秦淮江上的風格,格格不入。

船頭,朱弘林1襲粗布青衫,手執摺扇,雙手負在背後看着迎面而來分向規避的花船,輕輕1嘆道:“孟兄,小弟不喜奢華,這南京白來了。”

孟弘略黑衫,佩戴面具聲音朗朗,張開雙臂迎接清涼參雜淡淡脂粉香氣的夜風:“怎會?南京有才有德之俊彥9在此處,到時1同攀爬名山,涉足惡水,砥礪身心也是難得好事。若遇剪徑小賊,持3尺青峰蕩滅,當真痛快!”

官方通報的消息是孟弘略重傷難治,孟府世襲官位由其弟繼承,並沒有明確說他身亡。所以他的出現,並不突兀。

他在士林中的聲望,真的很高,尤其是對青年1輩。他是孟府嫡長子,母親又是孔府嫡女,在文壇士林,他的血脈十分之高貴。

而孟府遭難,孟弘略死戰不退,更爲他贏得了數不盡的名望。所以他人剛來南京,提筆1書,9將南京最有潛力的1批青年聚了過來。

“孟兄所言在理,小弟希望行程能略做改動。東南之行暫且放下,小弟想去西南1趟,看看西南戰後休養狀況,也看看汪先生之教化大業。然後走嘉陵水道,去塞外祭奠邊軍。”

“如此也好,遼東戰事聽聞進展神速,說不好還能去趟遼東。”

孟弘略不在意去什麼地方,他只想帶着這些人遊歷山川,完成自己的心願,也歷練1番這些年輕人,他覺得有這樣經歷的文人,纔是朱弘昭想要的人。

抵達南京,在陳策這裡他們才知道京師中的變動,1個個也是感嘆不已。

士林未入仕的士人,喜歡結社。結社,往小的說以地域爲核心,凝聚起來的1股士人力量;往大里說,9是1種思想的凝聚。

凝聚了,才能在發展中昇華,或發現行不通而否定。否定不適合、沒有生命力的思想,才能讓後繼者少走冤枉路。

不同的社,有不同的追求。

他也準備結社,社名行社,以務實爲核心思想。孟學、心學是1條脈絡延續發展而來的,反對虛言妄談,追求真切務實。

陳策端着盤子走過來,笑道:“大公子,孟先生,請嚐嚐這日本來的清酒,風味別具,酒性溫潤。”

日本清酒9是尋常米酒,不過因爲釀造時加入富含礦物質的西宮地區泉池硬水,導致口味非常的好,難以複製。所以江南地區,尤其是這秦淮河上,這種貿易來的清酒大受歡迎,很受名妓們的青睞。

據說,喝了能美容顏膚質……

在江南,只要有錢,可以買到任何地區的特產,這9是此時的江南。

朱弘林拿過1小瓶,遞給孟弘略,又取1瓶道:“阿策,弄些清淡小菜來,1起坐坐。”

“成,大公子稍後。”

陳策轉身去吩咐,朱弘林與孟弘略舉着廣口細頸的原產日本酒瓶對那1頭接過酒的青年士人示意,衆人舉着酒瓶算是回禮。

船頭擺着小桌,擺着鮮藕片等新鮮剛產獲不久的涼拌小菜,3人盤坐在小桌前,在淺淺酒碟中添酒,共飲1碟。

握着袍袖擦拭脣角,朱弘昭搖頭笑道:“這酒碟不好,端不穩9會遺漏。”

“其實流行這麼做,咱也覺得有意思,9拿這藩貢淺碟,要不咱去給大公子換酒盅?”

朱弘林搖搖頭道:“客隨主便,9不勞煩了,說說南京城裡的事情吧,咱也好心裡有個數。”

孟弘略吃了1片藕片,並不發表態度。他的官方身份此時是朱弘林的幕僚,並沒有官籍在身,也沒有參與這種談話的官職和資歷,聽聽9好。

“英國公1家尚算難得,南京大營雖不如邊軍訓練精銳,倒也按時操訓。南京大營兵備齊整,比之京營強出不少。在這奢華之地,頗爲不易。”

陳策說着,爲自己斟酒,頭低着:“不過有些事情也是難免,南京大營屢經更革,應有兵員4萬6千人,實際兵員不足兩萬,不過都是精壯,具有1定戰鬥力。7日前英國公9將兵符交出,閉門不出,南京算是控制住了。”

南京兵員不足,甚至是武備稀鬆荒馳,是北京樂於看到的情況。原來的南京大營兵員更少,朱弘昭在西南整頓裁撤增援而來的南軍,不少人吃慣了這口飯,被退伍後沒去處,又來南京投軍,這批參過戰的南軍補充了南京的兵營,也增強了戰力。

“另有鎮守大人助力,百官那裡動彈不得,此地無虞。”

鎮守太監數量是常設兩員,只有1人掌關防印,有勢態緊急主動出軍的權力。有時也會空缺或增補,各地鎮守太監,以南京爲尊。如果上面關係硬1點,與皇帝的關係好1點,南京鎮守太監完全9是土皇帝。

各地鎮守太監只有監軍、監餉及掌控礦稅、匠坊的權力,而唯獨南京鎮守太監有向朝廷舉薦人才的權力,也有直接彈劾南直隸上下官員的權力。

當然了,南京鎮守太監不可能有升賞官員的權力,有了這權力,那9真成土皇帝了。

政治上規定如此,但鎮守太監還是能提拔下面人的,只是要走關係,這1點與其他官員沒區別,給了東西9會有收穫,人情買賣而已。

南京鎮守太監的1切都來源於皇帝,皇帝要換了,他們怎麼會對抗,急着抱陳策的大腿還來不及,怎麼敢和陳策鬧彆扭、談條件?

孟弘略旁聽,不由再次感嘆,當年朱弘昭家裡的1個少年家僕,也能有如此才華,當真是稀奇。山東平叛時,陳策更以侯府2百護衛擊退輪轉將軍數千之衆,擊斬7百餘人。

有輝煌的戰績,在軍界出道也早,更受朱弘昭看重,將來前途當真不可限量。

看看朱弘林的態度9知道了,兩人問答9像家裡人說話1樣,說的好像是尋常家事。實際上國事9是此時朱弘林的家事,只要朱弘昭不反對,朱弘林別說過問,9是插手也很正常。

從贛南迴到南京,正準備休整兩日9啓程回京述職的贛南巡撫楊鶴,也9是楊嗣昌的老子在花船上聽曲兒,1襲布袍頭戴唐巾,坐在船首兩腳泡在清涼江水中,搖頭晃腦微醉聽曲,他只是來聽曲的。

秦淮河上的氣氛非常的嫺靜,看着這裡的繁華與祥和,士林中人都會醉心如此。所以正派1點,生性嚴肅的官員也會來秦淮河上放鬆心情,有些花船是出租的,往往有官員,或豪商帶着家眷共遊江上,享受着這裡的1切。

“戰船?”

楊鶴看着迎面緩緩駛來的福船,隱約還能看到火炮,不由1笑扭回頭問:“寶卷先生,秦淮河上何時有了戰船?”

艙內撫琴的女子停手,清朗聲音傳過珠簾:“那應該是青州衛指揮使陳大人的旗艦,這幾日陳大人夜裡駕船巡遊,倒是惹出了不少事端。”

“寶卷先生可願說說?夜風正好,來看看我大明戰船,唔……秦淮河上的戰船,當真豪邁。”

陳策的旗艦是3料的福船,這裡5料福船走不得海運,9退休改造的大花船也有,可只有這艘旗艦最爲霸氣,起碼1排排的火炮,獵獵作響的戰旗,威武成列的水軍將士,看着9很帶感。

珠簾由侍女揭開,艙中走出1名3多歲的女子,身穿復古風格的漢曲裾:普通白布爲底,大紅飾邊,黑玄色纖體祥雲繪飾白底,顯得清新不失厚重。

她面容樸素秀麗,長髮披肩,慧秀之中帶着3分灑脫。

寶卷先生在秦淮河上快2年了,結識的朝中大員不計其數,對她仰慕者如過江之鯽,可她不願離開這裡,她喜歡這種自由的生活壞境,不願走出去看人臉色。

楊鶴壯年時也追求過,可惜失敗了,毫無例外的失敗了。

此時的楊鶴衣袍敞開散熱,懶洋洋倚靠在護欄上,毫無朝廷重臣的風度,也不像1個持重老人,倒像當年那個數次進京趕考,屢次失敗卻不灰心的昂揚輕狂的中年人。

他萬曆32年中進士,兒子楊嗣昌萬曆38年進士,他只早了兒子兩屆。比起那些父子同中進士的人來說,他勉強在優秀的兒子面前能維持住1些顏面。

低頭看1眼6多歲的楊鶴,寶卷先生輕笑道:“爲老不尊,有失朝廷體面,當心被人彈劾。”

“怕甚?此去京中禍福難料,此時不縱意,更待何時?”

楊鶴擡頭,眼中熾熱漸起:“官不做9不做了,若落魄街頭,先生可願收留?”

“令郎才幹名動天下,孝行無雙。哪怕父子同乞,令郎也不會餓着楊大人,何須看我1女子臉面求活過日?”

寶卷先生打趣着,擡頭展望,輕笑道:“稀奇,這位陳大人少年得意,有齊王殿下撐着,在南京橫行無忌,如今怎麼爲人奉酒?”

楊鶴這個老頭1聽再次被拒,心中不覺沮喪,笑呵呵道:“那是人家陳大人的事情,關你我何事?”

“你是真醉了,不是說禍福難料麼?不妨登船拜見,看能否結識1番。”

南京_第605章 營救‘伽利略’鐵網_第397章 生與死青陽_第264章 各軍異動南京_第521章 銃刺衝鋒!(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7章 夜色朦朧時勢難造英雄_第115章 紮營祝家莊(2)時勢難造英雄_第140章 抄家李3才(2)南京_第537章 狗比人值錢青陽_第270章 丞相府與替罪羊鐵網_第378章 宋應星九邊大同_第24章 聖旨,拜師劉時敏時勢難造英雄_第123章 兵賊聯手,所向無敵(2)鐵網_第370章 有恃無恐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1)南京_第471章 臉面問題南京_第600章 調兵遣將啓明_第279章 奪功3人組南京_第570章 相府會議南京_第510章 水師規劃啓明_第334章 丟臉的軍事預算青陽_第236章 血流成河南京_第576章 舞弊下青陽_第225章 成妃的野心南京_第468章 偷襲(中)啓明_第314章 京聞報刊(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8章 京察與準備青陽_第249章 人心所向即天命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4章 弓術4時歌九邊大同_第38章 除夕守歲火箭彈南京_第438章 漕運之衰啓明_第332章 有人點火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南京_第465章 革新之道鐵網_第372章 澳門(2)九邊大同_第41章 婚前恐懼症南京_第550章 朱聿鍵起兵南京_第456章 點撥南京_第590章 煥然時勢難造英雄_第115章 紮營祝家莊(2)青陽_第245章 火炮的遺憾南京_第554章 試探鐵網_第387章 世道變了九邊大同_第43章 王敦盛投效時勢難造英雄_第115章 紮營祝家莊(1)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南京_第462章 災星與花稅啓明_第355章 開始南京_第532章 舉國之大事南京_第525章 銃刺衝鋒(完)南京_第472章 輕與重青陽_第217章 遼鎮曹文詔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鐵網_第423章 是非公論南京_第463章 雪中送炭時勢難造英雄_第114章 出兵鄆城(2)時勢難造英雄_第143章 朕心甚慰南京_第472章 輕與重南京_第483章 失控青陽_第268章 可悲的老奴九邊大同_第29章 孫傳庭北上時勢難造英雄_第123章 兵賊聯手,所向無敵(1)南京_第464章 武學教授九邊大同_第29章 孫傳庭北上南京_第504章 宰殺大肥羊時勢難造英雄_第122章 飛熊衛(2)啓明_第350章 暗潮下,之黑歷史時勢難造英雄_第108章 時無英雄南京_第507章 調任南京_第487章 毒計(3)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1)青陽_第252章 瓊華島宿衛鐵網_第368章 角鬥上九邊大同_第27章 危機感時勢難造英雄_第130章 落幕(2)青陽_第217章 遼鎮曹文詔南京_第454章 調軍鐵網_第362章 殺降青陽_第260章 山東變故青陽_第220章 淩河建奴現九邊大同_第14章 北上,更名朱弘昭啓明_第281章 悲觀的老奴啓明_第326章 年尾立5省時勢難造英雄_第122章 飛熊衛(1)時勢難造英雄_第141章 通州震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1章 火藥船青陽_第208章 朝議鐵網_第421章 僵局鐵網_第383章 人肉盾牌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2)啓明_第291章 臺灣設鎮時勢難造英雄_第96章 有人做鬼時勢難造英雄_第98章 侯爺有帝王之姿南京_第553章 斷脊戰術九邊大同_第41章 婚前恐懼症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8章 東林,即正義青陽_第247章 謀反的決心南京_第433章 感慨南京_第543章 南京1日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