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都在演戲

“大丈夫能屈能伸!”

顏常武給自己唸叨着這句話,答案是明擺着,人家有炮艦,我們只有漁船,你打他不着,他們開炮就可以摧毀你的碼頭、停泊的船隻、還有近海邊的設施,光捱打不能打回敵人,這樣的買賣做不得。

看到陳衷紀擔憂的目光,顏常武笑笑道:“準備去‘歡迎’荷蘭人!”

陳衷紀道:“我負責此事!”

他剛說了一句道:“受海神榮光照耀的你不應該做這樣的事(卑微屈節)!”

“不,我親自去迎接他們!”顏常武嘿然道:“不過到時我和你得演演戲!”

……

兩條強大的荷蘭戰艦分別名爲“安德魯號”和“巴達維亞號”,其中安德魯號上有地區艦隊司令斯托姆在望遠鏡上看着北港港口內水靜河飛,沒有一點備戰的跡象,再看到一條小商船打着國際通用語言----白旗向他們開出來。

斯托姆輕蔑地道:“無用的明國人!”

很是得意,卻不想想之前在澎湖被明人打跑(他們要是守得住也就不到臺灣了),現在大炮鉅艦對付村夫還好意思。

旁邊的艦長謝巴斯道:“不過他們種地還真的有一套,我們要不是有人告密,還真不知道他們種了那麼多的土地!”

哪裡都有帶路黨,北港興旺,自有明人眼紅,他們把北港情形告訴了荷蘭人,說那裡的的莊稼大豐收。

“沒錯!”斯托姆輕笑道:“如此得多謝他們了!”

“奧倫治城的意見是怎麼說呢?”(奧倫治城是荷蘭殖民者有臺灣治所)

“看情況,一是直接設立管治,二是由他們代管!”斯托姆苦惱地道:“我們的人數還是太少了!”

世界這麼大,荷蘭人扔進大海里如同杯水車薪,象這次前來突擊北港,就已經用上了奧倫治城一半的荷蘭人兵力。

多少人?

二百五十人!(不是虛言,歷史記載直到明崇禎九年即1635年時,荷蘭人在臺灣的兵力爲四百七十五人)

他們甚至不夠戰艦的定員!

“安德魯號”和“巴達維亞號”都是五級風帆巡航艦。

這級軍艦爲巡航艦,全長130至150英尺,火炮32~44門,排水量600~800噸,定員250人左右。它們主要用於襲擊海上商船,遠洋巡航,爲主力艦充當前鋒的職責。

二百五十純種的荷蘭人分散在兩艘戰艦上,只達定員的一半,要不是有巴達維亞(即印尼雅加達,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荷蘭人在遠東地區最重要的殖民地)那裡招募的土人充當艦員,從事低級的工作,兩條主力艦幾乎無法開動。

荷蘭人“海上馬車伕”絕非浪得虛名,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廠,全國可以同時開工建造幾百條海船,商船的噸位佔當時歐洲總噸位的3/4,擁有一萬五千艘商船,最鼎盛時期,海軍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的一倍!

但荷蘭畢竟國小人少,當初爲什麼寧願佔據澎湖而不要更大的臺灣的原因之一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難以控制諾大的臺灣,你才五百人,想佔據臺灣,怎麼管治?

同樣地顏常武有上萬之衆,一千步軍,守着北港,卻沒有攻略四境,無它,人少耳!

……

打白旗送來的會說荷蘭語的的那個老傢伙簡直是太熱情了,他上到安德魯號,見着兩個荷蘭指揮官那是一臉的諂媚有如。。。呃,有如漢/奸走狗去見太君!

逢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是張伯的最好寫照!

他甜言蜜語地道:“我們的大龍頭聽聞貴國兵船到,特派我來迎接你們,奉上白銀千兩,美酒(葡萄酒,在月港買的)二十瓶,並請你們登陸,接受款待!”

“很好!”斯托姆心不在焉地道,區區千兩白銀,他根本不放在眼裡,他要的是北港田地的收成!

在臺灣,銀子,從事貿易的荷蘭不缺,缺的是糧食!

有了糧食,就可以控制更多的人口,確保荷蘭人在臺灣的長治久安!

……

敢搏擊風浪的荷蘭人從來都是膽大之輩,斯托姆帶上了一百荷蘭兵(其實,純種的荷蘭人才得一半,另一半是僱傭的日耳曼人、挪威人、丹麥人和意呆利人,統稱紅毛番)和二百僕從軍(巴達維亞土著和臺灣土著),就敢登陸有上萬明人的北港。

臨行前,當着張伯的面前,斯托姆告訴謝巴斯道:“要是他回不來或者明人以他性命爲威脅,不必理會,開炮即可!”

張伯低聲下氣地道:“不可能的,我們絕對歡迎你們!”

……

如每一個初抵北港碼頭的人,斯托姆也被眼前的景象給吸引住了,

太乾淨了,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荷蘭人雖然自詡爲文明人,但他們的衛生制度還沒建立起來,國內和殖民地髒亂差沒得說。

據斯托姆所知,明國其它地方也是髒亂,沒有一個地方夠北港清潔的。

“看來有點意思啊!”斯托姆自言自語。

更讓他覺得有意思的是北港所謂的“大龍頭”居然是個少年!

那個少年一臉的靦腆,甚至有點害羞的樣子,說什麼都望向他旁邊的長輩(指陳衷紀)。

“真的是你們的大龍頭?”斯托姆都有點不信。

在得知介個小孩是接任前大龍頭之位,又得知北港有上萬之衆,約開墾了幾十萬畝土地,斯托姆的心中泛活起來。

看來,可以仿效西班牙人皮薩羅征服印加帝國之策也!

皮薩羅的征服方略和曹操掌控政權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皮薩羅控制了印加帝國皇帝,曹操掌控了漢獻帝。

他斯托姆控制了介個叫做顏常武的小孩子,那就可以一百人控制上萬人,以後北港可以成爲荷蘭人的糧倉了。

斯托姆大白天做着美夢,而顏常武則幾乎暗笑破了肚皮:“俺的演技可以拿個小金人了吧?”

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462節 女射手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739節 亂亂亂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53節造船(二)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229節無功而還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2180章 定名分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597節 航行中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2065節 得上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351節 殺,不殺!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064節 招供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067節 顛倒黑白的世間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256節 三天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373節 聯合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