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節 影響深遠

冊立皇太孫,朝堂無異議,闔堂大喜。

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

朝廷除了給大家發錢,少不得來中國特色---請吃!

顯爵高官在偏殿開宴,低級官員人多,則在五軍都督府的校場上開流水席,大吃大喝!

宴會肯定由宮廷操辦,再有南京城區的各大酒樓全都接受了訂單,置了席面送校場。

由顏常武請客,不用戶部開支。

作爲主家,顏常武不過是陪了幾杯,而皇太孫也是三杯,就此停杯,顯示出兩父子的剋制,之後交由馬士英爲首的一幫內閣輔臣們代爲招待,結果他們統統喝高了,爛醉如泥般送回家中。

說實在話,冊立皇太孫,高興的頭一份兒自然是顏常武一家三口,第二份兒正是馬士英等一衆閣臣,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有意義,高官厚祿確保無疑,不會遭遇清算。

顏常武---朱和坪,兩父子一脈相傳,兒子不會否定老子,對老子那代的大臣們只要不礙他的事,統統都會好待遇。

反之,換個另外的朱皇帝,那馬士英就慘了,他可是從賊哦。

顏常武再怎麼變形,總有人罵他是海賊頭,一旦變天,別的大臣還好說,作爲文官之首,馬士英諂媚海賊頭的名聲槓槓的,一生一世都不得翻身。

現在嘛,馬士英的前途不在話下!

馬士英高興啊,比主家還要熱情洋溢,來者不拒,大家排着隊來給他敬酒,要是喝完,只怕他就成爲了倒在宴席上的首輔,什麼名聲都有了。

好在次輔楊天生即時救場,爲老馬擋酒,只怕老馬就要醉死當場。

即便如此,老馬醉得不醒人事,第二天早朝不得不告假,讓監國公主朱真真即派御醫上府診治,發現是虛驚一場,老馬還能健康地爲朝廷辦差。

至於楊天生,這貨是千杯不倒的量,把別人幹翻,他精神倍長。

別人恭維他的好酒量,楊天生得意洋洋地道:“起初販運燒酒,別人滲多少水都知道,後來俺在臺灣釀了朗姆酒,你們喝的‘金牌’郎姆酒就是俺家的,那酒俺是當水一般來喝!”

原來如此!

官員們暗罵這個死海賊,私酒販子、酒鬼!

兩中華流行喝朗姆酒,‘金牌’郎姆酒就是其中名牌之一,暢銷兩中華,難怪他這麼能喝!

冊立皇太孫,民間中除了一些腐儒酸丁叫囂幾聲,如蚊子般哼哼,整個社會一邊倒地支持朝廷此舉。

因爲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兩中華都行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努力發展經濟,增加民間收入,相比於十年前,社會各階層的經濟狀況有了明顯的改觀。

最主要的是官府行事與前朝大相徑庭,前朝是治人,管人,今朝卻帶來了“服務”的性質,爲民衆提供服務。

立竿見影的是官員考覈變成了德能並舉!

以前以德爲先,只要官員的RP好,則神馬都是浮雲。

現在則大不一樣,官員必須給朝廷弄到稅收,但又不能攏民!

攏民是肯定的,但不能激起民變,否則朝廷會不客氣。

事情沒辦好,還要勞動朝廷來彈壓,這樣的官員不要

這樣一樣,官員不可能以欺壓、逼迫的方式讓轄下民衆去發展經濟,強扭的瓜是不甜嘀,而應該採取鼓勵、幫忙的態度,提振民間經濟。

用首輔馬士英的話來說:“你有本事給朝廷來錢,又不讓人投訴你,纔是真本事!”

大環境變了,時勢不同了,一旦官員強來,民衆用腳投票,官員吃不了兜着走!

他們不得不絞盡腦汁,努力發展轄區內經濟,經濟上去了,稅收增加,民衆自然得利。

大頭的肯定是官府和老闆們拿去,但哪怕是小頭,民衆也能夠鍋裡添多幾塊肉,衣櫃裡增加多幾件新衣服。

銀元,越來越多的人見識倒了。

不僅僅靠商人、老闆們的投資行爲,官府的基建也成了民工們的樂園。

與前朝不同,官府大搞基建,老闆們吃肉,民工們也能喝湯,都有分潤。

基建是本朝的亮點,老闆們承包工程,多了一個來錢的渠道。

讓商人們大爲高興的是雖然稅收頗高,但分割各地的稅所、鈔關等收取的厘金不見了,沒有了,極有利商品的流通,提高了商人與老闆們的利潤。

另一個亮點則是本朝的“福利”!

新明朝廷明發詔令,曰絕不讓任何一個子民凍餓而死,子民們凍餓而亡的,官員必須負責,死得人多,主官就地免職!

如此一來,官員們再不能象以前般肆無忌憚不管子民的死活,他們不僅僅是治人,還承擔起服務,包括賑濟、醫院、保障等功能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一個指標,即嬰兒成活率,是官員升遷的重要指標。

還有讀書,各大城市皆建立了國民小學,越來越多的孩童免費入學,受教育的程度提高。

……

倭人阿部賢六在他的日記上寫下道:“我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變遷,明朝政局的平穩過渡,這表明中國傳統勢力與新興的軍事集團的融洽結合,這讓中國大地得到了和平而不是走向戰爭,對於日本有着深遠的影響,在外有一個對幕府充滿善意的強國的存在,幕府最起碼享有百年太平!”

阿部賢六是個幕府高官的兒子,屬親華派,認爲中國的平穩對於日本的意義重大,他也剖析過幕府的統治,認爲行閉關鎖國的幕府既有其有利之處,亦存在着經濟困難與可能遭遇外來強國的挑戰,以致於統治難以爲繼。

不得不說他這人的目光如炬,如果沒有兩中華,幕府的統治到了中期就開始發生嚴重經濟危機,末期更會因爲紅毛番---即米國黑船來襲最終導致幕府倒臺。

目前可以說幕府的形勢大好,他們都很清楚人多地貧瘠的倭國根本不被中國的統治者放在眼裡,完全不用擔心中國會對倭國不利,因爲中國可供選擇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海上中華地多人少,陸上中華可攻略大陸,不會進攻倭國。

中國的經濟發達,且願意與各國尤其是中華小跟班有福同享,幕府賺到了更多的錢,民衆有更多的人吃上了銀舍利---倭國的白米是珍貴的,稱爲銀舍利。

中國的存在,讓幕府不存在敵人。

想要進攻幕府,先搞定中國,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僅是阿部賢六看到了新明冊立皇太孫的重要性,其餘各國使節們也在竊竊私語,討論此事的深遠意義,有“小中華”之稱的朝鮮應該是歪國仁之中最高興的,他們事中華如父母,中華的興旺發達,他們打心眼裡高興。

如此,朝鮮使節團成員們都喝高了,醉得不行,宴終時被塞上馬車打包離開。

又有琉球的、緬甸的使節都很開心,至於暹羅、老撾、柬埔寨則是恭喜不已,而安南猴子們明面上一團開心,暗地裡卻是糟心得很。

安南猴子們心懷叵測,屬猴的他們老想蹦跳一下,很顯然,中國越強,對他們的壓制越大。

另有一批傢伙格外開心,就是阿三!

他們一言不合就開掛,開心起來就會跳舞,當場在宴席上跳起舞來,逗得人們哈哈大笑!

要說到阿三頗具奴性,中國人佔領了他們的地盤,扶持起一個個傀儡政權,結果呢,發現他們的服從性極好,中國人讓他們向東,他們不會向西,讓他們趴着,他們就老老實實呆在地上不動。

明明是中國人的事情,阿三們卻爲中國人高興,其誠摯不容懷疑。

阿三頗有可取之處嘀!

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618節 北海!第363節 殺倭!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852節 兩老賊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0節修路風波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423節 圈套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086節 快與慢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229節無功而還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482節 真功夫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59節搶上風口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591節 好籤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1306節 空調車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