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

無人跳出來反對聖旨,大明的忠臣們都隨風而去了,這是皇帝朱由產的想法,心中不無悲哀,大明藥丸了!

在前明,忠臣們擅長嘴炮,懟天懟地對皇帝對同僚對百姓,無所不懟。

而且前仆後繼,顯露出風骨錚錚,譬如前明著名的大禮議,簡單的來說,就是大臣們想給嘉靖皇帝換個爹,但是失敗了。

正德帝死後無子,於是,他的堂弟朱厚熜被立爲皇帝,按照祖制,即爲明世宗嘉靖皇帝。

他必須過繼給正德帝的父親也就是弘治帝爲子,稱弘治帝爲父親,稱自己的父親爲叔父,但朱厚熜又是一個孝子,他死活都不肯,堅持稱弘治帝爲皇伯父,並想把自己的父親興獻王追封爲皇帝,這在明朝顯然是違反祖制,於是大臣們就分爲兩派。一方面以張璁爲首支持他這個決定,一方面以首輔楊廷和(楊慎之父)爲首堅決反對,稱祖制不可改。

雙方激烈爭鬥,護禮派羣臣決定集體向皇帝進諫。

楊廷和的兒子楊慎,就是《三國演義》最開頭調寄《臨江仙》的作者: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那個大才子對衆臣說:“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給事中二十一人,御史三十人等共二百餘人的龐大隊伍,集體跪在左順門外,大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哭聲,喊聲震天。

明世宗大怒,派人將員外郎馬理等品以下官員一百三十四人逮入詔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八十六人姑令待罪。一時間錦衣衛從四面八方圍來,左順門前血跡斑斑,稱爲左順門血案。

大禮議“始而爭考﹑爭帝﹑爭皇,繼而爭廟及路,終而爭廟謁及樂舞。”影響深遠。

明朝大臣們曾經有此光鮮的一幕,但在今天本應是一個大禮議的爭執時刻,卻沒有發生新的左順門血案。

大明公主的兒子繼承皇位,而不是大明的皇子皇孫繼承皇位,在中國文化上是不折不扣的“鳩佔鵲巢!”

擱在前明,大臣們豈容這等荒唐的事情發生?!他們早就精神抖擻地肝起來,雖死亦無憾。

可是新明的朝廷上,重臣們盡是那個始作甬者海賊頭的爪牙,絕大部分的官員都是他臨朝後提撥的官員,新進士更是經過了試題更改,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朝廷考試後登的榜。

而且海賊頭雄踞廟堂之上,在奉天殿外的廣場上,除了官員和外賓,更有無數槍刺迎着太陽閃閃發亮,這是他調兵進宮來保駕護航,確保萬無一失!

這樣的大環境下,哪怕心向前明的官員們也噤若寒蟬,三緘其口,跟隨着大衆一起爲皇帝賣祖宗的此舉而歌功頌德了。

所以時間很重要,甲申之變,顏常武率兵進南京,若他一意孤行,自立爲帝,那時朝廷中有大量的舊分子存在,涵蓋了方方面面,豈能容他胡來,內戰就迫在眉睫了。

現在則不一樣,經過了多輪清洗後,已經把朝廷中的那些舊分子剔除,把軍隊徹底地掌控在手中,而且天下百姓都認可了監國公主的治理,對她兒子成爲帝國的繼承人樂見其成,如今之事,就是水到渠成。

朱和坪儀態從容地接下聖旨,從這一刻起,他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將成爲一個諾大帝國的繼承人,只要形勢不發生變化,他就是新的大明皇帝!

倭人阿部賢六作爲倭國使節亦參加了此次大朝會,他久在南京,在南京買了房子,娶了中國老婆,熟悉大明歷史,預見到未來,不禁驚歎道:“超級大禮議啊!”

想想吧,嘉靖皇帝在追封先人時,把自己的父親興獻王追封爲皇帝。

這位朱和坪登位後,要追封先人時,將他的海賊頭父親追封爲皇帝的話,那樂子可就大了!

即使是顏常武權勢赫赫,但在官場與民間中大家都清楚他就是一個海賊頭,屬於士農工商之外的低下階級。

海賊頭父親被追封爲皇帝,大明的臣民們將會如何面對,這事情想想就有趣……

別看現在說得好好嘀,在朝廷明發天下的諭旨裡表明朱和坪是監國公主朱真真之子,被皇祖父朱由產冊立爲皇太孫。

沒有出現海賊頭的名字,這是各方妥協後的結果。

可一旦到了朱和坪掌權,徹底地控制了國家之後,那就難說了。

他要是不把海賊頭的名字弄出來,他就是不孝!

哪有兒子光鮮老子默默無聞之理?

中國最講禮儀與孝道,當兩者碰撞時,往往看誰的拳頭大。

別說兒子,就是女兒當道也把自家父輩也給弄上了帝位,日月當空的武則天在建家廟時,就把她老子武士彠都給追封成“大周孝明高皇帝!”

朱和坪要是發作起來,絕對是超級大禮議,阿部賢六拭目以待。

……

冊立皇太孫,朝廷送出大禮包!

所有官吏,一概調高工資百分之十!

新明官吏的工資,與前明大不一樣,前明因爲太祖朱元璋是個老摳,薄待官吏,給的工錢很少,開支都不夠花。

待到新明確立,給予官吏的工資驟升,達到了社會中上水平,且不斷提升。

關鍵是朝廷有銀元!

新明缺銀元嗎?

缺,亦不缺!

新明朝廷開支巨大,但國內大力開發金銀礦藏,海外銀元海量進來,就有了給官吏們提工資的物質基礎,比起前明好太多了。

再有官吏升級晉爵,五品以上的官員升一級或者晉爵一級,大夥兒真是眉開眼笑。

鑄金錢,以作紀念。

金子鑄的金幣,一顆顆光閃閃,乃三品以上或者有爵的官員們的另一種賞賜。

還有大赦天下,除十惡不赦之人,其餘均作赦免,各州縣的監牢爲之一空。

再有減免農稅,在一些失收地區把農民的地稅給減了,農民們自然是山呼萬歲不已。

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裡,舉國歡騰,誰還記得前明是什麼!

反正皇太孫也姓朱哦!

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51節船底世界第18節真相大白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30節是戰是降?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739節 亂亂亂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280節 回南京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509節 沒錢了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2165章 不被重用的蒸汽機車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