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9節 高攀不起

安南使節失望而歸,東南國一些大臣嗟呀不止,以爲錯失一個千載良機。

倒不是大臣們被安南使節買通,而是他們認爲我東南國影響力強大,連安南猴子都認栽了,宋、元與前明成祖未究之業,在我東南國君臣手中完成的偉業,必可大書特書,直上青史也!

安南是在宋朝時期獨立出去的,宋朝也就失去了秦漢時期得到的安南的土地,不愧爲弱宋。

但強如元朝又如何?元軍三徵安南,都大敗虧敗,他們水土不服,被叢林中射出的毒箭射到魂不附體,死傷慘重。

嗯,叢林中既有毒箭蛙,又有見血封喉樹,將其汁抹在箭上,中者立斃。

反正叢林中稀奇古怪的東西多哩,元軍攻安南主將脫歡膽戰心驚,害怕無處不在的毒箭,自家老命不保,他將自己裝進一個密閉的籠子裡教軍士擡着他走,這樣毒箭就射出不中他了。

他保住小命,可是打遍歐亞無敵手的元朝也就在安南人面前徹底地丟盡了臉面。

一代天驕明成祖朱老四,一年時間就攻下安南,卻在二十年後,明軍黯然撤離安南。

今天,我東南國大王顏常武不費吹灰之力,有機會把連克宋、元、前明的安南收入囊中,如若成事,則我東南國力壓前三朝矣!

他們對於沒能收取安南而私下議論紛紛,當然大臣中也有是明白人。

旭日城郊外的海濱三路是條環城公路,其第十八號是一棟別墅,門朝大海,修建得並不奢華,這是東南國資政大臣陳衷紀的別業,陳衷紀有時在此居住。

他雖然致仕,但他作爲東南國的開國元老,世襲罔替的一等國公,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很大。

關鍵是他年齡不到七十歲,在古代作爲重臣是還很“年輕”,隨時隨地可以復出。

事實上,他只要願意,一個行省總督就跑不掉,東南國發展到現在,還是缺官員,包括土澳大陸,它佔地面積達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而現在前明土地堪堪九百萬平方公里,人口是東南國的數倍。

東南國始終缺人,官員亦缺,東南國制定有退休制度,由於人手不足,公家人多數返聘,頂多不是領導崗位,但顯然對於陳衷紀來說,一個實缺高官的返聘位置是少不了的。

所以陳衷紀依舊炙手可熱,上門拜訪的人多,他不堪其攏,有時就出城,呆在海濱三路十八號寫寫回憶錄,不見外人,誰來都擋駕,大家也都知道他這個規矩,一般不來打攏他,他也不會接見他們。

事情有例外,有的人上門是“硬進硬出”的,譬如現在這位紅毛鬼子。

戴維先生奉了顏常武的旨意,前來拜訪陳衷紀,向他請益有關“內附”事宜。

不僅安南人直截了當地說要內附,還有琉球、朝鮮、緬甸三國亦在蠢蠢欲動,想要內附。

如此多國有意,一個處置不當,引發他們怨言,因此向老臣請教解決之道,很有必要。

十八號內裡的別墅二樓有個茶室,裝了大落地玻璃門,使用水冷式“空調”,有時還使用硝石降溫,在炎熱的爪哇島上建立一個清涼世界,再喝上硝石致冷做的冷飲,和知已對飲,十分愜意。

茶室內陳衷紀與戴維先生兩人對坐喝茶,他們都穿着便裝,盡是名貴的綾羅綢緞。

陳衷紀衣着寬大,富家翁氣派十足,而戴維先生衣着緊湊,顯露出精明強幹。

海上中華之東南國社會風氣與陸上中華的風氣大不一樣,由於物產豐富,海上中華鼓勵消費,只要有錢,都過上富足的生活,民衆無饑饉寒冷,象陳衷紀與戴維先生這樣的頂級大佬,自然是積極響應老大的話,吃穿用度都是一等一的。

“此乃武夷山野茶,在海那邊的是進上的,有人送了我二斤,你嚐嚐,覺得好的話,拿一斤去!”陳衷紀隨意地道。

戴維先生呷了一口茶,頓時眉開眼笑地道:“好茶,好茶!”

這個洋鬼子骨子裡是個不折不扣的中華茶客,嗜茶如命,精通茶道,遇到好茶絕對力捧。

他拱手道:“如此就生受越國公了!”

戴維先生有此稱呼,蓋因陳衷紀被封爲越國公,非同小可,隋朝重臣楊素也是此爵位。

見戴維先生喜歡,陳衷紀吩咐管家去給宋國公準備好茶葉。

宋國公是戴維先生的爵位,所以造反成功確實是件幸事,象陳衷紀這樣的海盜分子和戴維先生這種不列顛的浪蕩子,都披金穿紫,儼然不可一世,登上人生巔峰。

兩人品茶閒聊,風花雪月,天南海北胡吹一氣。

他們地位接近,大有東西可談。

漸入正題,戴維先生說道:“領袖歸國後,安南請求內附,又有琉球使臣同求,王后娘娘着諸位大臣暢所欲言,不見越國公上奏,娘娘心中不安,特命小臣前來相詢。”

陳衷紀雖不在朝堂,依舊有上奏權,國家大事既可知曉,又能發表意見,這次他一不作聲,連王后娘娘都得派遣戴維先生前來探問。

不是派別人來,戴維先生是顏常武座下第一寵臣,陳衷紀受到的禮遇可見一斑。

聽到戴維先生的話,陳衷紀啞然失笑道:“領袖歸國,君臨東南亞,如龍在淵,他心中自有定見,何須臣等多言,畢竟臣是退休了,說多了會討人嫌的!”

一定程度上,安南內附是東南國現任內閣總理大臣洪昇的推動,洪昇與陳衷紀是同一代人,但遠不如陳衷紀功大,陳衷紀有從龍之功,當年顏常武能夠上位,靠的是楊天生出人,陳衷紀畫策,之後陳衷紀理政管軍,還出謀策,相當於漢之蕭何與張良,是東南國、東南國的軍隊的主要締造者,洪昇比不上陳衷紀。

安南請求內附,洪昇認爲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在他的推動下,還是有不少大臣認爲這是一個良機,把安南收歸已有,完成宋、元與前明未竟大業,大家就名利雙收。

陳衷紀老謀深算,哪還看不出朝堂風氣從何而來,他不作聲是不願意讓人看到前任內閣總理大臣與現任內閣總理大臣手足參商,避免笑話。

現在就不同了,戴維先生奉了王后娘娘旨意來問話,陳衷紀是必須回答的。

於是戴維先生就心滿意足地帶着陳衷紀的摺子回到王宮,楊鶯兒打開來看過,以她這麼矜持的人,也不由得笑了,示意衆臣來看,正是:“昨天你對我愛理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2191章 在閩南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090節 夜襲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067節 顛倒黑白的世間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722節 和離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93節喜與悲第2094節 退兵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853節 中國式開花彈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125節琉球天變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