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節 新遣唐使!

遣唐使!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裡,倭國爲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中國的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倭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倭國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倭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終於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從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間,倭國正處於社會變革時期,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倭倭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不斷派人到中國學習,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團多達百人以上,有時多至五百餘人。

中國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通過他們傳入倭國,對倭國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後來,漁陽鼙鼓動地起,驚破霓裳羽衣曲,發生了安史之亂,唐朝統治走向末期,倒讓倭人笑話了,此時他們把中華文化學得不少,自認可以出師了,遂停止了遣唐使的到來。

待到蒙古人席捲華夏,山河破碎,神州陸沉,涯山之後無中華,哪怕是洪武中興,一些倭人認爲自己纔是中華文化的正統繼承人!

阿部賢六現在親眼見到兩中華尤其是海上中華奇蹟般地崛起,他倒想問問自家的那些國人衆,他們在心理上有優勢感從何談起?

如今兩中華實力空前強大,更可怕的是,她的力量還在不斷地增強中!

領袖,是明朝的王爺,東南國的國王,但阿部賢六認爲領袖是世界之王!

他的艦隊控制了海洋,他的治理是如此的成功,國家強大,疆域遼闊無比,中國歷史上最爲龐大的疆域自他而起,甚至勝過了元朝。

或許面積不如,不同的是,中華民族是實管那裡的土地。

元朝那點點人,說是管轄地方,實際上只是控制着大城市,許多地方根本管不到,遠不如領袖的地盤實在,處處可以見到國旗飄揚。

更驚人的是東南國民衆富裕,再窮的人,臉上也有油光,也能挺起胸膛走路。

他們的孩子,扔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爲他們可以免費入學讀書!

讓阿部賢六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在陸上中華大城市也開始了免費入學讀書,作爲一箇中華文化的愛好者,他太清楚倭國之所以從愚昧年代走過來,正是因爲吸收了中華文化的精華,他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還有國家的命運!

阿部賢六認爲倭國應該再派遣唐使,引發了山崎英夫和石原喜之郎的共鳴,他們來南京也有一段時間了,所看到的中國的一切。從百姓的吃喝穿戴、生活,到民俗民風民貌,從市井生活,到文化衛生等方面,他們發現中國人吃飯穿衣上遠比倭國要有保障,他們積極發展生產力,物資豐富得多。

將南京與江戶相比,南京遠比江戶要繁華,同階級物質上的差距十分的明顯,甚至於有一種中國人比倭人有錢得多,中國的物價卻比倭國更便宜。

三倭人都知道“經濟學”,這是中國“大學”教過的,他們去念過中國的大學,有大學文憑,知道往往越有錢時,物價越高。

中國絕對有錢,他們得到了世界將近一半的白銀,如此有錢,物價卻低,這表明中國的生產力增長的速度勝過了物價增長的速度!

與以前相比,中國人吃的肉更多,物價低,中國人又好吃,南京夫子廟前的“美食城”---別的中國城市是美食一條街,這裡是座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人山人海,相去吃一次心儀的食物,往往要打仗一般,太多人了!

三倭人比以前胖多了,本來就矮,加上胖肥,都成球了,走路時象球在滾……

不僅僅吃得好,中國社會上的保障十分有力,就三倭人看來至少在幾個方面是倭國“望塵莫及”的。

一是醫療上,倭人雖然學習過古老的中醫,但也不象中國有如此之多的藥鋪、藥店,官府還開辦了公立的廉價醫院,診療費十分便宜---這恐怖的生產力,把藥品價格拉低了許多,普羅大衆也能看得起病。

二是在教育上,東南國已經實行了“五年義務教育”,即小學讀書免費,大明則在試行,許多城市也做到了。

三是在人口政策上,兩中華鼓勵大力生育人口,婦嬰得到了良好的醫療和生活保障,免費的!

而在倭國,生得多也死得多,兩中華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官府花很大的力氣和資金投入到人口發展中,效果顯著。

四是中國街道的整潔和秩序令人羨慕……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廉恥。

今天的中國人,遠比歷朝歷代要自信得多。

除了物質上,中國人在精神生活上也很飽滿,娛樂很豐富。

這裡的中華文化氣息濃郁,國學、吹拉彈唱、運動項目、廟會公開演出……

學校舉行運動會,號稱“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而在大城市裡,賽馬、打馬球十分流行,可以公開賭·搏,在官辦的賽馬場給心儀的球隊押注,賭得不亦樂乎。

一種名叫做“橄欖球”的運動在兩中華方興未艾,這種傳自軍隊的運動因爲充滿對抗性,對於場地要求不高而得到了推廣,每年都舉行過“全國聯賽”,一到賽季,中國就陷入狂熱之中,也就在這時,中國人開始熱血沸騰,狂賭一氣,讓倭人們瞠目結舌!

這些官辦的比賽,所得利潤全部留給了公益事業,不入國庫,每年的賬目公開。

很新奇很刺激的運動,三倭都去看過,去賭過,不過沒怎麼賺到錢,都認爲本國的那些藝伎,她們真是遜色多了。

……

今天的中國,在各方面表現出色,有盛唐之風,當派遣唐使。

三倭合力寫了奏摺,從各個方面說明現時中華制度的優越性,指出新遣唐使的必要,但是沒有送回國內,因爲他們知道倭國閉關鎖國日久,是一項國策,這政策豈是說變就變的?

不過,到得冬天時,快船送來了一位重要的倭國客人,讓阿部賢六十分驚喜,萬萬沒想到他們兩父子居然能夠在中國南京見面。

倭國“老中”高官,相當於副總理級別的阿部忠秋晉京,向大明朝廷報哀。

江戶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光,薨!

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232節 賊勢熾第2165章 不被重用的蒸汽機車第1768節 破堅城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545節 HOLD住!第18節真相大白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461節 老傢伙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699節 測試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1310節 明義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656節 行途中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65節校場演練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2168章 很香!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518節 撤退(三)第223節改造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