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 昏君與奸臣的時代

“楊嗣昌,你想幹什麼?”

“都堂饒命啊!”

……

那些官員們瞬間清醒過來,緊接着一片混亂,怒斥楊嗣昌的,向他跪下求饒的,還有人不顧一切地試圖推開那些士兵逃跑。但這些都毫無意義,樓梯口處更多士兵涌入,這些如狼似虎的士兵都是楊嗣昌親兵,一個個就像抓雞般把這些官員們按住,而另一邊那些選擇正確的,則哆哆嗦嗦地擦着頭上冷汗……

太嚇人了!

這是鬼門關上踏出來啊!

他們真沒想到楊嗣昌會這麼玩,話說今年流行引蛇出洞啊,楊信這麼玩,楊嗣昌居然也這麼玩,他們老楊家這都是一丘之貉。

“這又是何必呢?”

陳奇瑜嘆息道。

他倒是已經猜到了這樣的結果。

好歹他也是能進入鎮南王評價的大明棟樑範圍的,再說又和楊嗣昌共事這麼久,他早就看明白楊都堂的行事風格,狡猾如狐殘忍如狼,更重要的是非常懂事非常懂做官,完全屬於那種民間傳說的奸臣。

這樣的人會爲士紳拼命?

開玩笑!

以喜歡甩鍋著稱的楊都堂根本就不是這種人設啊!

更何況閔夢得還如此高調。

閔家的地的確被分了,可閔家又不是靠地發財的,閔夢得,閔洪學兄弟倆的權力纔是富貴的保證,他從兄在雲南當了五年巡撫了,雲南的貿易很大一部分控制在其手中。而貿易的最重要物資,就是賣給楊家的錫,他們家和楊家還不知道有多少生意上的合作。

他們倒楊?

那麼大的生意不做了?

閔家在老家那麼大的產業不要了?

他們拿這些官員的人頭送給楊信來換取更大的富貴,難道不比腦袋別褲腰帶上跟着福王強?

不過……

這也的確太殘忍了。

“若非以鐵血手段,終會有人抱僥倖之心,事關兩省數千萬官民,此時萬不可有婦人之仁,此輩其實都無足掛齒,各地那些士紳纔是,怕的就是萬一有人抱僥倖之心,擅自起兵響應洛陽。若是如此那些刁民必然趁機作亂,然後再向外蔓延開,更多刁民蜂起,那局勢就真的徹底糜爛了。

咱們的地的確保不住了,可保不住就保不住吧,咱們還有銀子還有別的,可一旦亂起來別說這些,就是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以鐵血手段,震懾住各地那些還不甘心的士紳。

他們必須死!

他們的死屍才能讓那些士紳真正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

士紳不動,那刁民自然也不敢動!”

閔夢得拍了拍陳奇瑜的肩膀說道。

這時候兩個士兵已經架着一個官員走到了窗口,然後直接把他向外面推出,話說這是五樓,這種樓本身就高,窗口距離下面超過二十米呢,不過下面並非江水,而是平坦堅硬的水泥地,當然,不管是什麼摔下去都是死路一條。

那官員發瘋一樣抓住兩邊木框和士兵較勁……

“楊嗣昌,你不要你家的地了?”

他尖叫着。

“蠢貨,連自己手中什麼纔是最重要的東西都不懂,只要有權在手,那點地算個屁啊!”

旁邊一個選擇正確的官員鄙視地說道。

那官員瞬間愣了。

“我真傻,真的!”

他喃喃自語着。

但這時候醒悟已經晚了,後面兩個士兵毫不猶豫地抓起他雙腿向外面掀出去,他尖叫着翻到了窗外,但雙手依然抓住窗子,兩個士兵直接拔出短槍用槍柄狠狠砸在他手上。

“啊!”

他絕望的慘叫瞬間響起。

然後他的雙手終於鬆開,帶着拖長的慘叫墜落……

“將這些逆黨死屍分送各地展示,再有與逆黨勾結背叛陛下者,這就是他們的下場,命令御營各軍從前方撤回分駐各地,有爲亂者格殺勿論,咱們都是陛下的臣子,所知者惟有忠於陛下。咱們都是守疆之臣,不預內事,只要是陛下的聖旨咱們就得聽,無論陛下想做什麼,咱們都惟有遵旨,總是想着自己那點私利豈是忠臣?”

楊嗣昌緩緩說道。

就在他說這話的同時,第二個倒黴的官員也被扔了出去。

在第三個官員的哭嚎中,其他那些做出正確選擇的,毫不猶豫地向着總督閣下行禮表明自己對陛下的忠心。

楊嗣昌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又不傻,他是絕對的聰明人,做官的最重要是什麼?是家裡那點地嗎?不是,地對他們不重要,他們手中的權力纔是真正最重要的,只要他們還有權力在手,地也罷,銀子也罷,都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他與鎮南王算是有些交情,鎮南王對他也頗爲賞識,這是事實,楊信對他是賞識的,楊嗣昌這個人的確算得上臭名昭著,但能力在明末幾個大臣裡面絕對排前列。

他的確不是什麼好人。

尤其是那句臭名昭著的話,可以說把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但是,他絕對比明末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員有能力。

楊信一向對他賞識,雖然比不得孫傳庭,盧象升,但至少認爲他是能臣,那麼以後就算鎮南王掌權也不會虧待他。

他也很清楚這一點。

那地又算的了什麼?

要地無非就是爲了能夠賺銀子。

可只要他手中還有權力,想弄到銀子還不簡單?

楊嗣昌就這樣,用五十二具摔死的屍體,來作爲他給福王的答覆,而且緊接着原本在前線警戒楊信部下的御營各軍撤回,迅速分開進駐湖廣和江西各府州甚至縣。儘管那些士紳把他罵得狗血淋頭,但卻也沒有人敢動,事實上他們也就是心裡不甘而已,真要他們起兵響應弘光,他們也沒那膽子,他們終究不是北方那些士紳。

土地的確重要。

可沒有土地也不是說就過不下去。

尤其是江浙這兩年的繁榮,那些失去土地不得不全力轉向工商業的士紳目前的情況,都足以讓這兩省士紳都保持理智。

再說也打不過啊!

楊嗣昌手段殘忍了些,但他做的真沒錯啊!

他看似向楊信舉手投降,但實際上他是真正保住了兩省士紳啊!

“這纔是聰明人!”

鎮南王滿意地合上了楊嗣昌的密奏。

這是通過海路由南京的通訊艦送來的,楊嗣昌動手之後緊接着就把這份密奏送到了南京,而南京的通訊艦用了僅僅三天送到大沽口,實際距離楊嗣昌把那些官員扔下鎖江樓才只過去了四天,估計此刻就連洛陽的弘光都不知道楊嗣昌已經拋棄他的消息。

“去告訴洪承疇,剩下就看他的了!”

楊信把奏摺遞給身旁的手下。

這時候該收網了。

之前楊信等的就是楊嗣昌的選擇。

除了他,別人都不值一提。

閩粵完全不用管,他們閒得蛋疼了也不會攙和的。

這兩年閩粵兩省正快快樂樂享受他們的幸福時光,之前對馬尼拉的討伐之後,聯合艦隊緊接着又登陸西貢,在西貢正式建立了殖民地,雖然海上貿易的確都被強行收入了南洋公司,但問題是南洋公司不管陸地上的,沿途各國深入內陸的貿易是隨便玩的。

以前還得考慮安全問題,但馬尼拉之戰後南洋各國全都心驚膽戰,對於這些商人都是全力保護。

畢竟他們出事就意味着大明艦隊打上門。

閩粵兩省不關心別的,只要能讓他們出海做生意就行,不讓他們出海做生意就是仇人,相反保護他們出海做生意就是親人,其他完全不值一提,分地就分地好了,雖然也有些捨不得,但爲了這點小事就冒生命危險就不值得了。家裡一萬畝地被分了,大不了去南洋再開十萬畝,一個湄公河三角洲待開墾的耕地就比廣東全省都多。

鎮南王已經說了,那一塊都是大明的,隨便開墾,誰開墾就歸誰。

至於廣西的確不好說怎樣,但他們的實力不值一提,真心攙和無非就是一巴掌拍死而已,雲南巡撫閔洪學也不會攙和,如果沐家敢,他反而會收拾沐家,不過沐家也沒那膽子。

貴州的王三善也是有心無力。

當然,也不敢。

他可是清楚鎮南王戰鬥力的,哪怕他作爲一個河南人,真心想爲家鄉的士紳們盡一份力量也沒用,更何況他旁邊還有一堆楊家的莊戶,他敢接弘光的聖旨第二天就得在貴陽面對楊家的家丁。這些年楊信從各地招募了大量僱員,帶着土豆和玉米種子,到之前他和王三善商議好的遵義及貴陽周圍,因爲他帶走那些降軍而荒廢的土地上種植。

同時向周圍擴散這些新作物的種子。

土豆在江浙的確沒什麼用,但在貴州可是一年兩熟。

剩下還有就是朱燮元了,他倒是一直走在反楊的前列,每一次都會站出仗義執言,但可惜每一次都是乾打雷不下雨,就是嘴上喊的響亮,實際行動爲零,一次次放嘴炮顯示他的存在,因爲朱燮元家是浙江的,他敢動手朱家就完了,他還不至於那麼傻。

再說他敢動手的話,秦良玉,隴慶祥,白再香這幫女人們,會毫不猶豫地讓他知道婦女能頂半邊天。

之前楊信顧慮的,主要就是楊嗣昌,不是說他擔心楊嗣昌的實力,而是楊嗣昌一旦倒向弘光,他就必須得面對一場席捲兩省的混亂了,一旦混亂起來,他也不敢說能控制。實際上在北方這次就多多少少有些失控,但北方失控危害小,江西湖廣失控危害大,這可是大明目前最主要的兩大產糧區,這兩省的混亂會嚴重影響今年的糧食產量。

現在他就可以放心了。

至於如何收網……

這個不需要鎮南王操心,洪承疇就會解決好的,鎮南王對洪承疇的能力沒什麼懷疑。

“挖空了心,耗盡了力,卻輸給了天意……”

鎮南王心情愉快地哼着歌,然後拎着奏摺轉身走向後面的碼頭。

他此刻正在太液池畔,實際上這些天他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這裡,雖然還沒到真正春暖花開的季節,但太液池的水面也已經解凍,在碼頭旁一艘嶄新的明輪船已經整裝待發,豎立起的煙囪正冒着煤炭不充分燃燒的黑煙,隨風飄向遠處的皇宮。天啓後宮佳麗們,這些天一直就這樣忍受被污染的空氣,之前天啓主要在科學院,那裡距離遠還不至於飄到後宮,但這些天皇帝陛下移師太液池,而且就在玉河橋畔……

也就是橫穿太液池的橋。

這裡基本上在皇宮西北,冬天西北風一刮正好往後宮飄。

實際上也不只是這裡,如今的皇宮到處都是煙囪,都已經開始使用暖氣,甚至建造蒸汽動力抽水機的皇帝陛下,自然少不了豎立煙囪,這些煙囪加起來讓皇宮的空氣質量已經堪比楊家在新城的工業區。

不過皇帝陛下很喜歡這種味道。

他就像十九世紀那些感受霧都強大工業實力的遊客般,陶醉於自己製造的空氣污染。

楊信直接走到天啓身旁。

皇帝陛下明顯已經有些等的不耐煩……

“陛下,楊嗣昌的奏本。”

楊信說道。

奏本就是密奏,大明奏摺有兩種,可以公開的是題本,奏本屬於密奏,六科禁止對外傳抄。

“這些小事兄處置即可,不要耽誤時間!”

皇帝陛下說道。

鎮南王趕緊閉嘴,旁邊宋應星無可奈何地看着這對昏君與奸臣,然後在皇帝陛下的目光示意下,頗爲用力地扳下手中的手柄,伴隨着蒸汽噴出的汽笛聲,新式黃銅汽缸內活塞在蒸汽推動下開始運轉。蒸汽機的力量就這樣通過對楊信來說充滿歷史氣息的傳動系統,傳遞到了小船兩側的明輪,木製的明輪緩緩轉動,推動着小船駛離碼頭……

“陛下,要不您看一下?”

鎮南王還不死心地拿着奏摺問道。

“你我兄弟一體,兄處置即可。”

皇帝陛下說道。

甚至他連看都沒看這奏摺一眼,目光始終盯着正在運轉的蒸汽機。

既然這樣鎮南王也就不再多事了,同樣將目光轉向了蒸汽機,而宋應星最終只能輕聲嘆息,嘆息着主聖臣賢時代的最終落幕……

第六七零章 都跳出來吧,我就喜歡他們都跳出來第五六二章 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四三九章 技術宅的春天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一六一章 大儒的登場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八十七章 殺戮機器第四零零章 生了,皇后生了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八十二章 萬人敵第五五六章 野豬皮之死第二二九章 萬人敵第二五八章 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第五六零章 跪下,我就是你們的新統帥第五八八章 做了斷的時候到了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四四零章 諸位,想鋤奸否?第四五三章 是男人就幹第二一六章 暴風雨就要來了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五零八章 亂江南第一九七章 荼毒士紳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四九二章 豬隊友永不停歇第三五二章 監獄裡的思想家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五二八章 東南互保第七十六章 怪獸,有怪獸!第五零四章 我就蹭蹭,不進去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一七三章 殺人滅口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五零七章 爆炸不要停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二四五章 身既死兮身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二四零章 叫什麼叫,等會有的你叫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十章 裝,繼續裝!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五三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四零六章 天怒啦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七十七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三一二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第二三八章 你說他是不是覬覦我的美色第五八八章 做了斷的時候到了第一三一章 坑兒子的爹第六九二章 擴張第一一六章 人民幣玩家第六二七章 大家都來賣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三十九章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四五三章 是男人就幹第四七四章 昏君奸臣一鍋端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三一八章 引寇,引寇!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四零二章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第三一七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