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

工業也是具有藝術美感的。

無論是現代多彩繽紛的智能產品,還是如今黑白爲主色調的蒸汽機械,都有自己的魅力。

如今的大明第一輛蒸汽機車“和諧號”就是如此。

黝黑的外殼如勇士健碩的肌肉,冉冉噴出的煙霧猶如白衣女子一般在棱角分明的機車上翩然起舞。

柔美與剛硬完美的融合,蔓延開來的鐵軌也給草綠色的原野增添了一絲硬朗。

“陛下,您請上去,扶好欄杆”,年過古稀的宋應星顫顫巍巍地拄着柺杖走了過來。

同宋應星一樣,也已成爲大明聖學領域泰斗,蒸汽機車與鐵路總設計師的方以智此時也跟了過來,期待着朱由檢對他製造出這樣的機車而表示讚賞。

“朕知道,要說坐這火車,朕可比你們熟悉”。

朱由檢笑着就登上了蒸汽機車,一進入車廂內,便見裡面有竹製座位,在兩邊各有兩排,車廂只有兩節,前一節是座位,後一節是臥鋪,中間有廁所與酒臺。

朱由檢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而帝國隨行官員也陸陸續續地坐了進來,前來體驗新型機車的各界代表也坐了進來。

“可以開始了”,朱由檢說了一句。

彼時,朱由檢的話一落沒多久,大明的第一輛蒸汽機車便開始啓動。

先是一陣急促的汽笛聲傳來,嗤嗤的白色煙霧越來越多,緊接着便能聽見機器傳動時傳來的轟隆聲和叮噹聲,以及軸承傳動時的咔咔聲。

一股濃烈的機油味傳來,但車廂裡的大明官民們都沒有覺得不適,反而興奮地喊了起來:“開動了,開動了,真的動了耶!”

幾個錦衣衛都已經忘記了帝王還在身邊,完全不顧及形象,忍俊不禁地探出腦袋看着外面的機車車頭。

此時,外面的圍觀的百姓們也很激動,都指着機車喊道:“動了,真的動了,沒有馬拉,他真的能動!”

“真是太神奇了,這麼一鐵疙瘩,他是怎麼動起來的!”有百姓驚訝地問道。

朱由檢笑着看着這一切,窗外的百姓們不顧危險地拼命跟着火車跑,月臺上的士兵也不禁露出了豔羨之色,宣武門的城牆在往後退着,前面的樹木猶如幻燈片一般一張張地出現在窗前,但也很快消失。

不過,事實上,大明的蒸汽機車速度並不快,一個時辰只能跑個四十里左右,給朱由檢的感覺比後世的綠皮火車還慢,但對於大明的官民而言卻是這個世界上最快的非人力畜力交通工具。

新的內閣首輔張煌言就在朱由檢身後感嘆道:“陛下,這實在是太快了,微臣着實沒想到,靠燒煤的鐵疙瘩還能在鐵軌上跑這麼快,聖學還真是一門奇特的學問,若不是陛下推崇,微臣只怕永遠也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會有火車。”

“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要是這樣的機車再多幾輛,多加幾節車廂,把鐵軌鋪的道路更遠些,鋪到漠南與東北去,這樣我大明就能一次性就能用火車運輸步兵上萬過去,這比以前讓步兵們跑步去關外要快得很多,到時候征伐漠北也不怕後勤不濟,直接運一車糧食過去,難道還擔心不夠吃?”

朱由檢這麼一說,宋應星也點了點頭:“陛下說的是,有了這樣的鐵路,我中央王朝也好管控地方,士兵以及糧食還有大宗貨物的運輸都不再是難題,尤其是北方水路不發達的地方,所以微臣覺得接下來幾年得趕緊藉此機會多修些鐵路才行。”

“嗯,這個就列進你們內閣這五年的計劃內,張煌言,你剛剛執掌內閣不久,正好拿這件事做做政績,當官不能只留下財和名,得也有自己的作品”,朱由檢說道。

“微臣遵旨”,張煌言剛點頭稱是,就聽見呲的一聲刺耳巨響,似乎列車關閉了氣閥,列車速度開始慢慢減了下來,最終停止在護城河邊上一新建的月臺旁,此時,方以智走了過來:

“陛下,下車歇息會兒吧,前面是終點站大明工業學堂機械分校,已經有內廷的人在裡面準備了御膳。”

“放到食堂,讓朕和這些參與火車製造與鐵軌鋪道的功臣們一起吃吧”,朱由檢用“功臣”二字形容製造蒸汽機車的技術人員讓方以智聽了很是歡喜,也知道皇帝陛下對於自己大明工業學堂的成績是很褒揚的。

朱由檢進入大明工業學堂就像是進入一鋼鐵森林裡一般,在這裡,他看到的是各種高爐與黑白雜糅的欄杆,還有敲敲打打的聲音從水泥房傳來,黝黑的溪流在蓄水池裡打轉,冒出各種刺鼻的鐵鏽味,穿着黑色大褂,帶着黑色西瓜帽的技術人員陸陸續續走了出來:“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朱由檢笑了笑,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大明已經有這麼多機械人才,他走了過來,想熱情的和這些人打打招呼:“你們辛苦了,大明因爲有你們的付出,纔有今日的強盛。”

所有的人都露出了微笑。

朱由檢和這些機械技術人員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而在這以後,大明便開始進入了鐵路建設時期。

第一條在宣武門外的鐵路,朱由檢沒有讓大明工業學堂拆除,而是允許民間所有人可以通過購票乘坐這輛車進出內外城。

甚至,朱由檢還着令內閣成立了鐵道總局,並命令各省設立鐵路分局,而宣武門的鐵路則由順天府鐵路分局管理。

朱由檢允許民間投資建設鐵路,允許其運營某條鐵路線,以此達到激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建設。

但最初的時候,除了從南京到北京以及北京到瀋陽兩條幹線由大明官府負責營建外,民間資本還不太信任鐵路運營帶來的效益,還比較謹慎。

但當有一個叫秦徵的商人賣掉了家裡的礦修了一條從南京到杭州的鐵路而賺得盆滿鉢滿後,開始引起了民間資本的極大興趣。

而這秦徵又開始投資松江到南京以及武昌到南京的鐵路,一時間成爲大明聞名遐邇的鐵路大王,成爲新時代的首富。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