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

高弘圖離開了北京城。

而李明睿也被朱由檢派去兩廣做總督同時兼任海軍部次長。

按照朱由檢的意思,既然李明睿對海疆這麼感興趣,便再設一兩廣總督之官位,由李明睿在兩廣擴建南海艦隊,着大元帥府海軍部提供幫助。

鄭家海上勢力主要在臺灣與呂宋一帶。

如今大明海軍艦隊主要在大明東海與黃海一帶活動,現在讓李明睿去南海,等於是在爲將來遏制鄭家海上勢力下第二步棋。

至於李明睿能走多遠,朱由檢不知道,但他得給人家一個試一試的機會。

正因爲此,李明睿也沒有要許久纔會與高弘圖再次遇見。

馬士英是在七月十日得到自己被任命新任內閣首輔的消息的,他沒有做任何的停留,在得到聖旨的當天就連夜往北京趕,硬是在七月底趕到了北京城。

一臉疲憊的馬士英帶着一身的灰塵剛出現在京城,便見整個永定門外已裡裡外外站了三層的帝國官員,聲勢比當初迎接皇后返京還要大。

而且一個個皆是臉上掛着笑意,昔日正眼也不瞧他一眼的清流官員此刻更是比誰都笑的燦爛。

儼然他馬士英已經成了帝國最受歡迎的人。

“當首輔的感覺真的讓人很舒服啊!”

馬士英不由得如此感嘆,忘記了疲憊,忙走了過來,故作不知地問道:“諸位同仁這是爲何齊聚永定門呢,難道又有大軍凱旋而歸不成。”

“吾等恭迎首輔回京!”

百官齊聲行禮。

馬士英笑了,恍惚間整個人年輕了十歲:“快快請起,快快請起,馬某不敢當,馬某真的不敢當啊!”

沒多久,馬士英草草沐浴焚香後就急急地趕往了乾清宮,且在乾清宮匍匐了足足半日,朱由檢才宣他進來。

“微臣是來謝恩的,謝陛下給臣一個機會!”馬士英難掩喜色地說道。

“都說你馬士英會玩心眼,朕還不信,如今算是見識了,高弘圖夜御十八女的事,你也能編得出來,你是不是也在背後這麼編排朕的?”

朱由檢這麼一說,馬士英忙擺手:“臣不敢,陛下龍精虎猛,高弘圖豈能比。”

“說你胖還喘上了!”

朱由檢一奏疏摔在馬士英身上,笑罵了一句,又道:“被百官衆心捧月般的感覺怎麼樣,是不是很爽?”

“這一切都是陛下給的,陛下將天下社稷與億兆黎庶託付在微臣身上,微臣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馬士英再次行了大禮。

“算你明白,你要記住朕能讓你當首輔,也能讓你從首輔的位置上下來,好好幹事,照你信上的幹,下去吧。”

……

馬士英從新組閣,對於百官而言,雖然表面上說這是最好的選擇,馬士英本就堪當首輔之大任。

但事實上,卻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惠王朱慈烺的心情很不好,高弘圖沒有成爲首輔甚至還去了海外南洋,連着發了幾天脾氣。

直到永王朱慈煥的到來。

“大哥不必如此氣急敗壞,高師傅走了,我們還有華師傅,明日是華師傅最寵愛的小妾嫣紅的壽辰,我們不妨去拜訪拜訪,首輔換了,不代表我們就不再和二哥他們鬥,如果要繼續鬥,自然還得選一個帶頭的大臣來,誰是帶頭的,這個得大哥您親自表示一番,不然支持您的大臣們也沒有山頭可拜。”

永王朱慈煥這話是說給朱慈烺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無論如何,他現在得依舊把惠王朱慈烺推在最前面,畢竟自己母后依舊最愛的是他的皇兄,在這一點上,朱慈煥還是很嫉妒朱慈烺的。

朱慈烺有個既是優點也是缺點的性格特點,便是誰的意見他都能聽進去,既可以說是從善如流也可以說是沒有主見。

如今永王朱慈煥這麼一說,朱慈烺便直接打起了精神:“三弟說得對,我還不能放棄,高師傅既然不願意幫我了,那我就去找華師傅。”

說着,惠王朱慈烺就忙命自己府裡的人準備一份厚禮。

還是永王朱慈煥拉住了他:“大哥!不必如此伸張,到底只是人家的小妾過生日,我們不過是找個理由和華師傅接觸一下而已,你又是準備壽禮又要換衣服的,讓人怎麼看,指不定就會有御史彈劾你,何況你我還貴爲皇子,微服去就是了,這樣也不容易被父皇的人發現。”

щшш● тt kan● C〇

“三弟說得對。”

惠王朱慈烺忙點了點頭就去換了身普通文士衣袍出來。

“對了三弟,徐昭華的事可有眉目,你當初可是許諾過我的,我現在夢裡都想得到她!”

朱慈烺問道。

“放心吧,大哥,我一定會幫你辦到,先不急,最近那徐昭華不肯輕易出來了,弄得我一時也難以想到好法子,再等等看。”

永王朱慈煥說完就陪着惠王朱慈烺去了吏部尚書華允誠府上。

“這些是送給首輔馬閣老的禮單,這些是送給大司馬阮閣老的禮單……別搞混了!”

儘管,華允誠和馬士英等人不對付,甚至是敵對派,但現在馬士英成爲了內閣首輔,有權重組內閣,他要想繼續留任吏部尚書之要職只能給馬士英等送厚禮。

華允誠一邊點驗着禮單,一邊心痛地只搖頭,心道:“有朝一日,我若成了首輔,定要把這些送出去都收回來!”

“老爺,惠王殿下和永王殿下來了”,門人一來報,華允誠就忙放下送禮這事,趕到了前院來:“兩位殿下突然造訪所爲何事?”

永王朱慈煥忙表明了來意。

吏部尚書華允誠這才明白了過來,他對於接高弘圖的班成爲皇長子一黨黨魁還是很有興趣的,畢竟以後內閣首輔是馬士英,他也得抱團才行。

“那就請去密室相談”。

華允誠忙帶着朱慈烺和朱慈煥去往裡面走去,同時吩咐不準任何人來打擾。

一進入隱蔽的空間,惠王朱慈烺就忍耐不住了:“華師傅,你可有辦法讓我重新當上太子,只要我當上太子,當上大明的皇上,我就讓您當大明的首輔!”

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十二章 遇襲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請個假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