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

就在朱由檢在遵義召見各地土司,以達到在北伐前穩定西南後方的目的時。

周則這邊也已經從錦衣衛李永行這裡得到了朱由檢的指示。

“陛下諭旨,儘快發動入川之戰,對張獻忠部展開攻勢,確定進攻日期,到時候滅虜軍會予以配合。”

錦衣校尉李永行將一小紙條遞給了周則,周則當即接過去看了一眼旋即便丟進了香爐之中焚燼。

“微臣明白,煩請轉告陛下,微臣定不負所托。”

周則說完便開始仔細盤算了起來,他自從秉承多爾袞的授意來漢中屯糧養兵後便已募兵十萬,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中下層軍官皆是錦衣衛暗探。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眼前這支清軍綠營新軍基本上已經是大明的軍隊,不過暫時披着清軍的皮而已。

甚至近衛軍還以馬士英的名義暗中資助了周則所部五千支崇禎十九式燧發槍和步兵輕型三斤野戰炮和步兵重型十六斤野戰炮各一百門。

多爾袞對於周則基本上是放養的狀態,他有經略川陝的心思卻已無幫助周則經略川陝的能力。

他的正黃正白鑲黃旗在數次大戰中已經損傷殆盡。

因而,他只能希望周則在川陝能自己打出一片天地,若能打下四川自然好,若不能佔據四川死得也不過是漢軍綠營,他也不心疼。

不過,多爾袞還是儘量的給周則給予幫助,爲了能讓周則在西南牽制明軍。

多爾袞甚至還親自登門拜訪濟爾哈朗,懇請濟爾哈朗給周則在川陝的經營予以幫助既是爲將來阻止明軍由漢中北上也是爲將來明軍北伐牽制明軍做準備,甚至他還幻想若時局有變也可以趁此不必回關外而割據四川。

“南軍北伐素來有這幾條路,走蜀道入漢中出潼關是一道,北渡黃河由襄陽北上潼關是一道,出虎牢關北渡黃河走大名府是一道,還有走漕運過德州進佔保定是一道,另外便是海路由天津衛直抵京畿。”

“予西我們可以派重兵守住潼關即可,予南我們需守住大名府與保定,予東我們需守住天津衛,從豐潤到山海關以及瀋陽一帶也需要佈置重兵,另外則是薊州與古北口,若北京不保還能從容撤出關外,若明軍利用海軍優勢先佔關外,則或可以從四川入烏斯藏,或者由陝西出漠北。”

多爾袞沒有抱大明能同意和議的希望,因而一見到輔政王濟爾哈朗便直接開始談及如何防禦北方諸省。

輔政王濟爾哈朗雖說與多爾袞不和睦,但也不得不承認多爾袞所說的防禦策略很是恰當。

如今大明拒絕議和還直接殺了使臣,使得濟爾哈朗也沒有了和談的盼望,他現在也不得不支持多爾袞與周則。

“攝政王前日說希望派一支兵馬支援一下週則經略四川,我想了想,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雖說如今我大清兵馬越來越少,但也還是能抽出一支精兵的,再則說即便是經略四川哪有讓一個戲子出身的漢人掛帥的理,以我看,何不讓豪格掛帥,他是先帝之子,皇室貴胄,他的正藍旗也還未遭遇太大的損失,以他經略四川說不定還能事半功倍!”

濟爾哈朗是一個標準的保皇黨。

如今多爾袞的實力大損,能與濟爾哈朗抗衡且對順治帝形成威脅的便是隻有一直覬覦皇帝之位的肅親王豪格。

因而,濟爾哈朗便想着藉着多爾袞這個支援周則的提議調出豪格,讓其遠離京城,即便以後京城失守退回關內也能少個威脅。

雖說濟爾哈朗以前與豪格關係不錯,但時過境遷,如今多爾袞不再是他的對手,還有實力的豪格自然就從盟友變成了他的對手。

多爾袞承認濟爾哈朗打得一手好算盤,現在正紅鑲紅兩旗由濟爾哈朗的人控制着,而若將豪格的正藍旗調走,等於整個順治身邊便都是他正紅旗和鑲紅旗的人,也就意味着濟爾哈朗的權力更爲集中。

但多爾袞現在也已無意阻止濟爾哈朗,且他和豪格也素來關係不和,自然也不希望豪格做大,如今也願意借安濟爾哈朗的刀整治豪格的勢力。

“輔政王說得有理,肅親王素來驍勇善戰,如今我大清正是危機四起時,也須得他這樣的皇親貴胄才能力挽狂瀾,何不如我們這就聯合上奏,請萬歲爺封肅親王爲徵西大將軍與川陝總督周則聯合討伐四川。”

多爾袞這麼一說,濟爾哈朗也頷首笑了起來:“攝政王所言極是!”

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

豪格現在心情很煩躁,他本以爲多爾袞實力大損後他就可以趁機崛起執掌大清國政,但他沒想到許多八旗貴族竟選擇支持濟爾哈朗,連范文程等漢人官僚也以鄭親王濟爾哈朗馬首是瞻。

因而豪格現在是恨不得找機會直接把濟爾哈朗殺掉。

但他不會想到的是,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已經聯合把他賣了。

等到豪格接到清廷任命他爲徵西大將軍領正藍旗主力征伐四川時,豪格當場氣得是雷霆大怒,但朝廷的旨意他也不能違背,也只能無可奈何地帶着大軍離開北京,西征四川。

豪格一離開京城,濟爾哈朗便立即在潼關、虎牢關、以及山海關和天津衛派駐了自己的重兵。

同時,濟爾哈朗又開始下令將各類珍貴文物與黃金白銀運往關外瀋陽,糧食也大量囤積於燕郊,甚至連茶鹽也大量徵收,至於資助豪格的後勤,他沒有安排,只讓川陝總督周則負責,明顯是把豪格等當成了棄子。

周則再沒多久也得知了豪格被任命爲徵西大將軍的消息。

如今的他在北京城也有自己的眼線,而且涵染現在已經是清廷的二品誥命利用重金巴結清廷達官貴人之夫人,硬是在婦女圈內打聽不少關於清廷內部的秘辛,並通過錦衣衛傳遞到了周則這裡。

“肅親王豪格對於西征四川沒有意向,他爲保存實力已就屯兵於西安,且命你爲先鋒先南下攻下保寧與夔州,擺明了是要犧牲你的部隊去完成朝廷讓他攻伐四川的旨意,而他自己則躲在西安不出,甚至還讓你解五萬石糧草給他。”

錦衣校尉李永行說後,周則笑了起來:“這肅親王倒也不傻,也罷,我還是答應他,給他十萬石糧,讓他在西安吃好喝好,我們這邊於中秋節過後當立即對進攻保寧!你着人去告訴陛下,讓滅虜軍配合攻打夔州與重慶兩府。”

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