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

“老爺息怒,這黔國公目無兄長又非是從今天開始,您先別生氣,但依屬下拙見,眼下明軍的確勢大,我們待在鎮雄的確毫無進益,的確是應該撤回嘉州爲好,且這黔國公如今撤回敘州,若我們再待在這鎮雄,豈不是讓他黔國公近陛下一層?到時候一旦時局有變,他要是先佔了成都府,我們可就吃虧了!”

這孫可望的心腹屬下這麼一說,孫可望也有些恢復了理智:

“你說得極是,只是本將軍還是氣不過,這老二從來沒把我這個當大哥的放在眼裡,他日若我繼承了大位,他如何能服之!”

“老爺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如今現在就有一件整治這黔國公的機會,老爺何不抓住?”

孫可望屬下怎麼一說,孫可望也明白了過來:

“你不會是要本將軍彈劾他老二,讓父皇治他丟失貴州和遵義之罪?”

“正是,一來是打壓一下黔國公的囂張氣焰,二來老爺您撤退回嘉定也得有個說辭才行,老爺不妨說原該您建議黔國公協助你一起佔領雲南全境,但偏偏黔國公一意孤行要去佔窮困的貴州結果兵敗退回敘州,致使你孤軍在外也不得不退回嘉定。”

孫可望的屬下這麼一說,孫可望很以爲然當即命人寫奏疏向張獻忠告李定國的狀。

張獻忠對於李定國也是又喜又恨,喜的是自己這個義子的確帶兵打仗無人能敵,智謀遠在其他幾位義子之上,他能有今天和李定國不無關係,恨的是自己這個義子李定國從來不擺正自己的位置,雖說提醒自己注意滿清是好意,但張獻忠也覺得李定國未免有沒把自己這個父皇放在眼裡的意思。

再加上錦衣衛在成都的暗線也刻意宣揚一些李定國與明軍曖昧的事,使得張獻忠這一次偏信了孫可望,宣旨以李定國丟失貴州與遵義的罪革除了爵位,命其暫時駐紮敘州戴罪立功。

“兒臣領旨!”

李定國忍着委屈接過了旨意,他沒想到自己父皇會把自己痛斥一番還革除了自己的爵位。

作爲李定國心腹的唐明更是大罵了起來:“直娘賊,這定是滇國公告的狀,這傢伙就是一個勢利小人!將軍您好心提醒他,他卻不領情,猶如當初你從楊展的包圍中救出他,他也不領情反咬一口一樣,這個孫可望,老子恨不得殺了他!”

“給老子住嘴!”

李定國大吼一聲,逼得唐明閉住了嘴。

“將軍,你要忍那小人忍到什麼時候,東蒙是你打下的,烏蒙也是你打下的,鎮雄也是你打下的,即便丟了貴州全境與遵義那也是迫不得已,但至少整個敘州和嘉州收復的功勞都是你的,他孫可望有什麼本事,如今撤退回來不受任何罪責,爲何你不但無賞反而有過!”

唐明還是忍不住開了口,李定國直接踹了一腳:“你說完了沒有!說完了就給老子滾出去!”

李定國異常地暴怒,在唐明走後,把自己屋內的所有陳設全砸了個遍。

“將軍好像又發飆了,看樣子傳的聖旨不是什麼好事啊”。

這時候,一名李定國麾下的底層軍官不由得對另一人說道。

“能不發飆嗎,當今陛下偏信那姓孫的呢,我們將軍不像那姓孫的會討巧賣乖,勝仗雖然打得多但到底是功高震主,你明白嗎?”

這人說着看着伙伕端來的伙食不由得咋舌起來:“唉,外面苦,裡面也苦,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我們在明軍當俘虜都比吃的這個強,可現在一回來吃的飯卻連個肉花都看不着。”

“能管飽就不錯了,你還挑什麼,不過你剛纔說在明軍當俘虜比這個吃的好,兄弟,你倒是說說,那些明軍到底是吃什麼,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就我們這種當俘虜的都能吃到紅燒肉,肥肥的紅燒肉一大碗,比我們這裡的將軍都吃得好,你說呢,他們那些士官軍官還有自己的小竈,有營養品,要不是他們不肯收留我們非要放我們回來,我都想不回來了;

而且這還只是一件好處,還有更好的,他們那裡的官兵是平等的,而且士兵不是丘八,是國士,晚上都是要上課讀書的,還可以參加舉業,還要講當兵的理想,爲了百姓爲了大明什麼的,說的好的還能得入一個什麼積極分子班,有些當兵的比秀才還有文化,我便好奇地問了問,你猜怎麼着,居然真有才中了秀才的兵!”

“是嗎,這還真是奇怪!”

“可不,當這樣的兵纔算有面子呢,他們那裡的兵跟讀書人一樣,見了官都不跪的,只敬禮就完了!”

“唉,早知道我就當大明的兵了。”

李定國不知道自己派出去偷襲銅仁的官兵被明軍放回來了後已經開始擾亂了他的軍心。

此時的他正是心情煩躁之時,他甚至還想着是不是乾脆給自己父皇張獻忠上個奏疏請求讓自己北征抵禦可能南下的滿清,這樣即便是戰死也比窩在這裡受委屈強。

……

朱由檢這裡得到了來自李定國部的最新消息:“你是說,李定國剛剛被張獻忠革除了爵位?李定國發了脾氣,其麾下官兵人心散亂,既對自己主將受委屈而憤懣不平也對目前的處境的不滿?”

“正是,陛下,如果換成另外的將領,若不是他李定國待部下還行,只怕都可以直接反水了!”

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回道。

“如此甚好,這個孫可望還真是幫了朕大忙,令周則那邊抓緊行動,同時着翁正春率近衛軍第七軍第二兵團進攻鎮雄,逼迫孫可望儘早回嘉州,這孫可望不回成都斷了李定國的繼承大統之念,朕如何招撫他!”

朱由檢不由得嘆了一口氣:“眼下已經是八月了,北伐之期在即,西南的這場戰事得儘快解決,不然朕無法盡心北伐!”

說畢,朱由檢便進入了遵義軍民府城,宣佈正式改遵義軍民府爲遵義。

除此之外,朱由檢還準備在遵義召見各地土司,商討共同收復四川之議。

這些土司都是當地土著酋長,是朱由檢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好在這些土司如今還都是名義上奉大明爲主,因而朱由檢自然也能統籌一下他們的力量。

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四百章 疑陣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