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

天已大亮,一夜未曾好睡的朱由檢坐在鵝黃色緞子做的軟墊上。

初晨的陽光射了進來,翻卷在光圈裡的灰塵讓他心情很是不好,恨不得關上一側的朱門,讓這灰塵消失於視野之內。

現在,朱由檢自然知道在此刻的東廠詔獄裡,東廠的人正對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等人進行嚴加審問。

至於如何用盡手段,如何狠辣血腥,他此時也懶得去想。

他本不想這樣,作爲一個非歷史專業的後世人,他對東廠錦衣衛的印象也不怎麼好,他甚至想過在以後制度足夠健全,皇權獨裁的重要性不再那麼高時,就取締這個凌駕於司法系統之上的機構。

但他發現,自己現在要是沒有東廠,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這羣可能會影響自己稅政大計的官員。

當然,這次的事件,東廠前期發揮的作用似乎沒有很大。

但朱由檢認爲在以後的行政改革中,必須提高東廠在整個帝國政治系統的地位和參與度,軍隊自然不能參政的,這是保證軍閥不出現的前提。

都察院是獨立於行政之外的司法監察機構且也需要被監督,監督行政和都察院這整個文官集團只能靠東廠來。

特別是在以後明清基本進入對峙期時,經濟與政治監督比打擊滿清奸細意義更大。

這一次的徵稅過程中出現的給朱由檢敲響了一個警鐘。

他發現改革似乎並非是你改革的政策對了就一定會湊效,旨意一下,有軍權在手,就可以大刀闊斧的革新除弊。

而事實上,總有人會想辦法鑽空子,讓你的改革變了味,不能過度信任一個羣體,監督與互相制衡得時刻考慮着。

南京城乃天子腳下尚且有如此多的官吏在稅政改革中徇私舞弊。

那麼在其他地區,會不會也從一開始的稅票擬定時便存在了問題,自己要是再來一個嚴格的稅銀徵收標準,會不會導致這些官員把這個財政負擔轉移到底層商販甚至普通農民階層手中。

自己苦心孤詣的稅政改革大業最終還是演變成對庶民階層的盤剝。

朱由檢發現任何好的政策照這樣算的話,似乎到了官僚階層手裡都會變了味。

如果自己對這樣的現象視而不見,不派出特務機構進行暗中訪查,尤其是在中央失去對基層行政控制權的大明,朱由檢不敢想象沒有特務機構的監督,改革的後果多麼可怕。

但稅政改革必須得繼續執行,即便前路再艱辛,也不能放棄,不然大明就難以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朱由檢唯一能做的便是用最嚴苛手段對待這些挑戰自己規則的人,並且不設定徵稅具體標準,成立東廠調查統計局,對整個大明的行政體系進行全面監督。

……

此時,南京城的官紳們也開始發現了不對勁,雖然近衛軍依舊在城內戒嚴,東廠的人依舊出現在各處,但卻未再開始徵稅。

左副都御史姚孫矩正因爲其子被戶部員外郎吳佳胤抓進應天府大牢而想着派人找到應天巡撫瞿式耜給應天府施壓放了自己兒子時,便聽得自己的人跑了回來着急忙慌將應天巡撫瞿式耜連夜拘押巡城御史黃家鼒與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的消息告知給了姚孫矩。

“瞿起田這是要做什麼,誰給他的膽子敢抓捕堂堂戶部左侍郎,即便是巡城御史,他也不能拘押!”

姚孫矩說着,這回來的人便回道:“聽說是奉的首輔的命,後來還有東廠的人來,將他們都押進了詔獄,抓走的還有應天府同知陳爊。”

“首輔的命,東廠?”

姚孫矩開始感到了不妙,忙催着要趕去南京工部尚書李喬府上,找到了李喬,不一會兒,大理寺少卿劉萬鬥也趕來了這裡:“莫不是稅政的事被首輔和東廠的人知道了?”

“只怕不僅僅是首輔和東廠的人知道了,還被陛下知道了,這個黨部堂怎麼搞的,不是說有他在萬無一失的嗎,怎麼這才過了一天,就出了這麼大的變故!”

姚孫矩有些焦躁地踱步着。

“據宮裡的人說,昨晚進宮的只有應天府尹成德一人,但據我們所知提前拘押巡城御史黃家鼒和戶部左侍郎的是應天巡撫瞿式耜的人,也就是說問題出在了這應天府尹成德和應天巡撫瞿式耜身上,應天府尹成德乃是天子的人,我們素來就有防範,即便他察覺了不對勁的地方也難以越過應天巡撫和戶部內閣這一關,他即便進了宮也拿不出什麼證據,只要應天府和戶部衆口一詞,陛下即便是懷疑也沒辦法!

但現在,問題是應天巡撫瞿式耜沒站在我們這邊,黨部堂說應天巡撫瞿式耜收下了票據,按理是支持我們這樣做的,爲何還參與了此事,依本官看,問題就出在這瞿式耜身上!”

李喬說着就一拍額頭:“果然是人心難測,這個瞿式耜還真敢得罪整個官紳不成!”

“問題是他已經得罪了,如今的現狀是戶部左侍郎黨崇雅巡城御史黃家鼒以及應天府同知陳爊被押進了詔獄,黃家鼒和陳爊倒沒什麼,他們不知道內幕,即便是被查問出來也是當年稅票擬定有問題,可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不一樣了,他是清楚這件事當初是誰發起的,也知道參與這事的都有誰,所以不能讓他活下來;另外便是無論如此陛下只怕已經知道了是稅票當初擬定的時候有問題,下官當初是應天巡撫,劉少卿當初是應天府同知,一旦追究起來,我和劉少卿是罪責難逃啊。”

姚孫矩這麼一說,李喬便道:“你們倆先想辦法潛逃出城,由海路去清廷,讓黨崇雅閉嘴的事就由本官來辦,當然,陛下在知道牽連如此廣後也不敢掀起大案來,畢竟這丟的是整個大明的臉。”

“老爺,城門已經戒嚴了,東廠的人已經去了姚副憲和劉少卿的府邸,逃不出去了!”

這時候,一名李喬府上的賓客跑了進來說道。

一聽此,姚孫矩和劉萬鬥互相看了一眼,忙互相看了一眼:“這可如何是好!”

“串供!把這件事說成都是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一手主導,先讓戶部左侍郎黨崇雅死掉,到時候再說是黨崇雅逼得你們如此做,陛下不想牽連甚廣,最對不過發配你們,而且我大明素來對貪酷之臣懲戒不嚴!”

李喬這麼一說,便對那賓客吩咐道:“想辦法聯絡上我們在東廠的眼線,秘密處決戶部左侍郎黨崇雅。”

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八十七章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