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

這本應該是很血腥的一個場景,也本應該是最不值得倡導的一種懲戒方式,但在此刻,沒人覺得這是不對的,相反,多鐸的痛苦讓許多飽受清軍擄掠與虐殺但又倖存下來的北地百姓在此刻的南京城,在此刻的行刑場前都激動不已,有的甚至是熱淚盈眶。

多鐸此刻承受的不只是他自己的罪孽,還有一個部落政權給一個農奴政權帶來的沉重罪孽。

多鐸痛苦的嘶吼着,鑽心的疼痛得通過神經元傳遞,將這人最兇殘的基因以最兇殘的方式加以修飾,讓此刻的萬衆漢家兒郎的都解了氣。

多鐸不剮,則民恨難平。

或許,多鐸並沒有朱由檢想象的那麼堅強,或許他的痛覺神經比較發達,在老劊子手熟稔地剔除他身上不傷及生命危險卻傷及神經叢的碳水化合物時,多鐸低聲說道:“老人家,可否一刀把我處死,再剮本王之身。”

“當初,我孫兒在你刀下磕頭求饒時,你可曾想過饒他一次”,這老劊子手說着就笑道:“放心吧,三千刀,不到最後一刀,你不會死!”

說着,這老劊子手對身後的助手吩咐道:“撒上鹽,消毒之餘也可讓他叫的更大聲些,讓死在韃子屠刀下的英魂們都聽聽!”

啊!

淒厲的慘叫聲從多鐸的口中傳來,朱由檢遙遠地看着。

死亡是不可怕的,活着的時候承受的痛苦纔是最可怕的,而多鐸現在所承受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應有的罪孽,在原來的那個時代,他可以作爲勝利者驕傲地給自己洗白,但這個時代,就必須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

或許這位平時高高在上的親王不會想到自己會有這麼一天,或許當初在他屠刀下被肆意殺害如割草芥的漢家百姓沒有讓他有丁點的後怕之意,但現在每一個因他而死的漢人都會讓他此刻深深的感受到一刀的痛苦。

“本王求饒,本王求饒,大明皇上,我愛新覺羅多鐸求饒!”

多鐸哆哆嗦嗦的唸了起來,劇烈的疼痛已經讓他忘記了之前要表現出的剛硬,他現在只希望這種疼痛能停下來,特別是刀尖撕裂**的疼痛。

老劊子手停下了運作的刀,讓一人詢問刑部尚書姜曰廣:“多鐸求饒,向陛下求饒,請部堂示下。”

這時候,王承恩走了過來:“陛下口諭,多鐸之罪不可饒恕,天下漢家兒郎之血只能從其身上奪之以祭英魂。”

沒多久,朱由檢這裡就又開始聽見了多鐸的嘶吼聲:“大明皇帝陛下,奴才知道錯啦!本王給您當包衣,跟您當奴才,跟您當太監,求求您,求求您啦。”

“朕還以爲這豫親王多鐸還真的是鋼筋鐵骨”,朱由檢說了一句,便離開了這裡。

而多鐸也在三日後被處決完畢,其罪惡的一生宣告結束。

孔有德、耿仲明、博洛三人是近距離看多鐸受刑看得最真切的人,博洛直接吐在當場;而孔有德全場下來,沒有說一句話,全身哆嗦個不停;而耿仲明則一直在胡言亂語,貌似瘋了一般:“本王是誰,本王何等人物,奴才,主子,哈哈哈!大清,大明,哈哈哈!”

……

“陛下,僞清豫親王多鐸受刑完畢,其人頭如何發落,請陛下示下”,刑部尚書姜曰廣詢問着朱由檢。

朱由檢此時正想着湖廣的戰事進行的如何,聽姜曰廣詢問,便直接吩咐道:“將多鐸之首級送往湖廣前線,給阿濟格部的清軍看看,還有,將多鐸之戎裝將旗一併送去!”

說着,朱由檢又問着刑部尚書姜曰廣:“僞清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耿仲明、貝勒博洛現在情況如何?可有悔改之意?”

“孔有德一言不發,似乎啞了一般,水米不進,似是要絕食而死,耿仲明現在就同瘋了一般,連自己的污穢之物都吞入口內,滿嘴說胡話,博洛只磕頭求饒,見人就磕”,姜曰廣回道。

“水米不進就硬灌,明日先凌遲孔有德,耿仲明裝傻賣瘋就後日凌遲,博洛雖有悔過之意,但到底屠我漢民之罪孽太深,押送湖廣前線,由湖廣督撫擇機縊死,其全屍歸還於清軍,準其帶回安葬!”

朱由檢深知,現在,自己大明的主要矛盾就是與清廷的矛盾,也就是說前文提到的北方集團,在此初期,自己若不以嚴刑峻法震懾一下這些北方集團的頭面人物,這些人不會意識到自己大明的威懾之力,至少可以讓濟爾哈朗這等不希望繼續進取天下的滿清貴族退縮,也讓部分降清漢臣感到畏懼。

因而,朱由檢同時還補充了一句:“着令錦衣衛,執行一個任務,將孔有德之首級送於范文程,耿仲明之首級送於洪承疇,讓他們看看他們自己以後的下場。”

次日一早,孔有德便被押赴了刑場,被綁縛在了行刑架上,而耿仲明則繼續觀刑,而博洛則被押往了湖廣武昌府。

也直到此刻,孔有德才對天大吼了起來:“朱由檢!你有何資格處決我,若不是你誤信袁崇煥那狗賊之言,殺我毛大帥,我等何至於叛大明而投建奴,今日該凌遲的是你,是你!”

“給本官住嘴,爾等奸賊竟敢妄議君父!”

刑部尚書姜曰廣見孔有德一開口就當着這麼多江南士民的面指責其當年崇禎帝朱由檢重用袁崇煥,間接導致毛文龍被袁崇煥殺害,而孔有德等作爲毛文龍部將因此對朝廷寒心而最後又因山東之事投清的事來,就不由得大爲憤怒,深怕孔有德因此影響陛下威嚴。

坐在樓閣裡的朱由檢聽此不由得臉紅了起來,茶杯捏得很緊,一旁的陳圓圓也看出來朱由檢此時很生氣,王承恩走前來,等着朱由檢示下。

朱由檢不得不承認自己穿越附身前的那位崇禎帝當年十六歲登基後明顯是年少無知易衝動,急於求成,先是被東林黨所利用,後又重用愛說大話的袁崇煥,致使遼東局勢比天啓以來明顯惡化,雖然已經過去了十餘年,但這件事依舊是朱由檢不可逃避的污點。

但這又如何,別說這事是自己穿越前的那位崇禎帝所做,即便就是自己所做,朱由檢覺得自己既然做了這大明皇帝,成了南方集團之領袖,就當有魄力承認當年之過失。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十二章 遇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