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功虧一簣

林肯隔着波托馬克河就可以聽到南軍發起了總攻的浩大聲勢,其他華盛頓的議員、商人、居民同樣聽見不時的火炮響聲,他們心驚膽戰。

原本所有人都以爲戰爭很快就會結束,象徵着合衆國的北軍能夠輕鬆地剿滅“叛軍”。

但是南軍不但沒有被打敗,反而所向披靡,他們已經打到了波托馬克河對岸。

沿着波托馬克河佈防的麥克萊倫大軍是保衛華盛頓的最後一道防線。

“總統先生,城內已經有不少居民拖家帶口逃離了華盛頓,他們害怕叛軍的火炮會轟擊華盛頓。”

不少議員與林肯站在一起,他們眼前的波托馬克河對岸羅伯特·李和麥克萊倫已經交戰。

若麥克萊倫戰勝,則可以挫敗聯盟國的攻勢,讓林肯有足夠的時間實施他的計劃。

若羅伯特·李戰勝,華盛頓也不必作無謂的抵抗,只能夠與南軍簽訂城下之盟。

“叛軍想要得到我們的承認,他們是不可能動用火炮轟擊華盛頓,那樣會讓他們立於非正義的地位。”林肯憂心忡忡,對左右議員說道,“再等半天,也許局勢能夠逆轉。”

波托馬克河對岸北軍的陣地遭到了南軍火炮的猛烈炮擊,一個叫做謝爾曼的北軍上校所在的陣地因爲是突出部成爲了南軍炮擊的主要對象,他手下的將士在南軍的火炮下損失慘重。

灰頭土面的團長冒着流彈來到他的身邊:“謝爾曼上校,我們兩個小時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傷亡,這樣下去整個旅都會覆滅!我們必須要撤退,否則所有人都會死在這裡!”

謝爾曼對南軍咬牙切齒,他本人在火炮的炮擊中也險些喪命:“麥克萊倫將軍還沒有允許我們撤退,我們必須要堅守陣地!”

北軍一些將領表現出了頑強的鬥志,後面是緩緩的波托馬克河,麥克萊倫爲了表示決心,學習東方的某位將領背水一戰,已經撤除了浮橋和渡河的船隻。

這一場會戰只比以往更加慘烈,一方想要儘快結束戰爭,另一方沒有退路。

楚七這一次是作爲局外人的身份在觀察這一場前所未有的會戰,每一刻都有大量的士兵在互相炮擊傷亡。

雙方的火炮對射後,他見到南軍排成密集的線列,聽從鼓點跟隨軍官和旗幟前進,硝煙瀰漫。

馮玉若在一邊說道:“他們的戰術和裝備終究是落後了,這樣下去傷亡巨大。”

楚七眯着眼睛,他知道大明帝國已經普遍裝備了後裝槍和使用散兵線戰術,合衆國因爲孤立主義在武器和戰術思想上一定程度與時代脫軌,他們還停留在排隊槍斃時代末期,武器還有不少前裝槍,所以一次次會戰的傷亡人數越來越多。

在南北戰爭前期,所有的軍官和士兵都在學習如何打仗,所以在馮玉若爲代表的大明軍官眼中他們的武器和思想都落後了。

至於歐洲列強受到大明帝國的刺激,也普遍裝備了後裝槍。

在雙方鏖戰之際,華盛頓的探子冒着戰火傳遞情報,找到了楚七。

“大人,馬里蘭州的第一批援軍2萬人將會在三個小時後就會抵達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州的援軍則在半路上!”

楚七收到探子的消息,立刻找到還在關注戰場的羅伯特·李:“將軍,消息稱有5萬志願民兵將會在一日內緊急到達華盛頓,最早一批援軍將會在3個小時到達。即使我們打敗波托馬克河畔的北軍,他們的援軍還可以在對岸組織防線。”

羅伯特·李見到硝煙瀰漫的戰場,很難想象三個小時後華盛頓的援軍投入戰場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北軍比想象中的頑強,功虧一簣……只能夠撤退了。”

傑克遜等將領都紅了眼,他們組織了幾次衝鋒,反覆與北軍爭奪陣地,手下損失不少。

而在雙方膠着的時候他們收到了羅伯特·李要求撤退的命令。

“可惡!撤退!”

傑克遜不甘心地將帽子擲到地上,置身於戰場的他無法看清楚整體的局勢,聽到指揮官撤退的命令,只好率領損失慘重的部下撤退。

許多南軍將領都可以遙遙望見華盛頓,他們對撤退命令充滿了不甘,但是指揮官下令撤退一定是出現了變故。

進攻北軍陣地的南軍如同潮水一般退去,同樣損失慘重的北軍不敢追擊,謹慎的指揮官麥克萊倫下令嚴禁各支部隊發起反衝鋒。

在他看來,只要保住華盛頓就是大功一件,而追擊說不定會陷入南軍的陷阱。

羅伯特·李不甘地看了戰場最後一眼,與楚七走下指揮的高地:“楚先生,我們該撤退了。這次戰爭恐怕會比想象中要更加漫長。我們更加需要大明帝國帶來的新武器和新戰術。只有你們的幫助才能夠讓我們獲得勝利。”

“請放心,我們大明帝國援助的第一批物資裡面有大量的後裝火槍和火炮,我想此時應該已經到了舊金山。其實我們大明帝國早在準備這一批物資,只不過南卡羅來納州提前起事,導致第一批物資來遲了。”

楚七在關鍵時候出言安撫羅伯特·李。

這是一次很可惜的會戰,南軍節節勝利,只不過華盛頓那邊的工業力量可怕,民兵可以藉助鐵路源源不斷地將物資和兵力調遣到華盛頓。

合衆國的人口是2000萬,聯盟國人口900萬,動員起來士兵數量上有些吃虧。

看來南北戰爭不但沒有結束,而且纔剛剛開始。

他們內部的戰爭越激烈,對大明來說不定反而是一件好事。

羅伯特·李留下傑克遜帶領一部分兵力負責殿後,其他南軍將領則率領部隊向南邊撤退。

聯盟國打算繼續固守馬薩納斯防線,再尋求包圍華盛頓的時機。

合衆國和聯盟國又回到了原本的邊境,雙方短期間內都無力再戰。

不到一個月內合衆國和聯盟國的死傷人數比合衆國獨立以來所有戰爭加在一起的傷亡人數還多。而且誰也不知道南北戰爭什麼時候才能夠結束,南北聯邦之間的仇恨已經結下,想要化解並不容易。

第52章 萬國使節至(下)第154章 控制華盛頓第41章 大明的萬國博覽會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70章 唐人街(上)第60章 博弈北美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7章 錦衣衛的任務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第142章 對方的底牌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61章 奧地利夫婦第114章 形勢危急第153章 一個屋子分成了兩半第135章 法蘭西插手第96章 林肯的危機第127章 危機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64章 同行第106章 去北美第81章 十字旗第103章 收買第153章 一個屋子分成了兩半第146章 瞞天過海(下)第74章 獨立的號角(下)第134章 聯邦往事第5章 這個科舉不一樣第134章 聯邦往事第15章 奉旨相親第46章 上元節第118章 千代田號事件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72章 窺視造船廠第48章 仁道和王道第170章 越獄第69章 破壞造船廠第47章 踢到了鐵板第57章 誤會第93章 誘餌第108章 楚七的行蹤第129章 東洋人來了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第55章 第三屆萬國博覽會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60章 博弈北美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第96章 林肯的危機第42章 目標北美第80章 前線第29章 死裡逃生第118章 千代田號事件第58章 列強會議第16章 薩摩藩第15章 奉旨相親第152章 投降第11章 列強的大使們第115章 西鄉隆盛第26章 日不落帝國公使第40章 參觀鐵甲艦第167章 收買第121章 加州的恐慌第15章 奉旨相親第40章 參觀鐵甲艦第3章 父親是尚書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第51章 萬國使節至(上)第76章 炮擊薩姆特堡第48章 仁道和王道第134章 聯邦往事第65章 前往北美第151章 盤根錯節的利益第44章 張府第26章 日不落帝國公使第52章 萬國使節至(下)第134章 聯邦往事第6章 飛魚服與繡春刀第158章 華盛頓會議前夕第156章 掠奪財富(上)第23章 幕府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第75章 美利堅的分歧第19章 靠山第180章 巴拿馬條約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第68章 石牆傑克遜第131章 撤退的麥克萊倫第113章 皇家艦隊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123章 階下囚第30章 櫻田門事件第156章 掠奪財富(上)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7章 錦衣衛的任務第160章 不平等條約(上)第54章 南聯邦的決心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第176章 巴拿馬獨立(上)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