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

“張姑娘,許久不見……”

楚七坐在里士滿莊園裡面的樹下,他絞盡腦汁在想給張芷兒信件的內容,不過卻怎麼也難以下筆。

里士滿已經變成了聯盟國的首都,大量的政客、商人、平民聚集而來,成爲一座大城市,同時還是一座軍營。將領們在這裡訓練沒有缺乏經驗的民兵,然後將他們送到最前線。有些南部州的家庭甚至所有的勞動力都服兵役,在漫長的前線上活躍着十餘萬士兵,每天消耗的糧食、柴火都令人難以想象。

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現在沒有政客還敢斷言戰爭可以在幾個月的時間內結束。

“你在做什麼?”

一道身影出現在楚七身後,卻是在幫助聯盟國訓練士官的馮玉若。

楚七並沒有避嫌:“家書,之前一直在前線,也沒有心情靜下來寫信,現在纔有時間。”

他還想要維持和張芷兒的感情,要是南北戰爭結束或者他調職回去本土被張芷兒跑了,對他來說無異於滑鐵盧。

馮玉若說道:“直接使用電報就可以了。我們大明帝國主動承擔了太平洋海底電纜的承建,一下子就可以將訊息傳到皇城。”

楚七答道:“電報是按字數計錢,如果要長篇大論哪有直接寫信省錢,而且電報還要有電報員經手,被別人看到家書的內容也頗難爲情。”

馮玉若坐到對面:“如果你有途徑可以將家書送回皇城,那麼順便幫我捎信回去。”

楚七點頭:“當然可以,我們錦衣衛內部有自己的驛站和船隻,替我們內部的成員傳遞信件。電報有被人竊聽的危險,如果我們的成員通過電報傳遞家書,所有人的身份早就暴露了。”

馮玉若聽說錦衣衛有自己專屬的途徑送信回去,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你在這邊對聯盟國士官的培訓如何?”

“他們已經匆忙組建了一支裝備後裝步槍和鋼炮的新軍,還需要參與實戰磨礪才能夠逐漸適應新的戰術。一支部隊也只有經過實戰才能夠成長起來。不過我相信他們能夠守住聯盟國的防線,讓聯盟國不被合衆國吞併。合衆國再次南下的話,將會面臨重大的損失。”

“你對裝備了我們大明火器的聯盟國將士這麼有信心?”

“那是當然,南洋幕府使用的也是225式步槍和後膛裝鋼炮,他們在11年前的馬六甲海戰中不遜色於任何一個歐洲列強的士兵。聯盟國說不定將會成爲繼東洋幕府之後成爲我們大明帝國的第二個一線附庸,他們的士氣比高麗國、安南國等二線附庸的士氣要更加高昂。”

馮玉若對聯盟國的將士評價還頗高。

在大明帝國將領的眼中,東洋幕府和聯盟國應該會比安南國、高麗國能打仗,不過想要將聯盟國變成自己的附庸談何容易。

“聯盟國的文化與我們格格不入,想要將其變成附庸並不容易,除非讓他們與合衆國、歐洲仇視,纔會始終站在我們這邊。”

楚七心想,大明帝國先後征服高麗國、安南國、東籲國、暹羅國、東洋幕府、哈薩克汗國,爲了將它們變成真正的附庸,這可是花費了兩百年的時間,對東洋幕府的控制達到了30多年,對哈薩克汗國的控制達到20多年。

這還是在它們領土與大明帝國接壤、又受到大明文化影響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效控制,聯盟國這種文化不同的國家想要將其變爲附庸國,除非對方的經濟極其依賴大明帝國。經濟控制應該會比軍事上的同盟關係更加密切。

楚七與馮玉若閒談之間,有錦衣衛從外面回來,到楚七身邊附耳低聲說了幾句,讓他臉色微微一變。

馮玉若見他的表情不大對勁,向他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林肯撤換了一批戰爭部的官員,他們負責統籌士兵和將領的調動,也即是說我們的情報來源少了許多,甚至需要重新收買一批人。”楚七得知這個消息,他的情報網因爲林肯的人事調動而受到了影響。

不是所有人都會被收買,更何況收買一批華盛頓的官員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馮玉若擔心地問道;“北方的防線會不會受到影響?”

楚七答道:“要說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被收買的官員就像是我們安插在華盛頓的眼睛,一旦視力受到影響,我們將會無法及時得知對方的人事調動、兵力派遣。也就是說接下來聯盟國想要阻擋合衆國的攻勢,情報上的優勢將會有所下降。林肯等人肯定在之前的會戰中察覺到我們提前掌握了他們部隊調動的情報,他們的身邊有內奸。”

馮玉若作爲兵部的代表,知道情報對於展開行動有多麼重要:“幸好我們大明的第一批援助已經到來,聯盟國也有了一支新軍,即使情報上的優勢被削弱應該有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我會再想辦法收買新的成員。”

楚七面對林肯的反擊也不氣餒,任何高層意識到自己的某些部下被敵人收買,肯定會大換血,不過終究有漏網之魚,再想辦法建立一張新的情報網就是。

很快又有令楚七在意的情報從華盛頓傳回來,日不落帝國的內閣首相帕麥斯頓造訪華盛頓,此際已經與林肯會談。

“想辦法弄到他們會談的內容,哪怕是不完整的情報也沒有任何關係。”楚七吩咐下去。

“我還以爲我幫助聯盟國訓練士官已經頗爲辛苦,沒想到你這邊也有很多煩惱。”馮玉若說道。

“平日還好,只是剛好得知林肯進行反擊,他說不定要得到日不落帝國的援助,南北雙方再次回到平衡。”

楚七即使還沒有得知林肯和帕麥斯頓交談的內容,也可以猜到這一次帕麥斯頓定然是代表日不落帝國和其他歐洲列強來給林肯撐腰,少不了會給合衆國送來援助。

楚七所需要得知的是歐洲援助合衆國的內容和方式。

第135章 法蘭西插手第97章 保衛華盛頓第161章 不平等條約(中)第45章 家宴第116章 製造戰爭藉口第2章 公子和平時不一樣第44章 張府第44章 張府第76章 炮擊薩姆特堡第36章 北美的導火索第146章 瞞天過海(下)第115章 西鄉隆盛第168章 大莊園主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141章 葛底斯堡第131章 撤退的麥克萊倫第165章 美洲新秩序第73章 獨立的號角(上)第158章 華盛頓會議前夕第96章 林肯的危機第84章 戰前第165章 美洲新秩序第106章 去北美第178章 總統之位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55章 第三屆萬國博覽會第16章 薩摩藩第130章 崇禎的預言第107章 謝南多厄河谷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131章 撤退的麥克萊倫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157章 掠奪財富(下)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162章 不平等條約(下)第59章 列強的野心第171章 刺殺第18章 宗主國的威嚴第94章 來自大明的援助第7章 錦衣衛的任務第34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第84章 戰前第86章 陷陣第75章 美利堅的分歧第31章 意外的疑點第104章 克魯布林造船廠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132章 戴維斯的自信第54章 南聯邦的決心第146章 瞞天過海(下)第66章 黃鵠號第140章 華爾街的恐慌第73章 獨立的號角(上)第111章 遇險第184章 哥斯達黎加事變第40章 參觀鐵甲艦第71章 唐人街(下)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47章 踢到了鐵板第79章 見戴維斯第19章 靠山第156章 掠奪財富(上)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99章 再見戴維斯第116章 製造戰爭藉口第8章 俾斯麥上臺第1章 這個大明超強第67章 舊金山第144章 田忌賽馬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第136章 武士與法蘭西第142章 對方的底牌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185章 幫哥斯達黎加修鐵路第152章 投降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74章 獨立的號角(下)第61章 奧地利夫婦第84章 戰前第128章 來自東方的救援第28章 險境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79章 見戴維斯第141章 葛底斯堡第60章 博弈北美第69章 破壞造船廠第149章 攻守逆勢第81章 十字旗第93章 誘餌第39章 勝海舟第112章 戰爭的殘酷第20章 離開薩摩藩第38章 來自北美的密使第73章 獨立的號角(上)第54章 南聯邦的決心第175章 巴拿馬萬歲第97章 保衛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