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克魯布林造船廠

“向海洋挺進的計劃……”

楚七在里士滿收到了一份來自華盛頓的密報,不過密報的內容很含糊,合衆國的戰爭部提出了新的作戰計劃,即使活躍在華盛頓的探子也無法得知其具體內容,只知道和日不落帝國相關。

海洋?楚七想到漫長的大西洋海岸,林肯等人實施的“蟒蛇計劃”一環就有封鎖大西洋沿岸、將聯盟國孤立起來的企圖。

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要開始封鎖海岸的行動了。

楚七盯着里士滿的地圖,聯盟國的海岸線超過5000公里,擁有200個左右的港口和通航河道。

合衆國想要封鎖如此漫長的海岸線,在這些海岸線進行巡邏,以合衆國現在不算強大的船隊,真的能夠做到嗎?

如果他們做不到,有沒有可能尋找倫敦的援助?

楚七自己憑空的猜測也沒用,他向平時活躍在北美的錦衣衛成員詢問:“合衆國有多少噸位可用於作戰的船隻?憑藉他們自己的船隻是否能夠實現對海岸線的封鎖?”

“大約有將近10萬噸的船隻,絕大多數是蒸汽木帆船,還有少數在外層包裹鐵甲的木船,不過距離真正的鐵甲艦還有很大的差距。南部諸州獨立成爲聯盟國之後,合衆國的船隻也分成了兩部分,聯盟國大概瓜分了其中4萬噸船隻,而合衆國有6萬噸船隻,上百艘船。合衆國沒有絕對的優勢,他們想要對長達5000公里的海岸線進行封鎖恐怕有困難,巡邏時候的船隻多了那麼就無法兼顧衆多的南部港口,船隻少了又會被聯盟國的船隻偷襲。”

很快楚七從北美所的情報人員口中得知了現在雙方的實力對比。

一般來說各國都會率先看對方的船隻排水量來衡量對方的海軍實力,日不落帝國爲了維持海上霸權還會將自己的皇家海軍排水量維持在幾個國家的總和之上。

其次就是看對方的船隻、配套的武器有沒有過時。

因爲大明帝國的影響,各國的技術都比以前要更加先進,合衆國卻由於孤立的原因受到的影響較小,縱使如此也保持了10萬噸的船隊。

然而合衆國的船隻技術依然落後,由蒸汽木船和外面覆蓋鐵甲的木船擔任主力。這種船隻無法入得了楚七他們的眼中,因爲現在大明帝國的軍用船隻已經很少有木船了,木船一般都是民用而已。

楚七又問:“他們是否有在短期內大量建造船隻的能力?”

“根據我們蒐集的情報,合衆國擁有幾年內大規模生產蒸汽船的能力。日不落帝國除了在舊金山協助他們建立獵人角造船廠以外,還幫助紐約州的布魯克林造船廠進行改造,屬下以爲紐約州的布魯克林造船廠現在擁有大量製造蒸汽船甚至是鐵甲艦的能力。”

“不要憑空猜測,我需要詳細的情報,有關這個布魯克林造船廠的詳細情報。”

楚七知道舊金山的獵人角造船廠已經被郭瑭秘密破壞,大明第二艦隊出現在舊金山,但是他卻忽略了合衆國的工業基地在東北部的紐約州等地,該地有鋼鐵廠、造船廠、紡織廠等工廠,是聯盟國所無法比擬的工業優勢。

大明帝國以及其他歐陸列強將合衆國視爲第七列強,但是楚七卻不這麼認爲。

也許合衆國沒有常備軍,所以顯得威脅比較弱小,但實際上合衆國的工業能力並不差,與大明帝國、日不落帝國這樣的超然存在沒得比,卻完全可以和法蘭西、普魯士、奧匈有一拼,尤其是其大量的民兵,只需要經過幾年戰爭的歷練就可以成爲一支強大的力量。

像是南北戰爭開始之前合衆國僅僅有爲數不多的民兵,但是南北戰爭開始之後,他們就拉起了幾十萬民兵在長達幾千裡的防線上對峙。

楚七對於合衆國未來的威脅有着清醒的認識,如果不趁着南北戰爭的機會將其拆分成兩個國家,以後會形成巨大的威脅。

面對楚七要求得到紐約州的克魯布林造船廠情報,北美所的錦衣衛有些爲難:“千戶大人,合衆國對克魯布林造船廠進行了嚴格的保密,他們有成立專門的情報機構在暗中保護造船廠,一旦收買他們的船工反而會被舉報,這些船工還可以獲得大量的獎勵。我們有幾個情報人員在滲透造船廠的時候身份暴露,不得不逃到了加拿大隱匿。現在得知的情報都是在造船廠外圍通過暗中觀察得知。克魯布林造船廠的規模擴大了至少三倍,特別是幹船塢擴大,足以生產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的鐵甲艦。”

楚七差點就忽略了這個重要的消息,他現在醒悟紐約州這個造船廠有多麼可怕。

日不落帝國看來是鐵了心要幫助合衆國修建鐵甲艦。

維多利亞時代的日不落帝國風光無限,還沒有意識到合衆國以後對他們自己都是一個大威脅。現在東方有個更加強大的大明帝國,他們也不顧合衆國的威脅,而是要援助他們建立起來自己的鐵甲艦艦隊。

林肯對克魯布林造船廠嚴加保密,讓楚七更加好奇:“再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弄到有關造船廠更加詳細的情報,如果能夠弄到他們研發鐵甲艦的進度或者建造船隻的計劃最好。另外我會讓負責滲透日不落帝國的同僚在倫敦打聽他們對合衆國的援助計劃。”

楚七安排下去加強對紐約州造船廠的打探,與此同時迫不及待地前去尋找此時在里士滿的羅伯特·李將軍。

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前大明帝國艦隊可不會萬里迢迢地繞道南美合恩角進入大西洋。大西洋目前還是西方列強艦隊的活動範圍。

真正能夠應對海岸封鎖的只有聯盟國自己,而且按照大明帝國與聯盟國預定的計劃,他們也已經做好暫時放棄海岸線的計劃。至於聯盟國生產的棉花等物資,可以通過鐵路或者途徑墨西哥運到大明帝國,由大明帝國進行消化。

第181章 中美洲小國的宿命第140章 華爾街的恐慌第33章 浪人沖田總司第14章 水師提督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第36章 北美的導火索第85章 包圍第151章 盤根錯節的利益第13章 崇禎號鐵甲艦第40章 參觀鐵甲艦第35章 反大明同盟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107章 謝南多厄河谷第19章 靠山第80章 前線第97章 保衛華盛頓第5章 這個科舉不一樣第163章 美利堅聯盟國的誕生第70章 唐人街(上)第53章 林肯與刺客第48章 仁道和王道第53章 林肯與刺客第111章 遇險第174章 莊園主的聚會第142章 對方的底牌第23章 幕府第176章 巴拿馬獨立(上)第116章 製造戰爭藉口第153章 一個屋子分成了兩半第46章 上元節第63章 準備第67章 舊金山第168章 大莊園主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第68章 石牆傑克遜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第124章 接管礦場第156章 掠奪財富(上)第157章 掠奪財富(下)第39章 勝海舟第48章 仁道和王道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111章 遇險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66章 黃鵠號第97章 保衛華盛頓第71章 唐人街(下)第86章 陷陣第84章 戰前第129章 東洋人來了第66章 黃鵠號第160章 不平等條約(上)第114章 形勢危急第165章 美洲新秩序第56章 崇禎手稿與茜茜公主第67章 舊金山第160章 不平等條約(上)第78章 蟒蛇計劃第88章 林肯的決心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45章 家宴第140章 華爾街的恐慌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20章 離開薩摩藩第59章 列強的野心第122章 奇襲州府第58章 列強會議第61章 奧地利夫婦第37章 東洋高層第132章 戴維斯的自信第76章 炮擊薩姆特堡第61章 奧地利夫婦第131章 撤退的麥克萊倫第90章 舊金山的戰火第87章 防守反擊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46章 上元節第44章 張府第106章 去北美第4章 大明強盛第2章 公子和平時不一樣第176章 巴拿馬獨立(上)第139章 動搖的決心第80章 前線第35章 反大明同盟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72章 窺視造船廠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71章 唐人街(下)第93章 誘餌第171章 刺殺第115章 西鄉隆盛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第135章 法蘭西插手第164章 舊金山變天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117章 大小姐的廚藝第118章 千代田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