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形勢逆轉

羅伯特·李的辦公室內掛着合衆國的地圖,上面有南北雙方的兵力部署還有鐵路等設施。從地圖上便可以看出北邊的鐵路遠比南邊的鐵路要更加密集。

作爲南軍總司令的羅伯特·李此時與楚七站在這副地圖前面,他們需要應對明年來自華盛頓的第二次攻勢。

“幾個月前距離華盛頓只隔着波托馬克河和北軍的陣地,如果沒有遭到北軍的頑強抵抗,以及我們自身的準備不充分,我們早就攻下華盛頓。而現在,局勢對我們南方太過不利。”羅伯特·李對局勢愁眉不展。

楚七向他說明來意:“李將軍,我想聯盟國正在籌備明年發起更大規模的攻勢,進攻的方向很有可能是大海,準確來說是大西洋以及密西西比河的龐大水域。這裡,也就是紐約州,有着現在合衆國最大的布魯克林造船廠,我們懷疑他們擁有了生產鐵甲艦的能力,但是無法得知他們生產的船隻有多大。毫無疑問的一點是,他們正在製造的新船可以輕易地摧毀木帆船。也就是說現在聯盟國的船隻都無法與布魯克林造船廠正在生產的新船相抗衡。”

wWW☢ TтkΛ n☢ ¢ o

羅伯特·李指着里士滿東南方的位置:“與紐約州的布魯克林造船廠相對,我們聯盟國也有一個造船廠,就在距離里士滿並不遠的諾福克,當地以英格蘭諾福克郡命名,是個深水良港。你們大明也有派遣人員到諾福克造船廠幫忙製造鐵甲艦。”

諾福克造船廠?

楚七聽到這個名字如雷貫耳。這不是他原來那個世界最大的海軍基地嗎?

此時的諾福克位置雖說已經比較重要,但還沒有那麼威名赫赫。

既然日後能夠成爲海軍基地,地理位置肯定沒的說。沒想到聯盟國還佔據了一個如此重要的港口。

這對於大明帝國而言可能是一件好事,畢竟諾福克港沒有在林肯等人手中。

如同日不落帝國對合衆國進行援助,大明帝國也對聯盟國援助造船技術。

“冒昧一問,諾福克造船廠是否已經生產出鐵甲艦?”

“這件事對於你來說沒有什麼好隱瞞。我們有一艘正在建造的岸防鐵甲艦,弗吉尼亞號,排水量大概3500噸左右。”

“3500噸的鐵甲艦……多少艘?”

“只有1艘試驗艦。”

楚七從羅伯特·李這裡得知聯盟國有一艘用於海岸防守的鐵甲艦“弗吉尼亞號”,不過3500噸的鐵甲船一般也不會很大,畢竟大明帝國給附庸國使用的岸防鐵甲艦“漢武級”都有7000噸……

合衆國的經濟體量不小,軍事方面的技術似乎還很糟糕,玩剩的都是大明和歐陸列強的淘汰貨。

“放心吧,我們已經在各個重要的港口提前部署了大量的火炮,他們的船隻想要佔領這些重要的港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日不落帝國、法蘭西帝國的艦隊到來。”

“我現在擔心的正是歐洲佬會協助合衆國對你們的海岸線進行封鎖。我這裡得知了林肯打算明年進行‘一號計劃’和‘向海洋挺進’兩個代號的行動。聽上去可能花裡胡哨,但對聯盟國而言,他們的兩個計劃都很危險。”

“向海洋挺進還容易理解,一號計劃又是什麼?”

“林肯打算在明年將合衆國的志願士兵人數增加50萬,並且還會在之後招募更多的志願士兵,預計在戰爭結束他們會有80萬志願士兵。但是根據我們錦衣衛的估計,也許三五年後他們的志願士兵人數可能會達到100萬人到150萬人之間。即使他們將這些士兵分成不同的班次輪流服役,也能夠時刻維持幾十萬人的兵力……”

楚七不只是窺視到林肯在大海上預計展開的行動,還有在陸地上的部署。

艦隊起到的作用是進行經濟封鎖、侵擾海岸和運輸兵力,但是真正的決戰還是要在陸地上完成。

合衆國的高層並不是一羣飯囊酒袋,他們在一個帝國主義橫行的時代,需要與其他列強勾心鬥角。林肯他們的反擊頗爲銳利,仍然堅定不移地實行“蟒蛇計劃”,打算將聯盟國困死。

羅伯特·李聽說“一號計劃”,陷入深思:“北方的人口是我們的兩倍,這是難以彌補的巨大差距。”

楚七在這個時候說出了一個可能讓羅伯特·李更加煩心的一件事:“我們探聽到的一號計劃並不完整,只是打聽到了他們徵召志願民兵的計劃,但是沒有弄到他們打算如何部署這批民兵,招募了大量的民兵以後又打算如何進攻。”

“你的情報已經給了我很多的想法。”羅伯特·李說道,“真是讓人難以置信,錦衣衛竟然探聽到他們明年的計劃,而且還是兩個大戰略。”

楚七苦笑:“然而我們在華盛頓的線人因爲林肯的人事調動和謹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否則應該會獲得更多的情報。”

羅伯特·李本來還憂心忡忡,見到楚七這個暗地裡窺視華盛頓的情報負責人自嘲,反而沒有那麼陰霾:“我們聯盟國只要讓他們付出足夠多的代價,讓他們意識到南北戰爭繼續打下去只會兩敗俱傷。北方是工廠,南方是種植園,他們需要勞動力,我們也需要勞動力。再堅持幾年,聯盟國就會獲得如同獨立戰爭一樣的勝利。”

南北戰爭的結果會和獨立戰爭一樣?

別人不知道,楚七可是知道聯盟國堅持了三四年後,種植園主還是被工廠主打敗。北聯邦有着兩倍的人口優勢,工廠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還封鎖了南方的海岸線。

沒有大明帝國的援助很有可能歷史就會重演,楚七是這樣認爲的。只不過羅伯特·李在內的南軍將領還是自信就算他們沒法打下華盛頓,也不會讓對方進攻里士滿。

很明顯他們大錯特錯。

楚七總體上還是持悲觀的態度,就看大明帝國能否逆天改命,保住這個短命的聯盟國。

第72章 窺視造船廠第111章 遇險第170章 越獄第178章 總統之位第123章 階下囚第49章 馬六甲要塞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102章 日不落帝國的援助第76章 炮擊薩姆特堡第137章 來自大阪的底牌第12章 大明的蒸汽機車第26章 日不落帝國公使第129章 東洋人來了第12章 大明的蒸汽機車第89章 太平洋鐵路第128章 來自東方的救援第75章 美利堅的分歧第34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28章 險境第170章 越獄第95章 北美最慘烈的戰爭第68章 石牆傑克遜第114章 形勢危急第41章 大明的萬國博覽會第122章 奇襲州府第34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68章 大莊園主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第97章 保衛華盛頓第26章 日不落帝國公使第136章 武士與法蘭西第77章 弗吉尼亞州第30章 櫻田門事件第156章 掠奪財富(上)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8章 俾斯麥上臺第40章 參觀鐵甲艦第55章 第三屆萬國博覽會第150章 大蕭條開始第69章 破壞造船廠第171章 刺殺第42章 目標北美第7章 錦衣衛的任務第115章 西鄉隆盛第183章 中美洲聯合果行第40章 參觀鐵甲艦第41章 大明的萬國博覽會第84章 戰前第106章 去北美第139章 動搖的決心第75章 美利堅的分歧第113章 皇家艦隊第20章 離開薩摩藩第80章 前線第40章 參觀鐵甲艦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第36章 北美的導火索第57章 誤會第14章 水師提督第123章 階下囚第62章 與俾斯麥搭話第66章 黃鵠號第31章 意外的疑點第160章 不平等條約(上)第158章 華盛頓會議前夕第139章 動搖的決心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51章 萬國使節至(上)第55章 第三屆萬國博覽會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125章 幕府是瘋狗第140章 華爾街的恐慌第166章 巴拿馬城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第18章 宗主國的威嚴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64章 同行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37章 東洋高層第102章 日不落帝國的援助第159章 割地賠款第124章 接管礦場第151章 盤根錯節的利益第122章 奇襲州府第86章 陷陣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9章 這是我們大明的地盤第54章 南聯邦的決心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14章 水師提督第112章 戰爭的殘酷第161章 不平等條約(中)第115章 西鄉隆盛第65章 前往北美第124章 接管礦場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第157章 掠奪財富(下)第154章 控制華盛頓第128章 來自東方的救援